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给家乐福上海金桥店带来的一种改变是,未来会更多地向基地直采或合作社专供模式靠拢。
3月27日,一则猝不及防下达的通知,为上海按下了“静止”键。自3月28日5时至4月1日5时,浦东新区全区实施严格封控管理4天。当天晚上8点多,家乐福上海金桥店店长熊雪兵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其门店当天营业时间延长至12点。此后,超市涌进大量前来囤货的附近居民,11000平米的超市卖场,被挤得水泄不通。30多名坚守岗位的员工,艰难地维持秩序,疏导顾客有序离场。直到凌晨5点多,才送走最后一名顾客。这是熊雪兵做店长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顾客。当天,货架几乎被抢购一空,截至凌晨12点,当日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3月28日凌晨5点半,熊雪兵带领员工简单清理后,就让大家尽快休息。由于事发突然,留下来的员工,只能睡在车里或办公室里。眯了一个多小时后,大家又重新开工,在8点准时营业。所幸,当天浦东区的居民大部分都被封控在家,那一天,顾客特别少。3月29日,家乐福上海金桥店线下正式暂停营业,全面转为线上服务。包括熊雪兵在内的剩下的13名员工,滞留在店内。至今,他们吃住在卖场里已经长达50多天。驻店的这段时间,他们在摸索中,逐步搭建起了员工临时睡觉的场所,安装了热水器,解决了员工洗澡有热水的问题,安排厨艺好的员工为大家供应三餐。从手忙脚乱、鸡飞狗跳到如今一切变得井然有序,不容有任何闪失的巨大压力,这些都让熊雪兵的精神始终紧绷,他现在期盼着,疫情结束后,能好好睡一个踏实觉。4月1日,家乐福生鲜经营中心副总经理曹伯骅,开始居家办公。从2019年起,他就开始负责家乐福华东地区生鲜供应链的管理。上海疫情从3月初开始,逐渐呈上升趋势,一些街道、小区相继被封。曾参与过2020年武汉疫情保供工作的曹伯骅,敏锐地感知到,家乐福的顾客需求激增,商品供给开始有些紧张。3月15日之后,整个团队基于种种判断,迅速进入备战状态,并以最坏的打算开始做应急预案。“如果真到了封控地步,我们要怎么办。如果情况更严重,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来应对。”曹伯骅召集团队一起商讨,按照疫情的不同程度,做相应的安排。同时,开始梳理现有供应链资源,筹划商品的储备,并对供应商、配送能力进行系统性的排查。最终,他们选定了500个重点商品优先保障,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民生品类。3月28日听到浦东全区封控的消息,曹伯骅知道,前方有一场硬仗等着他。这之后,上海本地的一些园区、厂商相继出现司机阳性、园区封控、闭环管理等情况,“这些对当地供应链都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影响。”曹伯骅对《中国企业家》表示。随着疫情的形势逐渐得到缓解,5月16日,上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全市商超也在陆续复工复产中。截至5月18日,家乐福上海所有门店全部恢复线上营业,其中位于上海徐汇区、松江区、浦东新区、虹口区、青浦区、长宁区等区的16家门店已恢复线下营业。来源:被访者
无论是熊雪兵,还是曹伯骅,都是上海疫情封控下,保障上海居民餐桌饮食背后辛勤忙碌的一员。通过他们的故事,能够一窥疫情下,生鲜零售商们如何与时间和疫情赛跑,实现复工复产,保障民生供应的。3月29日线下闭店的当天,因为事发突然,整个门店只有包括店长熊雪兵、保洁、保安等13名员工驻守,这13个人扛起了整家门店的供应工作。而往常,这家超一万平米的超市卖场,员工人数超300人。因为线下停摆,门店经营完全以社区团购为主,工作模式发生了彻底改变。这13人,要在短期内,一边重新适应环境,一边摸索掌握新的工作流程。在之后的一周里,他们对接社区,联系物流车辆,几乎每天都要完成20多万元销售额的任务量,每人每天打包近千份包裹。但让熊雪兵感到焦虑的,不是工作的压力,而是疫情。封控初期,为保障员工和消费者安全,他要想办法每天安排员工到附近检测点做核酸,但4月初浦东上升的疫情数据,也让熊雪兵感受到了风险的存在。对于健康安全的担心,让员工的情绪也逐渐焦躁起来。为安抚员工,他找员工交流沟通,让他们提一些防疫建议,来完善闭环管理措施。同时,联系区商务委,安排检测人员上门做核酸,尽量减少跟外界的接触,从根本上打消员工的顾虑与不安。同时,把每个员工的生活细节都照顾到,“吃喝拉撒,吃穿用度都要管。”熊雪兵对《中国企业家》透露,在疫情期间,除了保障基本生活所需的物资以外,他还想办法从苏宁买回来两台热水器,让工程部的同事安装在门店洗澡间,让员工能够洗个热水澡。另一方面,熊雪兵开始想办法从社区“捞人”。在公司的协助下,他们将复工员工的名单送到了有关部门,申请返岗复工的证明给到各个社区。只要不是被封楼,社区没有阳性的员工,大部分都能正常返岗。但也有很多小区和街道,因为管控政策不同,存在一些沟通难度,但总体进展很顺利。一周之后,家乐福金桥店恢复到19人,并逐渐地,从20人、30人、40人恢复到如今的近百人。更大的挑战是,保供的任务在需求量巨大的同时,履约时间也非常紧张。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13日晚上9点,门店到货75000份牛奶,门店所有员工手动卸货到凌晨三四点。更早之前,他们承接了金桥镇5万份物资保供任务——需要在两天时间内,准备这5万份物资,每份包括7种商品。当时,95名员工,搬卸货物、分拣打包、配送,最终在两天内准时履约。“有的保供订单十几万份,每份乘以六七八件的商品系数,就变成了上百万件的商品组合,这是个非常有挑战的事情。”曹伯骅称。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如此高效的原因是什么?熊雪兵认为,大家只是集中精力将每一个环节做好,“集中所有人手一起做”。来源:被访者
自疫情开始后,熊雪兵的电话就被发布在浦东新区的大型超市保供清单上,他每天会接到无数个求助电话。他有两个手机,通常是这边电话还没挂掉,另一个手机就有电话接进来,经常被打到两个手机没电。“凌晨时还有人打电话咨询,能不能送货。甚至有人问,附近肯德基有没有开门。”现在,物流运输依旧是最大的问题。在公司的帮助下,金桥店能够保证有三四辆4.2米的小货车,用来配送较远距离的订单。近一些的订单,门店员工手持通行证,骑电动车进行配送。更近的,比如门店隔壁小区,员工会推着购物车送货。“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怎么灵活怎么送。”熊雪兵称。疫情发生之后,曹伯骅明显感受到,一系列封控措施,对上海本地供应链造成了一定影响。初期,最大的困扰是物流运输。即使按照相关规定和政策,准备了复工材料,但落实到具体的辖区街道后,因为各个社区的防控政策存在差异,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沟通协商。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在提交材料时,司机的通行证和个人核酸检测都是合格的,但到了上海后,司机的核酸检测报告可能会过期,这就导致司机一时之间无法入城,物资无法及时送进各大仓及门店。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后,这些问题逐渐在改善中。来源:被访者
没有疫情前,家乐福正常的供应链流程是,依托全国维度的合作基地、各品类的知名品牌,以及城市周边主要大型批发市场等来运行。上海封控后,所有的正常流程被不同程度打乱掉了。比如,因封控导致物流运输受阻;部分本地供应链品牌受疫情管控影响,虽然能正常运转但产能不够,跟现有需求无法匹配等。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所有生鲜零售厂商都选择以套餐形式来保供,全部力量用来解决民生的基本产品需求。自疫情发生后,曹伯骅就带领团队梳理现有供应链资源,从周边城市进行辐射,比如在华中、华北、山东、安徽等主要产区产地,寻找头部大厂的供应资源,并做系统化的整合,制定最优方案。同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也要做好溯源溯证的工作,并解决生鲜类产品的冷链运输需求。除了上下游供应链需要去解决,市内仓储到门店端的产品配送,也做了较大调整。由于市内交通运输受到管控,他们临时将一些有保供资质、有市内配送能力的知名大厂和头部企业的商品,不再送到仓库,而是根据各个社区需求的优先级情况,直接转送至相应的门店。每天为了对接供应链上下游,寻找物资,解决门店和社区的供应需求,曹伯骅需要不停地打电话,最多的一天打了300多个电话。但很多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从4月中旬开始,曹伯骅从很多媒体平台上发现很多来自近郊供应链的声音,近郊很多蔬菜种植户的供应体系都受到影响,但地里的菜已经成熟,急需售卖。经过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曹伯骅从中甄选出符合资质条件的供应商进行合作,既解决了农户的滞销问题,也解决了平台的缺货问题。在这样一个非常态的时期下,为尽快解决问题,曹伯骅团队和公司相关部门设立对接小组,专项沟通帮助农户快速打通进场链路。目前,南汇的8424西瓜、南汇玉菇甜瓜、青浦茭白等农产品已经跟家乐福门店顺利对接。如今,曹伯骅手机里有近10个群,对接上海周边10多个区县的农户商户。“一些优质产品的本地供应链,疫情结束后我们也会考虑长久合作。”曹伯骅称。通过这次疫情,曹伯骅也发现了原有供应链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承受不了市场的波动和变化,配送能力、价格、持续供应能力不具备优势等。之后,他们会考虑对整个供应链上游合作进行一些微调和优化,一些低效、产值不高的供应链会被整合。未来,会更多地向基地直采或者合作社专供模式靠拢。目前,据曹伯骅透露,家乐福的商品供应已经基本恢复,复工复产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疫情期间,曹伯骅没能给11岁的女儿过一个生日,作为补偿,他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带女儿去迪士尼补过生日。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