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gao2@lifeweek.com.cn朋友给我推荐了b站上的一个搞笑视频,她说很火、很幽默,让我赶紧去看。
我点开那个10分钟不到的视频,还没来得及看清一帧镜头,就被一波又一波的弹幕排山倒海扑过来。架势犹如我捅了一个马蜂窝,还没顾得上掩面就被惹恼的马蜂铺天盖地扎过来,一副不把我扎成个筛子誓不罢休的样子。
中年的我,内心确实要被这1.1万条弹幕扎得千疮百孔了。弹幕,真真切切让我意识到,我的扑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水了。这颗大脑,无法理解发弹幕的乐趣、也不具备看弹幕的脑容量了。
年轻人对弹幕的熟悉大概犹如当年我们对聊天室、论坛熟稔一般,这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事物之一。但弹幕对我来说还是听闻已久,但知之甚少的领域。于是,我上网搜索了一番,才知道原来弹幕网站的鼻祖是日本某个动画网站,该网站增加了即使评论的功能——也就是弹幕,从而提升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性。现在但凡是个视频网站,不能让网友发弹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网站里有视频。其实弹幕类似我们80后这一代古早年间逛论坛看帖子时留下的评论,只是弹幕是以从屏幕前飘过的形式出现,看上去就像是飞行的子弹。我是否可以把弹幕理解为评论的GIF格式?如果如此,那我稍微能够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爱发弹幕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在一个广场看热闹、当吃瓜群众时,你不仅可以冷眼旁观,还可以随时下场“参战”、评头论足、即兴发表感想,却还能隐姓埋名、不用露脸儿、不用成为众矢之的,既满足了自己的“偷窥”的欲望、还避免了招惹麻烦。听上去是不是很爽?当年,我们在论坛写评论的这批人就是这种感觉,只是即时性没有现在的弹幕这强。但无论是过去写评论还是现在的发弹幕,它们都能给屏幕后的人营造更好的氛围感,它们让我们这些看客找到了陪伴的感觉:原来还有这些人(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这个视频、喜欢这个博主、喜欢这期内容、对这件事物抱有如此相似的看法……网友们常在网络上说的一句话“别告诉我只有我一个人xxx”,弹幕会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他说,你想想啊,我一个人工作了一整天、八到十小时,然后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一个人蜗在十平米左右的出租屋里、吃着高油高脂的外卖,当下当刻,我能找到最便捷(不用外出)也最便宜(不用花钱)的小乐趣就是一边刷视频、一边发弹幕了。当我看到那么多人也在屏幕后面、和我说这类似的话时,它会让我觉得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苦累的味道也就不那么浓了。《致命女人》里的刘玉玲说过:“一起比惨、痛苦减半”。在发弹幕的“操盘手”心中,那飘过的一个个弹幕,不仅仅是陪伴,更是找同类、找认可继而获得安慰的一种方式。当我把这种行为带入到我和好友们聚在一起吐槽自己的老公、熊孩子时,瞬间就理解了大家的心境。爱发弹幕的人,不仅是在找陪伴、找认同、寻求安慰,大家还能通过发弹幕来进行自我表达。我在看一些情感类或者浪漫视频时,时不时就会看到那种表白的弹幕:“xxx我爱你”、“好想xxx能看到这条弹幕,让她知道我爱她”。一开始,我还觉得莫名其妙:你干嘛要在人家撒糖的地盘大声表白啊?这不添乱么!作为无论喜欢还是分手,都要当着彼此的面、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说清楚的我,无法理解这种对象失焦的表白方式。这种表白就像投入大海的小石子、埋在沙漠里的种子,永远激不起浪花、也无法结果开花。但后来,我逐渐想明白了通过弹幕表白这个行为,这和我们年轻时会暗自把喜欢的人的名字刻在教室的桌子上、刻在校园的某棵树上玩的那套把戏是一样的。或许这个表白的人已经当面示爱但未成功、或许这是一个羞涩的人他连看对方一眼都要找个旁边的角度才看凝视、又或许这个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这段恋情根本就不会开始。当爱无法说出口,或者鼓起勇气说出口的爱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应时,表白者需要另辟蹊径才能让自己内心的那团火焰冷却、或者隐藏起来。我们都在青春疼痛文学或者电影里看过这样的桥段:某个人面朝大海、用尽全身力气吼出“我爱你xxx”这句话,然后凭海浪声吞没掉这份心意。这像是某种青春爱情的告别仪式,而弹幕就是现在年轻人表白的那片海洋。海洋听过多少“我爱你”、目睹过多少无疾而终的爱,他早已能做到冷眼旁观、心无波澜,而那些没有收获到心仪爱情的人,只是想在这里寻一个小角落,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罢了。互联网是有痕迹的,素门凡流的我们也不过是想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一丝自己的划痕。我承认,弹幕确实有自己的魅力所在,有时你不需要发,仅仅是看,它就能给人带来无限欢乐。作为《红楼梦》的铁粉,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在b站上网罗有关《红楼梦》的周边视频。其中有一个“不正经”的视频是“解构”宝玉和黛玉吵架的一场戏。宝钗过生日、其中一名唱戏的伶人扮相有点像黛玉,被史湘云当众点出,宝玉给她使眼色,他怕林妹妹多心他人将自己比作戏子,结果宝玉把两位都得罪了。事后,黛玉同宝玉大吵一番。原著中,宝玉和黛玉吵架无数,这次吵架本也不是一出大戏,但up主拿出来幽默“解构”、再加上众多弹幕的“加持”后,剧本就特别搞笑。王熙凤:你们看这人(唱戏的人)的扮相像谁?
弹幕:沈眉庄、贝利亚奥特曼……
黛玉哭哭啼啼问宝玉:你安的什么心?
弹幕:安的陵容心……
黛玉在同宝玉的争吵中一连串的反问输出后,
弹幕:宝玉震惊中、宝玉宕机中、宝玉大脑过载中、宝玉人麻中、宝玉程序未响应、宝玉灵魂出窍中、 宝玉.exe已停止运行、宝玉cpu烧成灰中
我:看完这些弹幕,曹公地下有知得笑醒吧。
不过,即便我能理解年轻人喜欢发弹幕,还是接受不了弹幕这种形式。“接受不了”不是心理上排斥、感情上厌恶,纯粹是能力有限导致的。中年的我,虽然大脑还不至于退化,但一心二用的能力确实越来越弱。在打开视频的同时,如果我不关闭弹幕,作为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我会不由自主盯着一个又一个的字看下去,全然忘记自己的初衷是打算看视频的。而且,当弹幕特别密集地划过时,真的会让我产生一丝挫败感:我阅读速度不算慢啊,可终究还是赶不上弹幕的车速啊。所以,每一次,当我打开一条视频时,第一个动作一定是先关闭弹幕,再看视频。这个行为让我想起热拉尔迪娜·莫斯纳-萨瓦在她的著作《爱生活,不爱也行》里提到的“格格不入”的感觉:那是一种“落在靶旁”的感受,这种“在场,又仿佛不在场。场子明明在那儿,但就是没能挤进去,一步之差而落在一旁”的感觉。“格格不入”就像小小的碰壁一般,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窘境。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周遭一种隐隐的氛围,让你感到既没有被完全冷落,也没有被真的认可。它让你没什么好高兴的也没啥好不高兴的,只是有点不自在而已。随着我年龄的增加、世界日新月异的变迁,我想这种“不自在”的感觉可能会更强烈、更频繁吧。仔细想一想,哪里是我容不下弹幕,分明就是弹幕和它那些由越来越多新鲜事物所组成的时代正在漫不经心地淘汰我。它们将我静静地留在了沙滩,而我只能拖着缓慢的步伐,看着朵朵浪花向前奔腾不息。排版:田甜/ 审核:同同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