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雷峰塔》:金钱,是一份关系的试金石
常言道,人生如梦。
人生非但如梦,还苦短,却偏又夜长梦多。
就像张爱玲在《雷峰塔》里写道:
她的日子过得真像一场做了太久的梦,可是她也注意到年月也会一眨眼就过去了。
有些日子真有时间都压缩在一块的感觉,有时早几年的光阴只是梦的一段。
这是张爱玲移居美国后,用英文写成的作品。
这是一个出自孩童视角的悲哀故事,一段如梦似幻的如烟往事。
这也是她以自己童年与青春时期的经历为原型,揭露身世谜团、家族荣枯的自传性小说,被誉为民国版《红楼梦》。
一个人活到老,所念所想、放不下、忘不了的,大概还是小时候的故人与心事。
从真假难辨的童年琐事中,可以读到传奇人物更多的传奇,与人性的深邃。
夫妻感情,是孩子家庭观的范本
小说主人公叫沈琵琶,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父亲沈榆溪,前清遗少,身上有纨绔子弟的习气,将祖上遗产坐吃山空,又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母亲杨露,仕宦之家的千金小姐,眼窝深陷,五官轮廓分明,混血儿般的美丽容颜,且有一颗追求自由的心。
杨露和沈榆溪的结合可谓门当户对,却缺了最重要的情投意合。
两人尚年幼,双方父母定下婚约。
长大后的杨露不愿意,母亲就以情感绑架的方式逼婚。
不忍伤了母亲的心,她最终嫁给了沈公子。
对于丈夫,杨露没有很深感情,有的只是体谅和委曲求全。
她有时想,如果丈夫当初娶的是别人,夫妻感情很好,他大概不会像如今这样颓废。
为了结婚而结婚,能长久么?
夫妻感情不和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能快乐么?
沈琵琶四岁时,母亲抛下她和弟弟沈陵,和小姑子结伴出国去了。
琵琶成长过程中,母亲常常缺席。
不曾拥有,没有落差,也就无所谓失去。
杨露沈榆溪离婚后,没多久他娶了别人。
俗话说,有了后母,亲爸变后爸。
在复杂的家族里,小小年纪的琵琶体验到血缘至亲的伤害、男女之间的龃龉,还有人情世故的幽微。
书上写:“她的快乐是这样地少,家不像家,父亲不像父亲。”
最不能接受的是,在后母挑拨下,琵琶遭到父亲毒打,被关押进阁楼。
半年后得了一个空档逃离出去。
父亲那个传统、陈腐、古墓似的家,她再也没有回去。
从那一刻起,她对本就没有多少温暖与温存的家,再无留恋。
现实中,突发的战争、疏离的亲情,奠定了张爱玲苍凉的生命底色。
她说:“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
有一次看情感调解类节目,夫妻二人并无原则性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分歧,为之争吵,搞得家庭氛围很压抑。
主持人孟非的开解带来警示:最好的家庭关系的示范,是夫妻感情。给孩子看书,看至理名言,都不如让子女看到父母的恩爱。
父母的婚姻模式,是孩子家庭观的范本,会从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张爱玲的两段婚姻,都不甚理想,更谈不上完美。
弟弟张子静更是一生未娶,孤独终老。
假若她成长在幸福之家,也许不那么能够洞见人性,也很难成为心思细敏的作家。
如果可以快乐地活着,谁愿意在生命中刻下伤痕?
培养孩子的特长,要趁早
张爱玲无疑是天才,三岁背诵唐诗,七岁写小说,九岁为选择音乐还是美术作为终身事业而犹豫。
可她不会削苹果,不会补袜子,不会用洗衣服洗衣服,缺乏待人接物的常识,还是路痴。
她从小用功读书,是个学霸。按照计划,中学毕业后将去英国读书。
然而,战争打乱一切计划。
《雷峰塔》中,杨露生在旧时代的传统家庭,却是一名思想独立、追求平等的新女性。
她注重对女儿琵琶的教育培养。
教女儿各种小事,包括削苹果的不同方法,一圈一圈削到最后皮也不断,这是中国式的;先把苹果切分成四瓣,这是外国式的。
她告诉女儿,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举止仪态靠后天养成。
这位开明的母亲认为,女人的依靠不是男人,而是自己的一技之长。
“人的一生转就过了,所以要锐意图强,免得将来后悔。”
这种人生态度,让她格外在意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她问琵琶,长大了想做什么。
回答是画画。于是买回水彩、蜡笔、素描簿、图画纸、纸夹,让琵琶每天练习。
琵琶看了一部电影,讲一位画家贫困潦倒,女友弃他而去。
这让她大受触动,又决定将来做音乐家,因为音乐家不用受苦,可以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演奏。母亲便送她去学钢琴。
她教导琵琶:决定了学什么,便要一心一意,这将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不管学什么,将来做什么,最好谋一个学位,以后才有个依靠。只要有机会,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都可以出人头地。
“她大字形坐在织锦小沙发上看书,双腿挂着一边椅背。钢琴上一瓶康乃馨正怒放,到处都是鲜花。露用东西两个世界的富丽来装潢房子。她拿嫁妆里的一套玻璃框卷轴做炉台屏风,绣的四季风景。”
这是琵琶的一部分童年,也是张爱玲记忆中一笔温馨的掠影。
琵琶有过海阔天空的梦想。
除了画画和钢琴,有段时期又决定想学画卡通影片,打算把中国画发扬到美国去。
她想在上海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她还想周游世界。
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何尝不应趁早?光阴飞逝,不论做什么,早做决定,及早开始。
后来的张爱玲,没有成为画家,也没有成为音乐家,却成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回首之前所走的每一步,原来都没有白费。
金钱,是一段关系的试金石
我喜欢钱,因为我从来没吃过钱的苦,只知道钱的好处,不知道钱的坏处。
关于金钱观,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这样坦率直言。
实际上,这话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做事赚来的钱,才能花得心安理得。
小时候,她站在烟铺前,向父亲开口要钱去付学钢琴的费用,等了很久很久,也没有得到回应……
此种难堪,很多年过去,依然让人耿耿于怀,无法忘却。
小说中的琵琶也需要忍受这样的磨难,每一次向父亲要钱,她总是心虚。
因为她明白,坐吃山空的父亲,对钱不够用怀有一种恐惧心。
最终,为了讨得父亲的欢喜,她决定放弃学琴,以便为父亲省下一笔钱。
她觉得自己这样做相当于送给父亲一份大礼。
父亲动手打她,表面上看,是因为她不尊重后母,说到底,还是为了钱的缘故——
她打算出国留学,要一笔不小的开支等,这等于减他们十年阳寿。
从父亲那个家逃离出来后,她只能投奔母亲。
母亲愿意栽培她,在钱财上做出很大牺牲。
虽然是自愿,却又始终抱有怀疑,怀疑自己的牺牲到底值不值。
她责怪女儿浪费钱,自己却在省这省那,为此唉声叹气……
这是琵琶的遭遇,也完全是张爱玲的亲身经历。
张爱玲散文中写过,上中学时向母亲要钱,一开始,觉得这是亲切有味的事。
可在母亲自身的窘境中,为她的脾气磨难,琐碎的难堪最终毁了她对母亲罗曼蒂克的爱。
后来,她宁可走路去补课,也避免开口向母亲要钱乘公交车。
“琵琶并不想要穷,可是要她金钱与时间择其一,她丝毫没有迟疑。人生苦短,从小她就知道。”
她决定学习画卡通片,同样是为了钱,她了解到这是高收入的行业。
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她希望自己能够在让母亲失望后,还可以坦然面对。
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亲情有时会败给钱财。
对此,心思敏锐的琵琶深有体会。
现实生活里,张爱玲从童年创伤与至亲磨难中获取一份深刻的领悟:
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试验。
雷峰塔,是西湖边的一座宝塔,是小说中仆人讲述的神话故事,也是张爱玲笔下父权的象征与母爱的隐喻。
书上写道:“女儿总是复制母亲的悲剧,无止无歇,于张爱玲,还加上了对母亲的不信任,雷峰塔于是轰然倒塌。”
一座宝塔的倒塌,绝不会在朝夕之间。
一段情感的幻灭,是因为攒够了失望。
心理学家认为,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幸或不幸,都是一个人的命,我们无从选择。
等着别人治愈,不如趁早自渡。
人生路上,来来回回,兜兜转转,始终在命运的掌心之中。
可至少,还可以遵循自己心中的方向出发,就像离家出走的沈琵琶,就像笔耕不辍的张爱玲。
作者 | 江徐,80后女子,煮字疗饥,借笔画心。
主播 | 素年锦时,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
图片 | 视觉中国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