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一个病毒绕着走的城市”,把柳州变成了抗疫网红城市,但现在的柳州人内心却并不平静。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说了:我市本轮疫情源头主要来自外省市输入,并已造成本土感染。其中主要的感染传播是由于外省返柳来柳人员抵柳后,未主动报备,活动轨迹多,造成其居住小区内家庭成员、工作同事等多人续发感染,疫情波及我市多个城区,给全市社会经济和广大市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哪有什么抗疫玄学,病毒也没绕过柳州啊!螺蛳粉的臭已经镇不住病毒了。真的不要过度神话柳州,柳州累计确诊病例少,原因是综合性的,比如柳州流动人口相对少,没有境外输入风险,加上运气比较好,几个阳性都发现得早,防疫反应速度很快。一个在柳州某医院的朋友告诉我,柳州确实只有医院可以做核酸,但不能说没有检测机构介入,像社区卫生院一类的没有实验室就会把样本外送检测机构。但实验室只能说可疑阳性,需要柳州市疾控再三复核,只有市疾控可以出具确诊报告。这可能就从源头掐断了“作假”的可能性。有网友现身说法,说柳州过去三年没有大规模核酸,没有静默,没有大规模疫情。甚至除了公交、高铁,不带口罩都可以自由行动。不过有微博网友指出,柳州的防疫根本不是网传的那么松散。哪怕只有一例阳性都很快会引起全市人民的紧张。他还举了个例子:今年有个南宁过来的无症状感染者,(柳州)立即有小区被封,当天下午有的学校临时取消放学,已经跟着老师出了校门要回家的孩子全部回教室等待核酸检测。
柳州也不是中国唯一一个“都去医院做核酸”的城市,它只是中国“十八线”城市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的很多小城市,核酸检测都是只有当地医院才能做的。看看广东揭阳市合格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也会发现都是清一色的医院,没有民办核酸检测机构的身影。公司一位揭阳的潮汕妹子说,揭阳跟柳州很像,除非要坐高铁就得自己掏钱去医院排队做,平时没有人会做核酸,甚至三年来出门都可以不戴口罩。网上甚至有揭阳的网友说,“我爸也是今年才第一次做核酸”。这几年风生水起的民间核酸检测机构,为什么没能在柳州、揭阳这些城市遍地开花?一方面这些城市人口流动性不大,老百姓平时做核酸的需求不强,民间核酸检测机构总不能靠螺蛳粉养活吧。另一方面,柳州是广西的GDP老二,虽然有螺蛳粉这个百亿大产业,还有五菱、两面针、金嗓子等家喻户晓的企业,但财政家底并不像一二线城市那么殷实,还得靠上级补助。2021年柳州全市财政收入402.4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4.9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16.02亿元。而近三年上级补助收入就是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的1.2倍,每年都超过了200亿元。本来就不富裕,自然花每一分钱都是要精打细算的。415万人口体量的柳州,2021年全年各级财政为防疫只花了1.67亿。近日第一财经报道,年末部分市县调增抗疫财政支出,比如浙江永康市今年预算第二次调整方案的报告,其中卫生健康支出调增了4.5亿元,用于疫情支出。要知道,永康市人口还不到100万人。而陕西神木市今年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显示,当地今年调增冠状病毒防疫经费5亿元,神木市人口还不到60万。最近核酸乱象拨动了国人紧张的神经。白鹿视频统计,仅在今年就有超11家核酸检测机构造假被查,“龙王卖伞”何时休?于是,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呼声:核酸检测“公进民退”,都交给各地的公立医院做,别让核酸检测机构插手。大家都指望公立医院能成为核酸乱象的“终结者”。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疫情下,有个别公立医院快发不出工资。今年7月21日,“丹东一医院数未发工资”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据澎湃新闻视频报道,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的部分职工对记者反映,他们医院已经五个多月没有发工资了。振安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受疫情影响,医院效益不好。而在四川已经出现了公立医院倒闭。据“医学界智库”,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21年6月27日正式关闭。此后,医院职工一直领着三四千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不少职工近处找份临时工作,而更多的人则选择在家休息、等待。看到这消息,我真是唏嘘!这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一个月只能拿1000块的基本工资,甚至连五险一金都要中断。那边核酸检测机构扩张如火如荼,做核酸试剂的硕世生物和做检测的达安基因,销售平均薪酬百万。核子华曦·内蒙古招核酸采样员,开的工资都已经是8-13K,而且大专以上学历即可。这边核酸企业争相IPO,那边,已经有公立医院出现经营问题……有组数据还挺惊讶的。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公布《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数据显示——疫情的第一个年头2020年,2508家参评三级公立医院中,43.5%的医疗盈余为负。而在2019年,亏损的三级公立医院不足20%。回到新冠疫情前几年,有人说是10年的医疗黄金扩张期,国内很多医院都是一度高负债大举扩张,各大医院比拼上机器人,还有“AI术前软件”“智慧手术室”,大搞设备竞赛。最新的《202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我国政府办公立医院共负债17.64千亿元左右,也就是说总负债超过了1万亿。财经大健康报道《主任亲手捅核酸,有医院亏了近十亿,被困住的1.2万家公立医院》就提到,疫情反复下,人员流动复杂且危险,即便是三甲医院,门诊量也急剧下降。文中提到一个真实的朋友圈“段子”:“现阶段是XX市医疗资源最充沛的时期,外地患者多数进不来,专家号随便挂。床位多的是,很多大医院连30%使用率都达不到。建议有条件又有病的,这段时间抓紧。”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比2019年减少了3583万人,下降了13.5%。2021年,入院人数略有回升,但相比2019年还是少了1870万人。入院人数大幅下降,是中国人身体更好了吗?相信大家心里有判断。如今,最长的队伍,不是医院的专家号,而是核酸队伍。有网友调侃说,现在最廉价的劳动力,不是工厂里的计件工,而是医生站在街头“捅喉咙”。有人会问,都是做核酸,为什么核酸检测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动不动就去上市收割一波股市的韭菜们,而有个别医院却血亏呢?财经大健康报道提到另一个原因,医院主要参与的核酸检测业务,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营收,在检测频繁降价中,甚至正在扩大抗疫支出。说白了,不少医院是在亏本做核酸,但又还不能停下来。公立医院的核酸检测业务分为三类,参与政府组织的核酸检测,如全员核酸;对院内重点人群如医护人员、住院病人等检测;对外开放个人检测。其中,只有对外开放的个人检测是可以收费的。但从医院的总营收看,核酸检测占比太小了,比起每天医院运营的高成本压根不值一提。一篇分析江苏镇江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月-11月经济运行情况的论文中提到,该院总收入中,检查化验类收入同比增加了仅0.63%。而且核酸降价也总是猝不及防,医院前脚刚高价采购完试剂盒,后脚就遇到核酸降价,只能赔本继续开展核酸检测业务。更难的是,全国1.2万家公立医院需100%参加大规模核酸检测,无论医生还是护士都得轮班变成“大白”。不仅医院人手紧张,还要额外承担出去做“大白”的医护人员补贴。《财经·大健康》从各地了解的情况来看,如果医院支援其他地方抗疫,每位医护人员会有每天200元-300元补助,这项费用由当地政府承担。但如果参与本地抗疫任务,补助大多由医院自己承担,每人一天200元或者300元。新华社、最新一篇《“精准免检”也是精准防控》评论文章指出,可以在科学评估效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群体“精准免检”。比如一些长期居家、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上网课的学生等。“精准免检”是对这部分人群更好的保护,也有利于集中精力用于真正风险人群的筛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在官方公众号推送了一个图文: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