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T”字母引发的学术黑洞!著名出版商疑似旗下三本SCI期刊均出现特刊被操纵!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3145天
可疑的误差棒
本文信息来源:Pubpeer、Retraction Watch、Twitter、生物学霸等
今天小编在冲浪的时候发现一则很有意思的推文: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误差棒……作者只是把字母“T”放在柱状图上面。小编乍一看,没啥问题,但是经他一说,嗯?有点怪,让我再看一眼,误差棒怎么会是一个“ T ”???
有网友发出疑问,想问问作者这是从哪儿发现的?随后他还回复网友,既然你们中的许多人问,是的,这是从一个真正的论文截选出来的。“Since many of you asked, YES, this is from a real paper. ”
甚至还表示:我不知道如何在R语言中实现这个“T”柱状图,反正我在这上面花了 5 分钟,下面是你如何在你自己的研究中实施这个“T”检验。
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试试
```{r}
library(tidyverse)
data.frame(uA = c(3.5, 0.8, 3.4, 3.2, 3),
group = c ("1.blank", "2.pink", "3. lysozyme", "4. h00G1", "5. Endo Iv")) %>%
ggplot(aes(x = group, y= uA, fill = group)) +
geom_bar(stat="identity") +
ylim(c(0,4)) +
theme_minimal()+
theme(legend.position="none") +
geom_text(aes(label=rep("T",5)), vjust=-0.3, size=5) +
scale_fi11_manual(values=c("#FBC394", "#FCF08F", "#00B0AD","#86C6F0","#D0D0D0"))
事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小编十分好奇,怎么还会发生这么离奇的事?众所周知,一个大写字母T代表误差线的数字,误差线用于显示统计测量的不确定性水平。这些T看起来只是简单地放在条形图的矩形顶部,因此是没有任何统计意义的。
于是小编便去询证,发现这是一篇2022年7月的文章,发表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杂志的一期特刊上,研究的是可穿戴的纳米生物传感器,通过自己研究的一种纳米生物材料来检测检测多核苷酸激酶活性,并使用开发的生物传感器来监测了吉林省某地区的老年人的运动健康指标。还有,等等,这个 pink 是几个意思?小编猜测这个 pink 其实应该是文章研究的多核苷酸激酶PNK吧。
而早在11月的时候,一些敏锐的读者在PubPeer上就发表了看法,他们注意到文章的数据可用性声明,在文章结尾处指明“ 数据共享不适用于本文,因为在当前的研究中没有生成或分析数据集 ”,也就是说数据是有问题的,那他们也算是诚实的。这波操作6666啊。
而著名的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注意到作者随机纳入了对中国210名老年人健身习惯的调查结果,其中提到下棋和打牌是一种锻炼形式,但他们没有在论文的标题、摘要或结论中提及。
还有举例全文无关引用比比皆是!
但是不得不说,其实如果不是因为那个误差棒“T”,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读者更仔细地阅读发现这篇文章的漏洞了。
无版面费影响因子5+,可接收病例报告的国产SCI期刊不来了解一下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