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信瘟疫是神对人的惩罚,到认为瘟疫是一种病,人类用了上千年。中世纪的欧洲人甚至相信,麻风病是与精神上的不洁净有关。即便将瘟疫视作病菌,人类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了解其规律。欧洲黑死病流行时期,有些人以为这些疾病是靠尸体散发的气味传播。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疾病是无缘无故从无机物种产生出来的。1862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根据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会凭空产生。巴斯德后来制作了狂犬病疫苗,此前半个世纪的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找到了对抗天花的牛痘疫苗。这两位医生至少挽救了上亿人类。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图片来源:Ohio Capital Journal1854年,另一位英国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通过调查,发现霍乱利用水源传播,而不是像过去人以为的通过空气传播。他福尔摩斯式的调查创立了一个新的学科,即流行病学。他也被人们称为“流行病学之父”。正是在这以后(19世纪末),人们才得以对瘟疫有了全新的认识。第一,人类得知瘟疫只是一种流行病,实际上就是某一种微生物,即细菌(当时人类还不知道有病毒)。第二,这种病菌要传播,必须依靠某种媒介,通常是水或者空气。第三,想要对抗它,需要隔离,以及研制疫苗或制造药物。这些今天看来的常识,在那个年代却是最时髦的知识,它造成了人们对理性的极度自信。既然找到了对抗病菌的方法,隔离和疫苗,那岂不是再也不需要恐惧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消灭它。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知识让人类走出了恐惧,却产生了傲慢。于是,大自然再一次教训了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场流行病就这么席卷了世界,它就是西班牙大流感。这场流感传遍了世界,造成几千万死亡。当它过去之后,人类竟然没弄清楚其到底是什么病,更没研制出疫苗或特效药。虽然很多国家已经学会了隔离、消毒,但在西班牙大流感面前也毫无用处。西班牙大流感主要感染了欧洲和美国,当时已经有隔离措施、临时医院和戴口罩等方式隔绝病毒,但收效甚微。图片来源:BBC news这种流感根本消杀不干净,而且传播率极快,猝不及防。直到多年以后,人类才知道西班牙大流感的元凶是一种病毒,它比细菌还要小得多。这也就意味着,当时依靠消毒水是无法消杀干净的。对病毒的继续研究,让人类在走出恐惧之后,也慢慢走出了傲慢。对于细菌和病毒,人类有了全新的研究,产生了新的价值观,不再像过去千百年一样把病菌当做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