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gao2@lifeweek.com.cn文|读者:爻爻
阔别三年,家族成员终于再一次聚首。席间放眼望去,皆是熟悉的笑脸,我微笑地倾听他们诉说着这几年的遭遇。表姐见我一直没怎么说话,还特意过来拉我的手,小声问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
难怪表姐不适应安静的我。记得有一年家族聚会,我乍逢一年一见的表姐堂妹,特别激动,话密得不行。表姐受不了,都得捂着耳朵听。她说我越说声越大,调值越高,知道的我是在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吵架呢。我赶紧停下来,喘口气,刻意低声慢说,但是说着说着,表姐又捂起了耳朵。
这回我笑,真诚地说没什么,听大家说话呢。是的,我不爱说话了。努力半生,终于从话痨变身为安静的女子了。
有人说:人这辈子凡事都是有数的。我想,我现在不爱说话了,全是因为以前说得太多了。据我姐姐回忆,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是不爱说话的,被欺负了不会告状,也不爱哭,可可爱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有一天我的话就多了,人也较真不让份起来。她的语气很是怀念与遗憾。我想,爱说话是我被哥姐“欺压”太久,忍无可忍的结果吧。作为家中不受宠的幺女,我不知不觉地学会用说话来吸引大人们的注意,捍卫自己的权益。家里人都不太喜欢我话多,尤其是吃饭的时候。妈妈最常数落我的话是:“你怎么一端饭碗就来话呢?”可那时候全家人只有吃饭时才能碰面,有人倾听的机会多么难得,于是,我喋喋不休地疯狂输出,屡次三番被批评也改不过来。难得暴躁的爸爸也语重心长地教育过我:“贵人话语迟。”我的话来得又快又多,不可能是贵人,实锤是个便宜人。上学那些年,我的人设标签一直是话多。有时,为了不让氛围冷场,我宁愿做自嘲、自黑、自暴其短的那个人来活跃气氛;有时,为了吸引目光,享受万众瞩目的感觉,我会努力展示幽默、抖机灵;有时,为了不让别人期待的眼神落寞,我会丧失神智地说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哪怕那些信息里暴露了自己的、其他人的很多隐私。事后冷静下来,脑中回放种种片段:小丑都是我自己。也纳闷过,为什么表达欲那么强烈?无论是娱乐八卦、电影小说,只要讲起来就滔滔不绝,即便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根本不感兴趣,也刹不住车,必须竹筒倒豆子才痛快。这样做容易废朋友,很少有回头客。难怪三毛说人生知己不需多,三两个足矣。很多时候,能找到一个肯耐心听我说话的人实在不容易,一旦发现,我都激动得感恩涕零可劲说,直说得他双耳滴油,落荒而逃,我才后悔。若是有三个,那可真快乐无比了,可惜可遇不可求。很多时候,只顾自己说得尽兴,全没注意哪句话捎带上谁的痛点,哪句话击中谁的软肋,得罪了人都不自知。靠一张嘴就树敌无数,也是没谁了。我只是爱说话,并不是会说话。这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爱说话又不会说话这件事很长时间都是困扰我的难题。我也羡慕那些会说话的人靠着高情商,让自己得遇贵人赏识、扶持、人脉深厚。“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我都懂,奈何就是做不到。特意去看让雷诺主演的《闭嘴》,着重感受一个话痨多招人烦;试过一句话在脑子里想三遍再出口,但真违背我的本性,感觉就像一口饭被别人嚼过两次了似的,索然无味,完全找不到说话的快乐;曾在日记本上抄哥哥张国荣的《沉默是金》,一句一句地吟唱背诵,但终究没能领会歌中真谛。《四重奏》剧照
还是社会教育人,让我深刻地意识到饭不可以乱吃,话更是不可以乱说的。刚上班那几年,复杂的人事关系让我差点抑郁,小孩子的排挤和孤立跟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则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那时几乎每天晚上都写日记忏悔,发狠要学会闭嘴。因为全无心机、口无遮拦的说话带来了流言蜚语、轻易的背叛与无法承受的痛苦,让说话的快乐都变得肤浅了,如水上浮冰,一不小心就会被颠覆。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同事边走边聊,经过走廊时,被一位小领导逮住,劈头盖脸地一顿批评,什么工作纪律松散、态度敷衍、浪费时间之类的话。刮皮刮脸的话说得真是难听。按照我的思维惯性,张嘴就想怼回去。真是离了个大谱,我只是为了挣几两碎银,你至于拿着鸡毛当令箭,跑面前耍威风吗?平时我是嘴比脑子快,那天可能太生气了,导致嘴巴慢了一拍,让我的脑子有机会发现,旁边同事一脸淡定,丝毫没有说话的意思。我也就赶紧悬崖勒马,把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小领导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见我俩一脸麻木,毫无表情的反应,也没继续长篇大论,放我俩离开。虽然是无妄之灾,但也算没伤我分毫。不久之后,小领导被人举报,声名狼藉地从我的视野里狼狈退场了。我不时地复盘那次狭路相逢,庆幸自己没有接话,否则当时事情肯定不能善了。无声胜有声,我是从那刻体会到的。从那之后,我慢慢学着沉默应对。有时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而沉默往往是最大的不屑,无声的力量是坚韧的,还不留把柄。鲁迅先生早就告诉我了,我迟了二十年才懂。前些年是想说不敢说、不能说,拼命压抑控制说话的冲动,努力做一个沉默的人而无果。曾很是理解在网上四处发声、回帖的人,这得是在现实世界憋得有多狠,才会迫切地在虚拟空间里找寻存在感。有时憋得不行,我就去逛市场,小商小贩看着就亲切,买不买东西都没关系。问价、砍价、唠家常,一趟走个来回,嘴皮子都磨薄一层,过瘾了。这个小癖好还曾经吓到过好友。有一年,我俩去兴城玩,可下来到陌生地方了,我是火车站跟人聊,火车上跟人聊,公交车上跟人聊,跟旅店老板砍价,跟卖海货的摊贩砍价,这一路上,嘴都没消停过。好友之前还以为我跟她一样是社恐呢。我也无奈,只在熟人面前就放不开,发挥不好,面对陌生人就自在多了,胡说八道、讨价还价特别解压。好友佩服我能砍价这点,让我得意许久,勉强算是爱说话的好处之一吧。只是最近几年,不知是体力下降所限,还是性格变化之故,开始不爱说话了。夫妻之间本没什么事情值得去争论不休,数年陪伴已不需要特意沟通谈心,爱意全融汇在一衣一饭一日三餐里,无需多言。刚好孩子青春期,特别反感唠叨,我乐得做个善解人意的妈妈。人情社交、寒暄客套这些都让我觉得累,不停做减法后,发现我的存在对很多人来说都无关痛痒,所以真没必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和情绪去达成一个热闹的假象。有时,独处一天不说话,感觉特别轻松,一点也不难受。当同事们各种抱怨、八卦时,我不再客气地接话,随便她们的话掉到哪里。只要不说话,铺天盖地的都是自由,读书、运动、写字,办公桌变得像太平洋一样辽阔。外出购物、逛街,耳机是必备品,只要戴上就可以阻挡很多说话的机会。即使面对朋友,也没有滔滔不绝剖白自己的兴致。只觉得自己内心坦荡荡,如风穿过堂,没什么可说的,什么都不必说。公园溜达,偶遇十几年没联系过的老同学,打了个招呼就告别了,微信电话全不张罗留。光阴稀释友情薄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也许有人怀念过那个心直口快张狂任性的少女,但我更喜欢现在淡定平和的自己。《安家》剧照
排版:田甜 / 审核:小风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