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专注,比四处出击更重要
内容来源:整理汇编自网络公开资料。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值班编辑 | 金木研 第 7207 篇深度好文:4647 字 | 16 分钟阅读
商业思维
活得好的企业,具备什么特点? 企业为何要坚持长期主义?
过去三四十年,我们看到非常多的企业,有的做着做着就没了,有的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了,依旧活得很好。
到底是什么样的老板,什么样的企业,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穿越周期,在三十年、四十年的时间里,不仅没有死,而且活得越来越好,企业规模还能够不断变大?
冯仑发现,能够穿越时代设置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活得久,并且活得好的企业,往往具备三个特点,一共六个字:简单、专注、持久。
一、简单
1.公司的产品简单
比如微信、抖音,一开始都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然后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它的服务也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简单就是公司的产品要聚焦,服务模式要简单、好用。
可口可乐,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好公司,它的商业模式,4 个字就说清楚了,卖汽水的,对吧?
如果你的事很复杂,比如说,你的商业模式自己一句话说不太清楚,别人一眼看不懂,那你恐怕得反思了。
2.政商关系简单
过去 30 年,很多企业死于政商关系复杂。不少城市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某个主管城建的领导出事,然后总有几个地产商跟着出事,在建的楼建设到一半就撂到那了。
政商关系,有三种关系。
第一种是私人资本跟国有资本的关系。
如果能捋得清,那就是正常关系。如果私人资本跟国有资本之间的关系没搞好,搅合不清,一旦有什么变化,就很容易被说成“私人资本侵占国有资本”,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等,资本之间扯来扯去,很麻烦,也耽误工夫。
第二种是企业家跟领导之间的关系。
有一种企业家跟领导之间的关系,叫官商勾结,“我给你钱,你替我办事”。这种关系基本上都会死掉。不是因为贪官被抓起来才死,而是企业一旦习惯了这种思维,不管在哪个地方都用这一套,一定会碰到过不去的坎,然后死掉。
很多习惯了这种思维的企业和人,永远把心思放在寻租上,依靠别人给利益而不是依靠客户,都不是因为对方出事了才出事。习惯用这种方式想问题的企业是好不了的,迟早都会垮。
第三种是企业家和体制、政策、法律的关系。
企业家离不开体制、政策、法律的环境。比如房地产的「三条红线」,这就是政策。你做企业,跟政策的关系没处理好,它让你降低负债,你偏要加大负债,那你就是找死。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当年在海南,爹牛逼的人都死了。为什么?爹牛逼,社会关系一定复杂,他就老想走捷径,想依靠上一代创造的条件去获得政商关系当中的某些便利,靠上一代批个条子,拿个资源,然后和别人进行不公平竞争。
这样的人,本事会越来越小,因为他要做事就得靠人链,即通过人脉关系支持权力链条,通过权力链条获取资源。但是,人是最难控制的一种哺乳动物,人的行为很难预测,人链是脆弱的。人链一断,这种建立在不确定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企业就会出问题。
所以处理政商关系,跟国有资本的关系,跟领导的关系,跟政策的关系,都要简单,不能复杂。就是要清和亲,第一要清楚,第二要亲密。该亲近的亲近,该清楚的清楚,简简单单,别那么复杂。
3.企业家的身份、角色要简单
比如,我们是做地产的,我就地产商,这就是我的最主要的角色,甚至是终身的角色。但如果一个企业家,不仅要做企业家,还要扮演很复杂的角色,要扮演一个道德圣人,要扮演成教授,还要扮演成艺术家、明星……
其实,这些复杂,都预示着很多危险,预示着很多矛盾,预示着很多未来的不确定性,也预示着很多疏漏,而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最终崩溃掉。
4.公司治理结构要简单
比如,公司是个夫妻店,两口子闹离婚,老公说自己是董事长,但老婆说公司已经把他开除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样的治理结构,公司接下来怎么搞?
还有公司的股权关系,股东与董事会、经理的关系,以及公司的决策程序,等等,越复杂越搞不清楚,公司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儿,往往就开始扯皮,公司就开始出问题。
所以,公司制度也要简单,要规范,而且透明,同时权、利、责非常清楚。
二、专注
光有简单当然还不够,第二件事叫专注。
专注就是要把你的时间、精力、资源都集中在你的核心竞争点和最重要的业务,以及最有生命力的业务上。
这样的话,你越专注,资源就越多,能力就越强。所谓“一根针足以致人死命,但是拿枕头乱抡,伤不到敌人一点皮毛”,就是这个意思。
专注意味着能够精益求精。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一个产品、一个项目上精益求精,做到让人感动,让人无可企及,让人叹为观止,那你的竞争力就形成了。
比如说谭木匠,一个做梳子的公司,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今天活得很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企业。
还比如,全国实体商业中,每平方米销售产出最好的是北京 SKP。去年销售 177 亿,全球单店销售额最高。而且,电商、直播卖货等等,都对它不产生影响。
为什么?因为它就是专注在高端时尚百货上。专注到什么程度?它有超过 200 个全球最好的“买手”,全世界找东西,还有几十个视觉总监,研究“美感消费”,就是这个东西你看着舒服不舒服,在视觉层面,他们天天研究。
因为专注,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护城河。所以它从来不操心有竞争者,也不操心互联网对它们的不利影响。
现在社会、经济的变化特别多特别快,如果你不专注,不往深了研究,就算是做到了简单,别人不断进步,你没进步,你就被淘汰了。
我参观过一家做小笼包的企业,他们就专注在小笼包这一件事情上,不断研究怎么样把馅的味道调得更好,怎么样让小笼包的口感更好。而且用科技的手段,现在可以用人工智能控制机器来包,不仅标准化,效率还很高。
与他们同时开始做小笼包的,有的人到现在依旧是个早点摊子,因为他们每天就是和面、剁馅,也不想怎么让口味更好,让效率更高。
企业也好,企业家也好,资源、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要懂得舍弃,懂得“做减法”。
怡和洋行的主席凯瑟克先生曾经跟我讲过他做生意的一个“秘诀”——减少决策。也就是一旦战略确定了,他完全按照大的规律、大的方向走,而其它周边的事情,他相信他都能把握,不会有大的变化,于是就不用天天去折腾。
而且,凯瑟克先生每天从早到晚都聚精会神地关注自己的企业。但他同时又极其低调,为了防止被外界不必要的事情影响自己的注意力,他很少掺和企业以外的事情。
这样就能保证他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企业,而不参加很多形式大于内容的活动、组织,分散自己的精力。
这种专注和勤奋,我认为是一个企业持续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但往往被人忽略。当然,我们也知道,有的企业动作很多,不断变换姿势,这样一下那样一下,做了很多事情,但活得并不轻松。
三、持久
如果做到了简单、专注,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做到持久,那么所谓“时间的复利”就出现了,你的企业,你做的事,时间越长越值钱。
高瓴集团创始人张磊出了一本书叫《价值》,他在书里反复讲“长期主义”。
要做到长期主义,就要坚守你自己价值观,对于长期趋势要有一个穿透力的认识,这样的话,你就能够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不做的事情,事后,大家会发现你很牛,还感叹“他怎么能够看得这么远?”
那么,我们如何成为长期主义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宫玉振认为,我们需要有以下六点“相信”:
第一,相信长期的力量。
要相信你的长期理性。在大和小之间,要选大不选小;在长和短之间,要选长不选短。
长期理性可以让你从更大的框架、更高的视角、更长的时限来思考你遇到的问题,这样你就会做出最理性的选择。
不要因为短期的理性反而导致了长期的非理性,要相信你的长期理性一定是对的。
克制与耐心是人类理性最高贵的品质。相信长期的力量,你就可以具备这样的品质。
第二,相信信念的力量。
跨期选择研究发现,积极的希望情绪可以提高个体在跨期选择中的自我控制能力。越积极,越相信,选择过程中的自控性就越强。
所谓信念,就是相信正面的理念一定能够实现。
强烈的信念是人和组织最主要的力量来源。
无论是战争的历史,还是今天企业的创业,一个弱小的组织最终取得胜利,核心原因之一就是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信念,并且相信自己的信念。
“相信信念”这个层面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形成团队的氛围,因为组织内部成员的观点和行为可以相互影响,信念可以相互激励。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长期主义的领导会吸引长期主义的追随者,短期主义的领导必然会吸引那些只追求短期利益的下属或者团队成员。
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信念、信任、信心、信仰可以良性地互相促进。
团队内部的相互信任会使得成员都更倾向于相信这个团队的整体信念,一群人在一起相互吸引,相互激发,释放出无穷的潜力,最后把信念变成现实。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曾鸣教授讲过一句话:组织的愿景是用来相信的,不是用来挑战的。如果成员怀疑和质疑组织的愿景,事情就根本做不成,必须相信它,它才会变成现实。
第三,相信共生的力量。
不管在任何领域里,竞争和敌对意识会影响你的战略和思考。
如果你陷入跟对手较劲的死结当中不可自拔,那么即使你赢了,也是残局。
如果从现在看未来,那么你的眼光一定会局限于资源的争夺,你的眼中全是对手。
但是如果从未来看现在,从长期主义的角度回头看现在,你关注的就是如何创造出未来的大局,甚至眼前的竞争者都可以被纳入到你共创未来的大局中。
所以,不要只盯着一时的胜负得失,而要着眼于不断演化的大局。相信共生的力量,你才能超越一时一地的得失。
第四,相信基本面的力量。
基本面就是管理中的基本优势,包括人才、文化、战略、组织、领导力、执行。
无论是在军事还是在商业化的今天,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处于浮躁的环境中,人和组织很容易在走的过程迷失自己。
最终是管理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通、最质朴的常识性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匹配程度,决定了你和组织到底能走多远。
有了扎实的组织才能更好地打仗,才会取得更大的、持续性的胜利。
我们经常会把眼前的短期业绩跟组织的长远投入对立起来,看重眼前的业绩往往就忽略了组织长远的发展。
但是,真正的好组织、真正的长期主义,就是通过组织能力的构建、基本面的夯实来给自己创造取得更好更大的业绩的机会。
更长远来讲,夯实你和组织的基本面,才能夯实组织的根基,才可以在动荡的环境中经历大风大浪而岿然屹立。
第五,相信专注的力量。
我们要在一个清晰的方向持续不断地投入和累积。
长期的价值创造一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要你的大方向没有错,只要你愿意在这个大方向上持续不断地投入,最终你打赢的可能性反而比你四处出击要高出很多。
第六,相信向善的力量。
今天的行业和市场一直在不断变化,但是我们看到,人类向善利他的大方向从来没有变过。从进化的角度讲,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因为只有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才会得到社会长期的奖励。只有形成合作、利他、向善意识的社会,才能在进化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几乎所有世界性的宗教和世界性的思想体系都是教人向善的。
其实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终极意义就是创造社会价值,推动人类进步,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才能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
企业当然要追求利润,但是缺乏道德感的企业无法走得长远。
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向善的企业。
这是让自己和组织变得强大的一种精神内核,能够历经任何挫折,实现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则。这就是平庸和卓越的最大区别。
那些为社会创造长远价值的企业,社会最终一定会给它长远的奖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