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关于通货膨胀的鬼故事
12月份美联储FOMC议息会议结果出来了,大家相信也看到了最后的影响:加息50bp,符合市场预期
当年看细节更有意思:
终端利率上调到5.1%
下调对2023年的经济预测,上调对2023年的失业率预测
上调对2023年通胀以及核心通胀预测:3.1%到3.5%
联储的施政重点将转向通胀韧性的治理以及经济增长。
这段时间有一个突出的鬼故事:有人对2%的通胀目标进行怀疑了,而且似乎这股声音越来越大。
简单的说:现在有一股声音认为,根本没有必要维持2%的通胀,再高一点也能接受。
当我感受到这股潮流的时候,我心里冒出一个想法:莫非埃苏丹经济学是对的?
我们先说说美联储一直反复强调的2%的通胀是怎么来的。
1988年,当时新西兰财政部长罗杰·道格拉斯接受电视采访,由于当时新西兰通胀往下走,财长不希望民众认为通胀往下走,就开始觉得政府会放缓打击通胀的力度,然后罗杰·道格拉斯说,希望维持到0-1%。
这个数字怎么来的呢?
其实就是他随口编了一个数字,让民众觉得政府依然有很强的打击通胀的决心。
第二年,当时的新西兰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真的需要一个通胀目标的时候,0-1%显然区间太小,不够灵活,于是改成了0-2%,这在当年是一个很大的创举,因为过去关于通胀,央行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目标的。
此后新西兰通胀控制大获成功,新西兰央行行长得意洋洋的到处宣传他的丰功伟绩,于是各国纷纷跟进,包括英国之类的国家,美国则拖拖拉拉,其实90年代已经有通胀目标,但是迟迟不公布,一直到2012年才正式宣布2%的通胀目标。
是的,这个所谓的2%的通胀目标,它的起始就是一个财长在电视上信口一说来的。
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那种“严密计算”的经济学,有八竿子远?何况这可是美联储。
《金融时报》最近就有了一篇文章:
先说好,这个布兰查德也是经济学大佬了,写过下面这本书
大佬的结论是什么呢?我直接引用原文吧
问题是多高的通胀率会使它变得突出。最近的一篇论文给出了一个提示,它将谷歌(Google)上“通胀”的搜索量作为实际通胀率的函数来分析。文章发现,就美国而言,如果通胀率在3%至4%左右,人们根本不会关注。在3%至4%以上,人们就会开始关注。
总之,这些论点让我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尽管更高的通胀目标是可取的,但对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来说,合适的通胀目标可能更接近3%,而不是我们最初提出的4%。
哦,原来是基于“关注”,还是谷歌搜索出来的关注。
于是就有了最近Stephen G. Cecchetti的一篇论文《The Slippery Slope of a Higher Inflation Target》(提高通胀目标的滑坡谬误)
先说Stephen G. Cecchetti是谁,只需要看他曾经担任过的职位:国际清算银行经济顾问兼货币和经济部负责人,国际清算银行执行委员会委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执行副总裁。
算是经济学巨佬了吧。
论文一开头就引用伯南克的话
“人们会说,既然我们要(把通胀目标)提到4%,为什么不干脆提到6%呢。将通胀预期锚定在4%会变得非常困难。”
论文的结论是:
“无论提高通胀目标的成本收益比究竟如何,我们的观点是,央行不应当有能力选择其通胀目标。正如前主席伯南克在开篇所言,这种自由裁量权的关键问题在于滑坡谬误。如果家庭和企业开始预期央行会投机取巧地提高其通胀目标,以回避与去通胀相关的经济牺牲,那么通胀预期将不再被锚定在目标水平上,是3%还是4%结果都一样。”
……
“将量化目标作为策略审查的一部分,只会强化人们的认识,即目标本身是央行自由裁量权的一项恰当主题。对于那些(像我们一样)预计一年后通胀将保持在3%以上的人来说,这种自由裁量权对美联储2%目标的信心构成了威胁,增加了去通胀的代价。”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通胀目标多少其实无所谓的,但是更改通胀目标会造成人们的错误预期,导致更高的通胀预期,从而增加去通胀的代价。
换句话说:
所谓2%的通胀从头到尾就是一文不值的东西。
你可以定为3%,4%,5%都所谓,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把2%变成3%,只是有了通胀预期的问题,而不存在对经济实质性影响的问题,而管理预期----这属于经济学还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我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可以探讨。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突然开始讨论2%的通胀合理性了?
请恕我合理怀疑:美联储是不是对于2%的通胀已经失去信心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