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罗振宇:声望是内容最好的标尺 | 新周刊专访

罗振宇:声望是内容最好的标尺 | 新周刊专访

公众号新闻
每天早上给读者发一条60秒的语音,罗振宇坚持了10年;每年做一场跨年演讲,罗振宇进行到了第8年,他打算讲满20年。有人批评这是“行为艺术”,形式大于内容,但在罗振宇看来,形式就是内容本身,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都是形式大于内容。
今年跨年演讲的前一天,罗振宇还在背演讲稿——一份长达4万字的年终汇报。
“为什么要执着于把它背下来,看提词器不行吗?”

“观众看得出来啊。就像我每天都坚持一口气把 60 秒语音录完一样,很多人说音频可以编辑,但是我知道观众听得出来。有时候拼的不就是一线之差么?”

罗振宇推崇形式,而世界上最有形式感的事物或许就是时间,他把自己的跨年演讲命名为“时间的朋友”,把所有事情安排进时间表,变成像时间本身一样分毫不差。

他还相信持续和习惯的意义。“任何人都不会成为时间的朋友,但你做的事情是有机会的。有的事情持续时间越久,价值就越大。”

今年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第8年,如无意外,罗振宇还要再讲12次,一直到他61岁那年,也就是2035年。说做多少年就做多少年,不会因为读者挽留而延长,也不会因为骂声而中断,这也是罗振宇追求的形式感,也是他处理用户审美疲劳的手段。

2022年12月21日,“罗胖60秒”语音发满十年,罗振宇遵从当初的约定,就此打住。他形容这是“刑满释放”,但他其实很享受这种形式感。“每天一秒不多,一秒不少;十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它的价值就在这。”

时间回到15年前,罗振宇离开央视创业,用了4年时间,成功从幕后转到台前,孕育出了一档单人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一开始,他的野心并不大:用5年追上《冬吴相对论》——一档平均点击量在1万多次的脱口秀节目。但《罗辑思维》第一期就达到了800万次的播放量,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十多年过去,《罗辑思维》发展成了“思维造物”,罗振宇也把“知识服务”推上了互联网创业的风口。毁誉随之而来,罗振宇一度激烈地蔑视部分人的批评,“质疑我的都是傻X”。现在他对骂声似乎看得更开了,“一张嘴就能把所有耳朵哄开心,根本就不是一个凡人能做到的事情”。

站在2023年的开端,罗振宇如何看待当前的知识服务行业?如何回应人们对他的批评?“时间的朋友”满20年后,他打算做什么?《罗辑思维》推送完最后一条“罗胖60秒”后不久,本刊记者和罗振宇聊了聊。

知识已经不是唯一的命运变量
新周刊去年的跨年演讲让你突发性耳聋,现在你的耳朵怎么样了?

罗振宇左耳还是没好,住院后左眼又有了飞蚊症。上半年觉得就快活不下去了,后来慢慢想通了,人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我们的听觉和视觉生来都是残缺的,我们听不见次声波和超声波,也看不见紫外线。对我来说,现在唯一的区别就是需要麻烦别人尽量在我右边讲话。

新周刊2022年是《罗辑思维》十周年,《罗辑思维》从一档知识脱口秀发展成了知识服务的标志性品牌,你觉得知识服务这个行业,在这十年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罗振宇最明显的就是从业者变多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玩玩的赛道,当然质量也参差不齐。

新周刊那你眼中的好内容长什么样?

罗振宇任何好的作家都有可能被骂成屎,但是用户需要,这就是一个很具体的标准。就像当年的于丹唤醒了中国人对于《论语》的好奇心一样,大家突然觉得自己需要了,这就是好的内容创作者。

新周刊如果让你选择,在创业的十年里,对《罗辑思维》和得到最重要的几个时刻、几件事,是什么?

罗振宇:第一个事是田溯宁老师送给我们一个词,叫知识运营商,运营这个词它给我们开了一个极大的脑洞,也坚持了我们做知识服务行业的决心。

还有一些关键时刻,比如跨年演讲、开设得到高研院。我们也慢慢意识到,让用户之间互相认识、互相汲取资源和营养,比我们做内容更重要。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时刻,是十几天前60满十年,我们终于停更了。说做十年就做十年,一点也不贪恋。敢于在公司这架战车上把“罗胖”、“罗胖60秒”这两个IP从老发动机上撤下来,就意味着你对未来保持了开放性。

新周刊2018 年前后,突然有很多人在网上骂你,这是怎么回事?

罗振宇对,当时有一篇稿子,叫《罗振宇的骗局》,一下子颠覆了我的心态。开始我们还觉得委屈,但是后来意识到我们确实德不配位,享受了过高的社会声望,所以自然就会有人看不惯。这件事也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创业公司不能只有油门,必须得有刹车。

所以我当时回应“不骂人是修养,不被人骂是修行”。如果你觉得别人骂你没有道理,先别跟他杠,这没有意义。你先看看自己的修行是不是真的无瑕到了不被人骂的程度,如果没有,那就继续修行。

新周刊你刚刚提到《罗振宇的骗局》这篇文章,里面有哪一句话是你比较认同的?

罗振宇并没有,这事给我最大的刺激在于,他内容有那么多不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看、那么多人有共鸣。

新周刊:你曾说知识服务这一行应该是有手艺的,能够演化出分工。作为这一行的开创者和原住民,你认为它的手艺具体是什么?应该达到什么标准?

罗振宇手艺应该像台阶,而不是门槛。如果是门槛的话,谁越过这个门槛,谁就可以进来在这捞钱,这就绝不是行业。行业是人类社会最温暖的一个存在,它可以引导一段生命,以很低阶的方式进来,让你看到光和台阶尽头的风景。

新周刊知识服务有一个特殊性,它的用户是会成长的,授人以渔之后,用户学会了自我学习,或者有了新的兴趣,他们可能会慢慢离开知识服务平台。对“得到”来说,这是否会带来比较大的挑战?知识服务行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罗振宇不能这么想。它不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供给和需求关系。知识服务最重要的枢纽是声望、是信任、是关系。互联网时代,因为有我们这样的知识服务公司,普通人也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类似的服务,我觉得这是这一行的根。

新周刊知识可以像包装好的药物一样,吃了就可以吸收和掌握吗?

罗振宇我并不觉得知识就可以直接解决问题,这个话可以倒过来说,是因为你先有问题,我才能给你解决方案。

你说你学会了很多知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太正常了,因为也许你并不需要它。东亚民族对于知识有时候期待太高,觉得我学会什么什么,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你心里连个问题都没有,就想靠知识来改变命运,怎么可能?

新周刊那你小时候就没有迷信过“知识会改变命运”吗?

罗振宇我们这一代人都迷信,因为书读得越多,岗位就相对越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即知识的兑现率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哪份知识也不保证你能过得好,这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一件好事,就比如现在会有人坐飞机去找一个网红托尼理发,方方面面的禀赋、机遇、偏好都能被兑现。知识已经不成为唯一的命运变量了,谁说这只能是读书人的天下,没这个道理。

新周刊你曾说,传播工具的进化产生了更多的信息茧房,「得到」要做的是打破这个壁垒。现在,你觉得这个壁垒是更高了,还是有所瓦解?

罗振宇其实“信息茧房”在古代就有了,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它被显性表达出来了而已。之前的“茧房”体现为社区的风格、身份的风格或者居住地的风格。那时候的“茧房”更硬,更难被破开。很难讲现在的“茧房”有没有被瓦解,起码“得到”的书,一本接着一本被卖到了边远的地区,我觉得这就是刺破“茧房”的一根针。

我们这代人确实很幸运
新周刊你是1993年到北京的,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窦唯加入魔岩文化,中国电影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你当时感受到的氛围是什么样的?这段岁月对你有什么滋养和影响?

罗振宇当年我读的是北京广播学院,它的很多专业设置跟电影学院都是通的,所以我对那个时代电影圈活跃的一些人印象特别深。那个时候的北京,像武侠小说里描述的江湖,一个和尚、一个道士、一个女子、一个长相丑陋的人、一个乞丐,各种各样的怪人在身边都能看到,你都不知道他是哪门哪派的,修为到底有多高。

新周刊这种多样性,大概是在什么时候慢慢变单一了?

罗振宇城市化之后,现代化必然会让生活方式变得单一。因为现代化的主题是追求效率、速度,和胜利。你只是追求效率,比如你跑步,只要你有一个念头,我要跑得越来越快,或者我要赢得这场比赛。不好意思,一定有最正确的跑法——一个你必须让自己无限逼近的一个最正确的跑法,单一性自然就会发生。

新周刊但我记得你也是一个追求极致效率的人。

罗振宇我追求的是自制力的效率。你比如我做“罗胖60秒”这个事儿,我上哪追求效率去?我追求的就是一个行为艺术。

我也从来不跟大家聊“罗胖60秒”每天得涨多少粉,得有多少传播量,我从来不关心这事,我关心的是这个姿态能不能把它表演下来。所以舞蹈和奔跑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处事姿态。

新周刊2003年,你已经买了第二套房,当时北京房价平均是4000多块,十年后你卖掉的时候北京房价均价涨到了三四万元。回过头来看,你会觉得自己在财富积累这条道路上,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吗?

罗振宇是,我们这代人确实很幸运。当时到大城市,你只要是有一份工作,基本上都能买得起房。所以我现在面对公司那些年轻同事的时候,五味杂陈。因为你知道你支付给年轻人的工资,是不足以支撑他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买房的。

新周刊那问个现实点的问题,如果你亲戚的小孩也在一线城市,但他能力一般,他的家庭没有办法支撑他一直在一线城市买房。这种情况下,你还会建议他留在一线城市打拼吗?

罗振宇这倒是一定的,因为留下来会有更多可能的机会。


任何人都不会成为时间的朋友

新周刊“罗胖60秒”的语音坚持了十年,在结束的那天,你是什么感受?

罗振宇刑满释放了(笑)。我说过了,“罗胖60秒”它就是个行为艺术,所以它必须是起始高潮,结尾余韵。这就要求它:每天一秒不多,一秒不少;十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因为我知道它的价值就在这。

罗振宇采访现场。/摄影:禤灿雄

新周刊但是有些网友就会说,这个东西的形式大于内容。

罗振宇当然,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杂志可以一本出很厚吗,就因为这一期内容好?不,《新周刊》一期就这么多,封面就那风格,每期就一个话题。杜甫一首诗写8万字,你看吗?五绝就是20个字,形式就是内容本身。

新周刊这60 秒语音是如何选材的?

罗振宇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内容的人经常会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去迎合他人。你老在判断用户想听什么,怎么样转发量高,这个会让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人陷入混乱,莫衷一是。所以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作为方法,必须是我自己受到启发的问题。

新周刊这些疑问都是靠什么养出来的?怎么保证每天的输入?

罗振宇对我来说,做罗胖60秒的这3652 天,其实是在填补3652个洞。我不是写稿的时候才会思考这60秒要讲什么,而是我从早到晚心里都会琢磨这个事情。开会、见人、读书的时候,我都在填这个洞。

新周刊退休之后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打算?

罗振宇我可能会去拍纪录片,去记录一下各行各业的shaper(塑造者)。对,这个词这几年对我影响特别大。过去几十年,我们太关注效率增长。这些都是没有边界的事情,但是我现在特别想关注一些有边界的事情。

比如一个外卖小哥是怎么做成单量第一的,深圳最火的奶茶店是怎么在一个月卖出 20 万杯的。我不好奇他们赚了多少钱,我只关心他们是怎么做成的。因为很多人在边界之内是大神,一旦用没有边界的标尺衡量,他就啥也不是。

新周刊前两天我在“罗胖60秒”里听到一句话觉得挺有意思,“一个人如果能把一件事做成,一定是因为他有一个非理性的偏好”,那对于你来说,你的非理性偏好又是什么?

罗振宇我喜欢一个“铁三角”,就是挑战、努力和成就。可以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求虐,这个过程中,能不能感知自己的努力是很重要的一个变量。

就像我,今年马上 50 岁了,开始学钢琴。我是我们班上最年轻的,剩下都是一堆六七十的大姐。在钢琴里面,我就能找到这个铁三角,弹得好不好,你都不需要听众,你自己就能知道。比如做知识服务这行,我为什么那么强调运营?因为这事可以靠努力来完成。

罗振宇钢琴练习打卡白板。/摄影:禤灿雄
新周刊你会觉得自己太卷吗?有一种观点认为,你传播的是内卷,因为而李诞输出的是松弛感。你赞同吗?

罗振宇什么叫卷?卷是做同样的事情,互相耗着,是低价值的重复竞争。说李诞躺平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有多努力,我和他还算熟,所以我知道他对自己有多严苛。李诞之前不是出了一本《脱口秀工作手册》吗?你读完就会知道他是一个多么正儿八经的人。

新周刊当初为什么把跨年演讲取名为“时间的朋友”?

罗振宇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成为时间的朋友,但你做的事情是有机会的。更准确地说,有机会的是我们编制的时间表。有的事情持续时间越久,价值就越大。而有的事情时间越久,价值反而越小,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时间表。

能变成时间表的东西,就会变成强大的习惯。所以时间的朋友就代表时间越长,它就越好。比如跨年演讲,如果我经常改在28 号或者1号,那它就不会成为“时间的朋友”。

新周刊据说每年准备跨年演讲,都是你压力最大的时候,来自于哪个部分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罗振宇来自同事而不是观众,公司为了准备跨年演讲,几乎调集了最精悍的力量来陪我。

跨年演讲的观众可能跟春晚的观众很类似,到点就来了,虽然每年都会吐槽,但每年也都会看。观众为什么要看跨年演讲,是因为他觉得我在跨年这一天,我得琢磨点事儿。所以对于这批人来说,我们的跨年演讲也只是他思考自己的背景音,我们千万别把自己的作用想得太大。

新周刊跨年演讲要做20届其实挺难的,你有想过会没法完成计划吗?

罗振宇既然要做20年,那中间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我能想到的最坏的情况就是我死了。你别笑,我真想过。

只要我的死不是突发的,我临死之前也会给接下来的12场跨年演讲拟一个提纲,变成12个信封,每到每年12月31日拆一信封,还会请人指定好替我宣读这封信的人。你倒是提醒我了,我要是突然嘎嘣,这 12 封信,现在就该写。

新周刊抛开商业上的考虑,每年做一场知识跨年演讲,你对它的期待是什么?

罗振宇我在构想一个全新的跨年演讲形态,但是我现在不能透露。我预感跨年演讲会慢慢变成一场私人长谈。演讲是灌输,而长谈是整理。我应该会退回到一个更古早的人和人之间交互的状态。

新周刊这些年来,大家对跨年演讲的评价褒贬不一,你自己怎么看?

罗振宇跨年演讲的意义就相当于开创了另一个中秋节、另一个春晚。哪年春晚没人骂?边看边骂很正常。一张嘴就能把所有耳朵哄开心,根本就不是一个凡人能做到的事情。重要的是你创造了一个场域,让大家有机会在跨年这天晚上进行思考。

新周刊做跨年演讲这些年,你会感觉越来越难概括和描述一年的事情吗?

罗振宇其实跨年演讲也不想承担这个任务,因为它不是媒体,你们做年终特刊,承担着总结过往的任务,但跨年演讲是一个服务产品,就像中秋节——不好意思又拿中秋节举例子,我真的太爱这个东西了——它只不过是框定了一个思念的主题,至于你思念的到底是什么,那是你自己的事。跨年演讲只是划定了这么一个场域,它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内容。

新周刊疫情对于知识服务有什么大的影响?

罗振宇有人会以为我们在疫情期间受益,但知识服务这一行的命根子并不在于大家的时间,而是大家的问题意识。这三年,大家对艺术、科技、文史的兴趣一下子消失了,想得更多的是我怎么出去、怎么挣钱。生机收束,才是对我们行业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新周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罗振宇没有对手罗振宇们,崩了?年终演讲 13 个必看观点|罗振宇吴晓波刘润毛泽东一生大公无私验证的真理神鹰球,信天翁,凤凰球,可遇不可求!​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这几天看到好几个网友问到站姿腹肌轮的做法情况,我发一个视频吧。罗振宇跨年演讲:2023,给你讲22个故事刘润|吴晓波|罗振宇|任泽平|管清友|秋叶大叔的跨年演讲,一次看全!52个文案金句,看完罗振宇跨年演讲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22个好故事带来的启发罗振宇2023年跨年演讲给营销人的七个启发52个文案金句,看完罗振宇跨年演讲!罗振宇2023年跨年演讲4万字,我萃取了这5句话小日子这样过,也挺好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做好手头的事,自然会有答案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声不大、气不盛、音不高罗振宇放下罗振宇:一场预谋10年的告别|36氪专访罗振宇的55条成事心法,句句扎心!罗振宇放下罗振宇:一场预谋10年的告别90条金句,看懂2023跨年演讲精华 | 罗振宇吴晓波刘润柯洲陌上深圳015 没有最好的年纪,只有最好的我们比罗振宇还能挣钱的“卖课”公司,赴美IPO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罗振宇的跨年演讲PPT,怎么变成这样了?看完直接无语了......​分享什么内容最有价值?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PPT~FBEC大会 | 芒果幻视总经理肖征宇:芒果系坚定看好元宇宙内容领域蒙田:什么是最好的活法,最好的工作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PPT活动预告:声动早咖啡的数百位主编们,请就位!思维导图 |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做好手头的事,自然会有答案《易经》和乾卦年终演讲18个必看观点|罗振宇吴晓波刘润柯洲金句合集|52个文案金句,看完罗振宇跨年演讲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