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跟沙特签了啥?公众号新闻2022-12-14 17:12防失联,请大家关注一下备用号“织造短评”,一些时效性文章和旧文会刊登在该号上——正文一场双边/多边高峰会结束之后,除了公开发布的联合声明和官方新闻稿件之外,通常还会安排各层级的政府官员对外释放一些信息,以作为各式成果的宣贯。12月11日,沙特投资部长哈立德·法立赫表示:中国阿拉伯峰会期间共签署了约5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这里面与沙特的合作占了大头。传统上,中沙之间的贸易以石油为主,沙特和俄罗斯常年位居中国石油进口序列的前两位,各占约17~18%的份额。不过此次签约的协议却涵盖新能源汽车、绿氢、光伏、信息技术、云服务、运输、物流、医疗、住房和建设工厂等多个领域,内容十分丰富,连广受外界关注的华为公司也深度参与其中。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说过,腰包鼓鼓又野心勃勃的沙特首相小萨勒曼想要搞一座“未来之城”——由两座平行的摩天大楼组成,从红海海滨一直延伸到沙漠腹地,全长170公里,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而该城市的基建、通信、现代交通设施等工程很多都会交给中国公司来完成,有些领域已经开工了。新未来城的位置及构想,图片来自半岛电视台可以这样讲,在美国封杀华为、全面启动与中国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邀请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并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诸多领域向中资企业大幅开放市场,已经展现了中东土豪们满满的诚意。但是在中方强烈呼吁的“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所这一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问题上,海湾国家们表现的比较谨慎(也有个别声音称可能存在台面下的协议或非公开条款,此处不宜过多猜想)。前文解释过,历史上但凡试图触动“石油-美元”关系的产油国领导人都受到了美国的严厉打击,比如:伊拉克的萨达姆,俄罗斯的普京,利比亚的卡扎菲,委内瑞拉的查韦斯,还有伊朗。沙特作为全球最具指标意义的产油国,显然晓得其中利害。实际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6个产油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巴林)货币均直接与美元挂钩,即采用固定汇率,短期内想撬动他们采用其他方式结算非常困难。换个角度讲,“石油-美元”其实是与美国在中东地区军事存在强烈绑定的,具有相当的地缘政治因素考量。上世纪八十年代两伊战争和九十年代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均扮演了沙特等海湾国家保护伞的角色(比如挽救科威特,出兵击败萨达姆)——只要这层军事安全意义还在,美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就存在托底因素。吉布提保障基地位于亚丁湾沿岸的吉布提,毗邻红海(沙特西海岸),面积0.5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一个海外军事保障基地,主要为亚丁湾护航舰艇提供补给。除经贸层面外,此次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签署的三份联合声明/宣言同样惹人关注。这三份声明分别为:《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合作与发展峰会联合声明》以及《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其中,《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牵涉的国家主体最多,分量最重;里面比较值得关注的条款有: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阿拉伯国家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支持中方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支持中方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完善香港民主的努力。赞赏双方为关怀少数民族作出了重要努力。前文梳理过当下已出现的涉台外交声明,从高到低可依次归为以下五种:A. 支持中国统一/一国两制B. 支持中国和平统一C. 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D. 反对台独E. 不支持台独像越南、巴基斯坦、泰国、老挝、缅甸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均采用了A表述。而阿拉伯世界作为域外势力,再加之中东地区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他们仍以C表述为基准(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最多算是C+/B-表述(支持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外交部官网上最新更新的三份宣言/声明文件除中方关心的台湾问题外,在中国与海合会的联合声明中也存在海湾国家们非常关心的伊朗问题表述:双方领导人强调应支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海湾地区扩散,确保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质,以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与稳定,强调呼吁伊朗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全面合作。双方领导人强调支持一切和平努力,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旨在根据国际法准则进行双边谈判以和平解决三岛(大通布、小通布、阿布穆萨)问题的倡议和努力,从而根据国际法理解决该问题。相对于老掉牙的伊核问题,三岛的表述更加惹人关注。三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要害之处,是伊朗与阿联酋的争议地区,不过伊朗的立场认为三岛不存在主权纠纷,故对该表述多少会有些介意。中东地区的各方关系向来错综复杂,既有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矛盾(伊朗和海湾国家),又有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矛盾,还有域外大国角力。正因如此,中国才采取了最稳健的“经贸开道”技术路线,试图将中国-东盟关系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海湾国家地区,打造下一个对外贸易增长极。迪拜龙城(Dragon Mart)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中国商品市场。犹记得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愿景其实是“多极化”,即希望欧洲走向独立自主,与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共同形成遏制美国霸权的多股力量。没想到“事与愿违”,上面几个“极”全都不堪大任,最终是中国自己崛起成为美国霸权的主要制约力量,走上了大国竞逐的道路。回顾历史,全球性霸权的建立往往需要一套完整的贸易、资本、安全与政治网络,而英国、美国等过往霸权国家在建立的过程中均采用了军事安全开道、贸易资本跟进的方式。中国能否探索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大国崛起之路,备受期待。欢迎关注“织造短评”——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