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过节的仪式感。自1983年以来,近40届春晚的舞台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节目。从第一次在春晚亮相,她是在《急诊》中操着一口“唐山味儿”的值班大妈。在《打工奇遇》中,小学还未毕业,不识大字的赵丽蓉,找到书法家学习,临摹数月,当场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惊艳全场。《如此包装》中,“春季里开会十四五六,啊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头”红遍大江南北,是唱起“中国快板——rap”的时髦老太太。- 赵丽蓉:我的真名字叫赵丽蓉,我的艺名字,还还还叫赵丽蓉。
“点头儿Yes摇头儿No,来是Come,去是Go。”“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蹿,两啊两回头...”而在银幕上,她是《红楼梦》中极具喜剧色彩的经典——刘姥姥。在电影《过年》中,赵丽蓉更是凭借“母亲”一角,成为首个拿下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中国演员。她将中国评戏融入小品,戏曲歌舞,押韵对称,让多少观众时隔多年,听到还能相视一笑。在笑声与成功背后,赵丽蓉留给自己的,却是说不清,道不尽的汗与泪...1998年底,赵丽蓉和老搭档巩汉林紧锣密鼓地为春晚排练。千禧前夕,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步伐加速。国民学习英语的热情逐渐攀升,赵丽蓉便应邀与巩汉林合作,参与小品《老将出马》。小品中加入了许多英语元素,但赵丽蓉当时看了剧本之后,觉得“本子太薄,加点分量的话,还得唱首英文歌。”在筛选过后,最终敲定了当年大热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这对于小学还没读完的赵丽蓉来说,中文大字还不认识几个,要开口说英文,演唱英文主题曲,其实是给自己增加了不少难度。但赵丽蓉不愿意敷衍,既然站在舞台上,就该带给观众最好的。她按照英文的读音,把需要演唱的部分一字一句用拼音标注上,就是硬背。
那段时间,为了记住旋律,她收音机里放的都是这一首《我心永恒》。
距离春晚直播只剩十天时,导演组把巩汉林喊来,跟他说:“老太太咳嗽。”巩汉林一直与赵丽蓉日夜排练,他自然知道,结果接下来一句话让他傻眼了。巩汉林赶紧带着赵丽蓉去医院检查,检查一遍后,医生让他把家属喊来,告知结果是肺癌晚期。疼到真的不行了,她半夜打电话给儿子,哭着说道:“妈啊,一辈子没得过这病,怎么这么疼呢,妈可能是活不了了。”“把节目演好,对得起观众,死就死了。我们太了解她了,她就是这种想法。”因为病重,导演特意为她打开了贵宾休息室,老太太却拒绝了:“我是演员,不是贵宾。不搞特殊化,跟大家待一块儿好。”在演出前几分钟,赵丽蓉还会担心自己咳嗽,影响节目效果。“你知道她得病之后,她还在那样一种投入的状态,那个心是很难受的,因为你知道,她的生命在一分一秒过去。”巩汉林后来在采访中说道。公历1999年,腊月三十晚上,赵丽蓉第8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带来一出精彩的小品《老将出马》。一曲《我心永恒》为这场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起彼伏的掌声如雷贯耳,这一口“唐山味儿”的英语也让人记忆犹新。演出结束,巩汉林拉着赵丽蓉拍下一张“全家福”,那是最后的合影。 2000年,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多的赵丽蓉,终是离我们而去。赵丽蓉的父亲赵秉忠,是一名戏曲容装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年为戏曲演员造型剃头、梳辫子的角色。1928年,赵丽蓉作为赵家最小的女儿出生了,乳名唤作“老爱”。那时,还在襁褓中的赵丽蓉,就常常被母亲带到剧场后台看着。
剧团有一位名角,叫“芙蓉花”,她格外怜惜赵秉忠一家,子女多生活困难,后来将他全家接到了复盛戏社一起住,并给予了很多帮助。而当剧社当家名角儿芙蓉花第一次见她,便说:“这孩子挺有灵气,长大学戏吧,将来也许能成大器。”评剧名角芙蓉花
在一场抱孩子的戏中,芙蓉花把一岁半的赵丽蓉抱上了台。没想到,小婴儿不哭不闹,在台上反倒“咯咯”的笑起来,全然没有怯场的模样,惹得台下众人也是叫好不迭。日后,芙蓉花也将她正式领进评剧行当,结拜成姐妹,还帮她取了艺名,唤作“丽蓉”,带她正式拜师。赵丽蓉也不敢懈怠,踢腿、下腰、吊嗓子,下了很多苦功夫。6岁时,赵丽蓉便登台演“童儿”,15岁在张家口“庆丰戏院”以主演的身份登台,17岁,赵丽蓉在复盛剧社独挑大梁,一票难求。
1952年,姐姐芙蓉花在北京病逝,此时24岁的赵丽蓉,初尝人生别离之痛。也在这一年,解放实验评剧团成立。在这里,她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位伯乐,也是挚友——新凤霞。刚开始,她在剧团中扮演闺门旦,后来开始接触彩旦,为评剧皇后新凤霞作了配角。她扮演的《刘巧儿》中的大婶入木三分,后来出演了《花为媒》中的阮妈,被搬上荧幕,让她被观众熟知。在戏中,两人一主一次,默契搭档;而在戏外,两人关系格外亲昵,情同姐妹。“从小又有上台演唱经验,她演什么都像,不抢戏、不过火、不造作,跟同台演员总是合作得很好,捧着戏走,全心投入。”新凤霞后来在《梨园旧影》这样提及赵丽蓉。
在评剧行当逐渐崭露头角,一心醉心事业的赵丽蓉,1954年,在新凤霞的介绍下,与评剧团秘书盛强结婚了。婚后一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夫妇二人为儿子取名盛福春。
生活平淡却温暖,然后命运却在最幸福的时候,给予了她重击。1957年,赵丽蓉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一个小家庭本该迎来新一轮的幸福,然而却被告知丈夫被送到茶淀农场劳动教养。赵丽蓉艰难地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说不苦不累是假的。但支撑她的是信念,她相信丈夫会回来。
哥哥赵连喜把母子三人接回了北京,赵丽蓉大病一场,强忍着心中的苦楚,继续上台演出。在舞台上,她依旧是那个为大家带去欢笑的赵丽蓉,笑容洋溢,热情朴实。1964年,在丈夫离开的第4个年头,赵丽蓉再婚了,嫁给了盛强的三弟盛弘。这中间,有家人的劝说;有对方的善意温柔;也有一个女人的辛苦无奈。婚后的闲言碎语不绝于耳,甚至亲哥哥也和自己反目,赵丽蓉只将那些苦楚统统咽下,认真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然而命运却没有就此放过她。
1970年,42岁的赵丽蓉生下一个女儿,出生不久就被诊断为脑瘫,尽管赵丽蓉悉心照料,四处求医,但女儿活到7岁便死了。然后回首半生,赵丽蓉却是笑着表示 :“有天大的事反正得过去,难道(人的)一生都那么平坦么,不会吧,有我也不管那些,睡一觉就完了……”“只有吃过黄连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甜,只有在悲剧中生活过的人,才能创造并演好喜剧。”一个人是得有多背运才把人间的苦吃个遍,一个人又该有多勇敢才能熬过所有苦难,然后云淡风轻地感慨这是命运的馈赠?
1988年,60岁的赵丽蓉从中国评剧院退休,她却没有从舞台上离开。
“我虽已退出舞台,但我在有生之年,只要我身心允许,我将不遗余力的不断创造...”
一生经历苦楚,但她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欢乐。
1995年春晚小品《如此包装》,蹦跳结束后,赵丽蓉没撑住,大家都以为那是一个“包袱”,因为如此自然,却不知道在摄像机看不到的地方,老太太是被几个人架着走下台的。
1999年,已是癌症晚期的她依然没让观众察觉到分毫。
确诊癌症后,拍片子的医生一看就哭了,她却反过来安慰医生:
“哭什么,人有病就死,怕什么呢?我呀,活了70岁了,什么都见过,什么都尝过,没什么!”
即使离开,也不愿意打扰别人。
“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平凡地来,也要平凡地走。”
朔雪冬日,丰年伊始。人们常常怀念起那个为我们带来欢笑的朴实老太,怀念起她那一口顺溜的“唐山味儿”包袱,更怀念围坐在电视机旁,欢聚一堂的笑声,此起彼伏...多年过去,时光荏苒。或许过去的一切模糊消散,但赵丽蓉留下的一个又一个经典,印记在时代的长河中,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