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病毒株又来?武汉疾控回应!张伯礼最新发声,建议“阳康”6个月后接种新冠疫苗!警惕!“白肺”不能预防!
近日,网络上有传言称,我国部分地区同时流行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此外,也有传言称2020年病毒株又来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和武汉疾控作出解答。
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否会导致白肺现象?现在还存在感染原始毒株的情况?27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
跟“阳康”一起上班会被传染吗?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就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01
我国是否仍有德尔塔变异株流行?
近日,网络上有传言称,我国部分地区同时流行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根据实时动态监测,国内没有发现德尔塔变异株在流行,也没有发现德尔塔变异株与奥密克戎变异株重组。从12月初至今,国内监测到9个流行的新冠病毒亚分支,都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网传的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共循环或者说有重组,是不实谣言。
国内是否产生新的变异株?
许文波介绍,从12月初至今,中国疾控中心通过抽样调查,完成了1142个病例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BA.5.2和BF.7占全国流行的绝对优势,两者合计超过80%。此外,还有7个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也在流行。
许文波介绍,这些亚分支中没有发现特征性的基因组突变,都是境外输入而来。12月共发现31个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输入国内,其中也包括正在国外加速传播的BQ.1、XBB等亚分支。
不同变异株是否会导致再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对于绝大部分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半年内人体内都会存在有效的免疫抗体,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极低,即便感染了也不会出现严重症状。
王贵强表示,如果出现新的变异株,或者新的亚分支表现出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可能导致再感染的。根据人体内的免疫抗体,再感染的间隔时间越短,症状通常越轻,间隔时间长了,症状就偏重。因此,这轮疫情过后,大家仍要注意做好健康防护。
北京未在社会面发现原始株、德尔塔等非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
近期,网上有传闻,北京已有德尔塔毒株等新冠病毒变异株流行。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研究员潘阳表示,近两个月来,北京市流行的新冠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F.7分支和BA.5.2分支。近期没有在社会面发现XBB、BQ.1等变异株流行,也没有发现原始株、德尔塔等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
潘阳介绍,在我国及全球其他地区,通常情况下会呈现1至2种主导流行株和少量其他毒株共同流行的情况。目前,北京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为BF.7和BA.5.2两种分支,与我国目前病毒的流行分布情况是比较接近的。
新冠病毒在变异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返祖”现象?潘阳说,新冠病毒从奥密克戎变异株回复突变为原始株的概率,在理论上是非常小的,目前在全球也没有观察到类似先例。
新冠病毒的不同变异株是否会导致二次感染?二次感染症状是否会更重?潘阳表示,预计近期北京出现再感染的风险较低,但随着病毒变异、免疫保护衰减以及易感人群累计等因素叠加,预计随后的半年至一年内本市将存在人群再感染的风险,须持续开展新冠病毒监测,密切关注流行强度及疾病严重程度,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当前北京流行的BF.7分支和BA.5.2分支,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子分支。潘阳表示,这两个分支进化距离较近,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度,两分支感染者产生的中和抗体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既往感染能给人体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能力,但这种保护力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同时,感染者的临床表现也受到自身健康情况、流行株情况、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提示的是,有研究数据显示,与仅感染过一次新冠的患者比较,两次或更多次感染的患者由于多次感染效应累加,会产生更高的累积健康风险和疾病负担。因此潘阳提醒,康复后也要继续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避免二次或多次感染的出现。
当前,北京仍利用此前建立的新冠病毒基因监测网络持续开展监测。潘阳表示,在2020年至2021年,北京在境外输入病例中陆续发现了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目前,北京拥有针对门诊轻症病例、住院重症病例、聚集性疫情病例、境外输入病例等四类人群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网络,能够从多个维度第一时间识别发现变异株,发现流行特征,为不断优化防控策略提供技术支撑。如果未来XBB、BQ.1及其他新冠病毒变异株在社区传播,北京的监测体系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捕获,并通过多部门参与对病毒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进行研判,形成整体的风险评估方案。根据病毒流行情况及病毒变异情况,监测网络还会在运行中持续优化调整。
02
2020年的病毒株又来了?武汉疾控回应
近期,网络上流传,是不是2020年的病毒株又来了?为什么大家感染后的症状有很大的不同?武汉市目前到底有多少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流行?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做出了回应。
杨小兵介绍,武汉市常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武汉儿童医院两个哨点医院采样监测,每周一次,每次20份咽拭子样本。12月中旬开始增加到每次40份,本周又增加了金银潭医院为采样哨点医院。监测数据显示,现阶段武汉市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然是BA.5.2。从10月份至今,在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到的病毒全部是BA.5.2变异毒株,没有发现其他型别毒株。
受寒冷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次疫情中,病毒感染后很多人都出现了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咽干、鼻塞、腹泻等,上呼吸道症状明显。也有出现肺部炎症的情况,但相对患病的人数来说,出现肺部炎症的比例比较小。
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26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杨小兵介绍,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40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7种,丙类传染病11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甲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间限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要求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经过3年的变化,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也演变为以发热、头痛、咽痛、咳嗽这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肺炎已不是主要症状,造成的健康危害也已经明显降低。但是,要引起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仍然是引起肺部炎症的病原体之一。如果感染后较长时间没有恢复,并出现咳嗽、发热、胸闷等加重情况,要及时就医就诊,防止演变为重症。
杨小兵指出,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后续防控工作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
警惕!“白肺”不能预防!有3个办法提前预警
近日,“白肺”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什么是白肺?
对于大家关心的大白肺和沉默型缺氧问题,曾有读者这样描述“母亲70岁,感染新冠后五六天都觉得好了,也不发烧了。突然觉得憋气,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病毒性肺炎,肺都白了。”
对此,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武文娟介绍,“白肺”从医学上来说,有两方面的情况。
一种是原本有肺部疾病,例如肺纤维化、肺结核等,肺部受到了损伤,影像学上口语化的描述,会看到白肺。
还有一种情况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病毒性肺炎的表现。
正常情况下肺部是由肺泡组成的,肺泡里边充满了空气,进行CT或者是X线检查时,它的影像表现应该是黑色区域。但如果肺泡里出现炎症和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或者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就穿不透,在影像学的表现上就出现了白色区域,就是大家说的“白肺。”
国家卫健委: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现在出现的所谓“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现在网络上大家说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把它误称为白肺。
她表示,并不是说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都叫白肺,白肺应该是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的比较多的时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到80%,在临床上大家口语化称为白肺。所以不是只要出现了炎症就是白肺。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
对于“白肺”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概率,焦雅辉称,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但是这样的患者占比非常低。“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网络上大家说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把它误称为白肺。”
不仅仅是新冠病毒,多个病原体都可以引发肺部炎症。焦雅辉提到,像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包括一些细菌,如军团菌都可以引发肺部的炎症,严重的时候都可以出现炎症表现。
对于因病毒感染出现肺部炎症的患者,及时就诊情况也能够出现好转。
焦雅辉称,从治疗上讲,现在有成熟的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主要是俯卧位通气,另外就是进行给氧治疗,包括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还有被网友称为救命神器的ECMO。加强原发病的病因治疗,白肺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可以好转。
焦雅辉表示,一定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监测,要关口前移。老年人发生感染,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等转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我们也要求,对于老年重症患者不需要经过分级诊疗逐级转诊,要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进行就诊救治。”
咋预防?
“不能预防,只能预警。”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武文娟表示,目前根据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推荐80岁以上老人,出现阳性症状后,要及时和社区医生联系,或者自己平时熟悉的主治医生联系,根据情况诊断,需要居家观察治疗还是住院治疗。
那么对于80岁以下,身体状况也不错,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又控制的很好,很平稳,想居家观察治疗的话,有哪些变化需要大家警惕?
武文娟说,病毒性肺炎造成的“白肺”也不是立刻就会形成的,一般会在两三天之前都有一些信号预警,大家一定要留意到。
例如:血氧饱和度、心跳、脉搏等变化。
一、提醒大家:家里老人发烧后,首先要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嗜睡、食欲不振、神志淡漠、呕吐等情况。
二、还有很多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一般会推荐在家里备一个指尖血氧仪。
可以注意到两个变化:血氧饱和度和脉搏。
血氧饱和度如果低于93或者90,就要多注意;脉搏正常是60~100,高于100也要警惕。
有人监测时发现,老人散步活动时,数值在95、96也挺好,但一休息,立刻大起大落“从95、96立刻掉到93或者以下”,也要注意。
三、有的人说,家里老人平时身体也不错,也没有备血氧仪什么的。应该看什么数据?
武文娟建议,除了老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数一下呼吸频次。在老人休息状态下,一分钟时间数一下,如果超过30次,也需要多警惕。如果呼吸频次看不清楚,也可以通过胸廓活动的频次来数。
一般来说,出现以上变化,就要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处理。
除了有基础的老年人,高龄老人等,武文娟提醒,过于肥胖的人群,即便是中青年,感染新冠后也要注意和警惕。
注意!这些患者做个肺部CT非常有必要
近日,有不少人“阳”了之后,感觉咳嗽气短。这时,有必要照肺部CT吗?什么情况需要照CT?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刘之枫医生表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建议拍CT检查,明确到底有没有病毒肺,而对于大多数的轻症患者,做CT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罗斌表示,不是所有“阳”过的人都要做肺部CT。绝大多数“阳”性患者是轻型或普通型的,可表现为发热、乏力、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无累及肺部。因而,无需特别检查肺部。
而对于“阳康”的患者,即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连续两次阴性(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更无需做检查,即使肺部有一点感染,也会慢慢自愈。
不过,医生也发出提醒,对于部分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疾病,如老年人,慢阻肺、支气管疾病、肺癌、心衰、肾衰的患者,要特别小心,可能会出现危重症,这时候做个肺部CT就非常有必要。
这类患者家里最好自备一个血氧监测仪,若低于93,就应及时就医检查。如果没有备的话可以,也可以观察症状,如果高烧超过3天,呼吸急促,每分钟大于30次,说明肺功能下降,应及时就医,否则很容易转成危重症。
04
张伯礼最新发声
目前大量新冠病毒感染者逐渐“阳康”,很多人也已经陆续返回工作岗位。还有的人在“阳康”后,开始照顾正在感染中的亲属。不少人担心,如果新冠病毒的毒株不同,是否会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为此,《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请他就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阳康”3—6个月内,发生二次感染概率低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病毒株变异以及后期个人防护有关。”张伯礼表示,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家族的毒株可以引发更多的突破性感染和重复感染,能够逃逸感染过新冠病毒后康复人群体内的抗体。
不过张伯礼表示,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尚未有大样本人群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持续免疫的具体时间,但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已在发挥作用。当前临床观察,感染后3—6个月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很多人担心二次新冠病毒感染会加重症状,对此张伯礼表示,二次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且二次感染后,疾病严重程度与病毒感染剂量、新冠变异株的致病力,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但从目前多数报道上看,由于机体已产生免疫力,第二次感染症状一般会较上次轻。
不过张伯礼强调,也有少数研究报告,与仅感染过一次的患者相比,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肺部、心血管、糖尿病、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建议“阳康”6个月后接种新冠疫苗
“虽然短时间再次感染相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可能性不大,但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容易反复感染,包括老年人、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免疫缺陷人群,存在短期内二次感染的风险,特别是面对新的变异株时。”张伯礼介绍,另外医生、护士等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所处工作环境传播风险高,接触变异株多,工作强度大,二次感染的风险高。
“主要是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再次感染,因此感染转阴后也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张伯礼强调,“阳康”6个月后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最好采用序贯策略,注射异种疫苗,以强化免疫屏障。
对于新冠康复者,疫情期间预防二次感染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注意休息、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阳转阴”患者,应当保暖、尽量少聚集、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营养饮食,增强免疫力,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如果出现再次感染,一定要首先分清“复阳”与二次感染。“复阳”发生在转阴后2—3周内,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是体内残留病毒片段检测出的阳性,一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一般发生在首次感染后数月至一年内,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一般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病毒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复阳’患者无需再治疗,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和营养即可。”张伯礼提醒,二次感染的患者需再次进行规范治疗,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我隔离,注意对家人对同事的保护,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05
今年春节怎么回家?交通运输部发文
12月27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明确:2023年春运40天,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
①优化公众出行政策环境。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不得随意暂停或限制客运服务,不得随意限制车辆、船舶正常通行。严禁在公路上非法设置各类检查卡点、随意拦截车辆,加快恢复已暂停的客运服务。
②保障探亲人员错峰有序回家过年和返岗。各地可探索实行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政策。
③保障务工人员有序返乡返岗。
④保障高校学生错峰离校返校。
来源 | 综合自湖北发布、大象新闻、钱江晚报、第一财经、《科技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央视新闻
封面 | 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