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刚刚,国家回应“白肺”!打的是有准备之仗,绝不是被动放开!日本宣布:中国入境阳性人员需隔离7天

刚刚,国家回应“白肺”!打的是有准备之仗,绝不是被动放开!日本宣布:中国入境阳性人员需隔离7天

公众号新闻

中国基金报 泰勒


一起关注一下最新消息

中国入境日本阳性人员需隔离7天

共同社12月27日消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7日宣布,30日起将加强入境防疫措施。对从中国大陆赴日及7天内去过中国的所有人员,日本将实施入境时检测。岸田文雄表示,新冠检测呈阳性的人员原则上隔离7天,并将限制中国航班增加班次。 

岸田表示“这是为避免流入国内的病例激增,将尽可能顾及到避免影响国际人员往来而实施”,强调这些是临时措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调整为“乙类乙管”打的是有准备之仗,绝不是被动放开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其中会上,有这些重点内容:

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实施“乙类乙管”,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

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

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对公布的频次做调整,我们将根据疫情的情况作动态的调整,最终回归到乙类传染病每月公布一次

甲管变乙管就是甲改成乙,但是“管”还在,调整的只是管的等级,而不是“不管”,更不是“躺平”。

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强化疫情动态监测与应对,疫情严重时,对人员容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比如场站码头、大型超市、大型娱乐场所还有交通运输工具等,短期内可以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来压制疫情高峰。

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但是这样的患者占比非常低。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网络上大家说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把它误称为白肺。


以下是发布会的实录

凤凰卫视记者:

2020年我们遭遇新冠疫情的时候确定将采取“乙类甲管”的防控措施,如今我们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请问我们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能够使得这样的调整能够实现?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从传染病的特征,健康影响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出发,需要具有相关条件,这是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要求的,是依法防控的鲜明体现。

2020年,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果断决策,依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近三年来,通过对新冠肺炎“乙类甲管”严格管理,我们经受住了全球先后五波疫情的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防控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加快推荐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都为我们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法律归类创造了条件。因此,调整为“乙类乙管”。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从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全球流行优势毒株,虽然感染人数多,但是重症率和死亡率低。国际和国内检测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相比原始株和其他关切变异株减弱,所导致的症状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从人群免疫水平来看,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得到普及。全国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疫苗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和90%以上。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个人防护能力逐渐提高。

从防控工作基础看,通过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增设发热门诊,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ICU以及相关救治设备与物资储备,医疗救治能力得到提升,逐步统筹实现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国内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进展,我国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累了较丰富的疫情防控和处置经验,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保健康、防重症”,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疫情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体现了实事求是、主动作为、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政策,将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的变化,有助于把防控资源更加集中到保护患有基础病的老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上来,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当前全球大流行尚未结束,疫情走向仍有不确定性。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新冠疫情仍保持着高于普通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绝不是放任不管,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的退出,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接下来,我们将依法依规对新冠病毒感染采取乙类预防控制措施,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的准备,着力保证群众用药需求,着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努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根据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划分的?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在防控措施方面有什么不同?谢谢。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 常继乐: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根据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情况,以及它的危害情况,法定传染病在我们国家分为甲、乙、丙三类。现行的法定传染病一共是40种,其中甲类是2种,乙类是7种,丙类是11种。乙类传染病里面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也就是平常大家说的“乙类甲管”。

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后,在2020年1月,基于当时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的认识,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后,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实施“乙类甲管”。当前根据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形势的变化,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到“乙类乙管”,刚才李主任也介绍了。调整以后,在防控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乙类甲管”时,主要是通过风险职业人群“应检尽检”、风险区域的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来发现感染者。实施“乙类乙管”以后,我们主要是通过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自我健康监测、重点人群检测等方式来发现感染者。各地要保证社区保留足够数量的便民核酸检测点,前一段时间新闻发布会也专门提到这一点,保证零售药店、网络销售电商要有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来满足居民的检测需求。

第二,在传染源的管理方面,“乙类甲管”的时候,对发现的感染者和未排除的疑似病例要实行隔离治疗措施。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要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和隔离观察。实施“乙类乙管”以后,我们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采取居家健康管理。

第三,在社会面的防控方面,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以后,社会面的防控措施更多的集中在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取消或者减少对其他场所机构和人员活动的限制,尽量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比如说,我们除了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这些特殊机构以外,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也不再对跨区域的流动开展落地检,也不再对外溢风险人员开展跨区域协查,不再划定高风险、低风险区,也不再采取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风险管控措施。

第四,在国境卫生检疫方面,实行“乙类乙管”以后,对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来华人员按照海关要求,填写健康申明卡,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到社会面,对入境的物品不再采取预防性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也不再进行抽验。

主要是这几个方面,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

当前疫情广泛传播,有的地方病例出现激增。我们看到有个别网友反映,感染出现严重情况后入院救治困难。想请问当前的形势下,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我们国家的医疗储备是什么样的情况?能否满足救治需要?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一直高度关注这个问题,现在随着疫情发展进入到不同阶段,各个地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现在是疫情进展的过程中,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有的地方随着重症患者的出现,急诊和重症的救治需求压力是很大的。我们也采取多种措施,指导地方不断扩充医疗资源,扩大我们的医疗服务供给,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在扩充发热门诊医疗资源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扩容发热门诊资源。我们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应开尽开、应设尽设。截止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同时,我们简化发热门诊的就诊流程,增加药品配备,提高发热门诊医疗服务效率。另外,在有一些地方,像北京、上海、安徽、江苏、山东等省份,也通过利用方舱医院、体育馆、核酸采样点,把它们改造成临时发热诊疗点,不断满足发热患者的诊疗需求。

二是推行分级诊疗。我们要求在城市,以地级市为单位,划分网格化的医联体,在农村以县为单位组建县域医共体,利用分级诊疗的模式,充分发挥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作用,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患者提供分层分级的医疗救治服务。

三是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通过互联网诊疗服务,为发热患者提供线上咨询和用药指导,开具相应的处方,利用线下第三方配送,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四是多渠道增加药品供给。我们也了解,相关部门在加大药品的生产、配送和供应,更多的患者可以通过零售药店或者线上购药的方式,来获得需要的药品。

对于重症患者救治这方面,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第一点就是扩容全国的重症医疗资源,全国各地也按照我们的要求,扩容和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同时增加二级医疗机构的重症资源,重点拓展三级医院的重症医疗资源,包括床位、设备以及人员培训。我们也建立了日调度制度,随时调度各地医疗资源准备和使用情况。

第二点是关口前移,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管理起来,根据他们的健康风险等级来实施分级健康管理。这项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在进行进展当中。

第三点是我们要求三级医院要发挥重症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同时要求医疗机构要扩容急诊的接诊能力,扩容医院床位收治的能力。要求医院要畅通急诊和住院病房收治之间的绿色通道,我们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对于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要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把急诊资源能够更快速的循环和周转起来,能够收治更多的重症患者,提供重症诊疗服务,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要落实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和讨论制度、整体护理制度等。对于新冠感染患者,要进行同质化和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共同提供基础疾病诊疗服务。另外,对于120的供需紧张问题,我们也指导各地,一方面扩容120急救电话接听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120急救车辆的响应率。利用多个渠道来解决非急救转运的需求,保证120救护车能够主要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

第四点是我们强烈建议或者呼吁老年人能够加强疫苗接种,预防和降低重症和病亡的发生。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有网友担心,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调整为“乙类乙管”意味着“放任不管”,必将使疫情更快更大范围传播,也有网友认为,调整后可能引发资源挤兑、药品供应不足等风险,请问该如何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我想说明的是,“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在防控措施调整的初期,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增加,继而可能会引发药品的供应不足,部分地区产生医疗挤兑甚至会引起公众的恐慌等现象,为此,我们已经和正在积极的针对这些风险进行有关的准备,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

当前,我们应该将工作中心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的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儿童、孕产妇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感染后的及时救治,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疗需求,最大限度的减少重症和死亡。

为有效防范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疫苗接种。二是加强药品的供应保障,包括中药、西药以及相关的医疗设施设备等,千方百计的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三是通过在线健康咨询、科普等,鼓励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优先选择居家隔离治疗。对老年人等重症高风险人群,要摸清底数,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健康管理,提供转运、住院等绿色通道,确保应治尽治、应收尽收。四是完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机制,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统筹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五是做好风险沟通,面向公众加强宣传倡导。围绕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居家合理用药甚至垃圾弃置等方面给出建议,帮助公众了解如何科学合理用药、何时就医以及去哪里就医等具体问题,促成公众理性应对新冠疫情,避免恐慌。六是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和维持社会经济日常运行的工作人员。七是加强病毒变异情况的监测,加强疾病严重性、医疗资源使用等情况的监测,尽量避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谢谢。


中新社记者:

在感染者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重症救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如何有效的把资源集中在那些最需要的新冠患者和其他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上来?谢谢。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先给大家报告一组数据,我们现在床位资源方面,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总的床位数是561.6万张,近期床位使用率都是在60%左右浮动。截止到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也就是10万人有12.8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床位数是13.34万张,可转换ICU的床位是10.48万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的使用率平均在50%左右波动。全国重症床位资源总体来看是充足的。当然,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重症抢救的设备这方面,截止到12月25日,我们共有血液透析单元16.7万个,床旁血滤机也就是CRRT是2.4万台,体外膜肺氧合机就是大家知道的ECMO是2600余台,有创呼吸机是13.1万台,无创呼吸机是15.7万台,监护仪是109万台,高流量吸氧仪是5.8万台。

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是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我们也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继续加大监测,同时我们也要求在国家的区域之间建立区域协同支援制度,根据每个地方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统筹调配全国重症资源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前一段时间,部分公众对当前公布的疫情数据提出了质疑,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也作出了解释。请问随着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后,我们还会每日发布疫情数据吗?新冠疫情监测、数据收集、报告和发布要求和“乙类甲管”时有什么不同?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 殷文武:

谢谢您的提问。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疾病监测、报告以及对外发布做了如下调整建议。

一是调整公布的内容,要公布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包括危重症以及累计死亡病例数。删除既往密切接触者的报告情况。不再区分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

二是对公布的频次做调整,我们将根据疫情的情况作动态的调整,最终回归到乙类传染病每月公布一次。

三是公布平台由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心网站定期公布。监测内容上,由传染病网络直报病例报告为主,调整为病例报告、核酸和抗原检测、哨点医院监测以及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特别是病毒株变异情况等综合监测。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从新冠肺炎被确定为“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开始,到今天新冠病毒感染又被调整为“乙类乙管”,我们应该说经历了三年的时间。现在回头来看,我们现在再回望三年前的时候,跟最初疫情相交接的时候相比,我们取得了哪些进步?疫情策略也在不断调整,您是如何看待疫情策略的调整?疫情策略是不是最符合我们当今的实际?谢谢。


李斌:

谢谢你的提问。近三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程度保障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创造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近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抗疫的战略主动权握在手中。我们先后遭遇了新冠病毒原始株和多个全球流行变异株的威胁,始终在与病毒赛跑。防控工作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等不同阶段,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大上海保卫战,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抵御了一波波境外输入疫情的冲击,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近三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重症救治坚持关口前移,集中精锐医疗资源和救治力量。创新性地启用方舱医院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使感染者“应收尽收”、节约救治资源。统筹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对急危重症的患者全力救治,对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分级管理和服务。一系列医疗救治措施接连落地,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从2019年的77.3岁提高到2021年78.2岁,提升了近1岁。

近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积极助力全球抗疫。科技抗疫取得重大进展,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方法,为流调及时定位病毒传播链提供坚强助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组织筛选了一批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临床有效方药。为全球首先发现并判定病原体,分享基因序列和防控经验,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推动抗疫国际合作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近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疫政策。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先后制定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进一步优化措施。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出台有针对性的防控举措。接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加强免疫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研发并批准多条技术路线疫苗用于同源接种和序贯接种,重点提升高危人群免疫水平。

近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提升应急防治能力。既注重补安全短板,又着眼长远织牢防护网。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推进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级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提速。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加大重症救治资源储备和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努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近三年来,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协作,各行各业风雨同舟,14亿人民守望相助,“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发挥了巨大作用,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信心。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策略政策符合我国国情,科学有效,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想问一下调整到“乙类乙管”以后,是不是意味着完全放开了?调整以后我们的疫情防控措施重点会发生哪些变化?谢谢。


常继乐:

谢谢你对这个问题的提问。顾名思义,我们原来叫“乙类甲管”,现在调整以后叫“乙类乙管”,甲管变乙管就是甲改成乙,但是“管”还在,调整的只是管的等级,而不是“不管”,更不是“躺平”。在三年的抗疫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这是我们国家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当前,根据病毒的特点、疫苗接种的普及、医疗资源的准备、防控经验的积累和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等综合研判,我国已经具备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条件,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管理措施既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是可以松口气、或者歇歇脚的信号,更不是完全“一放了之”。其实不管是甲类、乙类甚至丙类传染病,在流行的时候都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传播措施。调整以后我们的工作目标确立为“保健康、防重症”,工作重心由防范全人群感染转移到保护重点人群、降低重症和死亡,目的还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调整以后防控措施的重点主要有几个方面,概括起来叫“三重一大”:

一是加强重点人群保护。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保障充足药物供应,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健康调查,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工作。

二是加强重点机构防控。做好养老院、社会福利院、医疗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等人群集中的重点机构防控,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对像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这些机构,要适时采取封闭管理,严防机构内聚集性疫情发生。

三是做好重点行业防控。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公安、交通、物流以及保障水电气暖这些行业,要强化员工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的通风消毒,建立人员轮岗备岗制度。

四是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强化疫情动态监测与应对,疫情严重时,对人员容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比如场站码头、大型超市、大型娱乐场所还有交通运输工具等,短期内可以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来压制疫情高峰。另外,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健康中国行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所以“乙类乙管”后,我们仍然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样的好的生活方式,及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针的接种。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最终战胜疫情,增进全民健康。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从近期公众的反映情况看,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了肺炎或者CT出现白肺现象,有网友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跟感染了原始毒株或者接种疫苗有关系。请问形成白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奥密克戎是否会导致白肺现象?谢谢。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我可以明确的回答,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这方面的信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在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进行了回应。我们近期也注意到,在网络上关于白肺的信息。给大家先介绍一下什么叫白肺,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描述。我们知道,肺部是由肺泡组成的,肺泡里面充满空气,进行CT或者X线检查的时候,射线穿过肺泡,影像表现是黑色区域,但是当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就穿不透,在影像学上出现白色区域。这个白色区域反映出来的是渗出物的影像学表现,并不是说肺脏组织实体变成了白色。随着渗出液的吸收、炎症的消退,白肺的表现也会逐渐消退,肺部的影像学表现会逐步恢复为黑色区域。并不是说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都叫白肺,白肺应该是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的比较多的时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到80%,在临床上大家口语化称为白肺。所以不是只要出现了炎症就是白肺。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但是这样的患者占比非常低。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网络上大家说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把它误称为白肺。

不仅仅是新冠病毒,多个病原体都可以引发肺部炎症,像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包括一些细菌,如军团菌都可以引发肺部的炎症,严重的时候都可以出现炎症表现。治疗上讲,我们现在有成熟的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主要是俯卧位通气,另外就是进行给氧治疗,包括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还有被网友称为救命神器的ECMO。加强原发病的病因治疗,白肺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可以好转。

也借此机会呼吁,我们一定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监测,要关口前移。老年人发生感染,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等转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我们也要求,对于老年重症患者不需要经过分级诊疗逐级转诊,要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进行就诊救治。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从传染病防控的历史来看,我们曾经做过传染病法律归类的调整吗?主要依据是什么?谢谢。


梁万年:

谢谢你的问题。分类管理一直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一直实行着动态调整,依法科学管理也一直是我国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基本原则,具体将一种传染病划定为法定的或者不列为法定的传染病,列为哪类法定传染病,是综合考虑病原体的特性,疾病的特征、传播速度和范围、对生命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卫生健康系统的防控救治能力等因素而做出的决策。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例如人类对病原体认识的深入、防控救治能力的提升、人群免疫水平的提升等等,传染病的分类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也会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

这次的调整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基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未来走向的综合研判,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等依法做出的科学调整。

从法理依据看,当一种传染病可能对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时候,国家可以对公民和社会采取高强度的干预措施。但是当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减弱,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减轻的时候,国家就应该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保证传染病的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

从我国传染病防控历史和实战经过来看,当面临新发突发传染病时,由于对其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传染力、致病力以及是否病原变异特征尚不清晰,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自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5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也就是甲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应对以来,有效的经验做法是在第一时间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并且实施甲类传染病管控措施,以快速控制疾病传播。但随着对疾病和病原体流行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临床治疗手段、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有效防控措施经验的积累,曾采取“乙类甲管”的甲型H1N1现在并入了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按照丙类传染病进行监测管理。谢谢。


东方卫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有一些网友说,“乙类乙管”之后就可以放松了,进入到公共场所也可以不戴口罩,想再请问一下,我们在“乙类乙管”之后是否还是需要强调个人防护?谢谢。


殷文武: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实际上我们在实施“乙类乙管”之后,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所以我想强调的是,更要做好个人防护。

一是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健康饮食、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二是应该讲究卫生,注意自己的个人防护,要勤洗手、遵守咳嗽礼仪,居室保持清洁、常通风,必要的时候使用消毒剂。特别是在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们还是要规范佩戴口罩。

三是积极接种疫苗,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没有禁忌证、身体条件允许,特别是老年人,要尽快的接种。如果达到了加强接种的条件,也要尽快加强接种。

四是做好健康监测和居家治疗。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我们可以做抗原检测,如果阳性的话症状又不重,就可以居家治疗。但是在这个期间,要减少跟其他人的接触,并且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症状,如果有症状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五是在疫情流行期间,还是要减少外出、减少聚集活动。如果要上班通勤的话,最好是保持“两点一线”。如果我们检测阳性或者有症状,要减少外出。同时,对一些重点人群,像有基础病的老年人,还有儿童、孕妇等等,在疫情期间最好少外出、少聚集。在疫情流行较严重时,还是尽量不要到影剧院、KTV、棋牌室、剧本杀这样空间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新节目中心记者:

马上临近元旦和春节了,随着人员流动,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我们都知道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一点,实行“乙类乙管”之后,农村地区的医疗救治以及药品保障工作将如何开展?谢谢。


焦雅辉:

谢谢您的提问。农村的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也是我们高度关注的,做好农村疫情防控,也是新阶段疫情防控的重点。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其实最主要的是两点关键措施,一方面,药品要能下去,药品要能配送到最末端、最终端,除了县和乡以外,村卫生室也都能够配足配齐需要的药品。另一方面,就是重症能够转上来,在农村地区发现重症患者后,能够及时转运出来,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为此,我们出台了相关措施,要求加强农村疫情防控,特别是在两节期间,我们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第一,要求在农村以县为单位网格化布局县域医共体,县、乡、村都要发挥各自承担的功能任务,把有合并症的老年人,以及儿童这些高风险人群都纳入医联体管理。

第二,要充分发挥我们国家已经建立起来的城乡对口支援机制作用,要求在省内,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跟县医院建立结对关系进行分区包片,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一旦发生需要重症救治的情况,要发挥市和县之间的两级转诊机制作用。

第三,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把高风险人群管起来,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根据不同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健康管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的时候要及时转诊。

第四,要进行分级诊疗和分类救治,特别是对重症患者,要立即转诊到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如果患者不具备转诊条件,我们要求城市支援医院要通过远程或者派驻专家指导的方式,指导开展医疗救治。同时,要求各地在两节期间,支援医院要派驻人员在县医院驻点指导,另外也要求各地组派巡回医疗队,在两节期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巡诊,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及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从全球看,新冠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尚未宣布结束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请问其他国家和地区目前防控形势是怎么样的?我国此次防控政策的调整是如何统筹国际国内防控形势的?谢谢。


殷文武: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提到的,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而且病毒在持续变异,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当前国内疫情正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各地防控措施以及公众对防控措施的依从性,各地人口密度、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候等差异,使得不同地方的疫情高峰到达的时候会有所差别。未来这一段时间,各地会陆续迎来疫情高峰。

根据牛津政策严格指数和相关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已经调整了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再对工作场所、公共活动、公共交通、旅行等进行限制,仅保留特定场所佩戴口罩的要求。

这次调整实际上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感染后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情况以及国际上疫情变化做出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以及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新特点,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更有针对性,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谢谢。


法新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CDC疾控中心在追踪感染数目方面的方法和当地政府之间是否有不同?比方说,今日根据浙江省政府所公布的是26例感染数据,但是CDC公布的是100万,请问在追踪感染数目方面是否有方式上的不同?谢谢。


殷文武:

在防控措施调整之后,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搜集相关的疫情信息,来评估疫情强度以及发展趋势。第一,我们还继续开展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第二,我们还搜集一些哨点医院的信息,包括一些医院发热门诊的情况、重症情况、死亡情况。同时,我们也多方面搜集相关的大数据,比方说药店发热药品的销售数据,以及120求救信息等,来弥补报告数据的不足,研判整个疫情发展趋势、流行强度以及各地疫情变化的情况。作为国家疾控中心,我们也在积极跟各地保持联系,各地也在积极开展工作,有些在社区开展感染情况调查,有些采取网络问卷调查,这些都弥补了报告信息的不足,对整个疫情评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将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变化,后续相关情况会及时跟大家公布。


新华社记者:

大家都非常期待能够回归到新冠疫情发生前的生活状态和节奏。想请问这一轮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是否意味着我们离走出大流行、回归疫情前的生活节奏更近了一步?谢谢。


梁万年:

谢谢你的问题。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感染后引起的重症、死亡等情况,以及国际上疫情形势的变化所做出的,可以说这次的调整正是综合分析认为我们离走出大流行又近了一步而做出的。然而,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病毒变异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国内疫情总体还处于快速的上升阶段。受各地人群的流动性、人口密度、人口免疫水平的差异,各地迎来疫情高峰的时间会有所差别。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的流行和医疗救治的压力,为此,我们仍然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更加精准、更加科学的防控,将重症救治、保障日常医疗卫生需求、防止医疗资源挤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农村地区的防控和救治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需要落实好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的新任务,一方面,政府、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等将会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要求,继续做好相关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做好应对可能风险的各项准备,千方百计地降低重症、减少死亡、保护健康;另一方面,特别需要公众继续配合落实好相关的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就医,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和聚集,降低短期内流行高峰所带来的医疗资源的冲击。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


基金报读者都在看:

刚刚,A股继续阳,逼近3100点!梁万年:第一波最高峰冲击未出现大面积重症死亡!天才少年官宣:离开华为!李子柒:与资本达成和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男孩「阳」后咳嗽一周竟查出“白肺”!医生紧急提醒:3个早期信号在家就能发现2020年病毒株又来?武汉疾控回应!张伯礼最新发声,建议“阳康”6个月后接种新冠疫苗!警惕!“白肺”不能预防!突发!美国等多国限制中国公民入境,落地检测核酸!阳性隔离7天!费用自理!是谁在用大白肺吓唬我们?美国医师讲解“白肺”真相周小平 | 现状七点情况说明:回京难先飞美国再回国,只需隔离7天等~那年火车上的故事(下集)(十五)信息量大!刚刚,国家卫健委回应一切: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防控是否放开太快?突发!“乌克兰全境遭大规模导弹袭击”日本宣布:30日开始从中国到日本的人员实施7天隔离!还要限制中日航班!突发!美国等多国对中国旅客「入境落地核酸检测」阳性隔离7天!官方回应“白肺”现象!官宣!中国入境全开!回国无需隔离,无需申请健康码!新冠更名,正式列入乙类乙管!你真美突发!多个国家限制中国旅客入境:阳性者隔离7天重磅!日本即将解除中国入境日本旅客的入境限制!中国将在2月开放境外游!“白肺”患者多吗?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专家回应→男子退烧第二天就上班,就医时已接近“白肺”!“阳康体检套餐”爆红,有公司半月销售额或上亿!是否真有必要?官宣!入境英国不会强制检测,阳性无需隔离!超强变种XBB登陆中英两地!2/3英国人想重来脱欧投票…41岁阳性抵韩中国人逃跑被逮捕;韩入境阳性76%是中国人;德国瑞典不再犹豫宠物医院给人拍片查“白肺”?店老板回应突发!欧盟国家将统一限制中国入境者!中国外交部官宣反制,称将采取“对等”措施!澳洲明天起要求中国入境旅客检测!老印在海外成功的秘诀最新!美领馆恢复签证服务,这一国将对中国入境阳性者隔离7天刚刚!中国驻澳使馆发通知!移民局:恢复护照办理,赴华签证重启!多国对中国旅客开启核酸检验,阳性或需隔离!“白肺”引担忧...金阁粤式烧腊法国对中国入境旅客实施强制措施!摩洛哥:禁止来自中国旅客入境 不论国籍;日本:90名中国入境人员检测阳性早财经丨南部战区公布视频驳斥美军;关于“白肺”,李兰娟最新研判;比亚迪宣布涨价Diwali 2022“白肺”和疫苗有关吗?新冠病毒是否攻击人体生殖系统?权威回应太反常!日本韩国突然宣布对中国入境人员重启新冠检测!官方:中国旅客入境英国阳性无需隔离!入境后检测不强制没发烧却成“白肺”!专家提醒:3个方法提前预警5天检出279名中国阳性者!日本宣布1月8日起中国入境者须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刚刚!澳洲官宣对华入境检疫:中国入境需持48小时核酸!更多国家跟进,这国直接宣布旅行禁令!澳CMO对入境政策表态...突发!美国等国家限制中国公民入境,落地核酸检测,阳性隔离7天!这一国将对中国入境阳性者隔离7天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