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新故事”闯关 为新能源蓄“电”
站在岁末年初的十字路口,可以想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将继续领跑世界,中国充电服务商们正享受着充足的时代红利。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何种新变化?而这些变化能否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绿灯亮起,如何坚定信心,推动绿色能源高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能链智电给出了它的答案。
停车场里的新风景,如何助力碳中和?
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在中国砥砺前行的足迹里,绿色印记分外鲜明,绿色转型方向明确。
数据显示,交通领域是我国第三大碳排放来源,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约10.4%,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具有极大潜力。因此,推动交通领域碳减排,不单是新能源行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考量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维度。
“当前,中国交通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10.4%。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交通能源碳排放降低10%,让中国碳排放降低1%,让每个人都用上绿色能源。”能链智电创始人、CEO王阳出席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题边会时表示。
作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的能链智电,于6月13日登陆纳斯达克。在充电产业中,扮演了链接的角色,将产业链中相对独立的角色,从充电桩生产商、运营商、主机厂到提供本地生活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全部整合起来。
能链智电的思路是“连接即服务”,立足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实情,它注重以自身数字化实力,完善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面向充电场站提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解决场站自身的绿色能源消纳问题;面向司机车主开发碳账户,激励用户参与碳减排;同时,通过互联互通的充电网络提升新能源交付效率,进而为推动交通领域碳减排提供抓手。
根据能链智电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为981家充电运营商提供服务,同比增长114%,充电总量达到10.6亿度,同比增长160%。截至2022年6月,能链智电业务覆盖全国358个城市,连接充电站超4.4万个、充电枪超40万把。
“链接”的力量 让充电焦虑有解
用户视角,我们来看看中国市场的现状。
由于入局者多,资产较重,国内充电服务商的份额始终呈现较为分散的状态。
分散的市场,意味着缺乏统一的标准,一张中石油的加油卡足够覆盖燃油车主的日常需求,但对电动车主来说,困扰他们用车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快速充电甚至即充即走。
往往,车主路过的三家充电站可能分属于三个运营商,而为了享受三家充电站的服务,用户不得不在手机里装多个充电APP,办不同的会员。
即使充电桩数量不断增加,车主依然焦虑。因为分散的市场环境已经成为大众痛点,在社交平台上甚至衍生出许多诸如“充电App大全”的教程。针对于如何贯彻充电App“断舍离”的需求,第三方充电服务的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
成立于2019年的能链智电,是目前行业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之一。目前,中国90%的运营商都是能链智电的合作伙伴。作为整合者,它的服务对象几乎涵盖了整个行业的每个环节:帮助充电桩制造商销售、帮助主机厂与充电站对接、帮助互联网App与充电桩运营商对接。
这样的整合服务落到用户端的体验便是,用一个App就能对接市面上90%的充电服务。对于充电桩运营商而言,则意味着更多可以适配的汽车品牌,以及一站式的运营解决方案。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之于世界最重要的意义是效率,那么,能链智电扮演的角色也类似于此。当充电行业的效率整体提升,掣肘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阻力便随之减少,国家的碳中和目标也距离实现更近了一步。
根据能链智电2022年半年度ESG报告,截至2022年6月,能链智电累计交易电量4.58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光伏、风电、水电)成交电量3.6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78.6%。2022上半年,能链智电实现碳减排70.04万吨,半年减排量接近去年全年8成。
创新不止,新能源有新故事
能链智电在结合自身业务推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面,还开展了诸多创新实践。以零碳会议为例,2022进博会“中国国际经济管理技术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共计5503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根据北京绿色交易所的碳排放核算,该碳排放量已通过能链智电及快电服务电动汽车充电产生的减排量进行等量抵消。这项实践是行业首次通过电动汽车充电碳减排实现零碳会议,而比“行业首次”更为重要的是,为协同推动碳中和、促进绿色发展开辟了一条企业履责新路径。
“能链智电没有一座自己的充电场站,我们是充电行业的服务商。同时基于我们所连接的这些充电场站,连接的光伏、储能、车主,我们又成为了一个虚拟电厂的聚合商,去做削峰填谷以及电力的调节。”提及助力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王阳信心十足。“基于线上和线下充电解决方案,以及非电服务,能链智电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覆盖了新能源的全价值链。也就是说当你想要建站的时候,只要找能链智电,就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