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福利 | 死亡率高达200%的手术,让他成了“心脏之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1954年3月26日,注定是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天。
这天早晨,一名叫李拉海的外科医生在家吃过早餐后,一如既往的来到医院上班。与往日不同的是,李拉海这天将要完成一场死亡率高达200%的手术。
在这场手术中,李拉海将要把已经在狗身上试验多次的活体交叉循环技术,第一次真正应用到人的身上。
活体交叉循环,说简单点,就是以活人作为“心肺机”供体,给需要打开心脏动手术的病人提供循环血液和氧气。由于手术牵涉两个人,如果出现失误,则很可能同时殃及病人和供体,甚至在一场手术中导致两人死亡,即死亡率200%。
△活体交叉循环手术(图片来源:《手术两百年》)
“用活人来做手术,这个医生大概是疯了吧。” 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当时,这一定都是人们在听到消息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李拉海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有这么疯狂的想法?那场死亡率高达200%的手术最后成功了吗?
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韦恩·米勒这本《心脏之王:心内直视手术先驱的真实故事》(以下简称《心脏之王》)里。
《心脏之王》与以往那些讲述心脏外科史的学术书籍不同,不是用枯燥的专业术语写成,它既重现了历史,又不失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书中不仅再现了被人们称为“心内直视手术之父”的沃尔顿·李拉海的传奇人生,还讲述了那些在医学发展史上同样做出贡献的病人、家属和医生们的一个个真实故事。
o1
医学大拿们的困境
1952年7月20日,接近午夜时分,护理员将一具刚刚断气、包着裹尸布的病人尸体送到明尼阿波利斯大学医院的解剖室。
病理科医生切开尸体,将那颗已经停止跳动的心脏递给外科医生李拉海。在这颗心脏上,有一个小洞,病人年轻的生命就是被这个小洞给击溃的。
李拉海将心脏拿到旁边的桌子上切开,只缝了几针,就把那个缺损的洞给修补好了。这种修补,连一个普通的裁缝都能在5分钟做到。可是,如果要在一个活人身上、在一颗跳动的心脏上完成缝合手术,有可能做到吗?
在当时来看,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都知道,外科医生做手术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要有干燥清晰的手术视野;另一个是接受手术的器官必须是静止的。然而这两个条件,对于需要不断泵血且一直跳动着的心脏来说,都是完全没法满足的。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虽然柳叶刀已经能够深入人体的很多部位,但是对于心脏,这个代表着人类鲜活生命的器官,外科医生们还是没有办法深入到其内部进行手术,只能在边缘徘徊。
面对心脏外科的困境,那些早已经下定决心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医生们,绝不会知难而退。
李拉海就是其中一位。
o2
从未放弃的探索
1952年夏天,一份《英国外科学杂志》出现在李拉海的办公桌上。他随手拿起杂志翻看了一下,正准备放下时,一篇标题为“实验性心血管手术”的文章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是一篇仅有4页的论文,文中对阻断狗心脏供血的一系列实验进行了总结。当时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大概只要缺血4分钟,大脑就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可这篇文章中提到,英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叫做“奇静脉”的微小血管,可将血液以涓涓细流注入心脏。如果医生们把其他血管都夹住,只让这条细小的血管保持通畅,它的微小流量也足以维持生命长达2小时甚至更久,并且还不会对大脑和其他脏器造成伤害。
对李拉海来说,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
要知道,早在李拉海之前,已有诸如约翰·吉本、约翰·刘易斯、威尔弗雷德·毕格罗、罗伯特·格罗斯等一大批当时极具天赋的外科医生,不断探索打开心脏动手术的办法,但遗憾的是,他们的手术病人大都没能从手术室里活着出来。
所以在李拉海看来,不管是吉本使用的复杂机器实验,还是刘易斯的低温技术,都不是解决心脏外科所面临问题的最终答案。
英国人关于奇静脉的发现,触动了李拉海那颗时刻牵挂着“心脏缺陷”这个难题的心。他立刻开始着手验证这个实验,并开始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
但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李拉海及其团队成员发现,奇静脉也不是最终答案。虽然相较于人造零件拼起来的机器,受奇静脉启发改造出的“自体肺”似乎能更好地执行功能,但这种手术操作的容错率极低,甚至一根管子发生扭结都能导致整个手术的失败,并且“自体肺”也十分脆弱,可能根本无法用在病人身上。
实验暂时遇到了阻滞。
o3
李拉海的觉醒
但没过多久,李拉海他们竟意外发现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把手术对象直接接到另一个供体身上。从前也有医生会把病人和供体连接在一起,让“好血”和“坏血”混合,以此治疗白血病。经过一通检索,李拉海一行人发现了大量有关交叉循环实验的文献,原来很多研究者都曾试图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其他疾病。但很遗憾,交叉循环似乎从未在人体试验中获得过成功,也没人相信它能在心脏外科领域有什么前途。
除了李拉海和他的伙伴们。
1953年,李拉海他们转而开始研究体外交叉循环。此时,距离李拉海做完淋巴瘤手术,才刚过去两年多。(当年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李拉海应该活不过5年,但其实他在手术后又活了几十年。)
尽管如此,他每天在完成常规的手术任务后,还是会继续爬楼梯去他的阁楼实验室,一直工作到很晚,就为了能够早日找到一种能让外科医生有足够时间在开放的心脏内进行手术操作、从而修复心脏缺陷的方法。
在研究体外交叉循环的过程中,李拉海虽已用狗做了大量实验,并且实验结果也无可挑剔,但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受试病人。
直到1954年时,这样的状况才有了新的改变。
1953年9月,一个叫格雷戈里的小男孩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了李拉海所就职的明尼苏达大学医院。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诊断后,医生判断格雷戈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最有可能的是房间隔缺损。
要知道,在当时那种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匮乏的年代,死于心脏病的人远比被救活的还要多,格雷戈里只是众多被死神选中的不幸之人中的一个。
幸运的是,现在有一个机会,或许可以改变小格雷戈里的命运,那就是李拉海发明的新技术——活体交叉循环手术。
可是,活体交叉循环手术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在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生命需要由第二个健康的人,也就是供体来支持。供体和病人一样,都面临着麻醉以及其他一些潜在的问题。等于说,同一台手术,将要把两个人同时置于风险之中。
并且这项技术还从未在人身上试验过。假如手术失败了,病人和供体都有可能死亡,死亡率可能是200%。
o4
是疯子还是天才?
人们都说李拉海大概是疯了,竟然要拿活人来做手术供体,简直有违伦理道德。所有人都对他虎视眈眈,有的等着看他的笑话,有的等着他身败名裂,甚至赔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假如真要进行一场这样的活体交叉循环手术,李拉海则如同将自己架在了热锅之上。
△格雷戈里
此刻,格雷戈里的病情又加重了。
在权衡一切利弊之后,李拉海决定冒险。哪怕顶着巨大的风险,他也要尝试一次,科学的进步,总要有人来冒险。
李拉海把格雷戈里作为他手术的第一个对象,而手术中的“供体”,将是格雷戈里的父亲莱曼·格利登。
在1954年3月26日这天,李拉海从容地走进手术室,他将要实施人类医学史上第一场可能同时让两个人丧失生命的手术。
上午8点30分:麻醉起效了,格雷戈里睡着了。
8点45分:李拉海切开了格雷戈里的胸骨,暴露出心脏。
10点3分:格雷戈里的心脏仍然在给他的身体泵血,但很快,他的血液将绕过心脏,进入他父亲的体内。
“第零秒”:操作员按下开关,T-6S型泵启动,格雷戈里的心脏终于被打开。
从“第零秒”心脏被打开后:
12分15秒:李拉海发现男孩心脏里的缺陷,和心导管检查结果的判断一致,就是一个单纯的室间隔缺损,一个10美分硬币大小的洞。不过十几针,这个洞便被缝好了。
15分20秒:心脏已被缝好,助手松开了止血带,血流重新回到男孩的心脏。
16分30秒:男孩的心脏成功接管了泵血的工作,他的血压和脉搏都正常,皮肤泛着粉红。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手术仍在继续着。
在距离“第零秒”过去19分钟后,手术完成了。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忧的那些情况,手术很成功。
事实证明,李拉海不是疯子,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是当之无愧的“心脏之王”。
手术过后的第二天,格雷戈里已经可以喝一些牛奶了;第三天,他吃了手术后的第一顿饭;第四天、第五天……
一切看似都在好转,但命运的转折总喜欢悄然而至。
o5
医学永远没有终点
1954年4月6日,距离格雷戈里做完手术已经过去了11天的时间。可就在这天上午9点15分,李拉海宣布他的第一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死亡。
经过尸检发现,造成格雷戈里死亡的并不是交叉循环技术,而是手术后并发的肺炎。
这样的结果给了李拉海极大的信心,至少他知道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在1954年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拉海做了45台活体交叉循环手术,其中28台都成功了。这无疑证明了在手术中用其他设备代替心脏工作的思路是可行的。
接下来,李拉海将继续在这个领域不断探索,试图找出更完美的“修复心脏”方法,早日将它们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中,让更多被心脏疾病判下死刑的人们得到重生的机会。此后,人工心肺机、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相继被发明和创造,这些发明创造的背后都有李拉海的身影。
如果没有李拉海当初的一次勇敢冒险,或许就不会有后来一系列更深入的研究,也不会有心脏外科的飞速发展,更不会有70多年后如此全面的心脏治疗手段。
我们在享受着现代医学进步带来的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时,不应该忘记过去那些勇于冒险的医生和做出牺牲的病人们,正是他们的追求、探索和牺牲,造福了后世所有的人。
医学没有终点,未来要走的路依然很长,但肯定会有一个又一个像李拉海一样勇敢探索、孜孜以求的科学家们在勇往直前。
尹哥赠书福利
你知道,哪些和心脏有关的知识?
(例如: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的细胞,通常被认为终生不再进行更新)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大家分享
我们将选取3位小伙伴
分别赠送《心脏之王》
各1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2年12月22日
(将会在12月23日的推文里公布获奖名单)
活动解释权归【尹哥聊基因】所有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