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人口首次迎来负增长!该怎样看待这件大事?

中国人口首次迎来负增长!该怎样看待这件大事?

Science/technology

 点击上方“全球风口”关注公众号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0.60‰,人口减少了85万,全国首次迎来人口负增长。

这个消息一出,在媒体上炸开了锅,我看到不少人又开始渲染焦虑情绪,核心论点就是“中国人口红利见顶,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大家讨论的重点也都放到了促进生育的政策是否管用上,大有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发展只能靠人口的感觉。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担心的是未来的经济发展,就必须接受人口到顶的这个事实,去寻找下一个属于我们的增长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不认为“人口红利”这个概念是成立的,中国过去40年的高速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很多人将其归结为人口红利,确实,有大批高收入的人口存在,消费市场必然巨大,经济自然活跃,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包袱而不是助力,全球人口众多的穷国大多保持长期贫困,超过10亿人口最终脱贫,是举世瞩目的壮举,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人口数量过多,是中国在发展中最终克服了的不利因素,而不是发展的条件。

全球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中,除了中美,其他十家都不太富裕。美国人口3.3亿,占世界人口比例是4.17%,但GNP23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4%左右。日本人口1.2亿,占全球1.6%,但GDP4.9万亿美元,占全球的5.1%,仅次于中美。可见规模和人均创利水平同样重要。按中国现在的体量,即使人口数量下降,只要人均GDP上去了,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而且,就像施展老师强调的,中国经济有超大规模性,但核心是产业完备,而只不是人口众多。国家太小自然不易做到产业完备,但超过一定人口数量,产业能否完备就和人口数无关了,所以光强调绝对人口数量是不可取的。

其次,即使有“人口红利”,也注定无法长期享受,因为人口的高速增长早已被证明是无法持续的,走向停滞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1996年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Dudley Kirk),统计了1880年至1960年间的各种研究和数据,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论证。

简单总结就是,大部分国家人口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死亡率快速下降,并不是出生率的提高。这个过程中,出生率会慢一步走低,而且一旦下降就很难改变,直到某个时刻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人口就会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这一理论也被称为“人口转变模型”。事实也一再证明这个理论的有效性,无论是西欧、北非还是东南亚,1996年后的人口变化都呈现了相似的路径。

各种促进生育的措施不能说无效,确实很难逆转这一趋势,所谓的“人口红利”再好,也总有消失的一天。

第三,科技才是今天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

人口下降不可避免,也的确是件必须关注的大事。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的普及,我们的改革红利也无法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了。就像企业需求第二增长曲线一样,即使人口下降了,要保持经济增长,就要在人均GDP上下功夫,去找到发展的新动力。

在我看来这个新的增长点就是科技创新。

二战之后,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科技究竟为人类创造了多少的价值,却很难定性。

在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认为技术变革创造了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也有其他研究认为贡献在28%左右。

无论多少,大家都承认技术变革是生产力永久提高的唯一持续动力,也是经济长期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想必都有感触,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动车,中国的产业发展正是受益于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命。

从给别人做外包制造,到自己搞各种互联网模式创新,最后如今发展出自己的电动车产业体系,经历了学技术、用技术,直到在电动车上终于开始尝试创新技术和建立完善的产业生态。

这些还只是技术创造的新机会,看看最传统的农业,你更能看到技术的力量。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数据,2000年全球农业用地就已经到顶,但粮食生产能力却还在增长,到了2018年农业用地基本没有变化,粮食产量却上涨了三分之一。

显然守着传统资源、靠着人多内卷必然不会是这副光景,抓住新的技术变革才能抓住未来。

最后,未来是一个智力竞争、产业竞争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单纯的人口数字。

人口从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和产业发展相匹配才行。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因为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规模不匹配,出现过2000万待业人员,好在改革开放后各种产业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入了全球经济的大体系中,才让所谓的“人口红利”,其实是教育红利得以释放。

眼下新的科技变革正在一个接一个发生,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这些新兴产业早就不是靠人口数量就能堆起来的,需要的是更多的智力人才,是培育这些新兴产业繁荣的方法,是教育创新,是产业创新。

这方面我以前也分享过不少,年初还和大家谈过中国培育芯片产业的一些思考。

简单说,新兴科技产业崛起的今天,产业竞争的关键不再是一两家企业,而是整个产业集群协作的能力。

这方面,美国硅谷从一群互联网小企业相互成就变成互联网科技产业中心,中国依靠智能手机产业链和制造能力,培育起的电动车产业生态,都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抓住下一轮增长,与其担心人口下降85万,不如多想想,如何为新兴科技生态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如何帮助它们融入全球市场成为未来的巨头;多想想,如何让中国1000多万应届毕业生成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时代的“人才红利”和“工程师红利”;多想想,如何在人工智能替代人类智力劳动的时代,让机器人帮助人类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人的创造力共同推动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实现“创新红利”和“机器人口红利”。

简单地把中国经济增长归结为“人口红利”,以为仅凭多生孩子就可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负责的懒惰行为。与其纠结于所谓的“人口红利”,不如去拥抱新的技术变革,在新的产业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成熟,我们最后可能也会发现,人口只是一个数字,技术创新才能让我们过得更好。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我们还整理了YC突破性创业公司 TOP40辛苦你点下“赞”和“在看”,点击顶部的“进入公众号”,在对话框里发送“科技”二字,你就会获得这份清单。

清单每天更新,所以请跟上全球风口的节奏;如果想要所有行业清单,扫码加入科技特训营,分分钟就可尽在掌握!


【科技特训营】全新的会员订阅制线上书院模式,全年50次“在线直播课程+私享群互动”,你随时可以加入、我持续保持更新!一起互动,伴随成长!让我们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一起探讨把握机遇,决胜未来!


1. 前哨科技特训营直播课程第二季(2021年)共50讲+,除此之外还有5节加餐+公开课。
2. 每讲承诺为1小时视频内容,实际平均时长为2小时。
3. 每周四晚八点准时直播,会员可无限次观看回放。
4. 新入会员,可以无限次回看之前所有视频课程。
5.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年费订阅服务制。一经订阅概不退款,请您理解。

左右滑动查看内容规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课程咨询】
请加“创新地图助手”:
微信:innovationmapSM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老爸摔倒后(5) 回国记 过境温哥华 食在日航上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生育数量限制!人口首次负增长,各地愈发着急了2023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中国人口负增长元年到来!负增长!人口第一省,也顶不住了中国人口负增长,中国游戏业未来是否会迎来末日?当“降本增效”成为主流,如何看待这一类中概股?中国人口首次缩水,印度成全球人口第一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意味着什么?教育随笔(114)《赵威后问齐使》教学后记多彩班芙行(1)-小镇的风情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2022年中国GDP增长3%,全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 财经日日评加拿大再次迎来创纪录的人口增长,目前加拿大签证中心全部恢复运营!苹果发布新款MacBook Pro/全国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腾讯回应退租朗科大厦全国人口负增长,十年正增长的重庆做对了什么?历史性拐点!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了61年来首次!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迎来人口负增长时代!如何应对中国人口历史性拐点来临?人口专家:中国将遭遇生育主导型人口负增长,提升生育率是唯一选择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中国人口负增长了,该怎么办?中国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体制内却掀起了二胎潮,到底为什么?阎润涛逝世2周年谈阎颜之争“最能生”的人口大省,人口开始负增长:出生人口6年间从177万降至68万日本全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80万,创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首次人口负增长:为何全球都在晚婚少子化?中国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中国人口首次负增长,新生人口956万!面对育率急剧下降,如何为想生孩子的人创造条件?(附视频&演讲稿)马方|怎样看待硅谷银行爆雷事件?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去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六张图看中国新世纪人口变局→2023年1月17日财经晚餐——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谈崩!两公司14年合作终结;尼泊尔坠机事故已发现69名遇难者;聊聊人口负增长这件事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这届年轻人没性生活,不拼、不婚、不买,你能接受吗?阳康后怎么还没有恢复?怎样看待长新冠的文献?再次引蛇出洞?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