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5位一线创投人罕见分享

25位一线创投人罕见分享

公众号新闻

万字分享,新鲜出炉。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2022终于走完了。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对中国创投人而言亦是如此。募资的记忆或悲或喜,投资集体放缓,退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伴随着创投行业出现结构性变化,身处历史河流的每一位,都开始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体会。


昨日之日没什么可惋惜。回首2022,那些亲历中国创投起伏的见证者有哪些感想?眺望未来,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今天,投资界送上一份集结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掌门人的最新观察与思考。


(注:以下分享不分先后,以姓名音序排列)

曹毅  源码资本


其实进入2020年代,中国就加快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发展步伐。顺应时代,诸多从0到1的科技创业者此刻正在萌发,以信念和勇气探索不确定性的边界,实践前人未有之创新、未有之挑战、未有之机会。

2022年是特殊的一年,剧烈的外部震荡加剧创投行业周期变化,对创业者和投资机构而言都提出全新挑战。逆境与新机会往往相伴而生,我们应更聚焦、不断更新认知,凝神聚气克服各种重力。源码也在此刻更坚定聚焦科技创新之路,持续投资硬科技、双碳、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支撑中国成为全球创新主力的领域。

2023年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积极看好中国机会,坚定聚焦科技驱动创新,用好天时地利人和,耐心与创业者与时代一起,推动更多源自中国的世界级领军企业的诞生与成长。

陈玮  东方富海


中国创投走过20多年,我们基本上见证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今年大家可能感触比较深,就是这么多年来,可能我们碰到了最难的一年。

眼下,创投行业正在分化,我们有1.5万个GP,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下去,一九分是大概率的事件。分化在加剧,但事实上,我们应该构建一个创投生态,应鼓励和构建从白马品牌GP到黑马特色GP、再到区域化品牌GP、中小创投到个人天使为层次的创投体系。所谓90分的项目要有人投,60分的项目也应该有人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

最后,我想说,中国创投发展了20年,我相信今年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会迎来阳光灿烂的明天。

邓锋  北极光创投


2022年很多行业受到了疫情的重创,2023年我们看好的很多行业会逐步恢复,比如与科技、大健康医疗相关的行业会恢复得快一些,与消费相关的行业相对会慢一些。尽管速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恢复中。

早期投资看的是长期发展,我们并不只看明年会怎样,更会判断3年、5年后的情况。很多行业在今天处于低谷期,但对VC来说是投资的好时机。北极光一直持续地在专注的赛道中看项目、投项目,有很多新的行业也在关注中。

今年整个行业的融资、投资、退出都处于低潮期,明年我认为这几个方面会逐步向好。随着中美证监会谈判的结束,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会有所改善;国内的退出通道如创业板、科创板也会持续向好……这些因素也会改善一级市场的融资情况。投资也是一样,随着经济的恢复,融资环境和退出市场的改善,明年的投资金额与数量都会有所增长。

冯卫东  天图投资


2022年是消费的谷底。投资人也在说消费还能投吗?但我们是价值投资者,天图投资已聚焦消费十多年,积累了深刻的认知。最大的考验不是在你很风光的时候,而是在碰到这种谷底时,到底怎么来思考这件事。

今年不断听到很多一线机构把消费组裁了,这意味着消费已经到了谷底。从萌芽到过热到谷底到复苏到成熟,我对未来比较乐观。大消费赛道很宽,因为国民经济最终的归宿都是消费,如此多的创新,肯定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等待复苏。

这种情况下,我给企业的建议也是要苦练内功,这时不一定要追求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但要追求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和在行业相对地位的提高。随着经济复苏的到来,寒冬中活下来的企业才有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春天。

但最难的还是募资端,我们也不得不加大和一些引导基金的合作力度,天图投资过去比较市场化,我们选择消费赛道,就是因为这里市场化程度最高。我们将来也会扩大在美元领域的发展,去香港冲击IPO,其实也是想扩大美元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未来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准备。当然这些准备能不能实现,未来还有千山万水去跨越。

符绩勋  GGV纪源资本


随着经济放缓,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运营效率,这也会更快地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比起那些靠增长来驱动的项目,大公司希望把更多的预算花费在成本节约型项目上,这种方式也会对科技工具类的初创公司大有裨益。

资本市场可能仍然会继续保持谨慎,在整体都比较紧张的市场融资环境中,也会有具备坚实基本面的优秀初创企业出现。企业估值的持平或下降也将成为常态。这两种情况,对VC来说,都会帮助他们更容易、更便宜地去进行投资。

而对于初创企业创始人来说,在这一年里需要优先考虑的是提高效率,而非太在意增长。企业需要在各种行业关键指标上,与同行、以及去年的同期去进行横向比较。同时也要计算好你的烧钱速度,一定要确保有超过12个月的现金流。最重要的事情是,专注于提升效率,以良好的基本面来度过市场动荡,这有助于在长期内取得成功。

甘剑平  渶策资本


2022年的确是非常梦幻的一年,我从上海过来的飞机上,几乎一大半的座位空着,这次来深圳是我2022年第一次在国内出差。

我相信这也反映了VC和PE市场的真实情况,这一年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出差困难,投资肯定也冷淡了不少。渶策资本在2022年做了几笔投资,投了折合4亿人民币。从行业上我们发现有很多变化:过去在业内我们投得比较多的是互联网消费,但在2022年很难看到有太多互联网消费企业能够跑出来或茁壮成长。基本上企业能够活下来、不关门、不裁员,就已经非常了不起。

我从业二十几年,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到2003年SARS,再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包括2011、2012年的调整,经历过不同的周期。现在这段时间,我们还是非常愿意去看和投新的项目,但同时,我们也会花更多时间在投后管理,对现有的被投企业在组织战斗力方面做重整,帮助他们重新定位,制定战略工作。

当然,我们希望2023年会更好,宏观环境更好,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跑出来。

郭健  招商资本


我们要敏感地看到,现在从出资人的结构上来讲,国有出资所占比重越来越高。那么有了这个出资人的结构性变化,建立在这个变化基础之上,现在的出资人的需求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财富管理型的需求转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引进产业、培育产业的需求。这种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财富管理的需求,超过了他的资产增值的需求。正是因为这种需求的变化,对管理人的要求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也就是说管理人要适应这种变化。

我们核心的竞争力再也不是一个维度,不再只是投资能力,而是资源整合能力,就是把过去一个单一的能力要转化为行业的,资源的整合能力。这个就是行业生态变化的结构性问题。

邝子平  启明创投


回顾2022年,我们有八家企业在不同的资本市场板块上市,其中主要是港股和A股。今年,我们也继续在招聘新同事,大概至今有30多位新员工,但大部分都是在中后台,所以说今年在投后服务方面投入比较大,而投资团队则增加了8位同事。

做VC的肯定不能只关注今年和明年就结束了,我们要预判未来,看得更长远,做时间的朋友,让企业能够健康地成长。

我认为2022年整个投资节奏慢下来,并不是投资机构手里面的钱少了很多,关键原因在于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价格倒挂太明显。很显然能到二级市场的企业都已经是10倍PS,这个参数和一级市场根本不成比例,确实会影响整个一级市场对投资标的的兴趣和意愿。

实际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到年底,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现象已经趋于抹平。我相信,随着明年经济社会逐渐恢复,一级市场的价值体系回归理性状态,明年投资节奏势必提速,这是一个健康的现象。

李良  高瓴


今年高瓴在VC、PE的不同阶段共投资了大约150个项目,基本保持着和过去几年差不多的节奏。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感受到,即使在疫情下,创新的脉动仍在继续;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沿着创新溯源,在阶段和领域上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不断寻找新的机会。

阶段上,我们正在积极地走向更早期。我们在9月推出了Aseed+高瓴种子业务,希望找到产业细分领域中有洞察、有历练的创业者,做他们的首轮投资人。

领域上,我们统计,今年我们在“制造”这个大命题下的投资占比最高,超过了40%。我们投资制造业,并非因为它是当下的“风口”。高瓴很早时就提出过“哑铃理论”:哑铃一端是科技创新在不同产业的广泛渗透;哑铃另一端,就是制造业等传统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基于此,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我们在制造业里泡得越久,扎得越深,就越对行业心生敬畏。对于制造业来说,如果投资机构能带来的仅仅是钱,其实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制造业不存在to VC模式,简单的资金注入并不解决问题。制造业需要的社会资本,必须是自带价值创造能力的资本,包括对行业格局、尤其长期趋势的洞察,包括行业内甚至跨行业资源的对接匹配等。

李骁军  IDG资本


过去的2022年,是充满变化和挑战、不寻常的一年,对我们投资者来说,务必要思考的是新的机会在哪里,过去的方法是否还适用?已投的公司表现如何、现金流怎么样?在当下努力生存的同时,我们依然要不断思考未来。对新的一年我们依然充满期待,因为很多事都在变化,变化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IDG资本过去在一些重点领域,如出海、新能源、AI的突破和应用、医疗等,已经做了不少的准备和积累,也投了不少这些领域的优秀公司,我们未来会对这些行业继续关注,加大投资,积累更大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要克服惰性和惯性,不断地积极学习和迭代。乐观或悲观,可能是人们基于信息和经验所得到的观点和判断,而积极或消极则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与态度。最终能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积极调整、不断学习的企业。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不确定性,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往往正是真正的机遇之所在。

李家庆  君联资本


时至今日,君联已经积累了超过 600家投资合作企业,其中超过 100 家已经登陆了资本市场。取得这些成绩不是说明我们的团队能力有多强,一切要归功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家们的努力和基金出资人、产业伙伴的信任。

但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地缘冲突、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安全稳定、社会平等的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些细分行业仍存在不确定因素,高增长下的经济放缓,给整个经济系统也带来了压力,如何稳步过度,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挑战。

面向未来,如何看待新时期下的投资机会,我们内部的总结是:确定、务实、挑战、信心。

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是确定的,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投资人需要将资金投入到更多用于国家产业补链、强链的工作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可能因而导致回报周期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符合整个国家发展的大战略的企业和投资人,才有可能在这一轮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丰   峰瑞资本


今年我们鼓励多投TO C的项目,但实际上没有找到那么多项目。我们在投资方向上一直是比较平均,三分之一硬科技,三分之一生物科技和三分之一TO C,今年硬科技和生物科技占比会多一点。

而对当下创投行业,有几点感受颇深:

一是整个国际宏观环境变化,也许从现在开始较长时间,外币基金的LP结构会持续出现比较中长期的调整,即美元从哪里来的问题。

第二,从今年或者短期的阶段来看,虽然中概股的审计底稿审查已经出了结果,但是今年比较特殊,虽然我们资本市场表现并不如愿,但是A股IPO的规模再创新高,比美国大概多了1倍,这还没有计入中国港股。总而言之,不管是哪个架构上投资的企业,在上市方式上,跟过去20年的投资会有比较大的不同。 

厉伟  松禾资本


松禾资本这些年一直围绕硬科技进行投资,现在主要聚焦在三个领域——第一是围绕着中国的智能制造,我们判断下一步中国的产业升级,必须在智能制造方面做大幅度的升级。第二,围绕精准医疗,我们有专门的医健基金团队。第三,因为双碳跟创新材料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也围绕着双碳为主的新材料进行投资。

今年我们还有一个变化:主动缩减基金的规模。松禾从去年至今,选择更为针对性,现在将更多精力放在中小型规模的基金上,让自身保持更强的灵活性。

中国市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这些年所培育出的大量工程师们。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才能在全球制造业向越南等国家转移时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

刘芹  五源资本


过去一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也常常听到一些悲观与质疑声。但周期变换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的时候,往往也是创新公司最好的土壤。

AI、生命科学、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领域正在发生令人激动的变革,诸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与规模经济优势,更深和更广的商业应用场景,以及工程师和企业家的红利。中国市场正在发生结构式变化,更多优秀的创业者正在出现,他们有非常强的执行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全球化的视野,正在创造新的范式。

风险投资自行业诞生之始就是周期变化的产物,投资于科技创新从而驱动周期转换是VC的使命。五源始终都致力于寻找、发现、支持真正的创新者,成为他们最早、最长期和最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

宓群  光速中国


2022年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看到整个行业投资节奏放缓,融资也不容易。但过往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寒冬的时候往往是优秀创业者创业的最佳时间点,也是我们作为早期科技投资人最好的投资时机,能够在竞争更少的市场环境下,找到真正有动力和洞见的创始人。

好在光速中国在2021年底募集了9.2亿美元的新基金,这使得我们在2022年保持了非常积极的投资状态,在绿色科技、新能源、硬科技、医疗科技和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了一批优秀的企业。随着对科技创新的技术判断要求更高,我们也加大投资团队的建设,目前多数投资同事都有硬科技、绿色科技的产业背景。

我们对2023年有很大的期望。明年,光速中国将加大对新能源绿色科技和硬科技领域的关注,包括新一代储能技术、半导体和光电技术、生成式AI、跨学科的医疗创新等等。2023年海外市场的通货膨胀仍然会持续,海外科技公司会持续收缩,竞争力也将受到影响。面对全球市场的需求,我们会帮助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发挥技术和成本的优势,更好地走向世界市场。

倪泽望  深创投集团


今年整个创投行业面临着两个“卡脖子”:第一是入口端的资金供给,当下市场化基金募资困难显而易见;第二是出口端的收益和流动性,项目收益相较十年前明显走低,基金现金回流整体偏弱。这是所有行业从业者亟待突破的困境。

回到行业来看,2022年中国的创投市场投资赛道冷热不均。新能源、半导体投资热度急剧提升,但这些热门赛道也存在着不少风险。而消费、生物医药、互联网热度急剧下降。市场虽然有波动,赛道虽有冷热,但投资机构表现出来的部分短期行为与创业投资的长期性本质开始有所偏离。

比如消费行业。这个行业被疫情冲击得比较厉害,但是我们坚定地认为消费是一个长青的赛道。后疫情时代,被压制的消费需求有望释放。事实上,我们看到今年10月份以来,二级市场有些具体的消费板块已经上涨近30%。我们坚定看好消费行业发展前景,专门组建了大消费团队投资消费赛道。

倪正东  清科创业


今年,VC/PE朋友都说很难。 

我们看到了过去十年首次出现的一幕——人民币基金平均账面回报倍数超过了美元基金。从曲线上来看,人民币基金的回报一路在往上走,而美元基金最近这两三年在往下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交叉点,预示着未来人民币基金在中国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随之而然地,科创板、创业板将成为VC/PE实现退出的关键一环。

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来看,当下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期,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正在交替转换,资本市场也在更迭变换,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从业者思考如何改变,如何适应。

单俊葆  中金资本


2022年,大家确实过得都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抱变化、热爱私募股权投资很重要,当前恰恰是练内功的好机会。

目前市场上出资最多的是政府引导基金,因此怎样把TO G战略更好做起来很重要;另一方面是TO B的能力,当前市场上出资第二多的是产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如何帮助它们打造新的增长极,培育新的S曲线,通过上市、并购、发债等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本运作服务,都是值得关注的命题,

今年中金资本很重要的一块是用数字化工具来赋能投资管理。去年,我们完成业务的数据化和流程线上化。今年,最重要的是数据业务化和决策智能化。我们投了1200多个直投项目,投了320只基金,共计穿透投了4500多个项目,整个数字化系统里面有5700多个项目。如何把这些数据最大程度用好,服务投资管理、资本招商以及打造产业链等是一个重要命题。

我觉得看宏观的人,经常容易悲观,而我们这些做投资的往往就嵌在微观世界里,其实对中国特别有信心。很多人看到的可能是一朵朵浪花,但我们真正看到的不只是浪花,而是整个中国海平面的变化。所以我们坚信波动和周期改变不了趋势,对中国充满信心,2023年一定是非常好的布局年。

施安平  国中资本


我们的一期基金从今年开始到了退出期,目前退出的节奏还比较正常,仅今年IPO 的企业就有10家,还有一些过会待敲钟的企业,因此明年的退出状况预计会比较理想。

根据我们团队在创投行业20多年的经验,我觉得国中的一个投资逻辑就是,二级市场的波动原则上不影响我们在一级市场对项目的判断。只要方向正确,企业跟创业者也选对,做好服务,不缺位不越位,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无非是成长的周期会拉长一点,企业的成长会抵抗二级市场的波动。

从现在来看,我们还有很多领域的核心技术或产品依赖进口。对于现今这种形势下,至少最近这几年,作为一个股权投资机构,我认为机会还是很大。所以,我们坚持扶持专精特新,坚持扶持补短板的创新企业。  

王红波  招银国际


今年,越来越多产业的钱进入投资领域,以前我经常说“赶马车的碰到汽车的时候,未必会懂汽车”。在行业颠覆的时候,不要迷信专家,不要迷信产业资本。什么是产业资本?用产业的逻辑管钱,就是产业资本。如果钱来自产业,套一把利走了,这不叫产业资本,这叫套利资本。所以希望跟我们一样有财务背景的投资机构有自信,我们用产业的逻辑管钱,我们就是产业投资人,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金融资本,我们一直是一家长期的产业投资者。

现在太多资金挤入硬科技领域投资,太多平庸的硬件公司拿了太高的估值,其实多数制造业公司无法承受这些超高预期,所以希望大家理性,多追创新,少扎堆抬估值。

2017年的时候,宁德时代曾总拿一首诗来比喻投资的前瞻性,“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等到大家都挤着看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了。真诚希望所有的投资机构在创新上多做文章,和我们一起挖掘中国的世界冠军,我们自己也在在寻找自己下一个圣杯。

许小林  华盖资本


过去的一年半接近两年的时间,尤其从2021年6月开始,我统计了这段时间IPO破发的数据,港股18A里面86%的医疗相关企业破发,过去A股IPO,尤其是医疗这么抗周期的行业,也出现了78%的破发情况。医药抗跌不败的神话被打败,而且港股仍然有55%的跌幅,最严重的时候,平均市场跌幅接近80%。这在过去的十年都极为罕见,所以我用巨变来形容过去一年整个医疗行业的市场变化。

我过去曾说过,医疗是一个黄金产业,到今天我们还认为医疗是一个黄金产业。在这样一个观点下,哪些细分领域有投资价值?最近,我们跟二级市场的很多分析师交流,大家提到2023年看好七大行业,重点看好前面四大产业,即创新药、创新疫苗、医疗硬科技、CRO以及医疗上游产业链。这和我们最近关注的一些方向相似,此外,中药、消费复苏和血液制品也有比较大的机会。

应文禄  毅达资本


春天终将回馈每一个在冬天里的抱薪者,让他们历经艰难,却依然拥有向上攀登的信心和力量。2022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不平坦的一年。毅达资本保持了稳健的投资节奏,全年完成了超过110笔投资,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全年支持了16个创新创业项目实现IPO。

在过去两三年的经济环境中,不少人对前途感到担忧和迷茫,市场上弥漫着一些悲观的看法。但我相信,中国市场足够大、中国产业基础足够雄厚、中国人民足够勤奋,只要方向正确,全力以赴拼经济,就一定能够把失去的时间追赶回来。

2023年,我们将紧抓三条投资主线。一是科技创新。投多了才知道科技是什么。硬科技赛道足够宽,不必每年追求新的风口,这就是一个大风口、长风口。二是进口替代,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的环节就是创投资本需要重点发力的地方。三是产业升级,这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等待我们去发掘。

冬天不会太久,春天不会太远,保持谨慎乐观是长期主义的底色。未来的有一天,当我们回头看今天曾经历的一切,一定会为今天勇气和定力而欣慰。

张维  基石资本


对于很多投资机构而言,2022可能是艰难的一年。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打算放慢脚步。因为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和股权投资已经到了触底反弹的阶段。

沉舟侧畔千帆过,在有行业衰落的同时,也有行业在崛起。经历这一年的调整和梳理,基石资本从过去专注于四大行业,进一步聚焦到3个行业——

第一个赛道是新兴产业。我们把双碳、新能源汽车、显示屏等新兴科技行业,称之为新兴产业。第二个赛道是硬科技。中国在硬科技赛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差距有多大就意味着空间有多大,譬如半导体。第三个赛道是生命科学与健康,即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医药健康、合成生物、基因技术等领域。

2022,我们把过去传统的文娱、消费等行业组取消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看好中国未来新消费,我们相信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家一定会涌现出更具活力的消费产品。但当前,我们认为应该集中精力和资金投到国家迫切需要的领域里。

郑伟鹤  同创伟业


今年募资端非常冷清,大多数投资机构要完成一个新基金的募资仍然很有挑战。

其中一个关键的变化是,今年很多人民币基金都是由政府引导基金出资,他们不是以财务回报为目标,核心任务是返投、产业引导等,此外他们对基金DPI的要求也会让GP面临很大压力。同创伟业一方面牢牢把握投资的基本盘,保持火力、保持投资的纵深,另一方面以更大的耐心和信心来建设一个投资生态,对于项目端,以双向赋能打造更有效的投后服务,对于基金端,则从LP实际需求出发强化战略服务体系的建立。

2023年,我们对国内市场充满信心,投资方面将持续扎根本土市场,坚持长期主义,会在卡脖子关键技术、前沿科技、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布局;同时也会强化投后服务的重要性,要求投后服务深度赋能投资企业和基金募集。我们相信,2023年一定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周逵  红杉中国


红杉中国的投资重点方向一直是科技、健康和消费,而且科技主题占比超过60%。科技方面尤其关注新能源和低碳这个大的投资主题。能源以前是资源驱动,现在变为创新驱动了,我们相信专业化和创新可以带来很好的回报;第二,是投资产业智能化,无论是生活中的还是工业智能化,范围非常广;第三,继续投资云和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础设施持续发展趋势。

投资早期依然是红杉的核心策略。我们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种子基金,而且把更多资源和人力倾斜到孵化和投后服务上,现在前台和后台的团队规模比例已经变为1:2。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和产业牛人、高校教授们的直接合作。总之,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件难而又正确的事。    

其实早期投资投资人判断估值高低不太有效,但要判断投的对还是不对。投对了,你就是时间的朋友;投错了,再便宜也没有用。

二十大之后我们也能看到,政策对于外向型的鼓励其实非常鲜明。提到更高质量的开放,我们看到中国正向国际市场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各类高端智能设备和消费品牌,像汽车这种大件产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是比较强了;还有一些国产替代的医疗产品和服务,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开始有一席之地。

最后

掸掸身上的灰尘,无论好的坏的,都将过去。明天,便是2023的第一天。我们,明年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藤校、牛剑都赢麻了,IB终成王者!4位北京一线名校老师分享小初高培养路径一夫一妻制进化史:性、爱情和婚姻应该“三位一体”吗?认真“打击”黑眼圈,25位医生创立北美11.11开薅!这些一线大牌罕见买1送1!错过等1年!挖掘创投潜力,WISE2022未来能源创投新风向大会圆满结束直击心理咨询督导第一现场:仇剑崟、张海音、丛中等15位+大咖手把手你做咨询【友情转发】耶鲁创投俱乐部(YVC)创投新星学徒大师课程上线!丑故事 | 浙大副教授、留学归国的女博士,突然觉得生无可恋2022年捐赠最多的25位亿万富翁印尼高学历富二代 干倒了195位直男文末有礼丨撇去炒作泡沫,倾听全球一线创业者心声!10月房价出炉!下跌城市增多,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罕见转跌!专家:楼市正酝酿复苏创投大佬解读全面注册制:增强科技投资信心,利于创投行业自循环这位投资界元老,总结出3条“投人”原则每日原则:不要错将意见分歧当成争吵​“球王”贝利去世;国美电器遭破产清算呈请;福布斯中国2022创投人100发布……不到1年就离职!15位机构掌舵人短期离职,发生了什么?早上五点四十五分设闹钟起床的娃在融资?15位投资大佬要见你京东物流为坚守岗位一线员工补贴5亿元,值守也团圆,我在京东过大年!2023年内容营销怎么做?我们邀请了5位大咖为你解答 | 新榜连麦5位开国元帅曾是他部下,晚年坦言:若是跟对人,我就是元帅之首!47岁的她,品位一直在线,优雅永不过时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训练营开放申请以无创血糖仪为基础,怡康聚诚要构建“产品-平台服务-辅助诊断”三位一体血糖监测及健康管理服务生态投资人看世界|揭秘40余位一线投资人投资历程与捕手心法5位新冠感染康复者:“阳”了之后我们经历了什么 | 口述实录蚂蚁集团整改新进展:重庆蚂蚁消金增资百亿元 5位新股东入局那年火车上的故事(下集)(十八)巴菲特接班人罕见发声,畅谈“好生意”挖掘与投资管理心得说走就走的“万能”身份有多抢手?手握马耳他永居身份,享受“四位一体国”的居民福利15位大咖领航芯格局!2022硬核中国芯领袖峰会圆满落幕中国山水画皴染墨章2022年“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名单公布呼吁台胞们齐心合力拥护和平统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