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刚刚,浙江通报:日新增阳性人数突破100万,预计高峰提前到达!小心:这样可能比“阳”了更危险!警惕“沉默性缺氧”,张文宏曹彬发声

刚刚,浙江通报:日新增阳性人数突破100万,预计高峰提前到达!小心:这样可能比“阳”了更危险!警惕“沉默性缺氧”,张文宏曹彬发声

公众号新闻


来源:浙江日报 杭州日报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网综合新华社、央广网、中国经济网、陕西日报、长江日报


浙江发布会:目前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


今天下午,浙江举行疫情防控发布会。会上介绍,浙江全省发热门诊最高40余万人次,是平时的14倍。目前,浙江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根据近期病例监测和社区抽样调查结果,对感染情况进行预测,预计浙江的高峰将提前到达,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期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将达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左右,将在春节前逐步回落。


浙江医疗负荷在可承受范围 浙江采取六种措施加强应对疫情高峰


据杭州日报从浙江省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浙江省的医疗符合在可承受范围。同时,已经启动六种措施加强应对疫情高峰:


①腾出一批综合和专科病房,用于收治需要住院的新冠患者。


②为了防止病人聚集在急诊室成为堵点,建立急诊区域,有效快速收治新冠患者。


③多种措施提高120的处警出车能力,多种手段增加岗位工作人员。


④对重点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等救治需求:目前在儿童专科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的儿科,仍有排队现象。全省正协调各医院加强对儿童和孕妇的救治力量。同时,全省协调力量尽量降低老年患者的重症率。


⑤调度各种药物,应对即将到来的疫情高峰。


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关爱和保障,期望全社会关心关爱医护队伍。


浙江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预计高峰提前到达|有效应对住院高峰,现阶段将继续做好六方面工作


12月25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一百二十四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乐介绍了浙江省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情况。




  过去一周全省发热门诊单日最高就诊人次为40.84万人次。全省目前在院治疗新冠肺炎病例共13583人,新冠引起的重症病例1人(目前病情平稳),基础疾病引起的重症危重症病例242人(占1.78%)。


  截至12月24日,全省共开放发热门诊诊间6595间,按每个诊间日接诊90人次计算,全省发热门诊最高日接诊能力可以达到60万人次。





在住院医疗资源方面

  全省现有定点、亚定点医院床位101082张。在重症救治资源方面,全省新增的1600张ICU床位已建设完成,设备配置都已经到位。全省三级以上医院可用于收治重症救治的ICU床位数已达12398张,占实际开放床位数的9.90%。


在重症救治队伍建设方面

  通过以老带新、团队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化、实战化培训,全省已完成2万余名医务人员的ICU技能专项培训,掌握呼吸机等重点生命支持救治设备操作和俯卧位通气等主要治疗手段训练。

  目前,浙江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根据近期病例监测和社区抽样调查结果,对感染情况进行预测,预计浙江高峰将提前到达,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期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将达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左右

  通过多方努力,近期,浙江感冒退烧药供应量有所增加,医疗机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在药物配送方面,各地也加大了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力度,并采取了很多暖心举措将发热病人服务关口前移,比如温州通过药店向有需求的居民发放退烧药,湖州设立全市统一的服务热线,为有需求的发热居民上门送药。根据数据监测,全省到发热门诊就诊发热病人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发热病人基层就诊比例从20%提高到了44.7%。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疗救治应对准备工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提出了“保健康、防重症、遏病亡”的明确要求。近期,随着老年人感染人数的增加,有住院需求及重症发病人数在增加,为有效应对住院高峰,现阶段将继续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持续提升发热门诊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可及性、便利性

  根据当前门诊工作量变化和发热患者需求,将部分普通门诊、专科门诊调整为发热门诊,提升服务能力。并同步设置简易的发热配药门诊,简化流程,实现快速配药、快速分流发热患者。加大发热退烧药采购供应量,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鼓励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门诊部接诊发热患者。


  鼓励各地通过巡诊车进社区、利用核酸检测亭设简易发热诊室、在社区设立简易发热诊疗服务点等形式就近为发热患者提供服务。指导各地设立服务热线电话,为缺药的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提供退烧药。




持续提升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全面强化省市县三级重症救治能力,增加重症救治资源配置投入,在前期新建1600张ICU床位基础上(主要提升地市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全省再新增3000张ICU床位,重点支持县(市、区)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同步启动重症救治专业力量培训储备,加强重症救治设施药品储备。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全面压实重症危重症救治责任,要求医疗机构对现有收治病人不足的病房进行合并,腾出一批综合和专科病房,增加收治床位。扩展急诊室区域,建立急诊患者医院内快速分流机制,有效识别并快速将急诊重症患者收入病房。



快速启动120能力扩容

  按照将120服务能力扩容到当前5倍以上规模要求,进行人员扩容。同步做好接警线路和调度席位等硬件设施扩容,确保急救电话畅通。


  进一步提高救护车车载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配置,确保辖区内一定数量救护车具备转运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多渠道扩充驾驶员、担架工、接警员人员数量,提前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加强120和医疗机构的衔接协调,确保快速转运、快速收治能力。




重点加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医疗救治

  全省发热门诊(诊室)现有诊间总量上可满足当前发热患者就诊需求,但在儿童专科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儿科发热门诊等仍有排长队现象。为此,在加强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医疗服务能力基础上,动员其他设置儿科、产科的医院参与到儿童和孕产妇医疗服务中来,全力保障发热孕产妇、儿童需求。


  高度关注老年患者就诊情况,加强候诊留观巡诊,尽早识别并及时收治老年重症患者,同时,加强抗病毒药物配备使用,有效降低老年人重症率。




加强监测预警和统筹调度

  动态监测发热门诊就诊、医疗机构普通床位和ICU床位使用、医疗物资储备,感冒药、退烧药、抗病毒药、抗生素“四大类”药品销售、疫苗接种进度等情况,做到及时预警、科学决策、高效调度,有序应对疫情高峰的到来。




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和基层干部

  当前,医疗机构一线尤其是发热门诊、急诊室、病房和ICU等相关岗位的医务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加班加点、连轴工作,许多都是克服各种困难在坚持。


  希望全省各级各相关部门按照省防控办相关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也希望全社会一起关心关爱这支队伍,大家在就医过程中,也能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




  总的来说,当前浙江医疗救治负荷是在可承受范围的,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和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继续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加强救治资源调度,优化完善分级分层救治体系,悉心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全省人民一道努力,平稳渡过疫情流行高峰期。



“乱用药”或比“没有药”更可怕!


居家治疗过程中,药箱中充足的退烧药,能让人安心不少。不过,专家提醒,不恰当用药往往更加危险。近期,患者自行乱服药物造成急性肝、肾损伤的现象屡有发生。

有女子在感冒初期2天内吃了7种感冒药后因急性肝损伤入院急救; 


一位患者将止咳、化痰、退烧、止疼等一共十余种药每种药取两粒一起服下,因肝衰竭被送往急诊;


成都一家医院急诊科近日已经收治了十多例因为不正确使用降温退烧类药物,而引起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周颖指出,为了效果“立竿见影”,多种退热药同时使用、随意缩短用药时长、咳嗽退热等中成药与西药混用等问题不少。而自行乱吃药中毒乃至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往往更易威胁生命,须提高警惕。

  • “阳了”就要开始用药吗?

吃药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当阳性感染者还没有任何症状时,原则上可以不对症处理。服药来“预防”奥密克戎感染,不仅不一定有预防效果,还有可能产生一些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感染,或者感染后未出现症状时,注意休息,保持轻松的心情、规律的作息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了症状,对症处理就可以,大多数人能在7—10天左右自愈。


  • 发烧了,要赶紧吃药降体温吗?

发热38℃左右,可采取物理降温,多喝水,出点汗。发热高于38.5℃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退热药需要严格参照药品说明书中的用量、时长、每天最大剂量都应严格遵循。切不可随意加大剂量、缩短用药间隔。


另外,很多复方感冒药都含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一定要慎重选择,不要重复用药,以避免同一成分用量过多。


  • 症状较多时可以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吗?

为了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一般的用药原则为: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注射。


如果有症状,可以根据症状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比如,发烧、头痛、身上酸痛,严重影响休息,可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鼻塞、流涕,可以用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药物。咳嗽有痰等,可用止咳祛痰药。如果这些症状都有,可以用复方感冒药。


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重复吃多种同类药,避免因过量摄入同类药品成分损害身体。


  • 常年服药的老年人也可以自行用药吗?

某些老年人肝肾功能有变化,且常伴有多种慢性病,最好不要盲目用药,在用药前要关注所用药物是不是需要比年轻人用药量少,多药联合使用是否会导致相互作用。建议老年人出现症状后,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医师或药师进行用药咨询,获取最佳用药建议,最大程度避免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副反应。


“阳”了吃药,该注意哪些事项?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杨汀介绍,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有发热、全身疼痛症状,可以用一些解热镇痛的药。有咽喉肿痛、咳嗽咳痰、胃肠道症状,可以用一些相应的对症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看好剂量、使用频次、注意事项。


杨汀指出,在用这些药的时候,不要饮酒或者喝含酒精类的饮料尽量用简单一些的药,不同的药物有时候可能会相互影响,增加潜在的不良副作用;不建议为了迅速控制症状而加倍药物剂量。加倍药物剂量,效果不一定好,但是增加了肝脏的负担,增加了副作用。


另外,一些中成药或者汤药也可以改善症状,有一定的康复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用。


是否有必要使用、能否自行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目前,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表现为轻型或无症状,但也有少部分病人尤其是有基础病和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会出现肺炎等症状,对这类重症高风险人群应进行早期干预


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了三种抗新冠病毒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和阿兹夫定,早期使用都可能减少重症的发生,缩短病程、缩短病毒排毒的时间。目前这三种抗新冠病毒药物都应在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其中,单克隆抗体需要静脉给药,需要在住院期间使用,在门诊或者家里不适合使用;奈玛特韦属于小分子抗病毒药,可以有效降低重症风险,适应症人群是轻型和普通型,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阿兹夫定也是小分子抗病毒药,可以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但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肝损伤


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何英利、博士张国妤,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红霞三位专家科普:


  • 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专家介绍,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


  • 新冠肺炎相关的哪些药物可以导致肝损伤?


专家提醒,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类药物,过量均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还有一些中草药也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


  • 药物性肝损伤是否可以预防?


答案是:当然可以。


首先,在用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在说明书中对药物肝毒性给予黑框警示、警告和预防措施。


其次,要遵循说明书合理用药,控制药物用量,避免滥用药物。


第三,在用药期间要定期进行肝脏生化学检测。


最后,要加强安全用药的公众健康教育,特别是要消除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无肝毒性的错误认识。


曹彬张文宏最新“会诊”奥密克戎: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 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
  
奥密克戎毒力到底“重不重”?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曹彬给出了答案:“Milder but not mild.”(看似更轻,但不是真的轻)12月21日晚,曹彬做客中国呼吸学科垂直自媒体“呼吸界”直播间。
  
在他看来,从统计学上看,和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感染的入院率、重症监护室入住率、机械通气和死亡的风险都下降了,但由于它的传播力远超德尔塔,随着感染人群基数的增加,将引起更多超额死亡。
  
他援引美国的报道显示,奥密克戎流行前8周,全美超额死亡2294人,就远远高于德尔塔流行前23周的1975人。“奥密克戎造成的总死亡人数不容忽视。”曹彬谈道,“各个医院呼吸科感染科医生都很清楚,奥密克戎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也非常多,有的病情还非常严重。”
  
曹彬建议,脆弱人群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且准备指夹血氧仪进行重症监测。他提到,有的老人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


奥密克戎感染一周后

可引起病毒性肺炎

 

曹彬称,中日友好医院统计的近期部分奥密克戎轻症病例显示,大部分病人5到7天就可以核酸转阴,七天以上转阴的只有10%。而重症意味着引起死亡的潜在可能,包括基础病的加重(如肿瘤、脑出血、脑梗、肝硬化、尿毒症等)。
  
“我们也看到大量病人的重症确实是由于病毒性肺炎造成,多发生在脆弱人群,比如65岁以上老人、肥胖、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等,但最可怕的是,没有明显基础病的病人,也可以引起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在曹彬分享的四个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病例中,就有一位50岁无明显基础疾病的男性,还有一位48岁男性接种过三针疫苗,但有肥胖和十年高血压病史。
  
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的特点是,往往在感染后一周,在影像学上显示特征性,即双肺弥漫性毛玻璃影。“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危重症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需要俯卧位机械通气,甚至发生病毒引起的休克。”曹彬说。
  
据曹彬介绍,新冠疾病的严重程度由病毒感染和宿主反应共同决定,直接机制是病毒感染、复制造成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间接机制是宿主异常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风暴造成继发性器官损伤。
  
这意味着在疾病不同阶段用药不同: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尽快抑制病毒复制,将显著减少细胞和组织损伤,是治疗的关键点;而当病毒复制下降后,需要使用免疫调节药物,以及对于高热、咳嗽使用对症治疗药物,高危人群则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严重低氧患者,可以采用俯卧位,有助于改善血氧。
  
他还特别提到,当患者出现黄痰时,不能和细菌感染画上等号,出现痰颜色的变化,只是代表气道分泌物当中有大量脱落的炎症细胞,在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时,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
  

抗病毒治疗最佳时间窗:

发病三到五天

 

曹彬强调,发病三到五天内是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的时机,而新冠病毒引起病毒性肺炎往往是在发病一周时,此时已超出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窗”,还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目前还没有临床研究予以正面回答,可能有部分患者能从中获益,需要考虑基础病、氧合、炎症指标等对患者分层来细化研究。

曹彬线上讲座。视频截图

曹彬列举了一系列临床试验数据,总结出已上市的几款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莫努匹那韦适用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症患者;瑞德西韦还适用于重症但不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已在日本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Ensitrelvir适用于非高危的轻/中症人群,三期临床试验证明,可显著缩短核心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显著降低病毒载量,而且比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有更少的药物相互作用。
  
而谈及已在国内获批的阿兹夫定,曹彬认为,其机制和靶点目前不是特别清晰,且临床研究结果至今尚未发表,和上述抗病毒药物相比,临床证据链还不够充分。
  
在问答交流环节,被问及不同类型抗病毒药物联用是否对重症病人有效时,曹彬坦言,目前国内新冠抗病毒药物可选的只有两个靶点,还没有人研究两种药物联用来治疗新冠重症。“抗病毒药物不是什么神奇的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抑制病毒复制。重症是什么概念,病毒在宿主身体里造成大量细胞死亡,(这时)再用抗病毒药物有啥用……生存和死亡可能在(有没有)给病人用抗病毒药物时就决定了。细胞死亡足够多时,死亡是一种宿命,不是抗病毒药物能改变的。”
  曹彬表示,发展到重症需要插管时,病人生存机会较小,目前比较受认可的是俯卧位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而全程接种疫苗、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做好血氧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防重症的有效手段。
  

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也参加了此次直播,带来抗流感药物研究进展的主题演讲。“流感的诊治过程特别注意脆弱人群,流感的所有经验无一例外都用到了新冠身上。”张文宏说,流感的抗病毒治疗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才能有效降低住院和ICU风险,而其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冠治疗在3天以内、5天以内或超过5天,最终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文宏线上讲座。视频截图

张文宏和曹彬一样注意到,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他举例说,九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发现异常时已经缺氧很长时间。特别是子女忙碌、由阿姨照顾的老人,这种“沉默性缺氧”的风险可能更高。
  
“如果缺氧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纠正,病人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张文宏强调,一定要将发现重症风险的关口往前推,建议居委会或企业可以给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送一个脉搏血氧仪。
  
此外,他提出,基层医院必须积极开展“就地救治”,基层医院应当具备提供基本的氧疗、小剂量激素、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能力,这将为新冠疫情分级诊疗打下好的基础,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使得高级别医院能及时收治危重症病人,或者即使在上级医院被挤兑的情况下,病人也能回到基层医院解决问题。
  
“一个机制的改变可能令很多人获益,不同级别的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能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他希望所有有床位的医院和各科室,都应做好救治新冠病人的培训和训练,尤其是呼吸科、感染科和重症科的医生。
  
有免疫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士,能否接种新冠疫苗?张文宏称,不需要更多犹豫,国际共识是应当接种。他表示,他的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一项中国最大规模的肝脏移植前或移植后的疫苗接种研究,在接种前后都做了相应监测,发现疫苗接种是安全的。
  
“虽然免疫抑制剂使用会使得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滴度一定程度降低,但这不是不做疫苗接种的理由,因为不接种疫苗,感染后的风险会更大。”张文宏建议此类患者在打异源加强针时,选蛋白重组疫苗,比活疫苗(腺病毒疫苗)的风险更低,具体应和专科医生再做咨询。
 
张文宏称,最近正和相关学会准备一份疫苗接种的流程,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供大家参考。

根据病情分级推荐或不推荐的治疗药物。来源:WHO Covid-19药物治疗指南


爆大雷!砸百万入市,四年净值亏到几乎为零!十多位投资人状告基金经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盲目吃药,比“阳”了更可怕张文宏再次发声:这个谎言,别再信了!这场疫情过后,千万警惕“沉默性杀手”……浙江:日新增阳性破100万,元旦前后或达200万!杭州发热门诊最高峰超6万人次!女子阳后6天暴瘦8.7斤,专家回应健康码连夜退场,浙江霸气出击,张文宏再发声!网友:直接从ICU抬到KTV...把Apple Cider做成了苹果红枣桂圆健康饮品刚刚!每天新增阳性超5000例!杭州多名发烧感染学生流调结果来了,说明了一件事这种现象需警惕!张文宏曹彬发声非游记(五)集句“阳”过一次还会再“阳”吗?权威回应!狭义相对论带来的质量概念的混乱。。。。各省最新感染高峰时间预测图刷屏,张文宏再发声:这4个要点,必须掌握!重磅!张文宏、高福接连发声,山东突然通告,浙江多地不扫场所码!中国资产全线暴涨,"复苏牛"启动?一起聊聊“沉默性缺氧”奥密克戎是否能导致“白肺”或“隐性缺氧”?每日新增阳性超5000例,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近期多人又开始发烧,专家提醒张文宏最新发声!刚刚,北京重要宣布!浙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必要时分人次上岗!重庆:机关单位无症状做好防护可正常上班老年人感染新冠,警惕“沉默性缺氧”!“新春是个坎”,张文宏最新发声:这类人群要注意4个指标!农村又怎么办?省级大员下乡“备战”早报 | 春运部分车次车票已售罄;浙江日增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预计感染高峰提前到达资讯|担心“沉默性缺氧”,血氧仪被抢购断货?刚刚,张文宏的发声,你没看懂…警惕!这样可能比“阳”了更危险要警惕另一种“沉默性缺氧”股民看呆!小作文刷到怀疑人生,创业板大涨原因找到!浙江一地紧急提醒:或迎第二波感染小高峰!张文宏:第二波感染高峰在五六月份日增阳性100万!浙江这个数据,让我顿悟了这几个真相……全国单日新增阳性破万!珠海一人核酸异常,昨日曾去珠海航展场馆;北京一所大学应急封闭管理胡锦涛需要出来解释吗?紧急提醒!西安已有人被送医院抢救!这样比“阳了”更危险……老年人“阳”了,千万警惕沉默性缺氧!张文宏3点建议:老年人如何判断症状轻重?怎么做好预防?“沉默性缺氧”非常危险!热搜第一!浙江单日新增突破100万:阳康之后,新的风险悄悄袭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