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喜欢熬夜的人,最擅长自我攻击?

为什么喜欢熬夜的人,最擅长自我攻击?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徐亚辉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ID | zqfxlgzs


近日,吉林小孟因熬夜打游戏太激动被送医,经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进入手术室后,主动脉夹层突然破裂,经过10个小时的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很多年轻网友表示,熬夜让人又秃又胖,还心脏咣咣,改掉这个坏习惯才能保平安。

中年人也在感慨,互联网普及之前,每晚看完两集电视剧就洗洗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打工人的996、夜班倒班者的作息颠倒、工作群的消息回复、各种家务以及对孩子的陪伴照顾……

我们的“公摊”时间已经把个人空间压缩到所剩无几。

大家普遍能够意识到的晚睡理由是:

疯狂补偿白天售卖出去的时间,只有夜晚是属于自己的。



越焦虑,越熬夜


观察了周围几个不熬夜、起居规律的朋友,在他们身上发现两点:

  • 要么加班少,对本职工作抵触情绪不大以及家庭关系和睦;

  • 要么人格相对结实,能够很快处理掉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内耗,以运动、发展兴趣爱好等更健康的方式替代手机,增强个人生活体验。

反而是那些工作压力越大、精神紧张、需要充分休息的人在频繁熬夜。

他们不睡,往往也不是为了解决白天焦虑的问题,基本是在干着与之相距十万八千里的事情。

比如有个女孩顶着巨大的销售业绩压力,晚上熬夜看不同博主的吃播,看完国内的还要看国外的,直到顶不住了手机砸到脸上,才肯准备入睡。

我问她:看别人吃,你觉得你能得到哪些满足?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不瞒你说,我有一种幸灾乐祸、得以逃脱的确幸,或者莫名的优越感;

因为你知道,那些吃播很多都是被迫营业,吃那么多胃肯定受不了啊。

在心理体验上,吃播要吃下去的东西和女孩要完成的销售业绩是一样的,都会令个体难以消化和承载,这不免会激活我们内心深处的融合焦虑。

生活中,当面临那些被迫、不得不去做,同时又颇具难度的事情时,潜意识会解读为一些外来的具有压制性的客体影像,脆弱的自体又难以应付,随即产生将被吞噬或毁灭的恐惧。

相声演员岳云鹏曾经在登台前手足无措,焦虑不已。

一旁候场的师父郭德纲漫不经心地宽解道:“说个相声还能死人哪,不至于。

这句话就在把潜意识里的灾难性拉回到现实中。

问题的现实解决和幻想层面的恐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因此,熬夜行为的解释之一:为防止自己消失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经过进一步讨论,对比吃播,女孩的优越感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一方面自己找到了被迫营业的同类,我不再是孤独的;另一方面同为天涯沦落人,此时此刻,我不用吃就能摆脱苦难,而你不行。

这种优越感也是对自己白天的“颜面尽失”在进行防御。




“明明知道”的背后
是一种强迫


有不少人感到疑惑:

心里很清楚熬夜对身体不好,但不知道为啥不想睡,就是想再等会儿。

明明吃饱了还是停不住地吃;
明明知道不应该情绪失控还是忍不住;
明明应该拒绝别人可是很难等等。

恐怕每个人都能举出几个“明知故犯”的例子来。

如果仔细品一下,这些背后可能都隐含着强迫的性质

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强迫,不代表诊断意义上的强迫症,而是说一种精神动力

比如我朋友的父亲脾气不好,父母之间经常引发争执的事情是,父亲总是强迫性地要把燃气灶维持在小火状态。

每到饭点要炒菜时,就站在燃气灶旁对母亲实行监督,如果发现用了大火,他的脾气会比火苗还要大。

父亲明知道炒菜的火候就是有大小变化的,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

从强迫的角度猜想,他也许在做三件事情:

一是通过控制火势防御潜意识里想要纵火的欲望;

二是小火节省资源,为了减轻浪费的罪恶感;

三是抵消掉一部分曾经对妻子发过的“大火”。

强迫者的内在,经常充满了对被控制的愤怒和被惩罚的恐惧。

一个人强迫自己熬夜,也是一种仪式化行为,结果是要付出昂贵的健康代价,目的是以身体变糟作为自我惩罚,来抵消想象中对别人的攻击——

我没攻击过你,就可以免去被你惩罚或因攻击了你而导致的内疚感。

有位小伙子,父亲对他从小控制到大,动不动就斥责,工作后遇上了同款领导。

他痛恨领导的严厉加变态,经常加班结束后,回来熬夜打游戏,整个人很抑郁。

某天下班前,领导喊他汇报项目某个环节的跟进情况。

刚进领导的办公室,就闻到一股饭菜的味道,那是中午送来的还未开封的外卖。那一刻,他原本心中的恨变得复杂起来。

想起小时候,他曾无数次想象把父亲撕成碎片毁掉;又想起在他不小心脚底扎进铁钉的时候,父亲急得满头大汗背起他就往医院跑的场景。

当孩子发现自己正在攻击的客体同时也是深爱着自己的那个人时,TA就没有退路的把攻击性转向了自身。

熬夜,把身体搞不舒服,其实在自我攻击。




熬夜与自尊


相对于无理由熬夜者,有些人真的是在干工作、学习提升这些“正经事”的。

近几年来,我们不间断的在网上看到有人因熬夜加班猝死的消息。

无论年轻还是人已中年,努力上进固然是好事情,但弃自身的健康于不顾,透支身体去对抗所谓的平庸,这样的孤勇太令人痛惜。

当今社会,“加班”好像变成了一种美德。

领导下班前扫一眼办公室有人加班,心里就无比满足;

暑假里看到孩子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就五内俱焚。

所有这一切,在现实层面也许无可厚非。在心理层面上,内化的严苛父母,以及后来的社会,始终都在敦促我们要迎合外在的标准行事。

在孩子内心深处,奋力追赶这些价值取向才能维持自己的自尊,否则会经常有羞耻感涌出。

你会发现,很多父母嘴上说心疼孩子学习压力大,可一旦看到孩子放松又焦虑不已。

工作后父母嘱咐孩子不要熬夜多休息,可惜我们已经听不进去了——

因为父母希望我们出人头地的强烈渴望早已浑然不觉地变成了自我鞭挞。

在这中间,情感和身体的呐喊都被隐去了,我们朝着外界鼓励的方向,残忍地将自己卷来卷去。

熬夜冒着生命危险换来所谓的自尊,代价实在太高。其实也没有自尊可言。

因为从父母那里,我们没有真正学会爱惜、尊重和对待自己真实感受的方式。

以与真实自己失联的方式,与父母相拥。这是很多个家庭故事的悲伤内核。



与其熬夜,不如自我照顾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熬过夜,熬夜之后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我们也都体验过。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不是因为晚睡了身体感到疲惫,当然这也是事实;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用疲惫来表达内心冲突

头天晚上熬夜,第二天别人就不太好意思使劲使唤我们干活,这会满足我们心理上被照顾的需要;

但悲催的是,熬夜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损失了自己可以依赖和被别人照顾的机会。

可见,对熬夜的人来说,依赖还是独立,这真的是个问题。

然而这也是个“过时”的问题。原因在于,这样的冲突是幼儿时期的我们在跟养育者的关系之间发出的灵魂拷问。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发明创造比熬夜更有益的活动进行自我照顾,也不必承受那么多的冲突之苦。

不排除有的人即使每天熬夜,也能平衡好作息,身心不受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晚睡看似实现了时间自由,其实仍未逃出自我限定。

不如把熬夜这个刺客抓起来审问一下:

你到底想干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 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今晚7点 付丽娟育儿专场直播⭐—

你是否常常困惑于什么是好的养育?
快乐vs优秀?😖  物质vs精神?

🎈面对孩子情绪、学习困难等问题
你是否感到焦虑迷茫 无从下手

孩子精神富足、人格健康
才是真正地 “赢在起跑线上” 🎉

👍今晚7点 付丽娟老师直播分享
如何培养精神富足的孩子

❗直播无回放 干货别错过 点击下方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李森科主义复刻:央媒采访过的专家,不准攻击?不会爱的人,往往很擅长这个动作锻炼,能够抵消熬夜的伤害吗?情绪性进食、报复性熬夜的人,这种方法请学起来——为什么喜欢在车里呆一会刘坚 | 学生更加擅长读书了,但为什么教育却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这3种行为,分分钟摧毁孩子自信,父母最擅长!熬夜不仅使人变傻,心梗面积还更大!JACC:熬夜导致心脏不良事件显著增加92%!我最擅长的事,是「假装自己很好」既攻击别人,又伤害自己,怎样克服自己的攻击性?爱自己的人,都很擅长这个动作秋天的仪式糊里糊涂到终点。。。李宁“鬼子服”:他们最擅长的,还是PUA消费者《被讨厌的勇气》:不喜欢我的人,我也不喜欢你男人为什么喜欢偷窥?东北老姨为啥都那么喜欢纹全包眼线???为什么只有中国医生擅长拔鱼刺?为什么「阳康」还会遭心肌炎袭击?华人研究团队终于破解背后机制!新冠后切忌这样做......有这4种健康心态的人,特别擅长「搞定」爱情——自我攻击的时候,这一句话点醒了我不会爱的人,往往很擅长这个动作——为什么你很累,但还是想熬夜?丨“报复性熬夜”说的是你吗?丨外刊阅读一位北大医生的自述刷屏:“深夜的ICU病房,最能暴露人性”不熬夜的年轻人,都去干什么了?如何防范算法漏洞对 AI 系统带来的恶意攻击?袋鼠为什么喜欢玩自己的蛋蛋?女人“出轨”,为什么喜欢找“熟人”?男人别不当回事安子全中国最能熬夜的人都在长沙?【医聊】@熬夜冠军,熬夜伤身到底伤在哪?在美国240.到处玩女人,甚至耍流氓个人网站 总被攻击?写个自动封禁 IP 的脚本给你!毛泽东创建军队是为应战和防御美国熬夜最厉害的10所大学!哥大:说到熬夜,那我可就不困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