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人,都很擅长这个动作
心理咨询中常提到一个关于如何「爱自己」的概念。至于一个人究竟如何才算是「爱自己」,似乎既没有标准的答案,又不免觉得「爱自己」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容易被理解为自私自利。放眼望去,人们只愿意讨论为他人付出和奉献;向内看见自己、爱自己这件事情显得尤为困难。
要谈如何爱自己,首先要理解一个人的「自我」是如何形成的。英国精神分析师唐纳德· 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有一个非常动人的、对于一个人是如何形成的描述。
大意是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和外界建立关系,不断地在关系中形成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整合自我」:我们先是和主要养育者建立关系,在关系中照见自己的样子,形成对于他人的看法和期待;然后我们逐步和家中其他养育者、更大的家族建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形成更复杂的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认识;然后我们进入学校、集体、社会。
我们不断在成长的各种关系中,重新理解和定义自我,并且形成对于他人、世界的认识和想象。
可是没有任何一段关系是完美的。母亲父亲都是有缺憾的普通人,家庭总有它作为小团体的创伤,在学校和集体中总有你必须要适应的文化和被压抑的欲望和表达——而至于人类作为一个族群本身,每当形成一个群体、一个团体,它不免有各种各样的团体动力出现:有人霸凌,有人付出,有人替罪,有人隐身不见。
我们是在各种各样不完美的关系中摸爬滚打,慢慢长大,面对自我的疼痛和对于他人和世界的失望,不停歇地、倔强地从中长出枝桠。
图片来源:Bianca Bagnarelli
几年前编辑老师找到我说,希望我们能讲一讲如何爱自己这件事,是不是一个人学会了向内看见自己、爱自己,就能保持心理健康?
于是我们在温尼科特这个诗意的描述之上,沿着人出生后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脉络,延展了理解自己、理解家庭、理解人际关系、理解性别和亲密关系这四条线路,编辑了这本书。
新书封面,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我们没有选择常见的角度,但选择了人们常在心理咨询室里讨论的困境和痛苦感来切入,在每个议题上,我们讨论它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你能从中读到常见的高敏感、低自尊、负面幻想、自我苛责——这些都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当环境没有给予我们足够多的抱持和接纳,我们自然会生长出的针对自我的利剑。当它们带来的疼痛感足够强烈,就会使人不得不发展出自己的防御方式——有一些被我们定义为「心理症状」。
这本书也会带你去认识常见的抑郁、焦虑、进食障碍等等——心理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拿抑郁症举例,在全球,抑郁症患者是一个多达 4 亿人的群体,15% 被诊断为临床抑郁的人选择自杀。你可以了解到心理疾病患者该如何接受诊治,以及他们可能正在经历的方方面面。
然后你会读到家庭:家庭中常见的那些带来创伤的行为,以及如何去弥合和修复。更进一步,你将读到人是如何在一个团体中生存的——为何你会讨好他人,为何有人容易变成替罪羊,以及如何避免在和他人的关系中陷入耗竭。
新书目录,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最后是隐秘的关于性和性别,以及亲密关系中如何去爱。至于我们将它放在最后,是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心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我们才能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满足外在期待之上,转回到真正关注和理解自己,允许多样性和不同。正是人们之间彼此的理解、相互的善意和拥有爱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集体、一个族群生存下来,并反哺每个个体以安全的环境,使我们能够充分生长。
你看,爱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可以起始于向内看见。
我们很有幸一起编辑了这本书,希望它能带给你帮助;也希望你在生活中被好好爱过,遇到高兴的事情可以感到高兴,遇到困难的事情有人和事物可以依靠——
也希望这本书可以在任何你遇到困难的时刻帮到你,哪怕给你一丁点的依托和支持。
点击下方图片跳转链接即可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