了解学习真相,培养自主学习的孩子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039 篇文章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平台、Pixabay、Pexels。
今天下午 1 点,一土全村邀请了脑科学与学习策略专家王瑶老师和一土创校校长小月老师,她们将一起聊聊「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孩子」。
点击下方按钮预约直播,将收到开播提醒。
说到学习,家长真是有说不完的苦恼。实践中我们接到父母最多的咨询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比如孩子学习不专心,总是三心二意;写作业不主动,拖拉磨蹭,没有内驱力;在学习上畏难情绪严重,遇到难题就放弃等等。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努力学习,最好还能是学霸,将来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现在物质条件也好了,我们也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但是为什么现实中有那么多孩子不愿意学习?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孩子的学习充满焦虑呢?
其实,关于学习,家长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又被当前的教育大环境裹挟其中,就不容易看到真相。
分数高就代表能力强吗?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考试能考高分,那他就学习好,就是好学生。那么单看考试分数,能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吗?
我听过一些学霸的故事,他们的学习能力当然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他们也有很多应试技巧,甚至有时候即使他不知道某个题怎么做,他也能用应试技巧选出正确答案。
考试分数并不能反映一个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我们不能用单一的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
分数能呈现出来的东西很有限,它只能反映孩子某个阶段,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等,这些因素,很难通过分数直接反映出来。
努力就一定学习好吗?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只要努力,就能学习好,所以拼命让孩子努力学习。
什么才是足够努力呢?熬夜刷题,上各种补习班,不玩游戏,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吗?但这种孩子往往越努力效果越差,因为他做的都是无效的努力,这种机械地刷题、应试,缺少娱乐活动,对自己为什么学习以及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这些根本的问题缺少思考,这会很大程度上禁锢孩子的思维,陷入埋头苦学但是不会活学活用的局面。
这种枯燥的、无效的努力更会消磨孩子的学习兴趣,导致孩子丧失学习动力,这可能是孩子不努力背后的真正原因。
我认识一个孩子,家长给他报最贵的补习班,找最好的一对一老师给他们补课,但是成绩丝毫没有起色。这时候已经不是努力的问题,甚至不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问题,根本上是孩子丧失了学习动力,即使他表现得很努力也是无效的,因为没有学习动力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就像一部车,它各方面都配置都很好,但是油箱里里没油,没有动力,那即使你是顶配你也跑不起来。
家长可能也会用物质奖励,对孩子说:“如果这次能考进前十名,我就给你买你一直想要的那个变形金刚。”
短期来看这可能会有效,但是从长远来说,物质奖励会对学习动机产生非常大的伤害。因为这会导致孩子对学习本身不再感兴趣,他学习的动力变成了得到某个奖励。
跟物质奖励有相似效果的是各种精神奖励,比如贴个小红花啊,给你奖状,评为三好学生等等,这不仅会让孩子忽视学习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还会造成孩子过度依赖外部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价值就建立在是否得到夸奖上。
如果有一次没有考好,没有得到奖状,他们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不值得被爱,这对自我价值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会被这种外部的评价裹挟,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这很危险,严重情况下会让孩子丧失自我。
好大学就意味着幸福人生吗?
北京大学的徐凯文教授曾经在一次教育论坛上提到,在北大所有的一年级新生中,有40%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在生活中体验不到任何快乐,没有目标,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严重情况下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能考入北大的孩子,他们聪明、懂事、勤奋,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徐老师后来引用这些学生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不会因为学习好就开心,但如果学习不好我就活不下去。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各方面都要做得最好,感觉这样的人生没有尽头。”
还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我过去20来年的日子都是为别人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徐老师把这种问题叫做“空心病”,空心病的孩子往往是我们眼中的“好孩子”。因为他们从小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这些成绩就成了一种毒品,会让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而努力学习,除了学习,没有其他价值感的来源,也没有跟周围的人建立起真实的情感联系,唯一目标就是考大学,一旦他们考上最好的大学,那种内心的空虚感就来了。
如果孩子连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都没有了,那他考上再好的大学有什么用?所以学习好、考上好大学跟人生的幸福感没有直接联系。
如果所谓的高学历、高工资需要用我们孩子毕生的幸福感甚至是生命换取,这一定不值得。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太多父母只盯着孩子的成绩看,认为只要学习好,孩子一定是好的,将来也一定是光明的,幸福的。但如果孩子在他前十几年的生命中,他唯一的价值感来源就是学习,那孩子很快会丧失学习动力,甚至会失去对生命的热爱。
归根到底,我们希望孩子通学习而有能力适应未来的世界,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毫无疑问,仅仅是考高分,能上一个好大学不能保证这一点。
此外,当今的世界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很多传统的职业在消失,我们很难保证孩子今天在书本上学的知识还能适应未来。但是不管未来怎么变化,单从学习上来说,我们的孩子如果具备以下两点特质,就足以应对未来的世界。
第一,爱学习。这个爱学习不仅仅是指在学校里的学习,还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对世界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他都会有能力适应。
第二,会学习。除了有终生学习的心态和好奇心,孩子还需要会学习。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点,机械地背诵、刷题、考试,这不叫会学习,这充其量叫做会考试。
真正的会学习是能真正理解并运用知识,能把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会学习的背后是一系列可以迁移的学习能力在支撑,比如专注力、思维方式、理解力等。
今天下午 1 点,一土全村邀请了脑科学与学习策略专家王瑶老师和一土创校校长小月老师,她们将一起聊聊「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孩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