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蔡元培155岁生日快乐:一个刺客杀手的华丽转身,归来仍是少年
文丨将爷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老先生这句话,我经常会在人格志上说。没想到,最近我也看不清人生前路了,进入史无前例的消沉岁月。
有半个月了,我仅写出一篇有些敷衍的文章。这种状态,许多年来,还从未有过。
原因有大时代的迷思困惑,也有主号再次莫名又被封上两月的痛楚。
总之,太多的重伤,几乎击垮了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些日子,我每天都从清晨昏沉到午夜,内心一直漫溢着难言的失落。
生活没有锐气,做事没有劲气,这是我最怕的心理状态。
尽管我试图用力地走出来,不得不说,此时仍处于巨大的挫败中。
今晚还是来说几句,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给老铁报个平安;二是再说几句热血少年梦;三是祝福蔡元培155岁生日快乐。
先说一下我的身体。这阵子,我不止精神极度消沉,而且身体疲乏无力,可以说是身心俱伤。
身体的不适,多少应该与感染有关。
我虽然转阴了,但还是偶咳。前两天试着跑步,2千米还不到,就严重不舒服,直接把我吓退了。
病毒仍在带给我恐惧与哀伤。
最近几天,我都有亲友病逝,有两个很近的亲戚,都曾照顾过少年的我。他们没能熬到春节,在我内心笼罩上难言的苦涩。
旧历年底毕竟最像是年底。这些天,我也越发想回到故乡,在老屋和父母围炉煮茶,到院门外雪落下的声音了。
接着说说老将的少年情怀吧。
活了几十年,我四处漂泊,浪迹四海,内心最警惕的,就是丢掉少年锐气,变成暮气老者。
所以,我时刻注意在内心植入少年的文化符号,有时甚至看似变态。
我不止喜欢读生涩的理论学术,同时也爱看动漫,喜欢二次元的东西,偶尔举止,甚至有中二的味道。
甚至,我不止听胡德夫这样老者歌吟,还听热血少年团这种少年狂放;
我不止感念王维在《老将行》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追怀,更喜欢他在《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豪情。
活着,活到老,我就是不想活成暮气沉沉的样子。
最近,写不出文章,我在追剧,看那部《少年歌行》。
以前,我在人格志讲过《雪中悍刀行》,不得不说,从电视制作层面,我认为《少年》远胜于《雪中》。
《雪中》那部剧,从编剧到演员,都是当下最最顶流的。而《少年》这剧,甚至没有一个演员是我听过的。但是,就是一群不太出名的年轻人,深深地征服了我。
从剧情和特效讲,这剧有过人之处,就跟《御赐小仵作》一样精彩。
特别是,这部剧里阐释的“少年”精神内涵,点燃了我的热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少年的模样,就像“归来仍是少年”那样的初心不改,就像“少年强则中国强”的中国模样。
在去海外仙山的茫茫大海上,这些年轻人有这么一段关于“少年”的白描,请各位看看:
输时不悲,赢时不谦。 手中握剑,心中有义。 …… 前途有险却不知所畏,有友在旁就想醉酒高歌
想笑了就大声笑,想骂了就破口骂。
人间道理万卷书,只求随心随性行。
2022,尝尽人间悲欢。不得不说,这段时间,是属于每个人的梦醒时分。我被不想相信的残酷真实伤醒了。
今夜,既然喝不成《东邪西毒》里的那种叫“醉生梦死”的酒,也喝不到《少年歌行》里百里城主的那种叫“孟婆汤”的酒,也许是时候振作地醒来了。
醒来,只为锐气重来,只为迎敌不退。
事实上,先贤就有至死都活成少年的典范,比如,今天我要重点说的蔡元培。
今天,恰是蔡元培155岁的生日。那么,今夜我就简单以自己的笔触,说说这个侠义杀手、绝世大儒、率真国士吧。
今天,我最遗憾的是,竟没有一个北大才子的笔,来写出这位老校长的人格。
1868年,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他这一生的风骨气节,也绝不输给同乡后生鲁迅。
蔡元培的才具与经历,可谓是绝代传奇。
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成翰林院编修,这种人生,说是千年传奇,也够得着。
问题是,蔡元培最重要的一次职业转型,竟然是去做杀手。
那是众所周知的1898,蔡元培跑到老家当中西学堂校长,他却把政府严厉查禁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拿给学生看。
改革者从来都是这样迎着潮流向前的。
但是,大清还在,旧派老顽固自然要对他进行告密打小报告。
于是,学堂的督办就逼蔡元培以大清帝国“正人心”的上谕来改造思想。
这种“正人心”,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蔡元培当时心头鬼火冒,愤然离去。
他清醒地觉得,在这种腐朽没落的末日帝国,是根本实践不了自己的教育救国梦想了。于是,他就想把它炸得稀巴烂,再建新秩序。
由此,蔡校长走上了炸弹救国之路。他很快就加入了一个“暗杀团”。当时,把鸡血往酒里一滴,仰而饮之,从此成为一名刺客杀手。
这里多说一句,我有个文化习惯,就是特别迷恋刺客杀手的人生。
未来,我会从荆柯写起,写到聂隐娘等杀手,希望各位能喜欢。
还是说回蔡元培,当时,他的杀手组织首要目标就是斩首——干掉帝国老大慈禧。
一开始,这些知识分子的招术是“投毒”,他们配置出氰酸。
老蔡还专门搞来一只猫,灌上几滴,那猫就挂了。哎,校长也曾是个虐猫者。
问题是,老佛爷那可是妖猫呀,谁能靠近投毒呢?
蔡元培觉得还是搞炸药方便,那样,可以在慈禧出行时,在路上直接炸她,甚至,还可以挖地洞到慈禧的寝宫下面,炸它个地动山摇。
后来,作为炸弹科研发明小组长的蔡元培,真的突破当时科技卡脖子难关,成功研发出一款体积很小威力极大的炸药。
问题是,很快,他们这个暗杀组织的老窝就被端了。
于是,老蔡经过一阵东躲西藏,结束了这段杀手人生,就跟孙中山闹革命去了。
从此,那时的蔡元培,都已经奔四了。但他完成了一个杀手的华丽转身,归来仍是少年。
1907年,不惑之后,他还做出惊人之举,放弃在国内事业,自费跑到德国留学。
当时,他是东挪西借,起早摸黑打工,才有了赴德留学的生活支撑。
读懂蔡元培的人生,你会发现一个秘密,就是这位大师爱辞职。
他这辈子辞职过的职,我一时真数不过,但清晰记得,至少有七次请辞北大校长的职务。
反正,干得不爽,老子就不干了。
1935年,蔡元培69岁时,还直接登报声明,辞去本兼职共计23项。
当然,他太多的辞职起源,都是因为不满强权干预自己的教育救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不鸟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辞职北大校长。
袁世凯曾这样不要脸地说:“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
蔡元培则这样日决他答:“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说白了,蔡元培就是不喜欢北大回到京师大学堂的老路,而要让她成为真正“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北大。
直到如今,人们念兹在兹的,就是在1917年1月9日,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老蔡这样动情地演说: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目的,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试问,如今北大是否还有这份“不图升官发财”的价值情怀吗?
估计看着北大硕博毕业生争先恐后地抢占街道办的职位,蔡元培在天上,都会老泪纵横,不忍直视。
敢问今世,又有哪个校长能像蔡元培那样,真正做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这就是蔡元培用人的理念。
没有细察过老蔡用人法术,都不足以谈人才管理。
老蔡主政北大,招纳人才的姿态,那就叫真正的优雅和从容。什么才叫名家云集,不妨读读下面这些名字吧。
他不仅重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新潮名流,同时还呵护辜鸿铭、黄侃、陈汉章、刘师培等可爱的老式文人。
如此容纳异己,如此尊重自由,这种雅量,历史罕见。
今天我就讲一个故事——说说那个叩问“这个世界会好吗”的梁漱溟,到底是怎么混成北大教授的。
那是1917年,梁漱溟报考北大,结果落榜了,没能考上。
考上北大,那可是梁漱溟的读书梦想。失落之下,梁漱溟就把自己文稿就寄给了蔡校长,表达落第后的意难平。
没想到,蔡元培很快来信这样说:“你来北大教授印度哲学吧。”
卧樔!梁漱溟吓坏了。
他当即就以“自己只有中学学历,不能胜任”为由,赶紧给婉拒了。
哪想到,很快蔡元培就登门拜访来了,而且还很诚恳地说:
我读过你的书稿,若这样的水平还自谦不懂印度哲学,其他人就更不能胜任了,放心去授课吧。”。
就这样,梁漱溟进了北大。他感叹说:“欲当北大学生而不得,却无意成了北大教师。”
老蔡这人能成为“北大之父”,成为北大“永远的校长”,就是因为他真正爱才、识才、敬才、用才、护才。
当然,蔡元培是真的爱北大。有时,爱得深了,都成了猛男。
1922年,北大红楼之外,上演“讲义风波”,数百名学生集合高喊拒交讲义费。
当时,蔡元培到现场后,用心用情讲清楚其中道理,要学生服从当时“教授评议会”做出的这个决定。
大部分学生散去了,但仍有少数学生不服,要找主张这种“可恶规定”的人算账。
当即,蔡校长就变成蔡猛男,他竟然这么牛逼地公开叫板:
谁敢违背教授评议会的决定,我给你们决斗。我是从手枪炸弹中历练出来的,你们如有手枪炸弹,尽不妨拿出来对付我。
那一刻,蔡校长刺客附体,杀手归来。怂孩子一见这种阵势,吓得纷纷退去。
这就是蔡元培,一个有原则、爱自由的男人,一个率真如赤子,生猛如将军的汉子。
有这样的人在北大,北大自然光芒万丈。
有这样的人在中国,中国自然就有光明。
今天,是蔡元培先生155岁生日。
我的祝福,有些流俗,但很真诚——蔡校长,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归来仍是少年,这个身份,这个称谓,全天下,真没有谁比蔡元培更配得上的。
在这幽暗的寒夜,蔡先生的微光从历史深处亮起,如同冷烛照山壁,细流暖人心。
今夜,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价值情怀,这种精神引领。
大哉!壮哉!
高格真名士,你好蔡先生!
PS:全文完,共3800字。各位老铁,开年第二篇,这是一个老将在沉沦中努力觉醒的内心自勉,也愿我们所有经历过低谷的人生,归来都仍是真正的血性少年。欢迎扫二维码与老将交流。微商勿扰,加过号勿重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