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医护人员回家过年,到底有多难
“妈,今年过年不回家过年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逃避回家过年成了年轻人中心照不宣的潮流。他们把充斥催婚、催生的年,称之为渡劫。
还有一个群体,也是“不回家过年”的常客,那就是医护人员。
不过,对很多医护人员来说,过年不是不想回,而是真的回不去。
医护人员,没假期是常态
除了医生培养周期漫长、规培工作繁复等常见槽点外,还有一个鲜少被外界关注的扎心事实——医护人员,没假期是常态。
对刚入职的年轻医生来说,摆在面前的首先是漫长的职称晋升之路,谈“双休”都显得奢侈。
“住院医师”是所有医院医生的初级职称。很多新进医疗岗位的医学生,都要先接受“规培”,考取资格证书后才称得上住院医师。
作为基层一线临床医生,住院医师的工作出了名的忙碌劳累。
收治病人、记录病程等,多由住院医师担任 / 图虫创意
有媒体曾采访一位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住院总医师,每隔3天,他就要挎着呼机24小时值班。无论是一般会诊还是紧急状况,他都要保持随叫随到的状态。有时候经常是凌晨被电话叫醒,一头扎进急救室。他把住院总医师比喻为一台随时待命的“抢救车”,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1]。
正是因为这种又苦又累、待命时间长的的工作特点,“住院医师”被调侃成“住在医院的医生”。对住院医师来说,休假简直是一种奢求。
这不是个例,休假难是整个医护群体共同面对的难题。
2013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曾对460名医务人员和1019名护士做过调查,其中仅有一成左右的人能享有双休日,其余的人要么周末上班,要么随时待命,不能获得完完整整的两天休息[2][3]。
不仅仅是双休日,一些小长假也常常泡汤。就拿年假来说,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18年的调查,只有24%的医师能够休完年假。剩下的近八成医生要么少休、要么不休,甚至还有4.4%的医生不知道自己还有年假[4]。
手术台上的医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 图虫创意
在一些医院,主任一级的医生休个假还得向院长打报告。北京一三甲医院院长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到过,他当了7年院长,很少收到主任医生的请假报告[2]。
不是不想休假,而是不敢休假。公共卫生系统具有特殊性,对医护人员来说,一些休息日或小长假,反而可能迎来收治高峰,比平时更忙。
一方面,尽管中国的医护人员逐年递增,但医生数量依然存在缺口。2022年发表在《公共卫生前沿》的一项调查中提到,截至 2021 年底,中国执业医生达 408 万人,医生与总人口的比例为 1:735[5]。
另一方面,双休日、节假日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就诊需求。
为了满足人们休息日就医的需求,2010年北京部分公立医院开始实施“无假日门诊”,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6]。很多医院采用轮流出诊的形式,也即“轮班制”,来维持节假日的正常运转。
就医需求并不会因为双休日到来而减少 / 视觉中国
一些法定长假,比如春节假期,如果刚好排到假期中间要轮班,长假也是支离破碎的,既不能出去旅行,也不方便回家探亲。尽管节假日出诊的医生有轮休作为“补偿”,但实际执行中,轮休要靠科室同事周转调剂。有时候前一个轮班周期的休息日与后一个连在一起,才能“挤出”三到四天时间“错峰”休假。至于有的人少的科室,甚至根本没法轮休。
所以,回家过年,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买一张回家车票的事;但对医护人员来说,抛下工作休个完整的假期,可能是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疫情三年,一线医护人员太累了
疫情前,很多医生已经是“白加黑”、“6+1”甚至“6+2”。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无疑让医护人员的工作挑战性更大了。然而,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很多医护人员不再是被迫无假,而是自愿放弃自己的假期,冲在抗疫一线。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轨迹。2020年春节前夕,很多“逆行者”告别家庭,千里驰援“风暴眼”中心的武汉,成为一批离病毒最近的人。
很多逆行者离开家人,奔赴抗疫一线 / 视觉中国
钟鸣是上海援鄂的医学专家之一。2020年小年夜,他告别家人,踏上开往武汉的列车。抵达武汉后,他带领着一支治疗小组,负责一个临时改建的ICU病区。每天,他平均工作10-11小时。最初物资短缺,他穿着笨重的工业防护服穿梭在医院床位之间,体力消耗巨大。往常需要3位医生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只能由一位医生进病房完成[7]。
小年夜离家奔赴疫情前线,这一待,就是75个日夜。
不仅是钟鸣,疫情期间,大多数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远超平时。
在2020年,丁香园针对10065名医生做过调研。数据显示,疫情前,医生的每日平均工作时间约为8.9小时,而到了疫情高峰期,医生工作时长增至9.6小时,其中13%的医生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这一比例是疫情前的13倍[8]。
疲惫的医护人员靠在墙边休息 / 视觉中国
医院像台24小时不断运转的庞大机器,每个置身其中连轴转的人,都在压榨自己的精力同死神争夺时间。
当工作时间被一再延长,医生的睡眠时间不得不做出让步。
解放军总医院曾牵头对1146 名湖北地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开展调查,结果显示疫情期间超过7成的医务人员都有睡眠障碍,是平常时期的1.9倍[9]。有的医生从驰援武汉第2周起,每晚只能睡上4个小时左右[10]。
与此同时,疫情初期的医院,防护物资匮乏。在物资最紧迫时,医生们开始自制口罩、面罩。为了节约防护服,武汉协和的医生们,有的甚至选择穿尿不湿上班[11]。
唾液、血液、呕吐、痰液......在挤满病人的医院,医护人员可能是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那拨人。
医护人员的新冠感染率自然不低。早在2020年1月15日到2020年2月8日这三周期间,武汉同济医院在职医务人员158人中,就已经有79人感染[12]。
回想一下我们普通人中招那几天,高热、乏力、小刀剌嗓子,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然而,当时很多医护人员压根来不及休息,带病撑在一线。
普通人中招那几天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然而,很多医护人员带病撑在一线 / 图虫创意
如今,我们可以用相对从容的语气去谈论疫情。然而,在2020年初,那时候几乎所有人对新冠病毒还缺乏全面深入的认知,疫苗还在研制、特效药物还未诞生,一切风险都是未知的。冲在抗疫前线,不仅需要能吃苦的毅力,更需要牺牲的勇气。
然而,没人离开。
《财新周刊》记录到,自2020年1月6日接收第一例新冠病人起,武汉中南医院的医护人员自愿放弃休假,连怀孕的医务人员也坚持在岗[13]。
疫情3年,正是因为他们,很多生命被挽救、很多新的生命得以降生;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他们牺牲自己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换来了无数个家庭的健康和团圆。
很多时候,当我们沉浸在放假与团圆的喜悦中时,忽略了医护人员已经很久没有回家过年,忽略了医护人员背后也是一个个期待团圆的家庭。
为什么那个学医的孩子今年过年又没回家?
我们每个受医护人员照拂的普通人,都欠他们爸妈一句感谢和解释:他们消失的假期,都给了我们。
今年,让医护工作者回家团圆
今年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降级为“乙类乙管”后,积压三年的返乡需求彻底释放,在外漂泊已久的人,都揣着颗迫不及待回家的心。疫情放开之际,一些医护人员也计划着今年与家人团圆。
然而,团圆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冷却三年之久的春运重启,早在去年12月底,广东、杭州的火车站就提前迎来一波波返乡潮。与此同时,久违的抢票难,再次成为回家过年的一大阻碍。交通运输部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14]。
疫情放开,春运重启 / 图虫创意
有人从元旦就计划回家,结果到开车前一天也没候补上车票。也有春节留守医院的医护人员想把远在老家的父母接到身边过年,但又担心公共交通路途波折,老人身体吃不消。
为了致敬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在2023年新春期间,别克提供100辆别克GL8,作为全国医护人员多年辛劳的献礼,助力医护人员与家人团圆。
活动期间,医护人员们可以驾驶着别克GL8自由启程,去到有家、有亲人的地方。在别克助力之下,已经有不少医护人员顺利与亲人团聚。
北京某医院内科医生刘平便是其中一位。
离家多年的她已经快忘了父母做的年夜饭有哪些菜。老家没通高铁,再叠加疫情影响,从2019年春节起,她就没回过河北。
想念家乡味道时,父母就给她寄家里做的包子、丸子。但冷冻处理过的食材,怎么也比不上家里现做现煮的好。
今年,她迫不及待地要回去拥抱父母。
预约别克GL8的出行活动让她回家之路更加顺畅与便捷。五小时的车程结束,舒适的内饰使刘平仍有充沛的精力为家人呈上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年饭,对母亲说上一声我爱你。
对她来说,春节必须快速回到家人身边,大胆地表达爱意,才能释放这些年积攒的思念。
不同于医生刘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医生左佳今年春节依然回不了家,得留守医院值班。
父母常常打趣她,说自己女儿就像卖给了医院。男友和左佳是同行,今年双方父母决定到子女身边一起过年。
完成2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巡视完孕妇病房和新生儿房后,左佳乘坐别克GL8到高铁站接上父母与男友一家人,朝上海的小家方向出发。好在别克GL8车内足够宽敞舒适,装下六个人和一堆行李也绰绰有余。
对她来说,只要身边有爱、有盼望,在哪里都是家。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郭维来说,今年的春节假期被一分为二。除夕值班的他,要在医院陪伴危重症病人,大年初一才能正式休假回家陪伴家人。
3年前,也是除夕的夜晚,吃着年夜饭的他收到支援武汉的通知,没能跟家人一起跨年。然而今年,一切都与过去三年不同。
今年大年初一他乘坐别克GL8返程,不再缺席家人的团圆。别克GL8车身的强悍与安全会一路守护郭维,让他平安回家,弥补三年前有所缺憾的春节。
尽管这三位医生过年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对他们而言,只要抵达家人身边,所有烦恼和疲惫都能被抚平,所有的思念都能圆满。
在这个一切重启、充满无限可能的春节里,100个医护人员的家庭因为别克的参与和助力,收获一份久违的美满与团圆。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活动详情)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孔柏樾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