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亚哲
来源 | 哲响
截止今年1月,全国律师诚信信息公示平台公布的律所总数为35845家。其中,22226家为10人以下律所,12469家为规模在11至50人的律所。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小、中型所,占了中国律所的96.79%,是绝对的绝大多数!如此庞大的占比表明,中小所支撑了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基本盘。真正在区域内,处理和解决法律服务需求的律师,几乎都来自于这些小、中所。那么,这些所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发展处境怎样?这些问题,关系到律师群体,关系到法律服务需求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值得行业更多的关注。这段时间,我找了几位中小所的主任,聊了聊他们的所思所想。当我走进这些主任的真实内心世界时,不由心生感慨,用三个词来形容——如此坚持,何等艰难,不知何去。我一个个来说。四川某中小所Z主任和我说,之所以坚持,核心原因有三:最大收益、相对自由、一点执念。大多数律所主任,都是从跟着其他律师、伴随其他所发展同步成长而来的。起步之初,没有业务时,更多收益来自于合作或是有限的补贴。后期,随着客户资源的积累、专业能力的提升,开始逐步有了独立创收的能力。第一步,降成本。比如,律所的管理费、工位费、办公费等,能省尽量省、能降尽量降。
第二步,提收益。比如,有了律所主任的身份,一来可以快速获得信任,提高溢价能力;二来可以规划律所的费用模式,产生房租税费差额收益部分。
从理论上,这是行得通的,并且在刚刚开始办所的时候,优势最明显。
如果,是自己实际控制的所,自由度会更高。不用受繁琐的用章程序、长周期的案件提现影响,可以决定律所的制度规则、文化理念、合作的专职律师等。“自由”的背后是“归属”,自己做主,至少很多选择都有绝对的话语权,不用看任何人脸色,有一种“老大”的感觉。这位主任和我说,有时候,看待这些大所或是品牌所,他挺不服的。提供服务的还是本地律师,为什么挂了一个北京、上海的牌子就能发展得更好?因此,对于是否加入大所和品牌所,他的内心总有些抗拒。同时,打造自身品牌的心中焰火,也一直在燃烧。所以,他格外关注一些有创意的精品所,始终在考虑如何实现律所转型,品牌升级,文化塑造,软硬件更新等。他认为,随着时间的积累,只要找对方法,自己经营的律所也会逐步成为一家业务覆盖西部、乃至辐射全国的知名律所。除此之外,他也非常念及和自己一起组建律所的创始团队。大家当时都没考虑太多,振臂一呼就开干了,内部关系简单,感情真挚,沟通融洽,自在安逸。“难”是几位主任最高频的回答,律所的外部环境竞争激烈、内部组织极为松散,让他们力不从心。随着律师人数的高速增长,有两个数据的增量是可见的。比如,2018年—2020年,10人以下律所占比分别是62.37%、65.57%、66.02%,而100人以上的大所占比分别是0.86%、0.99%、1.05%。这两股增量的背后,也反映了行业的两极分化严重。对C端的法律服务市场来说,随着小所的增多“低价竞争”现象开始屡见不鲜。有些所完全是轻资产,甚至都是工作室模式,成本压得低,服务质量不可控;
对B端机构客户来说,规模所的增多在区域范围内拥有了更强的“竞争优势”,在资质、案例、奖项等方面强强组合,品牌势能强劲,规模优势凸显。
如此一来,有心经营品牌的中小所,就处于了夹缝之中,高不成低不就。C端的低价业务看不上,B端的机构客户难入围,只能靠“资源老本”苦苦维系。外部竞争的焦虑,远远没有内部组织管理的问题令人头疼。律所主任长期苦苦经营,可能换回的是众叛亲离。比如,绝大多数城市还存在的“包干制”中小律所。律所每年收“摊位费”6k—2W不等,还有可能更低。
在抛去一些硬性成本后,律所收益几乎所剩无几,部分律所主任还需要额外搭费用,才能维持律所运转。即便如此,入驻的律师也不一定会感激。或许,还认为律所收取的费用高,且没有提供足够支持。
我熟识的河南某区域“包干所”,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该所主任,去年开始自己组建团队,因为分给公共律师的案子少了,还引发了众多不满。再比如,一些“提成制”中小律所。律所主任一边希望品质化发展,一边又不敢调整收费模式,害怕费用高了难以吸引律师,费用低了缺少公共积累。
一位新疆的律所主任告诉我,自己纠结是否改变提成模式已有一年之久,他认为多数律师更加看重短期利益,关注“成本账”,容易忽视长期利益和“发展红利”。
他最担心的是,一但动了提成,很多人可能会离开;如果人少了,律所后劲、士气会变弱等。这些问题长期困扰中小律所主任,时间精力就那么多,面对律所建设和自身业务发展,到底该如何取舍?不同人生阅历、律所经验、文化场域的主任,对律所该如何发展,都会有不同的判断。我认为想通这件事儿,要定义清楚,大多非公司制律所本质上是平台。说的通俗一点:就像是一个大卖场,各自吆喝各自的货。那么自然应该保持开放、充分赋能、维护秩序,所以,要看淡人走人留,注重支持而弱化管理。那么,平台属性的律所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就是通过一些可感知的“东西”,不断提高律师的溢价能力!比如,高大上的办公环境、专家身份、专业文章/课程、案例成果、客户背书、荣誉奖项、营销技巧等。这些“资质”,我统称为“律所的品牌资产”,大多需要长期积累而成。若想要跳过长期积累的阶段,快速拥有“品牌资产”,唯一的方式就是规模化。所以,规模化是平台律所最正确的路径。当然,规模化发展毕竟是少数人的追求或理想,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律所主任来说,都希望个人的业绩、口碑、品牌能够实现稳步提升,既守好自己的一方水土,又不被时代发展所抛弃。要么,坚守自身的中小所,把重心放在经营、打造团队上,通过“品牌团队”来实现业绩稳定。毕竟,主任越稳定律所才越稳定。
要么,加入初创期的全国品牌分所,这样,既能快速拥有“品牌资产”,又可以成为初创合伙人,先占据一定的所内地位。
在去年线下很多次律所分享交流中,我都会提到一位我非常敬重的大哥。
他是某三线城市40人规模律所的主任,曾在我的一个朋友圈状态后留言——做大做强的雄心收起来,就维持这半死不活的小律所,消磨了全部时光,失去了健康,下一步怎么走都不知道。
或许,他代表了多数主任的内心真实感受,这般感受背后,一定留下了日日夜夜努力改变的印记。这些印记,也会被留在行业日趋成熟的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