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校毕业生秋招已接近尾声,“金九银十”的热烈不再,眼见到了年底,仍然清冷异常。网课为主的大学体验、“僧多粥少”的市场环境,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大学生们开始着手“自救”。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商赛,攒经验、刷简历......为大学毕业后的去向,早做准备。不想被“卷”,所以先“卷”为敬。今年11月,一度传出“华为2023年校招暂停”的消息,虽然官方多次否认这一说法,但应届生们纷纷表示,“泡池子”(通过全部面试后等待企业正式offer的环节)的时间变长了——根据教育部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比2022届又增加了82万。疫情带来的优化、缩招,往届生不断流入就业市场。求职者暴增,而岗位在减少,“僧多粥少”,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而2023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情况,可能更复杂:疫情下的网课、社交隔离,大学数年下来,体验感、经验值都乏善可陈。比起往届“职场小白”,他们的确更缺乏准备。2021年,Kiki从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进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工作。那时候,她就明显感觉到,就业压力已经在变大。周围竞争者中,大概一半以上都有研究生学历。以本科生的身份,顺利拿到offer,Kiki觉得,这多半要归功于自己早早就开始投身的“商赛”活动。商赛,即“商业模拟挑战赛”。最早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一些欧美大型公司为了培养后备人才,开始通过商赛,向在校大学生开放学习和实践机会。如今在中国,类似的商赛主要包括案例分析、市场营销、财务金融等各种类型,主要由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发起。以“四大”为典型,他们分别都建立了各自的品牌商赛:普华永道You Plus名企挑战营、安永大学生创意大赛、毕马威商业案例分析、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而市场营销类商赛则集中于快消领域的行业巨头公司,如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等。根据商赛类型不同,比赛内容也会有所区别。比如案例分析类商赛,通常会要求参赛者基于一个真实案例,以咨询公司的视角给出分析和建议;市场营销类商赛中,参赛者需要完成营销策略分析、实体销售和展示汇报等环节,周期更长;而财务金融类,也会以某个具体案例为背景,但主题偏向于财务、金融与税务方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要求。一般来说,商赛会设有奖金。但现金奖励还是次要,举办这类赛事的企业本身就是参赛学生的就业目标,能跟他们直接打交道,对于大学生来说,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经验。如果能在赛事中表现突出,被企业留意到,还有机会提前锁定实习/正式offer。今年,这种吸引力更为突出。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在校大学生实习情况调查2022》显示,在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以及疫情反复对经济造成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就业焦虑正在向大学低年级学生蔓延。在校生的实习起始时间,开始出现明显的前置化趋势。仅从商赛这一个切口看过去, 就能从大一“卷”到大四。大学期间,Kiki经常在朋友圈刷到商赛相关的信息。越是这类距离商业社会更接近的院校、专业,学生越是清楚,仅有学校里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用的,以offer往回倒推,实践经历、实习,一步都不能少。大二起,Kiki开始密集地参加商赛,“粗略数一数,大大小小加起来,怎么也有七、八个。”商赛一年到头都有,Kiki把自己参加每项赛事的时间周期划定为2-3个月,“只要看到合适的,我就会报名去试一试。”最好成绩是在普华永道“决战24H”商业挑战赛中拿到全国亚军。随着这种形式的普及,广义上的商赛,范围进一步扩大。仅从举办主体来看,商赛也已经从企业扩大到了教育公司、高校甚至政府机构。教育公司,有“高顿名企挑战赛”;高校方面,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沃顿商学院都自主开设了商业模拟课程。而政府方面,有面向留学生的“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也有目前国内“双创”赛事中含金量最高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后者是由教育部与各省市政府、高校共同主办的一项技能大赛。仅2022年度,报名参加这项赛事的人数就高达1450万,涵盖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4554所院校的340万个项目。广东海洋大学的大二学生庞旺铭,大一通过面试,进入学校一个研究海洋能源相关课题的实验室,和实验室同学组队参加了“互联网+”,并获得国(铜)奖。凭借这个奖项,他拿到了破格保研的资格。根据往年学长学姐的情况,这种保研路径基本会让他锁定一所211院校读研。对于双非院校学生来说,突破“学历天花板”一直是刚需。基于此,商赛这条“捷径”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只是,难度可能也不比想象中更小。再之前,庞旺铭参加过一次联合利华举办的营销策划大赛,一共八百多支参赛队伍,名校生多到惊人。国内有北清复交的、国外基本QS前三十。“微信群拉好之后,大家就在群里挨个儿自我介绍,像发简历那样简单介绍自己的情况。我胆子大,也发了。然后一列一列刷下来,就只有我一个‘双非’。”庞旺铭回忆道。尽管参加商赛是为数不多的,普通学生可以跟名校学生同台竞争的渠道。但在这里,学历背景依然是参赛学生不得不背负的标签。最为典型的,是几位受访者都提到的“贝恩杯”。这项由贝恩咨询主办的品牌商赛,自2006年开始举办,据说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最广为人知、含金量最高的咨询类商赛。赛事要求参赛者站在咨询顾问的立场,分析客户遇到的商业问题,给出合乎商业逻辑、专业得体的解决方案。历年题目出现过“潘多拉在中国内地珠宝市场的营销策略”、“中国健身市场的成长战略”等。
而奖项设置方面,冠军队伍不仅能直接获得一笔五位数的现金奖金,还有机会拿到贝恩公司的实习/全职offer。吸引力之大,淘汰率也相当之高,历年下来,能在该项赛事中进入决赛的概率不到1%。更夸张的是,这项赛事本身并不面向所有人开放——以院校为参赛门槛,“贝恩杯”在报名环节就已经筛掉了一大批人。以2022年为例,主办方要求,每个赛区的队伍中,至少有2名队员来自他们的“名单院校”:北京赛区是北大、清华、人大;上海赛区是复旦、交大、浙大和南大;香港赛区则是港大 、港中文和港科大;而偌大的海外赛区,也只有哥大、芝大和MIT三所院校在列。“老实说,这些学校的学生缺offer吗?”据庞旺铭观察,在几个知名商赛里能走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一拨学生,“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游戏。”“卷”学历,还只是商赛与真实职场环境中的诸多相似点之一,企业招新入口正在紧缩的现实,才是商赛越来越“卷”的关键原因所在。今年,刚从英国拿到兰卡斯特大学硕士学位回国的Joey,2017年从安徽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之后,决定重返校园“充充电”。今年秋天毕业后,重新回到求职状态。他和周围同学、朋友都明显感觉到,“大环境不好了”。“很多大企业给新人的口子都在缩紧,我们了解到,以前互联网企业可能一年能招上万人,今年可能都缩到一两百个了。”Joey说。今年早些时候,他参加了普华永道You Plus名企挑战营。几个月的努力,决赛当天却因为疫情原因,小区被临时封控,他不得不以线上的形式完成汇报演讲。不过,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决赛当天,赛事设置的最佳演说奖、未来领袖潜力奖和商业洞察奖三项个人奖,还是都颁给了他。比赛结束后,他接到了多家企业HR发来的邀约,但限于工作地理位置、工作形式等原因,这些机会并不合适。“赛事组委会也有很用心帮我做推荐,但这些企业现在愿意给出来的还是实习居多,企业也有他们的难处。”多重现实因素下,实习机会或入职面试绿卡,变得难以企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越是大企业主办的商赛,竞争越是激烈。所以他们的指望,已经极少放在offer,而是拿到名次、写进简历,证明自己的能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的大三学生郑翊通,曾在一次咨询类商赛中获得南京市季军的成绩,也在“互联网+”国际赛道中进入前五百强。他很早就意识到,“商赛奖项的设置也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基本都是百余支队伍甚至上千支队伍去争夺寥寥几个冠亚季军”,单从求职上来说,这可能也并不比海投简历来得更容易。因为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商赛前辈,郑翊通特别乐意给学弟学妹分享,希望他们在刷绩点和研究保研考研之外,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多一些规划。他建议,在甄选商赛时,要看清楚商赛对于自己职业规划的相关性、收益、风险与可行性。目前,他正在准备申请英国方向的高校读研。而这些商赛经历,在他看来,“也能为简历增色不少”。看上去,商赛算不得一项高回报的投资。大部分人,没有offer、没有名次,平白“填了海”。然而,几位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表示,参加商赛很值得。像庞旺铭这种拿到保研的自不用说,比起“卷”GPA拿保研资格的同学,他省下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能去尝试做更多的事情;对于郑翊通这样计划走出国路线的,商赛经历也有相当的“背景提升”作用。即使是最普适的求职路线,这种真实商业社会的体验,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也是一堂难得的职业课。有个求职中的小细节,Kiki记忆犹新。群面环节,是很多求职者都犯难的一关。但在她看来,那就像是商赛的“迷你版”。拿到一个案例,大家一起讨论,最后进行简报。“因为有过商赛经历,我当时就非常自信,这不是我经常做的东西嘛!所以我就lead了这场讨论,整个过程都很顺利,所以最后也成功拿到了offer。”更重要的是,参加商赛得到锻炼的那些能力,可能原本就在大学课堂中学不到。在这一点上,Kiki甚至觉得商赛比实习的功效还要大。实习有导师,工作内容也是局限在某一部分最基础的工作内容上,比如快消行业,实习生每天就只是整理销售数据,然后交给正式员工。至于数据的前情、后续的分析,怎么生成新的计划和策略,实习生都没有概念。商赛却要从0开始。关于商赛信息,学校和老师提供的资源就非常有限,参赛的选手,更多是通过相关学生社团和社交平台了解信息。到了真正的参赛环节,更是两眼一抹黑,全凭自己探索。“你得逼自己去学,这些是学校里面不会教的。”后来复盘,Joey总结,那些在商赛中表现优秀的选手通常都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是要主动理解需求;第二是团队合作;第三就是主动学习的能力。他还注意到,决赛时有一组,选择了全英文展示汇报,但似乎也没有加分。“全英文展示其实是为了展示演说者的语言水平,但听汇报的人更在乎的是报告中的信息点,那么简单、有效的信息传达,才是最基本的客户需求。”团队合作就更不用说了,商赛组队积累的吐槽,几乎是能在豆瓣开小组讨论的程度。但是没办法,真实职场也这样,同一个小组的组员,跨专业、跨年龄,思维方式可能都不一样;有人滑水,有人强势,也都是常事。至于主动学习,商赛更是一次高强度的训练营。很多商赛小白在最初拿到题目时,可能连意思都读不懂。但是短短的赛程中,也必须适应从搜索引擎到英文文献的深入......或许是从自身切实感受到这种变化,几位受访者都表示,即使不能直接从商赛获得实习或工作机会,但眼界、能力上的增长,也会让他们成为一个在求职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的人。已经迈入职场的Kiki,还观察到更深一层。商赛不仅帮她提前认识到真实的职场生活是什么样的,更重要的是也帮她探索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比如我就发现,比起市场营销,其实我更擅长案例咨询。但如果没有参加商赛,我可能连咨询公司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因此,她也希望鼓励大学生们走出校园去,积极尝试。特别是这两年,网课多,市场变化也多,大家迷茫很正常。但,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还是要靠自己想清楚。虽然很困难,但还是有渠道去丰富自己的见闻。很少有这样一段时间,容许我们这样探索自己。错过了,可能就更被动了。”Kiki说。发榜直播预告:美本早申录取案例分享
过去5年,翠鹿升学榜收集了七万余条海外名校录取数据,信息准确、渠道可靠!所有数据来自于120余所学校、500余位家长、以及200余家机构顾问。所有offer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均进行交叉核对,无误后实时更新。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收录学生的教育经历、考试成绩、活动奖项以及文书资料,详细勾勒学生的成长经历与升学路径,为留学家庭提供有价值、可参考的升学信息。
本申请季开始,我们还将首次进行美本系列发榜直播,解读高校整体录取信息、中国学生录取数据以外,还将分享早申录取学生的详细案例。有兴趣的读者可扫描以下海报二维码预约围观全网最火早申录取直播:
有意向我们提供数据的读者,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联系本号工作人员(口令:数据),服务机构也可通过同样方式联系本号确认或提供录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