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硕士要搞末位淘汰了吗
近日,临近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生跃跃欲试,却有这样一批985高校的准毕业生愁眉不展,因为2023年的毕业新规拟发布,未来可能从对论文的“质检”变为“末位淘汰”,这将意味着:
你的论文就算合格,但如果不幸成为末尾论文的20%,就变成了“不通过”(延毕)或者“论文需大改”......
图源:知乎话题
话题一出引发热烈讨论,网友热评:
1.“末位淘汰”只在职场听说,现在硕士毕业也得靠卷了吗?
硕士毕业论文评审,明明是通过性测试,而不是竞争性测试。政策应该是严控论文质量,而不是要求比例。
图源:知乎
2.卡了这20%,延毕的比率提升,就业率也可以提升了
专业就业形势不好,培养模式可能也达不到就业要求,那么硕士毕业一定程度缺乏就业竞争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学校更改了培养方式,例如无导师制,这样给予了学生更多时间去实习、提升自己,为就业做准备。然而,有的学校,就从卡毕业率入手了......
图源:知乎
3.疑似同校毕业生反映:
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延期的学生还会给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机会的,可以再次申请学位。
图源:知乎
4.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学校出台这样的政策,只是为了让学生重视毕业论文,20%也可能多是“大改”≠延毕,是一些学生玻璃心了。
图源:知乎
如此可见,大多数质疑此制度的网友,都聚焦在制度的不合理性上。那么值得我们思考,曾经有过同类的末位淘汰制吗?
从近年趋势看,已有不少高校发布实施“博士分流淘汰制”细则。
清华大学在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时便明确提到要“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还发布了详细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实施细则》。
图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为了能够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中科大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取消10%的末位淘汰制,从2021年12月开始进行开题考核算起。曾经10%的末位淘汰要求,也算在学生们合理接受的范围内。
此外,有网友反映:某985学校的博士培养要求,在博士综合考试和预答辩环节强制淘汰15%和20%,这也就决定了无论怎么努力,也有很大的几率延期毕业或被退学。
图源:知乎
2021年9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其中提出:
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
图源:教育部
这说明“分流淘汰”制度是被允许的,但细化到各个高校的政策上,可能越卷的学校、越卷的专业,就加重了“淘汰”的程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