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万90分钟!技术不行还敢漫天要价?谁给的他这底气!
英国首次在本土发射火箭和卫星以失败告终的新闻登上世界各地的头版头条时,维珍轨道公司股价一度下跌超25%。
theverge
发射当晚,英国康沃尔郡(Carnewa)的纽基(Newquay)发射机场聚集了约2000多名观众,超7.5万人次在线收看直播的民众都屏住了呼吸,多家国际电视台直播报道,就连迎接胜利的台词都准备就绪,而一则维珍轨道公司(VORB.US)在推特动态,“似乎有一个异常情况阻止卫星进入轨道。我们正在评估信息”的消息,让观众们的欢呼变成了叹息。
来源:twitter
但是也有好消息,“宇宙女孩”(Cosmic Girl)及其船员都安全返回康沃尔(Carnewa)太空港(Spaceport Cornwall)。
此次英国本土发射小型卫星使用的是水平发射方式将卫星送入轨道,相较于垂直发射方式,火箭水平发射对发射台的要求更低,可以在机场内运行,更节省燃料成本,易于组装、检测和调试。
因为火箭二级发动机出现了技术异常,没有到达要求的轨道,在发动机点火期间的某个时刻,火箭正以超过1.1万英里/小时的速度行进,系统出现异常,致使任务提前结束。
npr-Matthew Norwood/Getty
虽然提前结束,但是对于零经验的英国本土发射火箭送卫星入轨道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演练,虽败犹荣。
英国的航天工业到底咋样?
当英国本土首次发射火箭卫星失败后,东方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却传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6E卫星发射升空的消息,国内好似习以为常的成功感油然而生,拿着对外承接过过半百次的商业发射服务成绩单骄傲成绩的同时,让很多国人都很诧异。
来源:央视新闻
说明:北京时间2023年1月13日凌晨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一则是才意识到发达的英国原来从来没有在本土发射过火箭,没有成熟的火箭发射技术,二则是为什么现在英国才发射火箭卫星?所以说,英国的航天工业很落后对吗?
nationalgeographic
其实不然,1971年10月28日英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Prospero)”号用的就是自主研发的黑箭式(Black Arrow)运载火箭,只是当时没有在本土发射,发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的武默拉(Woomera)火箭发射场。而那个时候可以说是英国的航天事业的一个小高峰,泰晤士报对外的宣传都是“黑箭”让英国跻身卫星联盟。
nationalgeographic
spacecentre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启动了“兰西导弹计划”(Blue Streak),由德·哈维兰公司(de Havilland)来承包,但是后来因为弹道导弹太复杂,最后这个项目还是难产,结合当时的英国国防政策以美国装备为主导,最后还是选择直接使用美国提供的空射弹道导弹来作为填补。而承包商的德·哈维兰公司的工程师们则转为与行星际空间学会联合,用兰西火箭来发展运载火箭,为登月做准备。
nationalgeographic
作为当时世界范围内火箭技术不错的英国,以兰西火箭作为第一集,开始发展自己的运载火箭,火箭命名为“黑太子/黑箭”,20吨左右的体量、100多公斤的低地轨道运载能力,和终极目标的漫步月球很远,但可以辅助发射英国的第一枚人造卫星。
可资金短缺也是英国面临的航天难题,于是英国找到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的等合作,以自己的自己的兰西火箭作为整个这个组织的发展火箭的一部分,最终在1971年成功的发射英国的第一枚人造卫星。
nationalgeographic
美国的商业发射服务物美价廉,最终让英国没有继续下去自己的火箭事业,其实也间接的放弃了月球事业,所以也算是英国的一个遗憾。
也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让英国人在看到本土发射火箭即使失败的结果,也振奋人心。
“宇宙女孩”不是一个简单的女孩
在2021年的农历“七夕”前夕,NASA助力维珍Virgini轨道完成其第一次商业发射,理查德·布兰森和自己的几位助理乘着维珍银河火箭飞机(Virgin Galactic rocket plane)去太空旅行的新闻打开了大众对宇航的新纬度,让普通人敢想象自己有生之年可以获得一张去太空旅行的门票。
来源:twitter
而辅助布兰森的这次成功漫步太空的就是“宇宙女孩”,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年芳20的“宇宙女孩”还能完美的完成任务。
来源:space news
说到“宇宙女孩”的身世,围绕着“幸运VS命运”。
2001年9月,一架新鲜出厂的波音747-400从美国西雅图工厂飞向蓝天,而次月,这架飞机被被命名为“宇宙女孩”(Cosmic Girl)交付给英国维珍航空公司。
初出茅庐的“宇宙小姐”并没有人会想到她不仅仅是一架民航飞机,还会在二十年后成为宇航飞机。
Lucy Nicholson-美国加州维克托维尔机场坟场
随着民航大型客机不再获得市场青睐,波音2005年宣布747-400系列客机停产,最后一架波音747-400也在2021年退役,退役后747-400们要么转业为货机,要么就去博物馆,剩下的就直接去飞机坟场等待最后的宿命。
而幸运儿“宇宙女孩”2015年退役后的被转卖给维珍集团下的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2017年,再次被转给了从维珍银河剥离出来的维珍轨道(Virgin Orbit),至此她的太空之路正式开启。
来源:视觉中国
说明:LauncherOne 21米长,
长征11运载火箭20米长,DF41也是20米长
退役再就业的“宇宙女孩”外观形象上有了比较突出的变化,机翼下转上了LauncherOne 火箭,这可是一个可以把卫星送上太空的火箭。2021年加利福尼亚的莫哈韦航空航天港的首飞太空之旅,惊艳众人,成功将 10 颗NASA纳米卫星卫星送入轨道。
来源:dailymail@Leo Delauncey
其实,这已经是“宇宙女孩”的第二次试飞,第一次是2020年5月,但火箭第一级发动机的燃料管线破裂导致火箭未能到达轨道而宣告失败。
偶然和必然之间,尝试后的经验,从零到一的突破,才能开出绚烂的彩虹。
未来的太空经济竞争
维珍银河的创始人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曾经在推特上写道:“我一直是个梦想家。我妈妈教我永远不要放弃,要去追星星。”
来源:twitter@Richard Branson
2014年,英国宣布开发小卫星发射基础设施的计划,以希望瓜分全球太空市场,从民航到宇宙的跨越,把机场变成太空港,在未来的太空经济中,基于国家力量将不再会受到热捧,行业大方向已经开始细化不同的独特赛道。例如以贝佐斯为首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以及布兰森的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他们注重的赛道是亚轨道旅行,也就是说短途的,非永久性。而以马斯克的SpeaceX的则是专注更加远距离的、时间花费更长的、成本更高的轨道旅行,更确切的说类似与星球移民。
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航天和宇航商业化吸引大量资本的目光,维珍轨道也希望通过“宇宙女孩”和 Launcher One在不断增长的小型卫星发射市场中占据自己的份额,航天行业咨询公司NSR预计,到2028年亚轨道市场价值将达到28亿美元,未来十年总收入将达到104亿美元,这样的利好蛋糕,分羹高精尖领域成为新的PK竞技。
来源:NSR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稳赚不赔的,现阶段除了马斯克的Speac X的收支相对会比较稳定之外,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都面临不小的资金稳定挑战。又要全民化,又要商业化的运作,是很多太空经济开发者们的主流,中国也在2022年12月30日,发布商业航天员培训计划。
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现在只有维珍银河是明码标价去太空旅行,2022年的对外公布的太空旅行船票,一张“船票”总价45万美元(约合280万元人民币)/90分钟,预付15万美元订金,飞行前需要支付尾款。
来源:USA. TODAY
虽然收获了股价暴跌的惨状,但是这勇气才是太空旅行平民化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展示,让成本可视化,才会有想去的欲望。
虽然观众遗憾离场,虽然英宇航员直呼“失望”,但是那又怎样?
正如康沃尔太空港(Spaceport Cornwall)负责人梅丽莎索普(Melissa Thorpe)给卫报的一份声明中所说的那样 “下次我们去的时候会更好!”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下一次的经验,勇于突破,拓展才会生活的意义。
一 END 一
点击“阅读原文”,任意输入关键词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种英国好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