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捉襟见肘 与中央的矛盾将在两个方面爆发
三年疫情,从上到下,动员一切社会资源,实施严防死堵,各地透支了人力、物力、财力,付出了高昂代价,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甚至可以说,地方财政巳消耗殆尽。
财政部公开的数据,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462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22亿元,净赤字154860亿元。
赤字率大大超过安全警戒线。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一般为3%。
令人担忧的是地方财政赤字爆棚
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107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272亿元,净赤字100195亿元
2022年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755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257亿元,净赤字55600亿元。
这表明,各地处于财政赤字的状态。下表可见,31个省市区包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这些经济发达省市,无一财政盈余!
因为财政陷入困境,不断传出各地基层公务员拿不到工资,反映地方政府早已债台高筑,加上防疫和核酸检测的费用,连一线城市的财政状况也到了危险水平
放开疫情后,重振经济尚需时日,但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已刻不容缓。地方将围绕两个方面与中央展开激烈博弈。
焦点之一:如何解套沉重的城投债?
各地在三年抗疫中投入了巨额资金,各地政府严重赤字,“表内债务”早已爆灯,部分地方政府迫不得已,依赖城投债支撑。
2022年2月10日,财政部披露了31个省(市)地方政府债务总体情况,与此同时,全国25个省(市)披露了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数据,2021年末,全国31个省(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0.5万亿,相比2020年末净增4.8万亿,债务余额增长18.7%,虽然比2020年的高峰水平回落2个百分点左右,但仍大大高于2019年。
其中专项债是2021年地方政府加杠杆的主要方式。从城投债来看,2021年城投债整体仍是净融资大年,全年净融资2万亿(Wind口径),创2018年以来新高。
据华安证券统计,全国城投债在2018年余额仅约6.8万亿人民币,到了2022年增加至14.7万亿人民币,以成倍速度暴增。据悉,其中不少款项用于核酸检测、大白劳务等抗疫支出。
网上看到的信息,国家财政部去年底公布,全国地方政府表内债务已达35.2万亿人民币,连同城投债总额接近50万亿人民币。但从两个数据的差额看,城投债规模和华安证券的数据高度吻合。
城投债问题的实质,是地方政府财政负债。
城投债指的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债务”,自2008年起流行,是地方债的主要部分。形式上看,城投债并非政府直接借款,而是由政府设立的“城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由地方政府提供100%担保,融入资金,用于发展基建项目。
因此,城投债是地方政府的一种“金融财技”,把企业推到前台作掩护,而将地方政府债务隐藏在背后,试图玩弄一旦城投债爆表,自己金蝉脱壳的把戏。
殊不知,这是一种鸵鸟现象,把头埋在沙子里,屁股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谁都知道,城投债就是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财政担保的一种间接性政府债务,是推脱不了的。
近几年,监管部门开始收紧城投债。虽然没有下达正式文件,但相关部门都收到窗口指导的指令,但凡涉及城投融资,须先报项目备案,是否能够批准不得而知。而且,不断有城投债项目被叫停,借新还旧被要求打折,有的就直接不批。
一些承担城投融资的券商表示,近期证监会和交易所确有收紧城投债和地产债的动向。现在城投债的政策是保存量、控增量,存量也面临着压缩,首次发行城投债目前被限制通过。
现在,财政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划分为红色(债务率大于等于300%)、橙色(债务率大于等于200%,小于300%)、黄色(债务率大于等于120%,小于200%)、绿色(债务率小于120%)四个等级,风险依次由高到低。同时对城投债进行分档审理,但分档名单并不对外公布,且对于不同档位的发债主体,监管对其募集资金用途有不同的限制。比如红色档暂停发放批文、黄色档只能借新还旧、绿色档不受限制等。
在政策收紧后,城投债发行受到冲击,终止审核的城投公司债项目明显增多,城投债增长明显放缓。截至2021年11月17日,当年共有303个公司债项目终止审查,其中城投债项目164个,涉及金额2780.75亿元。
另一方面,受永煤、华夏幸福等一系列信用事件冲击,市场对信用债尤其是产业债的违约担忧提升,2021年以来出现“抱团”城投的现象。但受城投债发行显著缩量,偿还量并未明显下降的影响,从去年5月开始,净融资金额转负,当月净流出1208.07亿元。
这让一些地方财政雪上加霜,出现城投债爆表。
去年岁末(12月30日),作为全国城投四强的贵州遵义市地方融资平台“遵义道桥”,在债券平台网站上发布推进银行贷款重组事项公告,按照公告内容,遵义道桥欠金融机构共155亿元,无力偿还及支付利息,决定把债务延期20年,从原来的7.5%利息大降至3.5%-4.5%,但前十年只付息不还本。
消息一出,无异于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城投公司贷款展期屡见不鲜,可是展期20年这么长的,前所未有。
这等于遵义市府变相“赖帐”,地方政府开出“霸王条款”,强迫银行及债权人“削债大出血”(Hair Cut),自行承担巨额账面利息损失。
有人戏谑道:这是地方政府“城投债”出现的“第一滴血”,后面还有多少滴血等着滴落呢?更有人直言:遵义打响了“城投破产”第一枪!
焦点之二:如何解决土地财政枯竭?
众所周知,地方财政就是土地财政,卖地收益占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四成。在持续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下,开发商面临债务危机,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大幅减少。特别是疫情三年来,土地无人问津,土地收入同比大降了近30%,但同时地方政府开支大增,各地财政状况恶化,捉襟见肘。
放开疫情管控后,重点是抓经济,而房地产及相关建筑业占了中国GDP的四分之一强,进一步说,还涉及钢铁、水、玻璃等建材和装饰装潢、家具、家电……一长串产业链,如果不松绑房地产调控,不仅房地产企业和地方财政都难以为继,而且一长串产业链都将继续处于困境之中。
不少人认为,楼市已经到了不能不救的局面。
现在,地方和中央正围绕“三条红线”角力。
所谓“三条红线”,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央行2020年8月对12家房企约谈中提出的三个监管要求:①房企资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②淨负债率不得大于100%、③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一倍,该政策于2021年1月1日起全行业推行。
这12家房企,包括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都是房地产业巨头,央行和住建部对它们划下“三道红线”,旨在抓住龙头,限制开发商融资。
试点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分档设定有息负债规模的增速阈值:每降低一档,上限增加5%,即:若三道红线全部触及,则房企的有息负债就不能再增加;若触及两条,则有息负债规模增速不得超过5%;触及一条,则增速不得超过10%;一条未中,则增速不得超过15%。
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做法,房企断供,影响的是整个房地产行业,最终影响的是土地的交易。所以,“三条红线”明面儿是限制房企融资,后果最终将延伸至地方土地财政。
如果不解除这“三条红线”,谁都难以拯救房地产危机乃至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危机!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坚持“房住不炒”政策,但在各地财政危机的压力下,中央做出了两个方面的让步:
一个是重新解读 “房住不炒”定义。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则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让置业者吃下“定心丸”。至于对购买三套以上住房,倪虹表示“原则上不支持”。
显然,中央软化了“房住不炒”的口气。但最终落实到政策层面,还是要放宽信贷,为房企输血。房地产活跃起来,地方财政困境迎刃而解。
另一个是,金融监管部门把原定今年6月底到期的试点过渡期,延长最少6个月。
这是一种阶段性放宽“三条红线”考核期限的做法,旨在让房企有更多时间化解债务风险。
但这种宽限半年试点期限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杯水车薪,救不了房企,也就救不了地方政府财政。
下一步,地方与中央将围绕是否解除“三条红线”,是否放宽房企的融资限制,展开激烈博弈。当然,鉴于现行体制,这种博弈只能在桌子底下“讨价还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