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发布CodeArts TestPlan测试管理平台,守护产品质量之魂
今天,华为云正式发布CodeArts TestPlan,这是一款自主研发的一站式测试管理平台,沉淀了华为30多年高质量的软件测试工程方法与实践,覆盖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评估等全流程,旨在帮助企业协同、高效、可信地开展软件开发测试活动,保障产品上市质量。
▲点击查看CodeArts TestPlan全景图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万物互联的时代,随着软件规模的持续增长,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测试挑战:
产品测试设计粗放,测试执行覆盖不全,漏测导致现网事故时有发生;
产品架构复杂,组件并行分支多,跨团队跨项目测试协同效率低;
测试人员流动率大,产品频繁重构,亟需高质量的测试工程来验证存量特性,保障产品功能正常,高质量上线。
针对这一系列研发测试挑战,华为云CodeArts TestPlan重磅发布五大特性:
特性一
启发式测试策略与设计
让测试完备性不再遥不可及
缺陷越早发现,修复成本越低。数据显示,产品发布后每个缺陷的平均修复成本是验证阶段的6倍以上。遗留到产品发布后的缺陷,不仅会大量增加企业的研发修复成本,还会影响产品的口碑和客户满意度。因此,如何提升测试的完备性,提前拦截产品缺陷,是企业产品质量面临的TOP级问题。
针对这一研发痛点,华为云CodeArts TestPlan提供了多维度测试策略和设计模板,应用启发式测试策略和设计模型,提供“需求-场景-测试点-测试用例”四层测试分解设计能力,启发测试人员发散性思维,将脑海中的测试模型图形化地表达出来,支撑所有利益干系人高效沟通与交流。
通过该特性,能够持续优化测试完备度,提升30%的测试设计效率,帮助测试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减少产品测试遗漏。
特性二
亿级测试资产管理,大规模团队协同测试
保障产品特性不丢失
如何管理好大规模测试资产,如何协同大规模测试团队,如何保证客户的价值特性不丢失、体验不下降,都是企业产品测试面临的关键挑战。
华为云CodeArts TestPlan提供了测试用例基线化管理能力,持续积累和沉淀测试用例,帮助企业实现产品价值特性的看护。
同时,TestPlan提供了“产品基线库、版本分支、测试计划”三层用例管理和评估能力,支撑团队间作业的高效协同,实现亿级测试资产的管理与跨版本复用,满足复杂产品多版本并行研发交付的场景,测试资产复用率提升60%。
特性三
内置IPD测试流程与规范
让高质量从偶然到必然
随着产品的规模和复杂度增加,测试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有章可循,形成科学的流程和规范。
以华为公司为例,为保障产品测试活动有序开展,华为在IPD流程中定义了从需求分析阶段到版本发布阶段之间的详细测试活动和流程,并通过标准化的规范,持续保障测试验证的高质量。
华为云CodeArts TestPlan内置IPD测试流程与规范,从测试策略、测试设计、测试管理、测试执行到测试评估,全流程融入IPD高质量实践精髓,伴随着华为产品发展而持续优化演进,广泛应用于华为各业务线的产品测试中。
特性四
全方位测试质量评估
杜绝“盲人摸象”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所有的商业产品质量管理都不例外。
基于成熟的测试质量评估模型和规范,对产品质量的科学、客观评估,可以让产品质量可视化、可度量,让产品发布前的质量评估不再“盲人摸象”,更利于产品持续改进,“让质量暴露在阳光下”,达成高质量的目标。
特性五
建立测试双向追溯链
以过程可信保障结果可信
ISO15288测试规范定义了通用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其中,验证过程与确认过程中提出了对需求、测试设计方案、用例、缺陷等双向可追溯的要求。在华为内部,测试过程端到端可追溯也成为了明文要求的标准。
华为云CodeArts TestPlan支持建立需求、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缺陷等双向关联,实现测试过程可追溯,通过可信的测试过程,保障结果可信。
基于以上五大特性,华为云CodeArts TestPlan实现了测试全流程标准化、测试资产复用及基线化、测试端到端过程动态实时监控,保障测试过程可信,持续助力客户的产品高质量交付。
截至2022年年底,华为云CodeArts TestPlan已经高效支撑华为超过4万测试人员的测试作业,测试用例月执行超过2亿次,月API调用量超过12亿次,累计管理超过10亿测试用例,覆盖华为终端、网络、云计算、芯片、汽车等大规模复杂业务场景。
过去30多年来,华为公司一步步经历了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测试发展历程,基于协同、高效、可信的测试理念,形成了丰富而完整的测试体系。
展望未来,华为云CodeArts TestPlan将不断沉淀大型企业测试最佳实践,打造测试覆盖全、测试评估准、测试执行快、测试周期短、测试成本低的测试管理平台,持续提升关键技术竞争力,守护客户产品质量,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此文为推广文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