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寒冬伏击
大国纷争,周期衰退。
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 4),终于坐实了。
1月27日,日本、荷兰在美国白宫举行的谈判中,与美国就限制向中国出口部分先进芯片制造设备达成了协议,两国同意将美国去年10月针对中国采取的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扩大到本国企业。
这意味着,即使是芯片四方联盟(Chip 4)之外的荷兰也低头了。
此前,对于美国提议对华禁售DUV光刻机,荷兰展现出强硬的态度,表示“不会在对华政策上完全照搬美国,而是会与盟友协商后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
而芯片四方联盟(Chip 4)成员之一的日本跟进后,外界认为美国恐将逼迫韩国跟上。
早在2022年3月,美国提议与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建立芯片四方联盟(Chip 4)之初,韩国就直接采取不回应的态度。
原因并不复杂,韩国的芯片出口严重依中国。在韩国半导体产品出口总量中,中国占据绝对大头,占比接近40%,是关系到400多亿美元的大生意。
由于韩国的不回应,在成立之初,芯片四方联盟(Chip 4)多少有些名不副实。
到了2022年7月,美国政府坐不住了,向韩国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必须在8月31日之前答复究竟会不会加入四方联盟。
8月18日,韩国外长宣布该国将参加芯片四方联盟(Chip 4)9月底的预备磋商会议,同时还向中国示好:“请求中方理解!”
在接下来的会晤中,韩国声称对美国提出“两大原则”,以此为基础跟美国讨论合作的可能性。这“两大原则”是指,芯片四方联盟(Chip 4)要始终尊重一个中国的原则,并且不得限制对中国的出口。
无论韩国是故作姿态还是确有顾虑,但在韩国所谓有条件加入之后,芯片四方联盟(Chip 4)算是正式成立了。
到了2022年10月,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再度升级。
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发布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限制先进芯片、软件以及用于生产先进芯片的各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对中国出口。
为了拉拢其他盟友,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1月27日,美日荷三国在白宫谈判达成协议,日荷跟进对华先进芯片出口管制。
不过有意思的是,经常高调宣扬“围堵中国”的白宫此次异乎寻常地低调,对于协议内容,三国政府秘而不宣,拒绝置评。
有分析认为,一方面是日本和荷兰需要时间来修改其法律法规以实施新的限制措施,相关措施“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相互呼应”;另一方面是美国“不想进一步激怒盟友”,《通胀削减法》正面临欧盟和亚洲盟友的批评。
不过无论如何,日本的跟进之后,韩国也没有更多选择了。
在去年9月20日,前三星高管、现任国会议员梁香子在会见中国驻韩大使时,就表示加入四方联盟(Chip 4)不是“选择问题”,韩国半导体产业在源头技术上对美国依赖度较高,且目前供应链不稳定的背景下,韩国有必要加入Chip 4。
可见,美国“挟技术以令诸侯”的威力之大。芯片制造技术非常复杂,但全球芯片产业结构却非常简单:最重要的芯片设计商在美国,制造商在中国台湾和韩国,设备商在荷兰和日本,全都被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 4)拉拢控制起来。
而韩国担忧的芯片出口生意也已经挽救不及了。
韩国经济部门1月数据显示,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同比暴跌31%,连续8个月呈下跌态势。半导体整体出口额骤降44.5%,连续第五个月同比下降。
受半导体出口颓势影响,韩国1月出口同比下降16.6%,连续11个月出口同比减少,这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25年来首次出现这一状况。而刚刚过去的2022年,韩国47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更是刷新历史纪录,远超1996年的206亿美元。
“全球化已经接近死去,自由贸易也几乎要死了,很多人希望它们还能再回来,但我认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它们是不会回来的。”在美国亚利桑那工厂机台移入典礼上,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直言。
如果说冷战时期分隔东西方的是“铁幕”,那么如今全球半导体领域降下的是“硅幕”。
不好过的不只是韩国,美国的芯片巨头也难逃冲击。
就在“美日荷”达成协议的前一天,美股收盘后,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布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英特尔四季度营收为140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45.8亿美元,创下2016年来最低季度收入,同比大幅下降32%。
英特尔给出的财务指引也堪称“灾难”:公司预计2023年一季度营收在105至115亿美元之间,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40亿美元。
如果一季度的业绩落在指引范围内的低端,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将是该公司2010年以来最低的。英特尔同时预计一季度将维持亏损,这种季度连续亏损在公司过去30年里非常罕见。
另外一家巨头AMD,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增长较三季度也明显放缓,尽管全年营业收入仍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公司预计2023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约10%,这将是2019年来首次季度销售同比下滑。
除了大国博弈造成的出口限制之外,行业周期下行,也导致芯片巨头们纷纷摔跟头。
尤其是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芯片需求下滑,造成芯片库存供不应求、客户砍单以及芯片价格暴跌,最终反映到业绩上就是惨不忍睹。
周期之下,焉有完卵?中国的芯片公司也不好过。
比如韦尔股份,预计2022年年度净利润同比减少73.19%—82.13%,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96.63%到97.75%;
卓胜微预计2022年度营业同比下降20.59%,净利润同比下降47.26%-57.23%。
最惨的当属存储芯片。以存储芯片为主的三星,去年四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脚踝斩,骤降96.9%。展望今年一季度,三星预计,工厂利用率将出现下滑,盈利或将下降四分之一。
从存储芯片需求的关键指标来看,目前库存已攀升至3-4个月供应量的创纪录水准。
换句话说,当前芯片产业下坡路还没走到头。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Daniel Kim指出,从芯片跌价幅度与相关损失来看,当前市场的不景气度可能比2008年更糟。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A股市场,芯片公司公布大幅下滑的2022年业绩预告后,股价不跌反涨,比如韦尔股份业绩公布后股价大涨8%,颇有一番走出利空出尽的味道。
不只是A股,早在去年三季度,巴菲特就大举抄底台积电。除了苹果,对于科技股一向敬而远之的股神悍然出手,斥资41亿美元建仓台积电,首次买入就跻身成为台积电第五大股东。
资本闻风而动,是嗅到了什么信号?
抄底国运
根据华西证券的研究,根据WSTS公布的全球半导体器件销售额数据,全球半导体存在“M”周期规律, 即每十年左右会经历两轮上行和下行的周期。
如果以此推演,2022年中期芯片库存开始积压,快则今年下半年芯片行业有望触底,慢则明年3季度拐头向上。
而资本市场的反应总是“买预期、卖事实”,A股芯片公司业绩公布后不跌反涨、巴菲特抄底台积电,似乎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而且从估值层面来看,芯片行业也足够便宜了。
根据招商证券的研究,目前板块整体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目前大部分板块均低于历史最低位。
如图所示,数字芯片设计板块当前滚动市盈率(PE-TTM)约37倍,接近最小值30倍,历史中位数约96倍;半导体材料板块当前滚动市盈率(PE-TTM)约49倍,接近最小值46倍,历史中位数约135倍。
在交易拥挤度方面,半导体芯片也处于极度通畅,既说明资金关注不多,也意味着尚未被充分定价,存在超额收益的机会。
当然,最终决定芯片行业触底反弹的核心,在于能否找到增长方向,业绩再度起飞。
在历次半导体周期中,都有杀手级应用作为行业驱动力。
80 年代到2010年之前,计算机是芯片行业的黄金增长点;2010年之后,智能手机引领的通信 IC占比逐年攀升。
伴随消费电子需求见顶,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无法再支撑芯片行业进一步扩张,目前来看,电动汽车是最被寄予厚望的杀手级应用。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提升,汽车对于芯片用量将会大幅提升,车芯片用量有望达到1000-1200个左右,产品覆盖存储、模拟、计 算、传感等各类型产品。
依据Techsugar所述,电动汽车半导体器件总价值有望达到1500至2000美元之间,是传统汽车与手机(约 400-500 美元)的3到4倍。
假设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保守预计未来汽车在半导体器件销售额中占比 15%。
华西证券认为,随着智能驾驶能力的提升与智能座舱的普及,汽车对于存储需求越来越大,未来总需求有望超越当前手机,成为第二大需求应用。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万物皆周期,把握住周期底部的机会,是获取最大胜率和赔率的不二法则。
如果借助基金参与,指数基金可以考虑:
场内:富国中证芯片产业ETF(516640)
场外: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基金(A类:014193,C类:015337)
主动型基金可以考虑: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A类:004666,C类:010052)、泰信中小盘精选混合(290001)
往大了说,全球时局系于芯片之争,芯片的发展代表了未来国运的走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抄底芯片,就是抄底国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