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下大力气应对人口负增长挑战,但莫惊慌更不要抱怨
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人口2022年首次下降,而且新生儿首次跌破1000万,只有956万,这一严峻现实让整个中国社会都感觉有点沉重。我们习惯了发展和有效解决各种问题,然而扭转新生儿的下降却比我们想象的难得多。尤其是,印度去年新生儿多达2300万,比中国多了一倍还要多。可想而知,印度的人口结构确比中国要年轻许多。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开始发力,争取减缓人口下降趋势,一些城市开始有了不仅“抢人才”,而且要“抢人”的意识,维持城市人口规模不缩小被看成保持城市繁荣的基础。从长远战略层面看,人口问题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另外我也认为,我们不用因人口问题的挑战而惊慌,它对社会的影响是缓慢的,不是冲击式的,我们有很多手段减缓问题的严重性,保持国家发展面貌和民众生活面貌的健康向上。
从国家竞争层面看,中国的新生儿虽然已经不到印度的一半,但它仍是绝对第二多的,约是美国2022年398万的两倍半。中国新生儿的数量不可能长期减少下去,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第一方阵的大格局不会变,人口微弱下降而导致中国GDP停滞、不再可能超过美国的情况决不会出现。中国的发展如果停滞下来,人口下降不会是排在最靠前的几个原因之一。
▲美国人口增长率(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
从生活层面看,强制性的独子主要是一代人。老胡这一代的城市人口基本都只生育了一个孩子,我们同辈都有兄弟姐妹,如果我们希望孙辈不再是独子,多辈组合的大家庭是可以共同筹划的。
在独子家庭里,父母与孩子关系大多非常紧密,独子生育后,父母会给予全力支持,或者提供实质性经济帮助,或者出力帮着带孩子。越是人丁稀少的大家庭,越会父母同孩子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
现在恰恰是出生在农村多子家庭里、后来进入大中城市发展的那些年轻人面对了更多问题,父母给予他们经济和带孩子支持的能力都要相对弱一些,所以他们必须得到社会化的真正鼓励和帮助,全社会要通过各种福利措施帮着他们一起养育孩子,他们的生育意愿才有可能提高。
总体看,在中国社会里,七十岁以前身体相对健康的人大多都没有歇着,而是以各种形式继续工作,为家庭和社会直接或间接做贡献,这也是世界性的趋势。虽然国人55岁到60岁就退休了,但大多数人都是退而不休,这实际上减轻了整个社会的养老负担。现在人均寿命在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也都在增加,老年人在经济上死气沉沉的旧有局面在改善,老年人真正成为家庭和社会负担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少子的情况肯定需要国家下大力气加以改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我们人口结构上问题重重的一个时期。我想说的是,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个时期,努力解决各种问题,而不要让抱怨在这个时期里弥漫。一个家庭里是不能抱怨谁是谁负担的,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大家庭,有啥问题解决啥问题,也没有必要抱怨太多。这样的话,即使老年人多一些,我们也能过得很好,充满温暖。
热文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