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人多了,让我意识到宠物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有人在关键时刻,宁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自己的宠物;还有人省吃俭用,却给宠物提供最好的生活待遇,甚至为宠物改变生活方式,比如从城里搬迁到更适合宠物生活的郊区。
经过一年的痛苦纠结之后,我的一位女来访者还是决定离婚。她和丈夫结婚多年,生活稳定富足,孩子也大了,两个人关系却日益冷淡,彼此已到了相见无语,同处一室多天也不会看对方一眼的地步。丈夫觉得生活还能过下去,认为妻子的冷漠是因为家里养了猫狗,所以她把注意力从他身上转向了宠物,多次指责她玩物丧志。而妻子则认为,婚姻早就无趣、无望,名存实亡了,是宠物们拯救了她,如果没有这些小动物的慰藉,她可能连活下去的动力都没有。她终于下定决心离婚,是无意间发现丈夫有打骂猫狗的行为,她觉得这简直就是在打骂她,踩到了她的底线,实在无法容忍。争执中,丈夫承认自己对宠物的嫉妒,认为妻子把宠物看得比他还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宠物,自己和妻子的关系不会变得如此糟糕。我们关系不好就是不好了,跟养不养它们没关系,不要让它们替我们背锅。现在在我心里,它们的确比你重要,因为它们会听我的话,从不跟我顶嘴、辩论,更不会骂我。它们活泼可爱,为我带来快乐,也给我提供了陪伴和情绪价值,这是你从来没做到过,也永远无法提供给我的。
这个咨询很困难,因为他很少说话,拘谨木讷,总是一脸的生无可恋。他们家养了两条狗,一条是他领养的,另一条是父母给弟弟买的。两条狗合不来,一见面就打架,所以被分开来养。他的狗在他卧室待着,弟弟的狗在弟弟卧室待着,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一度相安无事。
父母跟他说:我们不敢问弟弟,怕他生气。你是哥哥,比弟弟懂事,能不能把你的狗送给爷爷?但我分明看到,他的身体在发抖,以至于他双手紧紧交叉,拥抱着自己,来平衡这个颤抖。我突然意识到,在他波澜不惊的表情后面,其实隐藏着很多痛苦。那条狗在我们的咨询中,曾经被他多次提起,我知道它对他意味着什么。他曾经说过它比任何人都重要,它是他的好朋友,是无条件爱他、忠实于他的小伙伴。他高兴的时候,崩溃哭泣的时候,狗狗都会陪着他,紧紧依偎着他。他对狗也特别好,自己舍不得花钱,却舍得给它花。我决定戳一戳他:陪伴你三年的狗,你把它送走了,还说不想它,你对它太无情了。我说:你想做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你又在忍,又在讨好。你对狗就像对你自己。你不看重自己,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是可以被随意对待和处置的,所以你的狗也被你随意对待和处置了。他泪流满面,一边点头,一边又摇头,喉咙里有哽咽之声,却又想拼命压制住。我决定一戳到底:其实你舍不得送它走,你非常想它。但是你不敢承认,如果你承认了,可能你会受不了。他终于放声大哭:是,我舍不得它。自从它走了,我没有一天好好吃饭,没有一天能睡着觉,我太想它了,呜呜呜......父母答应了,同时责怪他:既然你舍不得,为啥不早说呢?每天晚上,她都会想起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动物,夏天担心它们没有水喝,冬天担心它们没有暖窝。她想象它们流浪和被虐待的场景,常常任由自己想象泛滥,陷入到很深的担忧和悲伤中,导致严重的失眠。她的流浪动物情结,和小时候被父母送到外地爷爷奶奶家有关。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对她的照顾仅限于基本的吃饱穿暖,精神层面没有更好的陪伴和引导。这导致她从小内向柔弱,害怕和人交往,惟一的玩伴就是一只小猫咪。后来她把那只猫咪带回了北京,并先后收养了两只流浪猫、一条流浪狗,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和猫狗一起玩耍。父母对此很忧虑,更令他们担心的是,女儿对外面的流浪动物也非常关心,总想再领养小动物回家,但被父母拒绝了,父母认为三只猫一条狗已经是能接受的极限。父母没想到,女儿会因此失眠,情绪、学习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她见不得小动物受苦,恨不得把所有的流浪动物都救回家。她说:我知道爸妈已经很包容我了,他们本来不喜欢小动物,为了我同意养了,也开始喜欢它们了。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小动物在受苦,我就很难过。很显然,这个女生把自己内在的弱小感投射到了流浪动物身上。不久后,她带回北京的那只猫咪生病了,送到宠物医院,医生说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安乐死,另一个是花钱救治,但不保证效果,毕竟猫年龄太大,都18岁了。她听到医生说的那个金额,当场就傻了。她没想到要花这么多钱。她知道家里条件不错,但父母一向节俭,从不乱花钱,一下子要掏近两万块救一只没有胜算的老猫,她对父母的态度没有把握。与此同时,她分明听到自己内心祈求的声音:求求你们了,救救它吧,以后等我工作了挣钱还你们。在万分紧张、焦灼的时刻,她听到妈妈温柔的声音:住院治吧。我去刷卡。但在那一天,她感觉到自己是被深爱着的,感觉到爱在她和父母之间流动。她还是会关爱流浪动物,尽己所能去帮助它们,但她对它们的忧虑和执念没那么深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宠物,离不开宠物,并把它们放在家人(甚至比家人重要)的位置上。一些焦虑、抑郁的人,在拥有宠物之后,症状获得极大的缓解。一年后她再次找到我,说自己养了一条狗,那条狗把她从抑郁中拯救了出来,比如她原本只想躺着,不想动,但狗狗一到时间就必须遛,她只好强撑着带它出门,慢慢地自己也爱上了运动。她原本不想交什么朋友,但遛狗时总会认识一些狗和狗主人,时间一长便成为了朋友。她原本什么家务都不会干,但为了清理狗毛、为狗狗增强营养,她学会了干家务,学会了做饭。“萧伯纳曾经说过,遇见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养了狗才知道,这话说得太对了。但我又发现,养狗无法解决认知问题,所以我又来找您了。”狗狗对她全身心的信任、依赖,给予她温柔而忠诚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有时她情绪低落,崩溃哭泣,会对狗狗说话,宣泄情绪,狗狗仿佛知道发生了什么,会默默地依偎在她身边,不时舔舔她,表示安慰。
动物疗法能治疗儿童自闭症,许多自闭症儿童和动物接触后,慢慢愿意和人接触了。饲养宠物对有心理障碍的人也有很大帮助,宠物常常成为其最主要的情感来源。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宠物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存在正相关,在患有癌症、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拥有宠物的患者身体状况更好,康复得更快。人与宠物的相处可增加人体某些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帮助人放松身体、增强免疫力。人和宠物的互动,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压力和孤独感。宠物在被主人照顾的同时,其顺从与忠诚的部分,也充分满足了主人的自恋,以及对理想关系的渴望。每个人都想拥有理想的、不离不弃的亲密关系,并在那个关系中感受到爱和自由。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这是很难实现的,我们总在各种关系中不断受挫。而人和宠物的关系,则弥补了这个缺憾。很多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开始养宠物,从心理层面来讲,就是一种补偿,是付出爱、获得爱的一种途径。尤其有分离焦虑的人,在和宠物的关系中往往获得安慰与疗愈。文章转载自:王玺心理空间(ID:wangxixinli),作者:王玺,北京资深心理师(从业13年),曾当过公务员、杂志副总编辑,发表作品百万字,曾获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曾任天津电视台《我是当事人》栏目嘉宾专家,著有《路在脚下延伸》、《当人生艰难时刻来临》。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在抱持、专业的环境中
探索自己的生活之道
以自己期待的方式过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