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867字,阅读约需6分钟]
今天早上起床刷牙的时候,朋友分享了一篇翟东升受好友赵燕菁教授委托发布的一篇文章《债务是经济重启的关键》,问圆方,这会是2023年中国经济的核心政策么?文章圆方认真读了读,里面的内容颇有意思。对于中国今天所面临的经济困局,提出了判断,并且开出了药方。
文章中提到几个主要观点,为了防止有人说圆方断章取义,就简单把小标题发一下:
01. 债务是中国的经济最大的短板
02. 美国是全球的债务端
03. 债务是消费的总开关!
04. 金融危机就是债务危机
05. 存量和增量并举
06. 拯救房地产市场
07. 向过去学习未来
08. 结论
最后文章提出:宏观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快速进入危机管理状态!第一,所有到期债务同时展期三年,以抵消疫情这一不可抗拒力导致的违约,避免银行因违约减记坏账导致缩表。同时,不接受任何提前还贷;
第二,仿效当年剥离银行坏账,发行低息特别国债接手地方政府高息商业债务及其对应的资产。只要回收的资产收益大于利息,就可以形成类似美国国债那样的巨大的无风险资产;
第三,基础货币与美元脱钩,转而以国债为锚。央行通过借款给开发银行或以养老金购买国内高流动资产大规模扩张债务。只有公共资本成为资本市场的股东而不是融资人,中国的资本市场才不会成为以圈钱为目的的野蛮市场;
第四,要将寻找和策划高收益项目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落实到各级政府。只有有收益的项目才能形成新增贷款,避免日本泡沫破裂后投资大量无收益资产形成新的坏账的惨痛教训。
判断给出来了,药方也开出来了,但是这个判断对不对,或者说这个药方有用没有用呢?债务展期,避免违约带来的资产减损,债务置换,以中央的低息债务接手地方政府的高息债务,国债为锚,改变货币发行基础与美元脱钩转。
这些论点新鲜么?也并不是。在2016年5月《证券时报》记者罗克关就发表过一篇文章《债务重组才是重启经济周期的关键》被广泛转载。
他在文章和中提出: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放弃了收益更高的贷款资产,转而持有收益更低的债券资产。通过重组,原本紧张的政府财力得以恢复,继而有更大的空间启动新增投资来带动经济走出低谷。
其实和今天的思路不能说如出一辙吧,也算是基本相同。
不过2016年是什么时候?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的元年!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里面明确,要通过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也就是三去一降一补,来真正解决经济的问题。但是这篇文章的思路则是,降低金融成本,给杠杆以空间,继续加杠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过去6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是在2016年就采用了债务重组,让地方财政继续无限扩张,那么今天中国经济的余地又有多大呢?
当然,2016年错误的选择,并不意味着现在就是错误的选择。
2023年的情况和2016年的情况并完全不一样。一方面从美国大周期来看,2016年美国还在放水,但已经是降息周期的末端了,美国原本是计划在2020年左右在贸易战之后,就开启加息周期,不过因为疫情的原因,被大大延迟了。2022年一年的疯狂加息,已经打爆了多少个国家的经济运转。而反观中国,虽然财政的工具用了很多,但是货币的政策一直在搂着。有大量的空间可以释放,所以成为在2022年动荡中最稳定的经济体。
债务展期,债务置换,国债为锚。这些手段不是不行,更不是不好,关键在于什么时候打出来。如果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3.20)之后,在美国也开始进入“降息周期”之后打出来,那是一个打破美元霸权,真正走出内循环的关键一招。
但是如果是在美国的“加息周期”中,是因为我们抻不住而开始,那么就是会落入当年日本和韩国的情况,被美国和IMF以各种名义大肆收割。
所以,按照达里奥的“债务周期”的逻辑,债务本身不是问题,什么时候由谁,怎么加杠杆才是问题!
而决定谁在什么时候怎么加杠杆,提升债务,这不是经济问题,这是“权力”。
世界范围看,过去几十年,这个权力,一直在美国手中。
国内范围看,过去几十年,这个权力,慢慢向中央集中。
所以,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明白,许多经济学家争论来,争论去,争论的是什么呢?是经济学原理?是捍卫理想?
学习时间
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2022年11月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