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海感染过千万,接下来的另一场危机更让人担心…

上海感染过千万,接下来的另一场危机更让人担心…

公众号新闻

别让在城市中上演过的缺医少药,再次在农村上演。

作者:王耳朵;主播:紫陌骐骥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第一波感染高峰之下,每天打开手机,看到的都是大家在“讨论病情”。


交流发烧、咳嗽症状感受,研究白肺、心肌炎感染迹象,也警惕起沉默性缺氧。


大江南北,陆续出现感染高峰之后,也遭遇了另一个问题:


因为感染新冠,很多身体吃不消的老人都没能熬过这个春节。


很多城市的殡仪馆,开启了24小时连轴转的状态。


但就算连轴转,也满足不了激增的业务需求,有的地方甚至号都排到了下个月。


有网友分享了西安殡仪馆的现状:


“家里长辈去世后,火葬场灵车根本不够用,租用的救护车拉人。


殡仪馆办事大厅里人山人海,排了五十多具遗体等待火化,连空余的冰柜都没。”



对于此时去世的老人来说,有尊严的离去,甚至都成了一种奢望。


刚刚人民日报报道称:上海从22日开始到达感染峰值状态,按照估算,目前感染人数是千万级别的。


不过,相比城市里,还有更薄弱的环节。


有些地方,防疫画风截然不同。


在我们囤抗原居家自测的时候,他们买不到、甚至没见过抗原。


发热了,难受了,可能还在用一些土方子。


生姜煮水治咳嗽,黄豆煮水“治”新冠。


这些地方,就是疫情冲击下的乡镇农村。


这些防疫举措,并不高明,但他们已经竭尽全力。


新十条”以来,我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大城市,关注着各个城市的达峰进度。


但别忘了,新冠感染正在像海浪一样层层推进,是时候关注农村即将到来的感染高峰了,那里的情况,恐怕比城市更加严峻。




北方的很多村子,眼下已经到达感染高峰。


有豫东的网友说,他在老家的大伯、大娘和爷爷,一周内先后发热、头疼。


回去一看,村子基本是一家家地发烧,一户户地输液。


大街上看不到人,门诊里挤满了人。


因为发热的人太多了,卫生院好多科室都被临时改成了输液间。


60多岁的老人,高烧至全身痛得难忍,为了输液,只能排了足足两个小时的队。



类似的画面,出现在许多乡村里。


云南曲靖某村,门诊挤满吊水的老老小小。



湖南某村,发烧的人从室内挤到室外。


没座位,就搬来椅子、马扎,支起吊杆,静静地在门口输液。


安徽安庆某村,一周内每天都有120人来吊水,队伍排到20多米开外。


几个村医,全阳上班。


还有山西、贵州......曾经每天只有七八个发热患者的乡卫生院,突然每天要接诊七八十个高烧的人。


是的,农村已经在默默承受着风暴。




而风暴之下,农村比城市的情况更麻烦。


前几天红星新闻报道了一位四川乡下的感染者。


他70多岁了,发烧,咳嗽,全身酸疼。


打电话给村医,想请对方上门看看,结果村医也病了。


求助镇上的药房,结果药房说所有退烧药都卖完了。


求助镇上卫生院,结果被告知卫生院药品也紧张得很。


到最后,这个老人家只能煮点生姜水喝,好让自己舒服点,而他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阳了”,因为乡下根本买不到抗原。


这个老人的经历,是疫情下诸多农村人的缩影。



我们的村庄,有太多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别说平时没有备药的习惯了,因为文化程度有限、信息闭塞,新政策发布了也不知道该囤什么药。


可不少城里人,还偏要抢小地方的药,之前网上就传出教程,教人怎么从异地小县城买药。


放开之前大家都有个体验,就是发烧的话,像个人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基层医疗机构是不能收的,只能去大医院的发热门诊。


农村的医疗机构也是。


不光不能收发热病人,连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这“四类药品”都是管控的,所以绝大多数村医都没有备货。


现在放开了,感染人数激增,结果就是几乎所有乡卫生院都缺药。


联系药商进货、备货,但是厂家一时也发不出来。


贵州毕节一个乡镇医院院长就直言,现在基层医院就是拼库存。


哪里存的药品多一点,哪里就能多抗一阵。


有些地方“弹尽粮绝”了,只能教村民用金银花泡水、用白菜根煮水喝。


所以当你看到很多小地方的人信奉土方子,不要笑他们。


他们未必就是愚昧,他们或许只是无奈。




不光缺药,农村医疗还缺人。


乡下长大的孩子估计都记得,每个村子基本只有一两个村医。


给你瞧过病,也给你父亲、爷爷瞧过病,村子里的人不管是头疼脑热、大病小病,都会找ta。


有时候,他们一个人,就得守住一个村子的健康。


可疫情之下,压力山大。


过去他们不能接诊新冠感染者,所以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比如贵州西部某地,一个村子20多年全靠一位村医。


除了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他什么设备都没有。


放开之后,还是自己花了3000多买了台制氧机,才勉强能应付一些突发情况。


规模稍微大些、医护稍微多些的乡镇卫生院,也难。


据卫健委的数据,到2020年末,中国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共79.2万人,只占全国总卫生人员的5.9%。


这小小的一波医疗力量,却兜底着5亿农村人口的健康。


普通医院的医生,日均负担诊疗5.9人次。


而乡镇医师,每天负担诊疗8.5人次。


但风暴之下,乡镇医护也大面积感染。


本来就人手有限,如今很多地方在岗人数连一半都到不了。


只能急得发布公告,招募返乡大学生当志愿者,来帮帮忙。




已经缺药,缺人,可更大的难题是,真正的感染高峰,还没到来。


不少高校已陆续开始放寒假。


春运火车票也已开售,几天之后,春运即将开始。


疫情三年,多少人终于能好好回家过个年。


有专家预测这将是三年来出行量最高的一个春节。


那么多返乡的人,将从一二线城市流向乡镇、农村。


小地方的爆发性感染,势必随着春运的到来形成一场高峰。



可隐患是,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太多了。


截至2020年底的数据,乡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高达1.21亿。


而且年轻时习惯了干体力活的他们,恐怕比城市老人有着更普遍的基础病,新冠重症率也或许更高。


这些天,我们在新闻里看到6天内16位高龄院士的离去,看到高校里一条接一条的讣告,很是心痛。



但你想过没有,这些院士、教授、城市老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远高于农村老人。


他们都没躲过这一劫,那些农村老人又该怎么办?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明白,对老人来说,冬天是很难捱的。


当农村的感染高峰来临,目前紧张的药品供应,能不能满足每一位老人的需求?


紧缺的医护人手,能不能保障每一位老人安稳过冬?


万一重症率更高,医疗资源比城市有限的乡镇医院,床位能不能吃得消?


这些巨大的不确定性,真的太让人心忧。


去年5月,印度就因为人员大幅流动,造成农村遭受疫情重创。


医疗系统一度不堪重负,有村庄里的老人只能在大树下的空地吊水,忍受病痛。


中国人往上倒三辈,祖上都是农民。


农村、乡镇住着我们的父辈、祖辈,住着我们那些上了年纪的亲人。


城里的我们资源已经相对丰富,尚且都苦不堪言。


我不敢想象,有多少农村老人,再也听不到兔年的钟声。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时间。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这些时间,正是这波疫情留给我们最后的时间窗口。


别让在城市中上演过的缺医少药,再次在农村上演。


别让在我们身上辗转过的窘迫与苦痛,再次在父辈们身上辗转。


下面几点,希望每一位根在农村的朋友,都能认真看看。


1、提前准备防疫药品、自测工具


城市里正在经历感染高峰的我们,已经吃够了抢不到药品、抗原的苦。


国家要加大供应,我们也要为自己远在农村的亲人,提前准备。


还要提防囤积涨价的人,发国难财的人,城市有,农村也不会缺。


既然这不是我们第一次经历,那就理应比上一次做得更好。


2、提前部署医疗分级诊疗体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医生提出,应对农村老人感染,最需要的是完善三级诊疗体系。


村里的村医在第一线,要辛苦一些,负责筛查脆弱老人。


一旦有老人发热,村医们得鉴别老人是否有重症倾向。


然后乡镇和县级的医院,要准备好床位、设备、设施。


筛查出来的重症老人需第一时间送到他们那里救治。


最后就是城市的三级医院。


那些更复杂、更疑难的危重症,要能及时转诊就医



3、我们每个普通人,其实也都可以尽点力


和病毒正面交手这一个月,我们都意识到,奥密克戎的传染性真的很强。


即便我们没有把病毒带回老家,老家也迟早会在无孔不入的传播下,大面积感染开。


所以既然这个春节,家乡敞开怀抱欢迎我们。


那我们就不止身体回去,还要把药品、物资、医疗知识以及康复的经验都带回去


放假之前,准备些能买到的药、口罩、抗原,带给老家不方便买到的亲人,有条件的还可以帮帮乡亲邻居。


不要夸大病毒的危害,但也要提醒他们重视病毒的伤害。


告诉他们用药知识、健康常识。


让他们了解对应症状该吃什么药,该怎么自我检测。


前天,卫健委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虽然政策的再度调整,意味着三年的防疫终于走进尾声。


可我们跟病毒最关键的一战,尚未到来。


农村感染这一仗,很硬、很难、很关键,但却在劫难逃。


趁着还有时间,我们一定要提前行动。


还是那句话,不要让城市里发生过的教训,在农村又一次上演。


希望这个春节,多点喜庆祥和,少点悲痛哀鸣。


点亮【赞】+【在看】,希望农村的老人们,都能平安度过疫情



作者简介: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公众号: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张文宏:上海感染人数是千万级别,“我感染过,症状很轻”!武汉协和:收治患者重症率33%!多地抢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专家提醒…年轻小伙携未婚妻来澳旅游探索自然,接下来的经历太难忘...多人病逝,新冠另一场危机悄悄出现阳康后,另一场危机悄悄出现四年连生3个娃,唯一赚钱的老公失业了,接下来却是最快乐的日子畅游法国(36)-葡萄酒之路张文宏最新访谈,上海预估已感染千万人,“我感染过,症状很轻”美国F2A移民(I-130)15个月获批,接下来境内申请流程是怎样的?亚特兰大一孕妇餐馆吃饭时羊水突然破裂 ,接下来一幕好暖心!阳康后,另一场危机悄悄出现!最担心的问题来了:那些感染过的人,现在怎么样了?最愿意花钱的消费者,接下来打算买什么?医药基金快速“回血”,接下来怎么操作?说来就来了慌了!11月被延期的CFA考生,接下来怎么做……英国女子想把老公埋在迪士尼,半路发现骨灰不见了,接下来一幕,全网泪崩高尔夫,未来的“高乐福”经历房地产最惨烈的一年,接下来你该怎么办?【庭院种菜】雪菜怎么腌制?亚硝酸盐从哪里来?10省连夜“放开”,最担心的问题来了:那些感染过的人,现在怎么样了?早申被defer(推迟决定),接下来怎么办?入学意愿信赶快写起来!深度:赫尔松回家了,接下来轮到谁?英国错大了,接下来真的惨了!上海警方最新通报!“阳过”后,千万要警惕这个疾病!上海一急诊室医护感染过半,能承受住吗?“幸好,最严重的时期快过去了”今冬新冠趋势最新发现:还没感染过新冠的人有大概率会感染XBB.1.5,再次感染几率也将加大!陶冬:美国通胀见顶, 为圣诞行情加了一把火,接下来呢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接下来怎么看?凶险!3岁女孩高烧、眼睛肿成桃,以为感染"哭株",接下来让人后怕…江泽民与小布什进行了一场智慧与意志的较量 化解了一场危机40岁“被迫”随丈夫移民日本,接下来发生的事超乎我想象……大涨之后,接下来怎么看?太惨!美国那些危险的废弃城市,路过千万要小心……都知道了?葡萄牙黄金签证续命1年,接下来看你的了 | 公司专栏上海感染过千万,而接下来的另一场危机更让人担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