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之神严敏再出新综——
隔壁老罗《新西游记》的框架,搭配综艺感十足的六位嘉宾。
一种作为普通人、作为打工人,最本能的,对于被围观、被审视的不适。看近些年的明星真人秀,从早期的《跑男》《极挑》,到最近的《五哈》《新游记》……甚而恋综里,给明星设置的“考验”,都少不了“体验打工人”这一关。以往,我们嘲明星“何不食肉糜”,以为这是贵圈人长期圈地自萌形成的壁。
可当疫情时代降临,普通人在网上成为围观对象的机率越来越高。在围观普通人这点上,不止是明星,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局限。《新游记》第二期,为了争夺西游记中的五个角色,明星们被要求接受48小时生存挑战。而所谓的“生存挑战”不是荒岛求生,也不是丛林探险。张若昀和小岳岳选中房地产销售的工作,按规则一天试用期结束之后只能留下一人。张若昀出于让客户安心的角度考虑,主动将工作让给了岳岳。抽到极难模式的其余四人,饭都没吃上也要卖力干活,还先后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
从醒目的胡渣和黑眼圈也看得出,几个明星确实很努力地在营业、在投入角色。
只是,在意料之中的打工不易与鸡汤输出之外,飘从明星身上感受最多的,依然是与打工身份十分割裂的轻盈和抽离。抽到搬运工的林更新,背后是大货车源源不断输送来近十米高的货物。而极难模式中的四人,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提前结束工作。体力消耗到极点的黄子韬和陈飞宇两人,宁可负债也要打车返回住处。诚然,完成繁重的工作后,选择让自己更舒服也无可非议。但有得选,本身就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和生活成本之上的。试想,真正温饱不定的日结工人们,真的有心力在工作中侃侃而谈吗,还是会潇洒到透支一天的工钱打车而归?明星的选择,本质上是因为,哪怕工作环境如此恶劣,他们也不必真正去承受、更无法去感知生活的残酷。因而,即便是六人中底层经验最丰富、生活阅历最坎坷的小岳岳,节目中的表现也实难让人共情。带顾客去看房,言谈之中却处处站在购房者立场上,无形中拆了旁边真正的房屋中介的台。但对于一旁扛业绩的销售从业者们,如此操作却是再尴尬不过的。他们对业绩的追逐和急切,是出于生活的压力,更直接点说,是失业的恐惧。并不是他们不为顾客考虑,但这份专业与贴心,都是为了能把单签下来,完成业绩任务。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明星们哪怕再投入,但打工人的生活之于他们,也只能算一种模式体验。就算汗流浃背地做些辛苦活,明星能体验到的艰辛,还是停留在最表面的一层——“难”。而底层劳动者的辛苦,实际在于生存重压下他们根本没得选。明星、打工人,乃至围观者们都借此看到了世界的参差。而双方在生活上的差异,以及被生活长期塑造的观念,并不会因为一次体验有一星半点的改变。正如林更新与工友的聊天中,关注点始终在于,对方是否会对工作感到枯燥,是否怀抱工作热情。
他意识不到的是,对于更底层的普通人,比工作的热情重要得多的是,活下去。节目中日结大神的一段话,让飘想到前段时间在网上引发热议的“气球哥”。气球哥最初被人所知,得益于古早交通节目《谭谈交通》。与《谭谈交通》中大部分被观众惦记的普通人一样,气球哥也不乏故事和个性。所以很多人被气球哥的乐观所打动,也将他视作现实版的“树先生”。《谭谈交通》结束多年之后,网友们再度念起当年的气球哥,致使谭乔再度出发,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他。因为跟随谭乔的镜头,大家发现虽然气球哥不卖气球了,生活依旧困顿,但好在还是当年那个乐观、爱唱歌的气球哥。人们祝福他,一些好心人也联系到谭乔希望能给予气球哥帮助。先是网友们发现,社交平台出现了不少以气球哥为名的账号。而从账号发布的内容上看,气球哥穿西装,写鸡汤文,太过像网红的营销操作。面对谭乔的询问,气球哥闪烁其词,只字不提有合同和交易。直到谭乔找到所谓的“侄子”,对方终于承认一切都是“商业行为”。而当合约摆上台面,高达100万的违约金更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在“气球哥”账号最新所发布的视频中,唱衰的声音更不在少数。至此,一场网络考古引发的善意之举,彻底转变为一场荒诞的营销闹剧。
旁观者给予的善意关怀也好,担心气球哥被骗、骂他变了也好。在谭乔与气球哥沟通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个人很多时候都是不同频的。早期的节目里,谭乔二遇气球哥,邀请气球哥把自己学到的说给眼前的年轻人听,意在让气球哥向年轻人传授交通知识。多年后再访,谭警官劝气球哥要诚实,说“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能多火一秒”,希望气球哥不要被骗。可气球哥的初心,其实从始至终都只是想要多赚点钱、想要活下去。当然,飘认同网友们对一个生活艰辛的普通人所生出的善意关怀与朴素的正义感。
却唯独忽略了,当事人其实有自己判断的能力,更有决定自己生活怎么过的权利。不然他不会掩饰得如此慌乱、蹩脚,也要维护mcn公司人员假扮的“侄子”与“表弟”。听过谭乔的教导后,气球哥甚至将自己说成“中华民族的败类一个”。可在忧虑之外,那份外人眼中的“吃人”合约,对气球哥而言,却是利益,也是维生的希望。我们又怎么能奢望、要求一个挣扎在底层的人,理智地拒绝这份诱惑呢。只可惜,与善意的围观和评判相伴随的,总少不了价值的剥夺和强给。女孩出于感激,为长途配送的外卖小哥充了200的话费后,竟被网友网暴致死。网暴的由来竟仅仅是因为,部分网友质疑甚至谴责女生,两百块是不是给得太少了。事后,大家为女生感到气愤,痛斥键盘侠的戾气和不负责任。然而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事件另一个当事人,也是受害者,却在舆论中有意或无意被“隐形”了——自始至终,外卖小哥都只能以一个劳动力、一叠报酬的形式,被讨论、裁夺。可网暴者们没有留意,他在与女孩的聊天中一早就推脱过物质的给予,他的初衷仅仅是出于一份最朴素的善意。他们更不在意,一个良善的普通人,凭什么仅因他人的质疑就要被动卷入一场舆论的计量和讨伐。而当一个普通人,连自己的决定和判断都可以被剥夺、被无视。我们理想化的、富裕的气节和正义,寄予某个体时,也同样可能会酿成灾难。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围观、看待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将普通人从职业标签中解放出来,增进我们对各行各业人的理解。因而,当时一些综艺让明星体验打工人生活,也是获过好评的。其间一些励志鸡汤的输出,在观众尚图一口新鲜劲的时候,倒也挺对味。
只是,当时代瞬息万变如当下,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以更真实、甚至更冲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一个普通人在时代缝隙中的挣扎,真的适合被当作励志故事来宣扬吗?平凡只有拔高到与伟大同级,经由“伟大”镀金,才值得被书写吗?那么将普通人的生活,一再塑造为励志范本、奋斗故事,无疑再次落入标签的窠臼。况且,用综艺的形式解读和展示普通人,若只能做到浅尝辄止,那这种展示本身也当休矣。但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任何人的生活都可能在网上曝光的当下,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成为被围观的那一个。或许就是某一时刻,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和遭遇,都有可能通过迅捷的媒介闯入到另一圈层的视线当中。奈何关于这个时代的预言就是,我们都有可能在某一时段内成为楚门。这样说的话,围观普通人好像再度变成了一个推己及人的问题。但,气球哥和外卖小哥的困境,难道是因为网友没有推己及人?只不过,真正的推己及人,不是简单的“如果我是他,我就……”的问题。而是评判、介入别人的生活之前,先做到,真正去理解他人的生存处境,尊重别人对自己人生的决定权与选择权。
日剧《四重奏》里有一幕,也是谈及该如何对待普通人的问题。
松隆子扮演的卷,揭开一个穷困潦倒的钢琴家的骗局后,把他的表演机会据为己有。为此,四个主角有了一番讨论。
男一认为,对于一个可怜的独居老人大可不必做到如此地步,应该更有人情味一点。男二觉得自己能够理解老人,连图钉都不忍心钉在墙上的人,为了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撒谎,其实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生命的终点趋同,人本能地会在底层,尤其是逼近末路的人身上,感到一种毁灭式的压力。从以音乐谋生这一点上看,大家无疑和老人一样都是蟋蟀,时时刻刻都在泥潭边缘徘徊。所以用正当的方式取而代之获取自己的利益,并没有什么好值得内疚的。在围观和被围观的那一刻,我们的视线彼此重叠,似乎因为身份、阶层、境遇的相似,能够彼此理解。但,从网络上呈现的片面信息里,我们其实很难看到,每个人身后那立体的、不断延伸的经历和生活。我们也要承认,我们时时刻刻也在以陌生人的身份路过。而蚂蚁,从不该轻易对蟋蟀的生活,做出评判、给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