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A股“开门红”,8家知名私募展望2023年市场!

A股“开门红”,8家知名私募展望2023年市场!

公众号新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2023年A股市场“开门红”,沪指已经连涨两天,本周三报收3123.52点。近期,重阳投资、星石投资、仁桥资产、清和泉资本、中欧瑞博、勤辰资产、世诚投资、瀚川投资等多家知名私募发表了2023年最新策略,对今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走势以及投资机会进行展望和分析。

基金君梳理了8家知名私募的核心观点:

重阳投资:2023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转折之年,新一轮中级行情正在酝酿,市场可能迎来估值预期与盈利共同扩张的“戴维斯双击”。看好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疫情后相关主题仍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间。

仁桥资产夏俊杰:2023年是机会远大于风险的一年,低估值风格有望重回舞台中央,港股表现更值得期待,消费的潜力和后劲不容小觑,新能源行业或将经历一次洗牌和行业出清。

清和泉资本:A股迎来了四大转机,有望出现估值修复。重点布局的行业有可选消费、建材、化工新材料、互联网和储能等。

星石投资喻宗亮:国内疫情反复、地产低迷,海外在高通胀下快速加息等因素有望迎来拐点,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重振内需持续推进,判断今年内外需景气互换,内需板块有望迎来价值回归。

中欧瑞博吴伟志:今年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走牛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高股息低估值、周期反转、疫情反转等领域,或将比较受益;估值合理的高成长股,2023年正收益的概率还是很高。

勤辰资产崔莹:预计最迟二季度以后,国内经济有望迎来一波明显的疫后复苏。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见底回升,看好中期景气度反转的机械与医药板块,泛安全类资产或将维持较高景气度,下一阶段将加强对顺周期板块的关注。

世诚投资陈家琳:对2023年经济复苏充满期待,相信泛医药有望接棒消费成为2023年的明星。在经济重启过程中,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是题中之义。

瀚川投资:相信2023年资金面和情绪面的边际优化是大概率的,市场性机会将主要是纠偏型的阶段估值修复。消费、互联网等细分行业有估值修复的机会。

重阳投资:2023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转折之年

市场或迎估值与盈利扩张的“戴维斯双击”

回顾2022年,重阳投资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在俄乌战争、疫情二次爆发以及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多重冲击下,遭遇了罕见的“戴维斯双杀”。“但是,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A股及港股市场可能已经构筑了未来2-3年的中期底部,市场尽管短期可能仍有波折,但新一轮中级行情正在酝酿,市场可能迎来估值预期与盈利共同扩张的‘戴维斯双击’。”

具体来说,重阳投资分析,盈利方面,2023年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病毒变异的确定性有望转化为经济环境的确定性,市场主体信心将显著恢复。房地产供需两侧的信用收缩接近尾声。2023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转折之年,GDP增速将自二季度起开始恢复,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以上,对应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5-10%。

利率方面,中央对2023年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精准有力”,这意味着信贷直达工具仍将是政策的首选项,总量上的降准特别是降息政策可能较为克制,国内无风险利率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美联储2023年可能在沟通上保持鹰派,并在2023年下半年维持基准利率不变,2024年通胀确定性下行后快速降息。在市场对美国加息预期定价已经相对充分的情况下,美国长债利率和美元汇率可能已经见顶,全球流动性环境总体趋好。

还有制度方面,A股市场低迷不改双向扩容趋势,中概股退市风险已经实质性降低,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资金。从规模上看,据估计我国个人养老金有望在五年内超过万亿。 

风险偏好方面,2023年宏观政策最大的看点是通过对防疫政策和其他领域里收缩性政策的调整释放经济活力,这将大幅提升市场主体的风险偏好。

因此市场方面,重阳投资认为,随着经济活力的释放和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A股和港股均存在相当的估值修复机会。其中,港股在极端的估值水平下,受益于国内疫情放开、稳增长政策加码和美元流动性缓和,估值修复的空间可能大于A股。

结构上,重阳投资最看好兼具短期复苏弹性和长期成长逻辑的公司,特别是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相关的公司。同时,疫情后相关主题仍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间。这不仅包括疫情后可能的报复性消费领域,也包括疫情后某些行业可能的补偿性投资,以及疫情期间行业供给格局明显改善的领域。

仁桥资产:低估值风格有望重回舞台中央

新能源行业或将经历一次洗牌

整体而言,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认为,2023年是机会远大于风险的一年。

首先,2023年风格转换会进一步演绎,低估值风格有望重回舞台中央。在经历了三年多的成长风格周期之后,价值风格自2022年起已逐渐回归,只不过在2022年这种单边下跌的市场中,上证50为代表的价值风格也仅仅是收获了有限的相对收益而已,离绝对收益的目标尚远。2023年,在市场整体回暖的过程中,价值风格有望脱颖而出,看好低估值的核心资产的表现。当然,港股是低估值核心资产的大本营,其2023年的表现更值得期待。

其次,2023年,消费的潜力和后劲不容小觑。伴随着地产政策的回暖以及疫情管控的放开,中国的内需消费将展示出勃勃生机。汇总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的消费数据,其中,有一些共性的方向值得借鉴。整体来讲,商品消费的复苏力度是明显好于服务消费的,这里面,住房及家居、奢侈品、体育用品和饮料是复苏力度最强的,至于中国的消费复苏是否也会效仿此路径,拭目以待。

再次,2023年新能源行业会经历一次洗牌和行业出清。新能源行业作为典型的周期性成长股,其成长性在过去三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光伏行业的装机量上了新的台阶,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也达到了新的高度。直到最近,行业最坚挺的环节开始出现了松动,光伏硅料的价格以及碳酸锂的价格开始调整,这背后是供需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在逐渐放缓,供给在快速释放,所以,周期的力量只会迟到,不会缺席,行业调整的大幕已正式拉开,行业会经历一次痛苦的洗牌,利润总额会下降,部分环节甚至会出现亏损,最终唯有产能的实质出清才能拯救行业,新一轮的上升周期也才可能再次降临。

最后,2023年国内经济走向过热的风险是存在的,这次几乎同时启动了房地产和消费两个大的引擎,这在国内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当经济真的出现过热的苗头时,投资者必然开始担心通胀和货币政策,好的一点是,2023年国内很多行业都处在产能释放的周期,也包括猪周期,同时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也有望在低位徘徊,因此,全年来看,通胀大概率是可控的,但2024年也许就不一样了。

清和泉资本:A股迎来了四大转机

看好可选消费、建材、化工新材料等

回顾过去,清和泉资本认为,2022年大类资产处于“滞胀”周期,全球风险资产大幅承压,A股也面临国内外多重冲击。展望2023年,大类资产有望切换至“衰退”象限,估值压力缓减,而A股市场迎来了多重转折,有望从低位展开修复。“我们认为2023年市场有望走出‘滞胀’,一定程度上可参考2019年,A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站在当下,清和泉资本认为,A股迎来了四大转机,一是中国防疫政策重大优化,二是中国地产政策全面转向,三是海外通胀确认了拐点,四是美联储紧缩政策在退坡。“尽管未来经济重启之路仍面临阻力,市场信心重塑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对2023年的市场充满了期待。”

关于新一年的市场环境,清和泉资本认为有三个特征:一是中国经济非典型的复苏。二是经济发展和安全的交替。三是美联储加息将进入尾声。“所以,投资主线中,我们认为上半年消费链和地产链机会更多,下半年安全链机会有望扩散。”

清和泉资本称,2022年以来市场呈现三大特征:波动加大+行业轮涨+风格轮动。背后存在一些宏观长期因素的变化,经济稳定性变差+利率中枢抬升+增长持续性变弱,所以,新的市场特征2023年或许仍会延续,投资精细化和组合均衡化是未来的应对方式。

在投资方向上,清和泉资本表示,沿着看好的几条主线,重点布局的行业有可选消费、建材、化工新材料、互联网和储能等。另外,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内需恢复是否会乏力;二是海外是否会深度衰退;三是海外通胀是否根深蒂固。

星石投资:内需板块有望迎来价值回归

回顾2022年,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副总经理喻宗亮认为,国内疫情反复、地产低迷,海外在历史性高通胀之下快速加息,“内滞外胀”是压制A股走势的核心因素。展望2023年,前述三座大山有望迎来拐点,随着中国经济重振内需持续推进,判断今年内外需景气互换,内需板块有望迎来价值回归。

具体来看,2023年海外衰退风险加大,出口型行业基本面承压。2022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对经济的冲击加速显现,基本面要求货币政策暂停收紧;但地缘因素、能源转型、劳动力短缺等供给因素会抬升通胀长期中枢,美联储利率高位维持时间可能较长,外需存在超预期衰退的可能。

喻宗亮表示,随着外需回落加深,稳内需政策进入发力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扩内需成为下一阶段的战略重心。一方面,防疫政策变化会带动就业恢复,就业的恢复进一步带来收入增长的提升,从而促进消费的回升;在经济回升过程中,消费信心也会逐步恢复,从而促进超额储蓄释放,增强弹性。另一方面,地产销售、投资已经回落至接近长期均衡水平,随着地产政策的强化、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地产对经济的拖累将显著弱化。

因此,投资方向上,看好内需价值回归。复盘过去几轮外需下行周期,稳内需政策强化后,消费普遍表现更好,预计本轮周期也将类似。除需求恢复外,本轮周期中消费行业供给面好于过往任何时期,在供需双重作用下,消费行业盈利弹性将显著加强。

喻宗亮分析,自201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内需行业已经呈现出总量增速放缓但格局优化的特征;而3年疫情冲击下,企业资本开支的意愿和能力更加疲弱,行业供给曲线越来越缺乏弹性,头部企业定价权显著提升。在供给大幅出清的加持下,一旦需求复苏迈过平衡点,小幅的需求增长都可能会带来价格的快速上涨。海外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后,消费价格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回升。而过去两年部分高景气的出口型行业资本开支大幅增长,未来或将面临供给增多而需求放缓的局面。

“海外来看,美联储抗通胀目标仍面临压力,政策利率高位持续性可能超预期。国内目前基本面仍然低迷,剩余流动性短期仍处于历史高位,但随着需求的恢复,过度宽松的剩余流动性将逐步回归中性,估值处于历史低分位数的内需领域更好。”喻宗亮说。

中欧瑞博:今年中国资本市场或迎结构牛市

高股息低估值、周期和疫情反转等领域将受益

海外市场方面,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认为,美股经过2022年这一轮杀跌后,高估值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是考虑到这一轮联储加息、美元升值依然处于过程中,真正的衰退考验对于不少企业和金融机构来说,还没有真正来到面前。通俗的说,还需要让高利率和衰退的子弹飞一会。但是在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这种影响或许未必能够持续一整年。不排除美国资本市场上半年就对美国经济的衰退做出充分的反应,如果是那样,美国资本市场2023年会不会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呢?不确定,但一切皆有可能。

“但对于美股中优质公司来说,难得面临一次衰退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抛售,从长期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定是罕见不容错过的战略性机会。或许就像2022年中概股挖出的深坑一样。”吴伟志说。

中国资本市场方面,吴伟志表示,经过过往几年持续结构调整释放下,市场整体的估值不贵,有不少领域甚至处于历史性的低估位置。叠加2023年稳经济大背景下,货币和财政边际依然会保持宽松,因此对经济与资本市场都是偏积极的。

吴伟志认为,历史上看,国际经济衰退压力越大,国内启动投资和消费内需的迫切性越高。因此,即便全球环境不支持全面牛和泡沫牛,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走牛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估值合理的高成长股,2023年正收益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对于高股息低估值领域,周期反转领域,疫情反转领域等,这些领域我们认为在2023年结构牛市中会是比较受益的领域。”

勤辰资产:经济有望迎来一波明显的疫后复苏

关注机械与医药、泛安全类资产、顺周期等

展望2023年,勤辰资产合伙人崔莹认为,美国通胀、中国疫情管控和欧洲战争与能源危机都有缓解的趋势:美国核心CPI的月环比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到了0.2-0.3%,尽管市场仍然担心终值利率的高度与持续时间超预期,但是随着美国通胀进入顶部区域,全球流动性大概率进入拐点;国内疫情政策转向早于市场预期,尽管疫后经济修复进程的可能是“一波三折”,但是参考国际经验,预计最迟2023年二季度(2022年低基数)以后,国内经济有望迎来一波明显的疫后复苏;而俄乌战争正在走向拐点,对于油价与世界通胀的外溢影响显著弱化。

崔莹指出,2023年市场能否类似19年强势反弹核心是地产的复苏程度,对于这点应对比预测重要。但是2022年低基数背景下2023年地产对于经济拖累程度显著下降是比较容易的判断,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见底回升,市场结构性机会应多于2022年。

投资方向上,崔莹看好中期景气度反转的机械与医药板块。疫情管控放开后可能的短暂混乱和缺工对制造业影响有限,经济去地产化背景下,制造业的附加值和贡献率上升,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份额提升趋势确定,流程工业领域自动化和国产化趋势明确。疫情管控放开后,中药和药房等领域受益确定,而疫情之后相关需求的复苏才是更为刚性的“必选消费”。

泛安全类资产2022年底表现不佳,更多的是因为市场之前把这类资产作为避险资产进行配置。新冠疫情后强调本国供应链安全是全球各国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之后,泛安全类资产在政策扶持背景下有望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包括工业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军工等领域国产化。

2023年经济基本面触底复苏的概率大,尽管短期Reopen带来压力,但是2023年年中后有望迎来“疫后复苏”确认叠加“政府定向刺激”政策,站在2023年全年角度经济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下一阶段将加强对顺周期板块的关注,特别是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相结合的部分顺周期领域央国企,关注这类企业在股权激励、业绩释放与分红、投资者沟通等方面的持续改善。

世诚投资:对经济复苏充满期待

泛医药有望接棒消费成为2023年明星

世诚投资创始人陈家琳表示,2023年的主题词是重启。这种重启将在各领域同时发生,从经济到社会生活到资本市场。对2023年经济复苏充满期待。

其中,消费毫无疑问是新年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不过二级市场与经济重启、出行相关的服务消费板块早就“抢跑”了。在泛消费领域,只有一类个股还能进入“法眼”:基本面因宏观和行业而受损,同时公司自身的超额经营能力保持良好,且股价也还明显受损的公司及其股票。

相比较而言,更期待泛医药板块的重启。结合行业政策、外部商业环境确定性、交易结构等诸方面的积极变化,充分回调之后的泛医药板块其性价比已达到新的均衡,吸引力大幅增加。虽然近期股价略有反弹,交易热度仍属温和,远没有到过热的程度。相信泛医药有望接棒消费成为2023年的明星。

顺着行业政策的思路,世诚投资提升了互联网平台经济在2023年的投资评级。

另外,在经济重启过程中,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是题中之义。在保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方面,以能源革命为代表的制造业呈现了广阔的投资空间。

瀚川投资:资金、情绪面的边际优化是大概率的

消费、互联网等有估值修复的机会

关于宏观和市场,瀚川投资认为,今年市场会因宏观层面的边际改善而带来更多的托底力和整体稳定性,但同时也会在政治与经济层面的发展趋势中继续投资方式重塑的过程。

相较于2022年,瀚川投资表示,相信2023年资金面和情绪面的边际优化是大概率的:首先,欧美发达市场加息抑制通胀的过程接近临界点,不得不受到潜在衰退的约束,面对可能的本地经济衰退,资金对新兴市场的再配置可能性提升;其次,虽然全球政治博弈阶段性的走势尚不明朗,但随着管控的放开,至少中国的一个需求、供给的压制因素比预期更快退出,国内消费与投资的信心恢复将有利于市场情绪的改善,而在这个复苏较为缓慢过程中,国内的利率水平预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较低水平。

瀚川投资认为,在驱动经济全面复苏的总量抓手重新出现之前,市场性机会将主要是纠偏型的阶段估值修复,而“阿尔法”或个股层面的机会虽更为稀缺,但长期弹性也会更大。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原则前提下,股票市场投资也可能从“大而大”为主继续向“小而美”为主转变。

关于投资机会,瀚川投资表示,中国的经济韧性强,在组合层面一直把相当的配置空间留给有“新”业绩成长带来价值增量的个股投资,这里面新材料、通用设备、金属加工、新能源相关标的较多;同时,市场中也积累了不少细分行业的估值修复交易机会,比如消费、互联网等。

编辑:黄梅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展望2023 | 家电市场将迎实质性复苏【TSVC】2023年TSVC要投什么?- Zoom首轮投资人展望20232023年首月,全国新开商业项目数量“开门红”了?肆拾玖坊张鹏:2023年看好IOT、AI、数字化营销与运营类产品|展望2023曹远征: 去全球化, 还是全球化新安排? 展望2023年全球与中国经济展望2023: 新年的愿望 Hope for 2023掀开【心跳狂欢夜】的面罩 ---《草原之夜》兔年“开门红”!港股太嗨了:暴涨400点!影视股爆发,汽车股集体上涨!腾讯收复400元,泄密?小米回应来了股市或将“满血复苏” !私募展望2023年:重点布局消费、新能源、医药等​展望2023 | 半导体穿越市场新周期【财富大餐】“开门红”后,春季行情能否持续?刚刚去买了这个包包年末巨献!1万字投资干货来了!陆彬领衔汇丰晋信投资团队展望2023年……超140只扎堆发行!冲刺新年“开门红”准备进入长期租赁房地产市场的爱彼迎能迎来“开门红”吗?2023年开门红!发射成功!在美国281.结案,再见了精神病院明年是美国建住宅项目并长期持有的好时机直播预告 | 任泽平:展望2023经济、政策和市场各地工信系统快马加鞭冲刺首季“开门红”2023年车市未现“开门红” 1月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销量齐跌【宏观市场】超预期的信贷“开门红”从何而来—评2023年1月金融数据上海80后男子晒择偶标准,要求女生“开门红”?网友怒骂:真下头!【广发策略|港股“天亮了”系列重温】港股“天亮了”—港股“战略机遇”系列之一(首发于22.11.13)冠军基金经理最新发声;超140只基金冲刺新年“开门红”…!一周基金大事来了【广发策略|港股“天亮了”系列重温】港股“牛市三阶段”—港股“战略机遇”系列之二(首发于22.11.18)1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余音绕梁私募一月报:市场情绪回暖,A股迎来开门红,百亿机构再添新将我们和ChatGPT聊了聊2023年的数字化|展望2023开门红,演变成了开门黑。别慌,你还有机会港股二月大涨迎“开门红”,科技指数飙涨3.37%!三胎概念股大爆发,最牛一度飙涨超150%!超级“开门红”!刚刚,港股嗨了:暴涨400点!影视、汽车股飙升,腾讯收复400元,A50直线拉升银行消费贷现“开门红”!聚焦丨中国“开门红”为世界经济增添暖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