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啦,许多父母免不了要带娃去和亲戚朋友聚会,有的父母还要带着孩子回老家。走亲访友,这些都是让人开心的事,但有时我们却容易忽视了这些变化对于孩子情绪的冲击,变得异常粘人、脾气差,我们带起娃来也觉得会很累。
1、避免情感忽视,透支安全感
我一直把孩子的安全感比作银行账户,当他们感到爱、感到被理解时,就是在往里面存钱。春节走亲访友,常常行程很满,父母容易出现顾此失彼。也许就是打乱了孩子的生活作息;也许就是出门时间来不及了,你强行打断她正在玩的积木;也许就是其他亲戚随口“评论”了ta一句。常常都是这些我们认为“这么小的孩子无所谓”的细节,却变成了透支孩子安全感账户的行为。如果这些信号我们没有及时留意,很容易出现账户赤字的状态,孩子自然就会更加黏人,乱发脾气,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春节听着是放假,但对很多人来说,却是异常繁忙。记得再忙碌,记得每天早餐时,和孩子汇报一下今天的行程。3岁前的孩子,每次描述最多只说三件事,并且尽量说细。“首先,我们吃早饭,然后,我们穿衣穿鞋;最后,我们出门坐车”。这段话的本来意思是,“我们今天上午去姑姑家”。但3岁前的孩子面对变化的处理能力不会那么强,她无法从“我现在正在吃饭,待会我想玩积木”可以直接跳到“待会和父母一起去姑姑家”,这两者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这个小细节特别关键,常常遇到很多父母很委屈,告诉我,我有提前告知啊,但是就是一出门就要在家玩耍,或者直接拒绝出门,最后都是大闹一场收场,结果就是两败俱伤。父母觉得累,孩子也觉得没被尊重。根本原因就在于,你说的方式不对。之后,我们可以在路上继续进行这样的“三件事”,告诉孩子,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按照这样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给孩子预热。每晚找一个适合你们家庭节奏的时刻,和孩子回顾当天发生的事情。像我们家每晚给小D洗澡时,我们就会回顾。这样的回顾不仅在强化孩子的记忆能力,“我们今天早上去干嘛了啊?”,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日常,让孩子有掌控感。孩子最怕的就是无助感,而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无助就是觉得“我被生活推着走”。当我们可以提前告知,事后回顾,我们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对自己生活还是有控制的,有控制的孩子安全感会更强。春节聚会,孩子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很多父母当场解决了,就觉得事情过去了,总是觉得,“孩子这么小,还不懂没关系的”。但这对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这些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而且正因为孩子还无法很好表达,我们更加无法得知这样的影响会有多大。除了聚会时父母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回家后帮助孩子消化这些情绪。儿童心理学里有一个方法叫“玩耍疗愈”,可以非常好地帮助她梳理负面情绪。而同时,孩子都是爱玩的,玩是他们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形式,通过玩,他们可以学会把一些负面情绪表达出来,学会真正的宣泄和放下。
聚会时,大人让孩子们进行表演(常规逗娃节目啊),小D害羞不肯演,而表姐家的孩子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歌。于是,所有的亲戚都夸表姐家的孩子,也许自己的外公外婆还会说小D没见过世面。这样的情景,看上去也许不如孩子之间打人什么的有冲击性,但是对一个孩子心灵的冲击其实是很大的。这时,我回家后就可以拿出小D的两个娃娃A和B,“你们要给我们表演节目,唱歌跳舞吧”。A娃娃马上说,“好啊,我要表演唱歌”。于是,A娃娃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都在鼓掌,“唱的好棒哦,真厉害”。这时,B娃娃悄悄地躲到了妈妈的大腿后面,“B娃娃,你怎么啦?哦,你不想表演是吗?不表演,没关系的,我们有权利说‘不’”。让小D去抱抱B娃娃,告诉娃娃,“没事的,不用担心”。然后我会继续对B娃娃说,“大家喜欢你们,所以想看你们学到了什么新本领。但即使不表演,大家也会继续喜欢你的”。通过以上的例子,你可以看到,不仅是情景再现,更加关键的是通过对娃娃说的话,来把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的意思传达,“不表演,没关系的”;“即使不表演,大家也会继续喜欢你”。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灵活运用。对于表达还不是很成熟的孩子(比如3岁前的),通常需要我们家长做主导,然后适当引导孩子参与。对于3岁后的孩子,完全可以让她扮演一个角色,和父母进行“扮家家”,当孩子愿意说出来,我们的“疗愈”目的也就达到了。早出晚归的拜年活动,再忙都要记得保留一个和孩子之间的特别时刻,这不仅是亲子之间的小情趣,也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感链接。爱读书的孩子,每天都保留一个亲子读书时间;爱玩积木的孩子,每天都抽出20分钟,陪着孩子搭积木并推倒。每天和孩子有很多次毫无理由的傻笑和疯玩,身体腻歪的亲密接触。这些事,写出来都特别小,甚至每个父母都会觉得,再忙这些时间总会有吧。但是我们常常就会高估了自己。并不是天天陪着,和孩子形影不离,孩子就能感受到爱和安全感。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看到”孩子,看到他们的情绪,真正懂他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