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多重宇宙》果然出电影周边了,我们果然已经买不到了
是超级英雄、多元宇宙、科幻喜剧、视觉万花筒,还是亚裔阵容、母子关系、夫妻和解……总之,我们看完这个用杨紫琼“等了一生的剧本”拍成的电影《妈的多重宇宙》后,目瞪口呆、说不出话。
这部电影在电影资料库 IMDB 的大众评分为 8.5 分,在 Top 250 中排名第 65,烂番茄上由影评人给出的新鲜度为 95%,专业评分网站 Metacritic 中综合 54 个专业评价的“Metascore”为 81 分。
烂番茄上,影评人 Peter Travers 的给出这样的好评:“两位导演和杨紫琼将这部超前的荒诞喜剧变成了一座‘喷射创意’的火山。它和你以往看到的任何一部电影都不一样。”
讨论这部电影的人会越来越多,但电影片头的这短短 7 秒——A24 的 Logo,却让人立刻想到了电影之外的事情:
又是这家超酷的公司!?毕竟我们此前还为此写了篇稿子《拿奥斯卡、出香氛、做杂志……这就是年轻人最喜欢的“电影品牌”》。
通常来说,有 A24 的地方就少不了让人惊喜的电影周边。试试打开他们的官方网店:
果然。
首先发现的是可以贴在眉心用于开天眼的 Googly Eyes(咕噜咕噜眼),只需一枚就能变身为一个打十个的功夫大师,而这一大包内含 100 枚的 Googly Eyes 售价仅为 2 美元。
然后是一盒热狗手指宇宙版杨紫琼同款热狗手指手套,如果你有一双灵巧的手,那戴上这副手套就如同戴上手铐,什么都干不了。
售价为 35 美元。
但是看过杨紫琼本人上节目时带货的视频片段后可发现,该手套的还原度并不高,颜色有点像在室温下拆开包装放了一星期严重氧化的火腿肠。
不可或缺的当然还有品牌 Logo 文化衫,深谙营销之道的 A24 虽然已经出了无数款 Logo T 恤,但本次换成 Googly Eyes 设计的 A24 Logo 仍然让人忍不住想买。
而且请你仔细看,图案没有使用最常见的丝网印刷工艺,而是使用摸起来有凹凸质感的发泡印花(Puff Print)工艺。
怪不得售价要 41 美元。
比较有趣的是这本名为 A Vast, Pointless Gyration of Radioactive Rocks and Gas in Which You Happen to Occur(谷歌机翻:一个巨大而无意义的放射性岩石和气体的螺旋,你碰巧在其中发生)的书,也许书名比较混乱,但目录页给出了我们关于它的基本信息。
书的序言由华裔科幻作家、星云奖和雨果奖得主特德·姜撰写,紧接着是两位导演关家永和丹尼尔·施纳特对本书的介绍,书中还包括萨沙·萨根的原创文章,以及豪尔赫·路易斯·波赫士、阿伦·沃茨、大卫·伊格尔曼三位作家和神经科学家的摘录。另外,书中还有短篇小说、原创漫画、访谈以及 11 位艺术家的插画。
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两位导演脑中关于“多元宇宙”的理解。本书售价 52 美元。
● 左右滑动查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四件电影周边已经全部售罄,只剩下第 18 期 A24 Zine 还能买到。这一期杂志由《妈的多重宇宙》的两位导演关家永和丹尼尔·施纳特担任客座编辑,主题为“报税季”,这也是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
这本杂志探讨了美国税收制度的不科学之处,包括对前美国国税局特工的采访文章、实用的避税指南,还收录了多名宇航员在太空中提交延期报税申请的故事。杂志单独售价为 6 美元,如果你订阅了每年 99 美元的 A24 All Access 会员则无需单独付费。
● 左右滑动查看
“A24 出品,必属精品”。从《佛罗里达乐园》《灯塔》《仲夏夜惊魂》到《伯德小姐》《月光男孩》《原钻》再到《妈的多重宇宙》,这家独立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没有好莱坞的“套路感”,每一部都让人耳目一新,甚至 A24 这个品牌本身都透露着一股“酷劲”。
A24 是如何建立自己电影品牌的,以此《妈的多重宇宙》上映为契机,也再次向你推荐这篇推送,以下是文章全文。
拿奥斯卡、出香氛、做杂志……这就是年轻人最喜欢的“电影品牌”?
疫情常态化之后,我们的观影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最近,北影节延期,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全部歇业,其他地区的上座率也不得高于 75%......
并不想因此错过好电影,也害怕在生活中失去唯有电影能带来的乐趣。好在最近上映的新片并不少:国内有《盛夏未来》,海外有延期 N 次的《黑寡妇》和马特·达蒙主演的《静水城》。
以及这部因疫情跳票一年半的《绿衣骑士》。 7 月 30 日上映,截至发稿时 MTC 均分 84 分 (46 家媒体),烂番茄好评率 89%,票房也不错。
大卫·洛维在拍摄电影《鬼魅浮生》
电影根据 14 世纪无主传奇叙事诗改编,讲了一个关于亚瑟王的故事。90 年出生的主演戴夫·帕特尔继《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孟买酒店》之后,贡献出了堪称“换头”的表演。
而导演大卫·洛维在 2017 年就因《鬼魅浮生》获得高度关注,新片再次合作了老朋友——A24。
这个仅成立 9 年、发行和制作的电影加起来刚过百的独立电影公司,成绩单却已相当不俗:25 个奥斯卡提名,《月光男孩》拿下了第 88 届的最佳影片.....
最近,一则小道消息让影迷哀叹连连:苹果公司正在与 A24 接洽,想要收购这家公司。他们在官方账号下面一再询问:
“你们真的要加入苹果了吗?”
在重组并购消息满天飞的好莱坞,影迷们不愿 A24 牵手大资本,是很怕这会让 A24 失去那一股难得的酷劲儿。
那么,A24 到底酷在哪里?
A24 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与大多数设立在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不同,它的总部位于纽约。
日本杂志 POPEYE 介绍的 A24
美国电影界并不缺少金牌独立电影公司。老牌的 Miramax、专攻恐怖片的 Blumhouse 都拥有着自己的特色,但是 A24 作为其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鬼点子”最多。
不同电影里的特制 logo,你可以看出几个?
有关 A24 名字由来的故事就挺酷的。创始人之一 Daniel Katz 在意大利开车时决定开一家电影公司,一抬头,正驾驶在高速公路 A24 上的他就这样定了公司的名字。
他们找到美国创意设计公司 Grand Army 来做主视觉,要求有两个:一是气质上要够现代够大胆,二是美感上又能让人想起上世纪的好莱坞黄金时期。
虽然有点为难人家,但好在结果很成功,诞生了 A24 最经典最常用的主 logo。
对于影迷来说,最有趣的事情是寻找 A24 为每部电影定制的特别款。比如,为了配合《春假》的迷幻气质,特质版本的 logo 如闪烁的霓虹:
《仲夏夜惊魂》版本的 logo 备受喜爱:
《90 年代中期》的预告里出现了用滑板摆出来的 logo:
而在即将于今年 10 月上映的《羊·崽》中,A24 为了在 logo 上出新招,直接找来了一群羊(可真有你的)。
任何一个电影公司都会出售电影周边,但 A24 的电影周边绝对是最“不走寻常路”的一个,酷到经常“SOLD OUT”。
先看看那些酷得还算“中规中矩”的周边们:
你的宠物也可以拥有,做最懂电影的猫猫狗狗:
A24 总能很精准地将电影气质与观众喜好结合在一起,做出让影迷在会心一笑之后不得不掏出钱包来买单的周边:
笼子里的熊玩具,《仲夏夜惊魂》
指尖滑板,《90 年代中期》
角色扮演游戏套装,《绿衣骑士》
拼图系列非常值得收藏。只要你看过这三部影片——《伯德小姐》《原钻》和《遗传厄运》,就会发现 A24 的恶趣味和满满的戏谑。
伯德小姐的石膏手、蛋白石以及查理的头
这三个物品在电影中都是“麦格芬”级别的存在
A24 认为:好的观影体验不能只考虑视听,还要兼顾到嗅觉!
然而,自失败的 Smell-O-Vision 实验之后,看电影的嗅觉感受大概只剩下爆米花的热黄油味了。于是,A24 与位于布鲁克林的香水工作室 Joya 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灵感来自经典电影类型的香薰蜡烛。
*注释:Smell-O-Vision 是由美国人 Mike Todd Jr. 发明的在电影院里释放特定气味的装置,1960 年为电影《神秘的气味》实验过一次,但以失败告终。
红色的“恐怖片”灵感来自于獠牙、发光的眼睛和遥远的湖边小屋,加入了柑橘、丁香叶和麂皮;粉色的“爱情喜剧”则参考了床上早餐、一只红玫瑰以及语速很快的女人,味道里有野草莓、小豆蔻和秘鲁香脂。
虽然是电影公司,但 A24 做起出版物来很有一套。
A24 发行了一系列探索其发行电影的书籍,包括制作精美的完整剧本和由导演选择的剧照集锦。
A24 为电影人 Val Kilmer 出版的诗集
由 A24 发行的电影《20 世纪女人》剧本
更酷的,是 A24 已经发行了 16 期的同名独立杂志。
每一期 A24 Zine 都由一位导演亲自进行编辑,为读者们呈现一个全新的视角。影迷们不用再眼巴巴地等着“导演剪辑版”或者是“导演评论音轨”了,在这本仅售 6 美元的独立杂志中,便可以感受到导演的创造力和看到充满启发性的对谈。
2021 年 4 月发行的第十五期 A24 Zine 由电影《米纳里》制片人 Lee Isaac Chung 和演员 Steven Yeun 客串编辑,讲述了 11 个关于希望、心痛、遗憾及幸运的故事。
诞生在互联网时代,A24 深谙如何运用不同的媒介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很快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了接近 165 万的粉丝。
在播客越来越火的时候,A24 Podcast 也开始营业了。
第一期 A24 Podcast 邀请到格雷塔·格伟戈(《伯德小姐》)和巴里·詹金斯(《月光男孩》)来聊聊他们如何在自己长大成人的地方拍摄电影
至今,A24 Podcast 已经推出了 22 期关于电影的节目。每一期,A24 邀请电影人们来聊聊他们与电影之间的“小故事”,轻松好玩,听起来没有负担。
受邀名单包括但不限于:马丁·斯科塞斯、奥卡菲娜(Awkwafina)、克莱尔·丹尼斯、乔纳·希尔、伊森·霍克......
A24 官网会放出节目全程的文字版本,用心也是一种酷!
疫情席卷纽约之后,A24 上线了全新数字拍卖平台 A24 Auctions,拍卖电影道具和服饰,并将全部所得捐献给 4 家在疫情中大力帮助受创群体和一线工作者的慈善机构。
“很多 A24 的道具和服饰都是工作人员手工制作的;我们拍卖这些具有收藏价值的物件,不仅因为它们值得第二次生命而不是呆在仓库里,更希望影迷可以拥有一件能代表 A24 历史的东西。”
已经结束的 7 场拍卖各有主题,成交价从几千到几万美金不等。目前的最高价是《灯塔》里一只用树脂和人造象牙做的小美人鱼,被罗伯特·帕丁森握着拍过戏,卖出了 110,750 美元。
《仲夏夜惊魂》里这套“鲜花套裙”也进行了拍卖。最终,人狠话不多的 Ariana Grande 以 65,000 刀的价格买下了它。
除了电影宣传的常规操作, A24 擅长为不同的电影定制更为大胆的宣传方案。
在数不尽的成功案例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是 2014 年上映的电影《机械姬》与约会软件 Tinder 的联动。
在 2014 年的西南偏南电影节上,A24 创造了一个假的 Tinder 账号。很多媒体工作者在晚上刷 Tinder 的时候都与一个叫 Ava 的女生配对成功,当聊天进入到一个白热化的阶段时,这个女生就会提醒你:是时候去看《机械姬》了。
2019 年的夏天,A24 举办了为期 6 周的露天放映活动 Public Access,大受欢迎。
他们将不同地方的广告牌变身为户外电影院的大荧幕,欢迎周围的市民前来观影,并且完全免费,以庆祝每部电影“仍然处于最经典的美国媒体上”。
在哪一块广告牌上放映可不是随便选的。《伯德小姐》的放映地选在了女主角的出生地 Sacramento,《月光男孩》选择了 Miami 的一条名叫 Moonlight Way 的小街附近,这条街因为电影的成功直接改名。
接近于汽车影院的放映方式也与诞生于公路上的 A24 不谋而合,酷得有迹可循。
A24 如此擅长于拥抱互联网和新媒介,让影迷们不知不觉中就建立起了“非理性的忠诚”。不过,A24 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愿景,还是服务电影人。
在好莱坞这样历史悠久的“电影王国”里,成立于 2012 年的 A24 算是一个小婴儿。但很多人都觉得,好莱坞有了它才变得有趣了那么一点点。
《佛罗里达乐园》剧照
在 A24 发行制作的作品中,不仅有获得学院派认可的《月光男孩》和《佛罗里达乐园》,也有不少在三大艺术电影节的提名名单中出现过。
A24 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鱼得水,又“酷”又能赚钱呢?
这与 A24 的三位创始人 Daniel Katz、David Fenkel、John Hodge 息息相关。现在的他们仍是 A24 的灵魂人物,更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幕后明星。
从左至右:David Fenkel,John Hodges ,Daniel Katz
成立 A24 之前,David Fenkel、John Hodges 在独立制片公司 Oscilloscope 与 Big Beach 工作过,而 Baniel Katz 曾任职于金融巨擎古根海姆合伙人的公司。
公司成立后决定在内部采用扁平、民主的管理方式:老板没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任何人的意见都被欢迎,包括实习生。
A24 坐落于纽约曼哈顿的办公室由 KIMOY 工作室设计
虽然发行独立影片的经验与丰厚的投资是 A24 快速成长的基础,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三位创始人愿意给予创作者空间与机会的勇气。
A24 从创立伊始就是要为那些胆大有为的年轻导演搭建舞台。履历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的电影剧本和电影人本身。
比如,A24 近日就宣布,将与说唱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Travis Scott)合作制作一部可能叫做 Utopia 的电影。
在成立之初,A24 也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他们的第一部影片《查尔斯·斯旺三世心灵一瞥》甚至是从电影节求来的片子。
2013 年,由詹姆斯·弗兰科主演的影片《春假》终于让 A24 正式进入到好莱坞的游戏中去。导演哈莫林·科尼曾说:“A24 不是那种讨人厌的资本主义家,他们对于你的作品是抱有真诚的。”
《查尔斯·斯旺三世心灵一瞥》剧照
《春假》剧照
多看几部 A24 的作品就能隐约抓住它选择剧本的标准:私人的、关注特定人群的、几乎是边缘的、以及带有极强作者个人风格的。
但奇妙的是,十次里有八次,这些电影能够以小见大,用少部分人的故事唤起大部分人的情感共鸣。比如《伯德小姐》,再比如《佛罗里达乐园》。
《伯德小姐》剧照
毒辣、生猛的选片眼光让 A24 能比市场早一步发现电影人才。《月光男孩》的 Barry Jenkins,《好时光》的 Safdie Brothers,《别告诉她》的 Lulu Wang 在和 A24 合作之时都完全是新人。
随着发展越来越好,A24 的业务范围从发行扩展到了发行制作双管齐下,还跨入了电视剧领域。如今,也有不少成熟导演和 A24 合作了,比如《第一归正会》的 Paul Schrader、《太空生活》的 Claire Denis。
A24 还是演员们最想合作的公司之一。毕竟,有什么能比出演艺术性和商业性兼具的电影更好的事?《暮光之城》里的美貌小生 Robert Pattinson 就通过和 A24 合作 4 次成功转型为有底气的真演员。
新老电影人到 A24 都要用拍立得打卡(向左滑动)
A24 积极地当起了观众们最信任的专属电影策展人。无论是博客、社交媒体还是独立杂志,都是 A24 为了将电影人的所思与所想最大程度展现给影迷所做出的努力。
想不出还有哪家电影公司的 ins 账号比 A24 更好刷
对于不熟悉电影行业的人来说,发行一部电影听起来是一个异常枯燥的工作:买卖电影、制作海报、剪辑预告……但对于 A24 来说,这些环节不但可以帮助电影人们完成梦想,更是一个充满挑战、灵感和无限可能的工作。
A24 最酷的地方,在于他们不断接纳新生事物的同时,也不曾改变过对自己坚守的原则。在有些腻味的好莱坞大制片厂中,他们确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酷小孩”。
就算鬼点子再多再酷,就算对电影人大方又信任,如果作品不够好看,A24 是不可能在竞争残酷的好莱坞取得如今地位的。
“这一看就是 A24 的片子”是影迷们最常说的一句话。虽然 A24 的电影库还不算大,但风格丰富得可以说是到了光怪陆离的程度,有些片子独特到刚看完时只能用“酷”形容。
这就像是我们说完“这个好酷”以后,又经常无法准确解释“它到底酷在哪里”。管他呢,酷是一种感觉,并且在 A24 的电影中你很容易就能找到它。
1820s 的俄勒冈,一个梦想着开面包房的西方厨子 Cookie 来到蛮荒的西部碰运气,遇到了同样前来寻找机会的中国移民 King Lu,两人一见如故,但最终却归于他乡。
《第一头牛》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西部片”,在雷查德镜头下无比阴冷潮湿的俄勒冈,竟能看到一双格外温情、充满感怀的眼睛。伴随着女性导演的温柔凝视,这里存在的每一片蘑菇和苔藓,甚至动物身上的皮毛都纤毫毕现。
左:King Lu (奥瑞恩·李饰)
右:Cookie (约翰·马加罗饰)
跨越时空,当这对朋友的尸骨暴露于天地之间,来自 200 年前悠长的画卷也随之打开。
改编自奇幻小说家尼尔·盖曼的同名短篇故事,《派对搭讪秘诀》是典型的“标题党”,和派对与搭讪都没什么关系。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的伦敦郊区,三个朋克男孩误入了一场外星人“派对”。在 48 小时内,轮番上演人类与外星人相爱与朋克族想拯救外星族群的戏码,最后却落在了一个柔软的结局。
喜剧、科幻、摇滚、艺术、爱情等多种元素大集合,好听的评价是天马行空,但也可以直接说它“神经病”(但没有说它不好看的意思!)。
虽然评论区在“神作!”和“这是什么东西?”之间剧烈摇摆,但如今这样诡谲、热烈又浪漫的故事不好找了,看一下不亏的。
本·萨弗迪导演的《原钻》是一部再“纽约”不过的纽约电影。故事围绕一位钻石店老板买下了一枚“原钻”展开。
导演用一种令人战栗的色彩引发了视觉上的冲突,说这是一部城市电影再确切不过了。除了亚当·桑德勒杰出的表演外,电影中的每个小角色和隐含关系都充满巧思,每一场表演都惊心动魄。虽然“最后一分钟营救”早已过时,但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将会重回那过去的黄金“1 分钟”。
当滑板运动正式进入到奥运项目,我们也开始溯源街头文化的开始。乔纳·希尔导演的《90 年代中期》便围绕 13 岁的史蒂维在夏天与一群滑板少年交朋友的过程展开。酒精、滑板运动、说唱歌曲是他们生活中的必备元素,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跌跌撞撞中寻找自我。
这是乔纳·希尔为 90 年代和自己的童年所书写的一部情书。宽大的 T恤、滑板、女孩儿们,独立电影和洛杉矶,他使用了现实生活中会经历的那些片段,以一种特殊、自我的方式编写角色,融入了他和我们都会怀念的 90 年代的一切。
在了解《灾难艺术家》之前,你不得不去了解 2003 年托米·韦素的“超级无敌大烂片”《房间》。虽然该片被很多人视作最烂电影之一,不过,影片完全烂出了风格与境界,甚至被称为“烂片界的《公民凯恩》”。
2003 年托米·韦素执导的电影《房间》
2013年,参演《房间》的演员之一格雷·戈泽斯特洛和汤姆·比塞尔联合出版了《灾难艺术家》,回顾了该片的拍摄过程。好莱坞知名演员兼导演詹姆斯·弗兰科便携手弟弟戴夫·弗兰科和好友塞斯·罗根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
饰演托米·韦素的詹姆斯·弗兰科
该片完全是詹姆斯·弗兰科对大家都避之不及的“灾难艺术家”的热爱颂歌,他不但贡献出了无可挑剔的表演,也成功将自己那真诚的讽刺和幽默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是导演 Trey Edward Shults 与 A24 合作的第三部电影(前两部是《黑夜造访》和《克利夏》)。
如果你听信了影片宣传中所说的歌舞片设定的话,那你就被骗了。
在这部电影中,并不会出现男女主角突如其来的歌舞表演;音乐更多时候是一种配合,随着摄影机的运动来烘托画面带给人的情绪。比如,片中泡在浴缸里听 Frank Ocean 的暧昧场景有谁能够拒绝呢?更何况浴缸的另一边还坐着 Lucas Hedges。
1.85:1→2.35:1→1.33:1
除音乐外,影片的第二个亮点就是画幅的三次转变了。虽然这种手法不算新颖,但是本片中的画幅转换却巧妙地贴合着剧情,凸显了情节上的剧变。而第三次变幅后影片回归到原始比例,如此周而复始,刚好呼应了片名。
故事设定太有意思了:在一个虚构的近未来社会,单身的人要被送到一个酒店里,并在 45 天内完成配对,失败的话就要变成动物(种类可自选),从此被流放到森林;而成功的人,才能回到城市生活。
看不出是科林·法瑞尔的科林·法瑞尔从城市进入酒店,又从酒店逃往森林,最后想再偷偷潜入城市......爱情与婚姻一路被套上不同的规则,荒诞与克制中偶有一点浪漫,足够也不足够。
开放式结局大概意味着导演并非要批判什么,而是讲一个寓言。人心若要适应规则,爱还是爱吗?
这是一部重点不在于剧情的电影,尽管故事本身也蛮好玩的:两位住在旧金山的黑人自作主张地搬进了其中一位曾住过的大房子,尽管这房子早就因他父亲涉毒而不再属于这个家族。
海报的“油画感”贯穿了全片的视觉,又轻巧地将旧金山独有的城市风貌呈现出来。而配乐更妙,配上两个人站在一块滑板上缓缓移动的画面,导演的风格一目了然。
多次出现的慢动作效果为全片增添了一点诗意,但对黑人群体归属感的刻画又体现出导演对现实的关注。“你不能去恨,除非你爱”,是对城市所言,也是对人。
A24 的电影在豆瓣评分上经常“表现不佳”,这背后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看 A24 电影时心中的小灯泡经常“叮”一声就亮了——原来电影可以这么拍!
疫情又来了,我们又要在家看电影了。那就看一些又酷又好玩的吧,努力找回电影的真正乐趣。☁️
又要搁家里办公了,哪把椅子能让你忘记腰和屁股?
Github 有份程序员们做的菜谱,终于没有了该死的“适量”
一本“假书”如何讲故事,“中国店猫”是哪个门派的猫 | Books
一解封就穿上高跟鞋去浪吧……男的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关于人文、旅行、审美的微博杂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