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9.7,他又创国综奇迹
最近几天我们应该能反复看到一个词:
“内娱文艺复兴”。
当然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Sir作为半个圈内人老早就感觉到,内娱越来越无聊,越来越失真,越来越依赖“啃老本”来榨干所剩无几的流量和热度。
只不过用“文艺复兴”形容不太对。
只要我们把眼光稍微拉远。
内娱这阵“怀旧风”,段位还是低了些——
寻人记2
年度港综回归,目前豆瓣冲上夸张的9.7。
它也主打“怀旧”。
可跟内娱喜欢对明星挖坟翻旧账不同。
它怀的是“素人”的旧——
30年前的校草,中考考砸之后怎样了?
作为儿童肥胖反面教材的小胖子,长大后还在快乐啃鸡腿吗?
台风里紧紧抓住弟弟妹妹手的大姐,现在又面对着怎样的风暴?
这些人都来自30年前的民生新闻。
艾比·拉姆齐说:互联网没有记忆。
安迪·沃霍尔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火15分钟。
某种程度上,这些经典名言都被新时代成功验证了。
偏偏有人不太服。
就要问一句:
真的吗?
01
最强投诉王
了解香港历史的人,或许听过“九龙皇帝”,一位叫曾灶财的街头涂鸦者,名气不小的都市奇人。
《寻人记2》第一期主角也类似。
不过他的名号更与时俱进:
“元朗特首”。
自我介绍时,一副跟香港(前)特首很熟的样子。
其实他根本不用介绍。
节目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市民寻人,但一提起他却反过来,观众和受访者主动问起他情况。
素人界顶流了属于是。
节目本来以为会是一场硬仗,结果主角自己找上门了。
于是一切出乎意料地顺利:
主角亲自提供联络方式;
巴士司机熟练指路;
街坊邻居热情带路……
刚到门口,“元朗特首”早已穿戴整齐,大方迎接。
见面第一句语气依然骄傲:
叫我安仔吧,或者安少也行
他确实有底气。
因为经常大张旗鼓投诉和“有戏”的性格,安仔在80年代经常上电视,已经成为资深受访者。
被称为“元祖级投诉王”。
安仔的两大功绩:
1、通过投诉,狠狠打击了“买烧肉搭烧骨”的现象。
2、彻底解决了商铺街下水道冒泡沫的问题。
3、接受TVB采访让他们付打光灯的电费。
80年代,香港的烧腊店流行一种“买烧肉搭烧骨”的促销活动。听着像是赚了,但问题是,烧骨明显比烧肉重,很多店铺在搭烧骨的时候会减少烧肉的重量。要是别人肯定就算了,毕竟烧骨是搭的,烧肉少点就少点吧。
安仔不是别人。
说好的一斤烧肉,缺一两肉,多一两骨,都不叫一斤烧肉。
安仔找店主理论,店家骂他傻。
行,你们等着瞧!
于是安仔每天打电话告状,直告到烧腊店结业。
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觉得他大题小做,直到2009年海关“放蛇”,发现确实是有店铺烧肉分量不足,而且“买一斤烧肉搭四两烧骨”的行为违反了度量衡条例,这次打击之后,再也没有“买烧肉搭烧骨”的活动。
第二个事迹,是帮街坊邻居解决了下水道冒泡沫的问题。
当时,大家被这些泡沫折磨得苦不堪言,到处投诉无果,各个部门互相踢皮球。
结果还是安仔有本事,一个电话,高官亲临街市处理。
从此店家们有点好东西都会先给他,买东西不光便宜还经常会收到赠品。
安仔在元朗地区的口碑飙升。
除了这些丰功伟绩,安仔老汉事事关心,样样投诉,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违规停车,投诉!
不建围栏,投诉!
超载、违泊、燃放烟花爆竹……投诉!投诉!
他还有个小本本,上面全是多位高官电话,只要提他名字都能直接走“绿色投诉通道”。
嗯,是个民间英雄啊。
但是吧,投诉事迹讲着讲着,Sir开始有些不安。
他手里还有一本“诉簿”,记录曾投诉过的案例,连鸡毛蒜皮的都写上。
其中一个:
安仔坐巴士,一上车就被骂,这还得了?
立马打999截停它!
诶,等等。
那本“诉簿”真的不是“记仇本”吗?
别急,咱的疑问,节目主持方东昇也问出来了(非常小心翼翼)。
老汉急了:
假如你方东昇跟我有仇,你开车经过我就记下来
不是,我不是这样
不认识的车违规我照样投诉
虽然说是这样说,但在早年的采访里,年轻的安仔可是亲口承认过自己投诉就是想让别人害怕
或许是因为投诉出名了,很多高官和政府工作人员都忌惮(也可能是被他烦的)。
安仔平时生病发烧都是打电话叫救护车来接。
不接?投诉!
有次他要打疫苗,但救护站没有派救护车来,安仔一个电话就拨到了救护总长。
呵呵,平民英雄?
明明刁民一个啊!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安仔?
这时节目组才缓缓说出那句标志性的金句:
不慌。
停一停,想一想。
02
孤独的小孩
说说安仔出名的原因。
除了投诉,还因为他的“怪”。
明明住贫民区,安仔却任何时候都在打领带、穿皮鞋,连做饭都得从头精致到脚。
和表面精致相反,安仔却在金钱上一厘一毫都斤斤计较。
买东西会一囤一大堆。
面粉,一次买50磅。
肥皂,码十几块放家里。
为啥?
多买划算啊!便宜包送货,还能避免商家散卖的时候缺斤少两。
至于能不能吃完,安仔不在乎:
发霉是我的问题
方东昇时隔30年回访安仔,他搬到了哥哥的村屋,收藏空间大一倍,囤货力度再升级。
收音机,60台!
录音机,几百盒!
十台冰箱里面藏满宝贝,包括八盒花旗参、四斤鲍鱼、20包螺头外加两箱陈皮、五斤鱼翅……进货量堪比海味铺。
为了省小钱而花大钱囤货,到底是赚是亏?
你不能只从世俗意义上衡量安仔的行为。
囤货,囤的更是安全感。
他喜欢听录音带,害怕以后没得买,就买上几百盒;买食物,也是怕日后没得吃。
世界不断变化,安仔的认知很难赶上 ,就用囤货的方式去“守旧”。
80年代拍摄时,安仔在包饺子。
今天方东昇去采访,他还在包饺子。
衣着方式,言谈举止,包括那句“那些人歧视我”的口头禅,三十年不变。
片中还有一个细节。
安仔不仅囤积,还爱收藏——
双层巴士模型、复活节彩蛋(真鸡蛋)。
对,都是小孩子喜欢的东西。
或许,在安仔的世界,他就是一个孤独的小孩。
儿时一场重病让他患上小儿麻痹以及心理疾病。
经常遭受欺凌,被女同学敲脑袋,被老师打屁股,被同学们区别对待,自然也没人跟他玩。
那时力量小,只能忍。
长大后安仔就有报必报。
长期的自卑和受欺负,让他变得敏感,变得极端。
但另一方面,他也会对一些人表现出友好,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喜欢的小贩,请照顾自己的四哥吃饭。
四哥说,安仔可怜又可恨,而且在这两个维度上,没有中间地带。
真的没有吗?
《寻人记》要寻回的,恰恰是这容易被忽视的“中间地带”。
03
我们丢掉了什么?
许多观众从这个节目开始认识到方东昇这个人。
说他是金句王、押韵小天才、人间清醒话痨患者……
其实方东昇早就是香港传媒界“老前辈”。
身兼记者/新闻主播/主持人/节目制作人,甚至坊间流传“东昇出品,必属精品”的美誉。
他本人也牵头制作过不少“非主流”的节目。
《世界零距离》,寻访和深入了解世界上那些冷门角落的生活和风俗;
《长命百二岁》,走进全世界的敬老院,体验和挖掘老人们的生活,甚至是普及死亡教育;
《这么远,那么近》,探索世界上的交通工具。
对,交通工具。
为什么去迪拜坐车会有金子捡?为什么泰国皇家警察处理交通事故的时候要学习接生?为什么巴基斯坦的公交车吞吐量这么惊人?
可以这么说:
方东昇一直在试图“寻回”被主流丢掉的人和事。
老人、怪人、疯人,和不起眼的公交车……
可这些寻找有意义吗?
比如,节目里方东昇想为安仔提供一些帮助。
于是请来精神科的医生专门到家给安仔分析问题。
有客到访,安仔非常高兴,带医生参观自己的收藏、炫耀自己的生活智慧。
可转了一圈,大家突然尴尬地四目相对……
原来安仔家里只有一把椅子。
想坐下聊聊都没法聊啊!
安仔太孤独了。
所以医生一来,他就叭叭叭说个不停,都没空插话。
聊了三个小时,医生得出结论,安仔像是“自闭谱系障碍人群”,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自闭症”,还有重复的兴趣和行为特征。
得出结论又怎样呢?
医生只能对他说:忍忍吧,别太激动。
对镜头外的观众说:忍忍吧,多点包容。
然后摘下眼镜演示一下再戴上。
的确尽力了。
于医生,安仔早已经错过自闭症治疗和干预的黄金期;于节目组,他们已经帮助够多了。
方东昇说,安仔不是来寻人,而是来寻找认同。
那节目呢,他们寻回了什么?
其实看完这些故事你会发现——
结局,并没有太多“反转”。
第三集,“gai溜子”志文。
被摄像机拍到夜晚在大街上吃泡面,一问才知道,孩子是单亲家庭,父不管,母不问,放学就独自流浪街头,打游戏,打瞌睡,打架……
幸好有儿童福利机构托管。
放学能和朋友玩,中午还管饭。
30年后呢,他变坏了吗?
没有。
但不能说多“好”。
既没有成为古惑仔,也没有走上犯罪道路,只是安安稳稳地在后厨煮面,至少顿顿能吃饱。
节目还帮他寻回“恩师”:儿童托管所的黄Sir。
用志文的话说是自己“半个父亲”。
即使如此,两人重聚并不煽情。
志文来到房间,看到旁边的黄Sir,以为是个陌生人,淡淡地点了点头。
黄Sir问,志文吗?
志文还没反应过来,礼貌性地回答完后试探地问,“你是……”
“我是黄Sir”。
两人这才惊喜地摘下口罩相见。
……然后淡定地一起看电视。
第四集,单亲爸爸James。
妻子婚外恋,丢下两个孩子,又碰上失业,他当爹又当妈,还要面对周围人的嘲笑,一时间压力巨大。
幸好当时的节目火了。
老朋友给他一份新工作,生活渐渐好转,过得不太苦,也不算飞黄腾达。
还有第一季的顶流,校草韦约瑟。
弹幕说他像吴彦祖、张国荣、赵文瑄……
可那时校草还在为成绩单苦恼。
1985年,香港学位严重不足,不到3成的人可以考上高中,然而高中里绝大部分人都考不上大学。
校草和他的死党,就是被考试淘汰的一员。
50岁,他重新来到当时接受采访的码头,中考失败三人小组,如今两位死党已过世,人间只剩下校草一人。
节目对他们有产生影响吗?
有,不多。
或许只是一瞬间诧异,然后回望匆匆流走的岁月;
或许只是与故人重聚,然后追忆泛黄滤镜里的当年情;
或许只像安仔那样,完成一次倾诉,一次心理按摩。
寻找,更多是为了屏幕外,那些“没有被找到”的我们。
Sir还记得写第一季时有很多类似留言:
如果N年以后有陌生人这么找我,我会很感动。
节目里的嘉宾,大多也是如此反应。
这才是节目希望通过“寻找”传递的关切。
它不是什么“文艺复兴”。
而是“人”的复兴。
对。
互联网没有记忆。
但每个普通人在生活中为对抗时间流逝作出的努力,哪怕渺小,亦会留下痕迹。
人人都能火15分钟。
但更重要的,是在那15分钟以后,在舞台光束以外,还有人关心。
你,是否过好这一辈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