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在时尚界如同数学公式般存在着,始终被研究,人们虔诚地翻阅那些旧杂志、旧照片,甚至搜索她的书籍和影像。Diana Vreeland 的孙子 Alexander Vreeland 说:「我的祖母不再是一个人。她是一个形容词。」没有灵感的人最终会寻到 Diana Vreeland 这儿,她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如同博客般散落在笔记本上的细碎启发,对了,时尚界的人会说,Diana Vreeland 是第一位写博客的人。
Diana Vreeland 视风格为一切,「它帮你在清晨梳洗,帮你走下楼梯。风格即你,没有它,你一无是处。」她为日本艺妓文化着迷,觉得每个女性都能从艺妓的举止中习得一些风韵,她喜欢艺伎式的腮红妆,更是将对红色的热情发展成为其存在的一种证明。想要睡在香味中,就将枕芯注入香水,追求随身之物的平整感,就把钞票和面纸都熨烫一遍再放入包内,每天都把高级订制的鞋子擦亮,包括鞋底……Diana Vreeland 仿佛生来就要制造风格,引领先锋。1903 年 7 月 29 日,Diana Vreeland 出生于法国巴黎,母亲是社交达人,父亲是股票经纪人,DV 和妹妹从小接触着现代性的思潮,新鲜的艺术。二十世纪初最著名的芭蕾舞者是她的家中常客,俄罗斯芭蕾舞大师米歇尔·福金是她的恩师。然而少年时期的 DV 在母亲的眼中稍显平凡,她嘴唇开阔,鼻翼宽大,没什么醒目的气质,甚至还有点丑。不过 DV 小小年纪就品味独特,比起课堂传授的死板知识,她更偏向于芭蕾舞天然的纪律性。在布雷尔利学校读到第三年,DV 转而学习了舞蹈,可能正是这段舞者经历为日后独特风格的形成埋下种子,1922 年 1 月,杂志「Vogue」的版面恰好刊登出这位未来的杂志主编 ,文字评述道:戴安娜·达尔齐尔小姐,冬天最有吸引力的初次登台者之一。成年后的 Diana Vreeland 遇见了优雅沉稳的银行家 Reed Vreeland,两人于 1924 年完婚,并育有两个儿子。DV 在日后的采访中想起初次遇见丈夫的场景:Reed 让我觉得自己很漂亮。我相信一见钟情,因为它就发生在我身上。
1929 年,Diana Vreeland 跟随丈夫搬到了伦敦,她在那里经营一家内衣店,并且凭借独特的眼光和先进的剪裁设计结识到许多有名的客人。这里面就有温莎公爵夫人和可可·香奈儿。人们以 Diana Vreeland
的想象力为食
——
23 年的时间
奠定 Harper’s Bazaar 风格
如果用时尚纪年法,大概是 1936 年,33 岁的 Diana Vreeland 作为 Harper's Bazaar 专栏作家开始她的时尚生涯。
接手 Harper's Bazaar 后,Diana Vreeland 为它开设了一个名为「你为什么不...?」的专栏:「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公主来参加化妆舞会?」据说当时 Diana Vreeland 正在跳舞,杂志主编卡梅尔·斯诺上前问她是否有意愿到 Harper's Bazaar 工作。当 Diana Vreeland 表达自己缺乏工作经验时,卡梅尔·斯诺说:「但是你看起来好像对服装很有想法,为什么不试试呢?」
「why don’t you?」一句礼貌性的劝意,彻底打开了 Diana Vreeland 的脑洞,人们难以想象在此后的三十年间,「why don’t you…」成为 Harper's Bazaar 热火的专栏,由一个个简短的问句激起了无数簇新的可能性,这些时尚的岔路引导人们探入眼前事物,重新发现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why don’t you…」专栏的页面排版运用倾斜的角度,使得疑问在纸间跃出,Diana Vreeland 以她的视线打破常规堆积出的陈旧感,去捕获那些最新鲜的组合,将时尚的体验代入时间和空间的多种尝试中去。
正如后来的媒体人评价:当战争封锁了来自巴黎的时尚新闻时,美国设计师就像天芥菜一样向更近的太阳低头,人们以 Diana Vreeland 的想象力为食。在 Diana Vreeland 出现之前,女性外出工作普遍被认为是贫困和不体面的象征,然而 DV 以她的时尚感,召唤出那个时代的女性关于美的丰富认知,女人们开始愿意外出,在风格摸索与造型试探中,走向生活的时尚一面。一双超前的眼睛提示着一场风暴般的僭越,Diana Vreeland 第一次把比基尼穿到一个模特身上。没有人同意,Harper's Bazaar 的前编辑说:我们从来没看过暴露出这么多肌肤的衣服。Diana Vreeland 则以一贯的信心回击:你们这样的态度,就像文明倒退了一千年。没错,DV 以自身先验的审美再次印证:「比基尼是自原子弹爆炸以来最重要的事情」。1963 年 Diana Vreeland 受够了「Harper's Bazaar」不会浮动的薪资待遇,她选择去到「Vogue」担任总编。这一次,DV 像一针兴奋剂般,为「Vogue」注入惊人的激情。重新度量被视为缺陷的身体特征,身形瘦削的短发模特、满脸雀斑的少女、鼻翼浮夸的侧面,这些无一例外使 DV 感到亢奋,「如果有缺点,就放大它们」。派遣专题组在日本寻觅最有棱角的武士,为了演绎亚洲男性与西方女人的风情之爱。去非洲寻找象群,混入优美模特,制造极具张力的显影,这就是 20 世纪著名的时尚大片「与大象共舞」。发掘新鲜的异域超模,那些轮廓好像并非时尚界的主流,但 DV 闪烁的灵光总是会投射出一种「被选中」感,人们心甘情愿的忙碌,被 DV 释放的空前想象所折服。经 DV 发掘的模特,会马上收到好莱坞的邀请,当年 Manolo Blahnik 能够成为今天的奢侈名牌,也离不开 DV 的青睐。David Bailey 说:我曾经称她为盲人老蝙蝠,有一次,我花了一整天时间和 Penelope Tree 一起拍两张照片。DV 却告诉我说:「它们很棒,但我们不能使用它们。」我问她为什么。「看看嘴唇,」她说。「嘴唇没有倦怠感!」
谁会知道 Diana Vreeland 的脑海里到底在想什么?她的手势和眼神仿佛就是最清晰的指认,总能以精准的直觉分开庸常和高亮,将极具魅惑的瞬间挑出。当 60 年代接近尾声,美国癫狂狂热的享乐时代也被画上休止符,DV 的狂想无法继续转动大众视野,而不吝成本的制造时尚也让 Vogue 开始转向负债。1971 年,与「Vogue」相伴九年之后,DV 遭遇了一次未被提前告知的解雇。此时至爱的 Reed 也因病去世。「我才 70 岁,难道要退休养老吗?」失去丈夫与自己的作品,人生遭遇了急转,为暂时区隔痛苦,DV 从大众视野淡出。也正是在 DV 离开的四个月间,大都会博物馆首席策展人西奥多·卢梭向博物馆馆长托马斯·霍文提议,任命 Diana Vreeland 为服装学院特别顾问。1973 年,一场名为 Balenciaga 的展览再次使时尚业感受到轰然一震。Diana Vreeland 唤醒了大都会博物馆沉睡的服装学院。「我们不得不将节目保留九个月,人流如此之大」。服装学院以浪漫的姿态迎来时髦的人群,批评者也跟随热量涌现,他们埋怨 DV 将严肃的博物馆变成了可笑的娱乐场,但知晓这一切的博物馆策展人会觉得 DV 是学者,是造雨者。因为跃升的关注与人流,服装学院开始得到大量捐赠与资金支持,过去鲜有问津的博物馆服装学院,彻底摆脱枯燥与乏味,如初春般绽放,当然,这也成就了 Diana Vreeland 70 岁职业生涯的又一春天。1972 年至 1984 年间,Diana Vreeland 以自身丰厚人脉为大都会博物馆策划了十二场视觉盛宴,七旬高龄的 DV 仍保持着超强的时尚嗅觉,她将失去生命力的旧装与当下新颖的文化相整合,同时将风格作为细致入里的要素微妙呈现。Diana Vreeland 主张拓宽空间与维度的展现形式,从视觉到味觉听觉,缔造出一个接一个的感官高潮。你会在 CHANEL 展室感受到经典的「香奈儿 5 号」,而中国清代服饰展示厅里,奇妙的味道是 Yves Saint Laurent 的鸦片香。「蒙德里安系列」裙装不再通过人体模型展示了,DV 为它们衬入人形轮廓的纸版,以几何作为支点,架起色彩的漂浮,蒙德里安的原作也在一旁回应这恰到好处的氛围。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她只有一双手,却对色彩和轮廓有如此美妙的把控,她只有一双眼睛,却如同开采矿石般不断发现珍宝,人们会说,关于 Next Big Thing ,去问 Diana Vreeland 吧。
1989 年 8 月 22 日,神奇的女性 Diana Vreeland 在纽约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点。这位最好的孤独小姐要去休息了,但她在世时延伸出的风格与美学,至今影响着时尚界的判断。在这个愈发精彩纷呈,却愈发空洞趋同的年代,我们回顾传奇时尚魔头 Diana Vreeland 的一生,发现历史中有那样一个阶段,时尚竟然如此必要。她所创造的时尚空间,透露着数学的均衡,科学的客观与坚定,却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梦幻想象,我想时尚之所以动人的秘密正是因为 Diana Vreeland 本身。Diana Vreeland 的曾孙女 Caroline Vreeland,身兼创作歌手、独立制片人、时装品牌创意主理人,及顾问等多重身份,据说她有一个想要变成埃及艳后的梦想,能够看到时尚在几代人间作为纽带和感应被续写,这就是时尚的生命力吧。https://www-vanityfair-com.translate.goog/culture/1993/11/diana-vreeland-199311?_x_tr_sl=en&_x_tr_tl=zh-CN&_x_tr_hl=zh-CN&_x_tr_pto=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