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把儿子“推”进军校夏令营

我把儿子“推”进军校夏令营

教育




更多精彩,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写在前面

2018年,双胞胎13岁。7年级毕业后的那个暑假,他们被我“威逼利诱”,参加了位于印第安纳的具有军校性质的CULVER夏令营。

在推他们参加夏令营这件事上,我是有点“虎妈”了。

我觉得生长在硅谷中产家庭中的男孩子,有点像生活在象牙塔里。他们衣食不愁,被高科技围绕,体育,音乐,美术,研究各种活动资源都不缺,但缺的是不同的体验和经历,刚劲和韧劲的融合,对自己的自律,对严明纪律的服从,以及在艰苦环境下的摔打。所以当我知道有个军校夏令营时,出于当妈妈的判断,果断给他们报了名。

可是,要把孩子推到一个军校夏令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前后经过了3个月的磨合工作,互相妥协,才终于赢得他们的同意。

现在回想起来,这六周对他们来说是一生难得的经历,在纪律严明的军校训练六周,对他们的塑造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当父母的,该狠心时还是要狠心,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

不过,那六周虽然把他们推进去了,并不是当父母的我们就高枕无忧了,心中还是有很多的的忐忑和担忧。下面是我随手记录的担心,惦念,激动和骄傲。




01


先斩后奏



知道Culver这个住宿军校,还要从采访2017年进入斯坦福的一个学生崔傲开始。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这个学校的事情,让有着四个男孩的我心潮澎湃。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男孩,军校能锻炼你,也能塑造你。

老大老二早已“错失良机”飞出家门了,家里只有双胞胎还可以去军校里摸爬滚打一下,这让我有种按捺不住的“冲动“。也许是双胞胎的缘故,他们任何时候彼此都有对方陪伴,没有结交朋友的需求。渐渐两人就有点“宅”了。平时上课,打球,踢球以后,基本上就是他们俩个人谈天说地了。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很希望他俩把眼光能从彼此的身上移开,多参加一些不一样的活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知道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也希望他俩的性格里多一些坚强和刚毅。

当然听说军校里还训练孩子把被子都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有棱有角, 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时,这些都是我想训,却又训不出来的。

于是,这个Culver 夏令营就跳进了我的脑海。作息时间每天早晨6:50起床,晚间9:30睡觉,没有手机,没有iPad,没有游戏。要查床铺,个人卫生,服装的整齐。有出操,列队检阅,还有射箭,帆船,自然,写作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两周会重新选课,体验不同的课程。

关键是听说这个夏令营还很紧俏,报名晚了,就没有名额了。

于是当夏令营名额开放时,我毫不犹豫地“虎妈”了一次。没来得及征得他们同意,我就主动给他们报名了。因为我知道,等到他们消化同意时,那黄瓜菜也凉了,早就没名额了。

我知道这件事办得不符合程序,迎接我的将是一场说服持久战,那我也认了!

当俩儿子知道我擅自主张给他们报了Culver军校夏令营时,立刻就炸了:

“到天气闷热的印第安纳去6个星期?没门,No Way!”大双坚决地说。

“是军校?要出操?没有iPad,没有手机?我不喜欢军训,就是不喜欢!”小双嚷嚷。

“为什么你没征求我们的同意就给我们注册这个夏令营?那是你喜欢,不是我们喜欢!”

“你太虎妈了!”

这些都是预想的反应。知道自己做的不符合程序,我也只能和颜悦色地给他们解释,为什么我希望他们去,我先斩后奏的理由是什么。当然我说你们也有选择的权利,只是决定不要做得这么快。我把学校的网站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浏览,自己体会。

可他们的反抗情绪一直延续着,就是不喜欢军校夏令营!

军校把男孩塑造得刚毅坚强,这对他们的成长会有帮助,但他们自己还看不到这点。为了让他们有感性认识,我把我采访过的大哥哥,在Culver上过学的崔傲请到家里,给他们现身说法。

俩人互相看着,听着,信息应该是接收到了,但就是不表态。

咳,老妈我就是再喜欢这个夏令营,也不能把他们给“押”过去啊!我苦口婆心地说我的理由,俩人都不太买我的帐。

“好吧,不喜欢这个夏令营,那你们喜欢什么,自己查一下,找出来咱们研究。”我先退了一步。

当时还是12岁的他们,很多时候,会很明确地说出不喜欢什么。而他们不喜欢的原因,是因为你喜欢,因为你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

但如果你问他们喜欢什么,他们自己也没有很明确的方向。大双到是查了一两个当地的夏令营活动,小双则始终没给我他的暑假活动。

我可是每个人交了好几百美元的押金呢,如果他们不去,这押金也是不退的。即使我心里心疼银子,但也不能和他们诉苦,因为这不是他们的错。

拉锯战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把困境告诉了两个哥哥,希望他们能周旋一下,做些工作。俩人看了Culver学校的网站,都觉得挺不错的。也曾分别给两个双胞胎弟弟发了短信,打了电话,但具体怎么谈的,我就不知道了。

这时间一拖就是3个多月,俩人都不给你明确的表态,你说急人不急人。

在最后截止之前,我也放开了。我和他们说:最后期限到了,如果真不想去这个夏令营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损失几百元的押金,但那不是你们的错。

也许是多管齐下有了点作用,也许是我先“软”下来的态度,没想到在最后时刻,小双先妥协了:妈妈,我知道你这样做是对我们好,我去。但是,我想说好,军校夏令营,我只去这一次。

我心里暗喜,但假装深沉。

我对大双说,弟弟去你不去也没关系,你已经有你想去的夏令营, 这个暑假,你俩就各去各的,正好锻炼一下。

结果大双一看弟弟松口了,也改口了:好吧,妈妈,那我也试一试吧。

我不露声色:“真的吗?你们真的想去吗?要不要再想一想?”

“妈妈,别装酷了。”俩人看穿了我的心思。

好吧,谢谢你们最终同意去体验不一样的夏令营。孩子,这个世界很大,很广,有很多事值得体验和探索。不去开眼界,你们就不知道它的精彩。妈妈在这件事情当了虎妈,希望你们以后能懂我。当然不是一下子就懂,而是慢慢地懂。

于是,我交了很多表,当然还有银子, 算是把他们推进去了。



02


出发



CULVER军校夏令营是在印第安纳一个比较偏僻的小镇Culver,从旧金山过去要在芝加哥转机。带双胞胎去芝加哥的任务就交给二哥了,因为二哥暑假也要在芝加哥做事。

早晨起来匆匆把他们送到机场, 他们托运了行李,再去安检。我的眼光一直追逐着他们的身影,而他们却随着人流一直向前,向前,向前。

这是12岁的双胞胎是第一次独立离家到外地生活6周,而且还是个纪律严明的军校夏令营。虽然我把他们推进去了,但心里仍有说不出的牵肠挂肚。

安检过后,他们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流中,已经看不见他们了,可我还是翘起脚,眼光从熙熙攘攘的人缝里中穿越,追随着他们。

他们却一直没有回头,没有!

回到车上,感觉很不一样。平时孩子在身边,不论做什么,心里总是觉得还有很多其它的事在等着你,总有一种匆匆忙忙的感觉。可现在孩子都出去了,突然觉得,时间大块大块地空了出来,好像时光也转得不那么快了。

终于明白了,我这是提前体验空巢的感觉了。

心里盘算着,该干些什么以前想干,却没时间干的事情呢?去Napa酒香泡温泉?和老公畅快地去吃麻辣烫?下了班不用急着往家赶,去看电影,逛商店?

“查查看,走哪条路回去不堵车”老公的“命令”把我从漫游中拉回到现实。

“高速101啊,不堵车。”我最烦车开起来了再让我查路了。

“不对吧,应该是280才省时间。”

“能省几分钟啊?85路我天天开。”

“85不堵,不意味着101不堵。”

没想到,我的好梦还没开始做呢,最先进入的,竟然是和老公的“吵架”模式。

终于意识到,不管你有几个孩子,他们终究都要踏上自己的征程,离你而去。陪伴你过下半生的,就是身边这个常常和你拌嘴,吵架, 很多事情不太合拍的老伴。

双胞胎下午到了芝加哥,随后就被Culver的校车接走了。老二发了个短信报告消息,我们知道孩子和学校对接上了,然后孩子们就失联了。因为学校不允许带手机,iPad和计算机。

晚间6点左右,学校发了个邮件,说孩子已经安全到达。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02


空惦念



空巢之后,首先卸下的负担是做饭。

孩子在家时,想着饭桌上要营养均衡,有菜,有肉,有水果,还要有米饭。

孩子们走了,先把冰箱里给孩子们做的剩饭给打扫了。一顿饭,一个黄瓜炒木耳,一盘饺子就解决问题了。

突然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老公有点不公平?还真是的,越老,吃的越简单。

自由了两天,无牵无挂地漫游。到了晚上,突然觉得空荡荡地了。孩子们怎么样了?在干啥?那边天气热不热?他们想不想家?

老公白天悠哉地抓了好几个小时的pokemon,到了晚间,他竟然也沉不住气了。

“怎么也不来个电话?”

“谁给你打电话啊,他们连手机都没带?”

“学校也不给家长发个邮件?”

“发了啊,查一下邮件。”

于是老公匆匆打开电脑,把以前忽略的邮件找出来,到指定的网站去注册账号,他要看照片。

我这边也噼里啪啦地按键搜网,YouTube,网站,希望得到一些消息,哪怕是一点点。

我们老两口,一人在沙发上,一人在桌子旁,你一句我一句地对着话,主题都是他俩。

想想看,他俩如果也在聊天,那么多新生事物要体验 ,主题一定不是我俩。

一代一代,都是这样。

孩子在身边,重心就在他们身上,老公永远是排在孩子之后,自己则更是排在老公之后。

孩子不在身边,才开始对老公多看几眼。突然发现,他头发也有很多白的了,皱纹也多了,很明确的信息:他也老了。

前几天看了一个报道,说中国高考结束了,民政局开始忙起来,不是忙结婚,而是忙离婚。有的地方为了离婚,甚至排起了长队。高考之前为了孩子大家都忍着,高考之后终于解脱了。

我突然意识到,这空巢也是一个坎呢。我常常对孩子和声细语,对老公却是横眉冷对。这个事情,空下来仔细一想,觉得有点不对头。我如果还是一如既往地将心思定格在孩子身上,这其中被忽略的细节会堆积起来,谁会保证将来不是问题多多?

这次空巢突然让我意识到,老伴真的也很重要。

于是,我的“善心”大发。说话声音也低了,态度也好了,原来觉得老公很多事情不合 我的心思,现在一下子就觉得,其实那些事也没那么重要。同时也开始理解那些空巢人的感觉。

孩子不在家,虽然轻松,却也让我开始感恩。谢谢上帝把两个天使送到我家,让我没什么机会寂寞。


03


网上寻影



孩子去夏令营5天了,没有一个电话,完全失联了。

唯一能扑捉点信息的地方就是学校上传照片的网站。

于是每天刷学校网站照片成了我的一件“大事”。可在700多学员里扑捉到自己孩子的身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即使这样,当妈的也是乐不思蜀地捞啊捞。想从照片里,能了解一些夏令营的情况。

看到他们都坐在教室里打着手语,看起来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了手语课。这手语传递的语言,一定挺奇妙吧?

看到一个他们出操集训的照片,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大大的的乐器,穿着统一的校服,在酷热的天气下接受着严格的训练。再热,也得坚持!

一组老师查铺的照片让我一震。哎呀,那床铺,那书桌,要多整齐有多整齐,真够整洁的。希望他们回家以后,那凌乱的房间能旧貌变新颜。

记得以前学哈佛幸福课的时候,说一个习惯的养成,只要连续坚持23天就养成了。这6周的时间,应该是能培养起他们一些良好习惯吧?

学好习惯不难,关键是要坚持。当然还有一个关键:我也要做个好榜样。如果家里自己的床铺房间都不整洁,那又如何要求孩子们呢?家长也要与时共进才行。

平时看军队列队检阅,都觉得离自己很远。在学校的照片里,看到一组学生列队接受检阅的照片,真整齐,真精神,突然觉得有点感动。都是一群12-14岁的孩子,在家免不了“自由散漫”。可看到他们有组织,有纪律,精神抖擞地列队,在骄阳下挺拔地举手敬礼的镜头,不由得为他们感到骄傲。当天湾区是91华氏度,热的很,印第安那的温度比湾区要高。在酷暑下接受检阅,一定是“煎熬“。可“熬”过去了,就是体验,锻炼,收获和成长。

学校的照片网站上,每天更新好几次, 家长们都望眼欲穿地找自己孩子的身影,但很多时候是找不到的。不过看到其他孩子的照片,有骑马的,射箭的,画画的,集训的,反映了夏令营的风貌,也很享受。因为你知道不管你看见还是看不见,孩子们都在那里,在感受着,参与着,这也是一种安慰。

周六,孩子们出操,打扫卫生,擦皮鞋,整理床铺,洗衣服,自由玩!周六学校还举办了篝火晚会,照片上看到的是夜幕下一群孩子们开心的笑脸。

这个夏令营他们去之前是那么地抗拒,以至于我心里也在打鼓。可这几天看学校活动的照片,越来越释然。培养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壮,让他们体验不同的生活,也是一种选择。孩子们,世界很大,希望你们的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大。

我只是希望他们不要惧怕尝试新东西,敢于挑战自己。希望他们慢慢地走出自己的拘谨,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新的事物他们可以尝试。最希望的是,他们不要怨我,给他们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受罪”,希望他们能和其他孩子融合相处,体验到快乐。

不得不说,孩子在哪,妈妈的心就在哪儿。

04


我在“后方”画画



以前都是围着孩子转,现在可以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了。

孩子们在尝试新东西,老妈也应该训练一下自己。孩子们的画笔都放在那好几年了没动过,在朋友的“忽悠”下,我决定学点新东西,调整一下自己,以免过早老年痴呆。于是我加入了火艺人的微信画画课,跟着视频学。拿起笔才知道,画张好画真不容易。

以前看孩子做事,常常觉得他们够不努力。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来试试?真来试了,领悟到一个道理:动嘴容易动笔难。以后不能随便评判他们:球踢得不好,投篮不准。其实自己上去,还不如他们呢。

生平第一幅画“雪人”。画得干巴巴地,一点没有生气。可还是我把画发到了家庭群里,告诉孩子们,老妈也在尝试新的东西。结果老大老二都给我点赞。我知道,他们赞的是我的态度,不是作品本身。不过有赞心里还是很受鼓励,因此提醒自己,以后孩子参加什么,不论什么结果,都要先鼓励!

老师点评说我第一幅画水分不够。好吧,第二幅是画鹅,我吸取教训,多放些水。可是怎么第一次画好之后背景那么淡呢?于是再“和泥”,接着“抹”颜色。背景被先后涂抹了三次,颜色就变得不伦不类了。

老师点评时说,画画最忌讳的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地抹颜色。感情这常犯的错,我一个也没拉下。

我就想,如果自己看到孩子画这么一张画,我会如何表现?嘴咧一下,还是说点啥?自己亲自动手,才更理解到画里画外都是技术活。

老师还说了,画画零基础,不要追求完美,重在过程和体验。

画第三幅,是最累的一幅。视频反复看了好几遍,始终没掌握亮光的画法,结果画了一个谁也不爱吃的寿司,自己看着都没食欲。

不过画了三幅也有体会。学画画,要心静。因为一坐就要个把小时,如果心里长草,肯定画不好。另一个体会就是学画画要注意很多细节,提笔轻重,边边角角,都有不同的作用。我平时属于大大咧咧的性格,坐下来关注各种细节,有些挑战。

最后一个体会是,画得好的,除了勤奋,绝对有天赋的作用。看班级里的学生水平高高低低,有的人的画一亮出来就那么让人赏心悦目,我觉得自己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学会接受自己,放过自己,也是一种挑战。

孩子们在前方接受挑战,我在后方挑战自己。体会一把,也是收获。

似乎已经开始习惯了空巢的日子,随意,轻松,想吃啥就做啥。赖在沙发上看世界杯,爱混多久就混多久,不用想着接接送送。

体力上是轻松了,可还是心系远方的印第安纳。

04


选课



夏令营共6周,每两周一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课是他们在家时我和他们一起选的。

因为没有经验,对各种各样的课不太了解,也因为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他们第一个单元选的课都中规中矩的,唯一的新鲜点是手语课。

大双选了自然课,今天看学校发出的照片,他们拿着网拍,到学校附近的河里去捞昆虫,然后对捞到的昆虫进行研究,还真是走进大自然学大自然。

其实学校有很多好玩的课,比如水上运动课,溜冰,击剑,骑马,射箭。他们都没选,或者没选上。

第二个单元,他们有所突破,选了射击和骑马。

看到一张孩子们射击的照片,再看那张射击版,12发中了11发,不知是哪个孩子射的,枪法真够准的。

有一张大双带着帽子骑马的照片,马队从马斯里出来,列队到操场上操练队形,看着真威武。

每个周末都有列队检阅,不管是不是酷暑,都不中断,这绝对是对他们的韧性锻炼。


05


沟通联系



在第一周结束后,老师给家长发了总结视频。

看起来孩子们都很快乐。但因为每天只能从照片中寻找孩子的身影,具体孩子们的情况如何,不是很了解。因为这个夏令营是我给他们“推”进去的,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还埋怨我?于是我给学校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我的想法。

一天后收到了小双老师的邮件,大意是:你的孩子原来不愿意来啊?完全看不出来啊,小双还带着他的朋友和哥哥来我的办公室聊天呢。我问小双最喜欢夏令营什么,他说:食物!这可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这是这么多年来,我听到的最独特的回答!他们适应得很好,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别那么磨磨叽叽的了(这句话是我领会的,人家没这么直白)。我有时间再和大双聊聊,报告给你啊。

学校为了让这些远离家的孩子很好地适应新环境,规定家长在两周之后才能和孩子通话。终于过了两周,可以和孩子通电话了!

周六下午,我在加州国乐团《飞虎恋》排练场地,忘了时间。5点老公来电话,说可以和孩子通话了,因为有三个小时的时差,那边已经晚间8点了,问我啥时能回去。

我一听,心里立刻动荡起来,开车回家?20多分钟有点远,那边也等不急。我灵机一动就和老公说:你不是有两个电话吗?一个打学校,一个打我,咱们可以三方通话。

夏令营那边接了电话,我们报上姓名,不到一分钟,他们就把两个孩子找了进来。

我这一激动,竟然不知道说啥了,没出息的我!结果让老公抢了头句:喂,你们都好吗?

大双主接,主答,小双在一旁辅助。反正感觉是我俩激动得够呛,人家俩个到是平静的很。

大双告诉我们,他挺喜欢那里的,但是很热。需要我们买两个挂在床边的小电扇,还要很多书,要乒乓球拍,小手电丢了,要我们个小手电。

我有点后悔,怎么就忘了给他们买小电扇呢?这么重要的一个东西!

两人一直希望住上下铺,这次实现了愿望,大双在下床,小双在上床。夏令营里的亚裔不多,这次学校没把他俩分开。

说了半天,我没忍住,问了一个心里很想问的问题:你们还埋怨妈妈给你们送进这个夏令营吗?

结果大双说了:妈妈,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好不好?

老公电话里也呛我:你就不能深沉一点?

和孩子通上电话,心里思念的那根筋似乎也通了。最后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挂之前,他们说了一句:爱你们。我赶紧回应:me2,me3!

挂上电话,我和老公当晚做的最齐心的一件事,就是上Amazon把他们说的需要的东西,统统都下了单。

当父母的心,都一样。

他们要我寄些书过去,我问寄什么书?他们回答:问哥哥吧。于是两个哥哥就推荐了下面这些书。

  • Tuesdays with Morrie: An Old Man, a Young Man, and Life's Greatest Lesson,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 Tattoos on the Heart: The Power of Boundless Compassion

  •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 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

  • Give and Take: Why Helping Others Drives Our Success 

  • Dune (Dune Chronicles, Book 1)

  • Life of Pi

  •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


哥哥推荐的,我信任!按照书单下了订单,直接寄给了夏令营。


06


探访
















--决定--


第四周的周末,是学校的homecoming weekend,历届校友返校日,学校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家长前去探访,为此学校安排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欢迎家长和校友的到来。本来参加这个校友返校日不在我的计划之列,不参加的理由有很多:

  • 从旧金山飞机要飞4个半个小时才能到芝加哥,再开车两个半小时到学校,折腾!

  • 单位工作挺忙,要请假。

  • 再有两周夏令营就结束了,我们已经安排了夏令营结束后飞到营地接上他们一起去阿拉斯加旅游的行程,坚持一下就可以了。


可是有一天突然问自己,我每天这么眼巴巴地看照片,看视频,每天隔靴搔痒,隔着屏幕空激动。可学校专门给家长安排了开放日,我为什么不实地去探访?去美国军校探访,估计我这辈子也就这一次机会,为什么要放弃呢?问完这些问题之后我明白了,世界这么大,我也要去看看!去体验不同的生活,生活才有汁有味!

想到可以现场看孩子列队阅兵,和他们一起上不同的课,遇到很多新鲜的人和事,心里竟然有很多期待。照片上看着就挺向往,现场看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于是我毅然绝然地决定,去!


--路上--


说去就去,一天都在路上。早晨4:30 起床,5点出门,6:50的飞机,一路忙匆匆。好在有另外一个家长同行,4个多小时的飞机,不知不觉就到了芝加哥。接上老二,去参加了朋友举办的party,然后就直奔印第安纳。辛亏有老二当司机,晚间开在印第安那人烟稀少的高速路上,没有老二坐镇,还真有点不敢想。

印第安纳虽然和芝加哥是近邻,却有一个小时的时差。一路上有两个收费站,在加州交费都习惯了交6-7美元,在芝加哥你猜交多少钱?6毛!印第安纳的高速路收7毛。钱包里零钱都没有,太不习惯了。被收高价惯了,这价钱,一下还真不能适应。

印第安纳时间半夜12点,芝加哥时间晚间11点,加州时间晚间9点,终于到达住处。真是走了一天。

第二天一大早,激动的妈妈想到今天就要见到自己分别4个星期的孩子了,按捺不住急迫的心情,从宾馆到学校有25分钟的车程。我们连早饭都没吃,就匆匆赶往学校。

一路上都是庄稼玉米地,那才叫一望无际。来美国这么多年了,都在硅谷混了,望着这一大片庄稼,我才意识到:我们这是来到美国大农村了。


--见到孩子--


终于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学校!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红砖高高的建筑,进去以后,发现竟然是食堂。

只见一排排整洁的桌子上写到:海军区,陆军区,空军区等。学生们穿着不同颜色的制服在打饭,视觉的冲击让我立刻有了感觉,到军校了!

可看到的都是“大孩子”,问了一个学生才知道,学校分两个校区,主校区是给14岁以上孩子的,他们是住在正规宿舍里。而9-13岁的孩子是在另外一个小区,住小木屋,走路还要翻过一个小山坡呢。

想到孩子们都是集体活动,还不知什么时能见到他们,我们果断地决定,先把肚子填饱再爬坡,于是就在学校的餐厅吃了第一顿早餐。跟一帮陆海空三军学生“军人”吃早饭,感觉挺奇特。

吃完早餐,开车去了低年级的小木屋校区,看到山坡上的一个个小木屋,恨不得飞奔过去见孩子。可一个老师亲切地说,男生们也许在换衣服,妈妈未经许可,是不能去他们的木屋里。于是老师马上通知孩子的领队,让他们出来见我们。

在等待的那几分钟里,我的心潮如大海般澎湃。老二调皮,说俩弟弟不知道他来,他藏起来,给俩弟弟一个惊喜。

于是我痴痴地等待孩子们的到来。远远地看见他们了,他们却并没有相像中的飞奔过来,而只是酷酷地微笑了一下,反倒是我紧紧地拥抱了他们。

儿子们,难道见妈妈也要预热吗?到了军校就要这么酷吗?

老二躲在一个地方,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时俩人由惊喜转为开怀大笑,他们紧紧地握拳,拥抱,兄弟情洒满了一地。妈妈啰啰嗦嗦地问了一大堆问题,老二却是身体力行地和他们打成了一片。趴在地上扳手腕,和他们在草地上打滚,和他们的同学开着玩笑,调侃着游戏,比妈妈要热络多了。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他们有这么一个哥哥,挺幸福。

我们只相聚了十几分钟,我这还没热够呢,他们就说:妈妈我们有纪律,到点了就要回去,我们要排队去吃饭,然后就飞奔回小木屋了。

我留在原地还在回味,不一会儿,各个小队就都打着队旗,喊着口号出发去餐厅了。立正,稍息!向前转,向后转!原地踏步!孩子们精神抖擞,即使有父母和家长在旁观,他们也没有溜号,目不斜视,跟着口令走。领队的孩子喊完口号最后宣布:每个人领完饭,要到外面吃,餐厅里的座位留给家长和校友!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都挺胸抬头地在军训状态,我一直挺感动的。在不知道这段军训的经历,会给他们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孩子们拿完饭,真的就是外面草地上席地而坐开始吃饭了。我看了一下,汉堡,蔬菜,水果,饮料倒是都有了,不过仍显单调。我觉得孩子们挺了四个星期,也挺不容易的,周末,一定带他们出去犒劳犒劳。


--课程体验--


第二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上课,体验他们的课程。我和老二一人跟一个,一起体验他们的生活。

每天有五节课,这个单元他们的课分别是:自然,天文,钓鱼,火箭,篮球,数学,写作,沙滩排球,象棋。

从这门课到那门课,要走很远的距离,一个小朋友说,她每天走的步加起来有2万步了。

感觉这些课程都是入门基础课,没有什么难度,以快乐为主。两周就是培养个兴趣,家长不要抱太大的学业期望。

数学是一人一个计算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程度做题。因为课上的人程度不同,老师只是辅导而已。我看有的孩子在玩一个数学的游戏,有的在画三角形。

钓鱼是在湖边,小鱼很多,大鱼都不来湖边。今天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天,老师干脆把每个孩子都推到了湖里玩水。双胞胎都不喜欢游泳,孜孜不倦地钓鱼,可惜也没钓上来半个。

火箭课到是挺见实效,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做的火箭,大小,形状,样式都不一样。经过两周的设计组装,当天他们要在大操场上发射。

把人群清零后,火箭真的发射出去了,高高地升空,缓缓地降落了。有的火箭射得近,有的射得远,也有哑火箭发射不出去的。

至于天文课,是要半夜起来看星星的。因为他们住在山坡上的木屋里,半夜起来也方便。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半夜爬起来一起仰望星空,然后研究这是什么星。这门课我没法体验,不过我问小双,看到星星了吗?他点点头说当然。

自然课就是研究那些地上捡来的各种各样的石头,从成分组成到演变历史。一个老师脖子上还围了一条蛇,给大家讲解蛇的各种习性,我看着挺害怕,但孩子们倒是挺勇敢的。反正大农村,离大自然近,自然课充分利用了大自然这先天条件。

感觉课程体验下来,就是一个字:玩。


--参观小木屋--


每当我说要去看看他们住的小木屋时,都被孩子们拒绝了:男士的房间,住着12个人呢,有可能有人换衣服,未经允许,你不能随便参观。

可我来到了营地,想去看看你们的居住环境,这也是人之常情吧?能不能你们先去侦查一下,征得大家同意,方便时我再进去看看?孩子终于同意了。当妈妈的来看儿子的房间就有这个问题,爸爸来看儿子就没这么啰嗦了。

终于进了他们的小木屋,小木屋坐落在山坡上,就是木头搭的木屋,设施有些简陋,没有空调,里面摆着6张上下铺。床铺,衣柜,书桌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井然有序。

他们宿舍12个男孩,两个国际生来自墨西哥(讲西班牙语)。还有来自德州,密西根,亚利桑那州,也有一个来自加州硅谷的。

今天的跟班体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些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原来有朋友担心说军校里亚裔这么少,孩子会不会受欺负,我就特别留意了这个问题。他们有点时间就在宿舍里一起玩牌,我在房间的时候,孩子们都主动和我打招呼聊天,给我介绍宿舍里的各种活动。

上下课的时候,小双是和一个白人男孩一起出入,走在路上还搭背走,所以被欺负这个顾虑基本上打消了。

下午体育活动他们就要打垒球。我们从家里没有带垒球手套来,转眼小双就串到一个小木屋里借了一个。赢球之后他们扑到一起欢呼雀跃,我照相的时候,他们都主动跑过来一起合影。我心里的担心,也渐渐地消失了。

这就是融合啊,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去适应,去了解,去经历,就是一种历练。

小木屋里有三个孩子很健谈,他们抢着说自己已经连续来这个军校夏令营4-5年,是“老兵”了。他们教新学员叠衣服,整理床铺,一副“过来人”的口吻。

我买了12个小蛋糕,给孩子们一起分享,这也是我这个“大人”能做到的了。

我和老二聊了聊:你去体验大双的课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到的知识,还是经历?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经历。

我们今天就这样跟孩子混了一天。天气真热,浑身黏糊糊的,到了晚间7点,已经撑不住了。他们晚间还要看电影,我们一致决定回酒店休息,好久没这么累了。

晚间开车回宾馆的路上,又是经过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关键是这玉米地一路都没路灯。还好不是一个人开车,要不然,心里也挺忐忑的。


--整洁训练,室友--


周六早晨,是典型的训练整洁项目。平时他们保持的都很好,哪有那么多要整理的啊?他们就故意把宿舍里的所有东西都打乱,鞋都扔到外面,床铺弄乱 ,衣服袜子扔到地上,然后再重新整理,衣物,床铺,擦鞋。

我想起来一句话叫:没事找事。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衣物床铺整理好,然后再打扫公共的地方。

整理好之后,小朋友们整整齐齐地在门口立正站好,等待指导员来检查。指导员一个一个地检查,有项目检查不合格的,就扣分。他们要根据每个人的分数,评比出宿舍的舍长。

平时看惯了懒散的他们,这么挺胸抬头地往那一站,还真是有模有样的。

早晨遇到一个有趣的经历,我在双胞胎的小木屋外面,遇到一个个子小小的男孩,他非常大方,热情友好,主动和我打招呼并当我的导游。一问他才知道这个孩子来自墨西哥,他告诉我:“我叫卡尔,在美国出生的,明年我们全家会从墨西哥搬回来,去迈阿密住。” 我很喜欢这个阳光小男孩,我们俩还合照了一张像。

在他们整理床铺的时候,我们去了主校区参加了一个了解校史的活动。

活动完了要赶回孩子们的木屋营地,还有一段很长距离。怎么办?这时看到一个个子瘦高,穿着时尚白裤子的中年人自己开着高尔夫球车,我们以为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就问能不能搭车,他很热情地把我们请上车。

上车一问才知道,他不是学校的工作人员,也是家长!我问他这个高尔夫球车是租的?他很潇洒地回答:不是,是我个人的。

自己怎么能把这校园里的车开进来呢?大街上可不允许开这种车。他说平时放朋友家,这周末参观学校就开过来了。我再一问,他是从墨西哥来的,儿子竟然和双胞胎在一个小木屋。问了孩子名字,他竟然就是早晨起来我遇到的小男孩卡尔的爸爸。真巧!

他说他三个孩子,这个暑假都在这个营地。他平时住在墨西哥,在美国有生意。孩子都在美国出生的,所以是美国人。他每个暑假都把孩子送到这里受训,为了方便,就在学校旁边这个买了个房子,周末可以接孩子回家放松一下。

看这个很潮的中年人,感觉不是一般人。回头我和儿子说了这个故事,儿子说,他家有自己的飞机。他们明年要搬回美国了,因为现在的墨西哥新总统是他们的“政敌”。

我正惊讶着,儿子告诉我,他们木屋里另外一个德州来的男孩,家里也有飞机。他们在这的第一周,这个爸爸就是开着自己的飞机来看儿子的。

后来才知道,去年墨西哥总统的孩子也在这个夏令营。

坦率地讲,这个夏令营条件挺艰苦的。天气闷热,木屋里设施也挺简陋,厕所及洗澡的地方都会有虫子。可是,这些政要富豪们,开着飞机把孩子送来“受苦”,为什么?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吗?

当父母的一定要舍得才行。


--放风--


这个周末,家长可以把孩子接出去4个小时,不过校方规定,孩子出去校区一定要穿制服。

非常佩服我们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租车的地方,换了一个大车minivan,可以坐7个人,因为我们要接5个孩子进城。

4周了,孩子们第一次出营地。如果在湾区大街上看到穿制服的孩子,会以为是在穿演出服。可今天带着穿着制服的孩子们去餐馆,去商店,到处是被父母接出来“放风”的孩子,小镇上的居民对穿制服的孩子都很习惯了,投以赞许的目光。

孩子们上了车,把帽子摘下,衣服脱了,放好。可在下车之前,都很自觉地把制服穿上,帽子带好。不穿戴好,他们是不会迈出车门的,这是学校的军纪。和穿着制服的孩子们合影,心里有一种不一样的感情,有点骄傲,有点自豪。

当他们迈出车门时,习惯性地把帽子戴正,把制服整理好,然后手臂搭手臂,合唱了一首军营之歌,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带他们吃了想吃的饭,逛了逛商店,然后就带回hotel。结果这几个孩子撒了欢儿地往床上一躺:总算又接触到舒服的床了!躺在床上,吃零食,玩牌,聊天,孩子的天性暴露得一览无余。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有张,一定也要有驰。

再放松,晚间也要送回营地,这就是纪律。


--再放一次风--


周日,印第安纳骄阳似火,又是一个大热天。学校规定中午12点到晚7点之间孩子们可以和父母在一起。不到12点,营地里到处是开着高尔夫球车来接孩子们的家长。

我问了一下儿子,他说他们小木屋里的孩子今天都有人接。我暗自庆幸,还好我来了,要不然这个家长接见孩子的周末,他俩就只有羡慕别人的份了。

我去接他们的时候,一帮孩子正围在一起打乒乓球,在小木屋中间,建了一个又一个乒乓球台,这自然而然地成了孩子们的娱乐方式。孩子们一人一个乒乓球拍,转着圈轮流打球,没想到这么多美国孩子也喜爱打乒乓球。

这次夏令营里的少数亚裔,基本上是来自湾区,中国大陆和台湾。知道有台湾和大陆来的孩子没人接出去“放风”,他们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其他人被接走的孩子,想想也挺心疼的。可是我们没有他们家长的许可,是不能带他们出去的。

印第安纳Culver附近,没有什么中餐馆,吃了一顿墨西哥大餐。另一位妈妈很体贴地买了西瓜,樱桃,和蓝莓。她洗了又洗:孩子们,吃吧,生怕孩子们饿着。

吃完饭,总要娱乐一下,老二查到25mile以外的城镇有一个电影院,正在放映Ant Man and the wasp。孩子们感兴趣,我们就全力配合,没想到在影剧院,碰到了在营地教击剑的老师和他的儿子,原来他自己的儿子也在夏令营 里。真心觉得,学校这1300多名学生和家长,给这个小镇带来了很多活力啊。

看完电影,赶紧往回赶,五个孩子返回来的时候,他们的队伍已经列队了,刚好赶上集合。晚间的活动是评奖,各种个样的活动,都是有等级的。看看那些个子小小的男生女生,喊着口号,为自己队里有人得奖而欢呼,我常常觉得,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挺强。

探视活动结束了,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了。和孩子道别,我有点舍不得,可他们却仍是酷酷的,只是说,妈妈,没事的,再见。

我再一次紧紧地拥抱了他们。

妈妈的爱是洒满一地,可不知道孩子们能拾起多少。


07


结营



--阅兵仪式--


再次来到营地,是见到孩子两周以后了。孩子们6周的夏令营结束了,我们要接上他们顺便去旅游。

这次最重要的是要好好享受了一下他们的结营阅兵仪式。那阵仗,气势,不亚于以前电视里看过的国庆阅兵。只不过以前是过眼瘾,这次自己的孩子在里面,心里充满着激动和自豪。

孩子们穿着整齐的制服,男孩子们白衣白裤,女孩子素格裙装,活波又不失稳重。在乐队的陪伴下,他们迈着整齐的的步伐,喊着整耳欲聋的口号,从四面八方列队进入会场。英制飒爽的骑兵队列也加入了对阵的行列,整个场面非常震撼。

想想看,这些都是9到13岁的孩子们啊,想到他们就是我们的未来,大家都不由自主感到骄傲和自豪,欢呼鼓掌声此起彼伏。

他们走过主席台时的敬礼,庄严,威武。我相信,再懒散的孩子,经过这样的洗礼,都会种下责任的种子。

看席上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家长。阅兵主席台上,坐的是校长,董事会董事,以及当地重要的人物。当然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背着各式“长枪大炮”抢镜头,记录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就冲这跃兵仪式的洗礼,他们这夏令营就值得。



--集体接力赛--


结营之前的另一个主要的活动就是集体接力赛。

他们把三张床搬到室外草地上,接力项目从铺床,叠衣服开始。每个“军区”的第一棒队员跑到一个固定地方,把床上用品的袋子取来,下一个人接过袋子就开始整理铺床。床铺要整理得整整齐齐才行,床铺铺好了再叠衣服,也要叠得干净利索。

下一棒是4*4接力赛,孩子们绕着校园,建筑跑,然后接下来的是篮球,足球,游泳,射箭,帆船,高尔夫,越野跑,最后棋手举着队旗跑回终点。

这个接力赛历时要两个小时左右。

每个“军区”要协调好,每个人报自己的最强项,没有项目的,就当啦啦队。

这还真是集体接力,一个项目领先,未必你队就能赢,每个人都需要尽最大努力才行。

很多啦啦队员,都是一路跟跑,助跑。第一个跑回来队员,举着队旗,被等待已久的队友助跑着,一路狂奔,跑回终点。

他们被他们的所有队友和辅导员拥簇着,呼喊着,情绪高昂,为自己的军区“赢”得名次了而欢呼雀跃!竞技的气氛后面,是欢腾的海洋。

第二个,第三个跑回来的,同样会被队友拥簇着欢呼鼓励。

孩子们明天就要各奔东西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集体竞技活动。不得不说,这个集体接力赛真的能激发人的团体意识,竞技意识。为自己的集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蓝天白云和蔚蓝的湖水陪伴,在队友的加油下“狂奔”,除了竞赛,也很快乐。


--发奖大会--


毕业前一天晚间的发奖大会是在学校的大礼堂进行的。一直住在小木屋里的孩子们,终于不只离开营地,在学校正式的大礼堂进行了最后一次集体活动。

每个队伍排着队,喊着口号,唱着歌,整整齐齐地一楼就坐。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家长们,只能坐在楼上观看。


夏令营的负责人,学校董事会成员等都参加了发奖大会。负责人的讲话很感人,她鼓励大家把军校的精神带回家,集体荣誉,自我管理,体谅他人,永不放弃,努力最到最好。从跟从转变成领导。

大会对很多项目进行了发奖,孩子们跑上台和台上的老师握手拥抱,台下则是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觉得得什么奖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荣誉感,那种由此而产生的自信和自豪,对将来绝对是一个激励。

让我们吃惊的是,大双两次登台领奖,一次是马术金牌,一次是写作金牌。我们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忙不迭时地照相录像,可惜坐在楼上后排太远,拍得很不清楚。

最后得到夏令营领袖奖的那个女孩,是哭着跑上台的。大约有5分钟她没上去台,因为她周围激动的伙伴,给她拥抱,为她祝贺,那种情景很感人。

接下来是手语课的孩子们录的一个表演,他们用手语向世界传达一种精神、一种友爱。最后大家手打着肩,唱着Culver的校歌,很多孩子热泪盈眶,依依不舍。那种场面我看了都很感动。庆幸自己提前一天来到学校,体验了孩子们的那种精神。

我旁边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很爱讲话。她和我讲她来自乌克兰首都,哥哥姐姐,两个堂哥都在这个夏令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明年,我也可以来了。

晚会结束,已经是9点半了,从大礼堂出来,想给两个孩子一个拥抱,可满眼都是人,根本找不到。原来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回营地去了,我们也只好开车赶回20多miles以外好不容易订到的一个旅馆。


--发烧--


刚到旅馆,已经接近半夜11点了,就接到营地打来的电话说小双有点低烧。他们以为我们就在小镇上,问我们能不能接他出来。但听说我们住的较远,就说不用了。

那时有点纠结,很想再冲回去把他接出来住一晚,可是来回就1个多小时,第二天一早他们还有活动,估计他也睡不好。和营地的辅导员商量了一下,他说已经给小双吃了退烧药,应该问题不大。

我只好和老师说,如果有事,一定打电话我,明天我们早点过去。

结果这一夜睡得很不踏实。

第二天天刚亮,我们就匆匆起床,想早点到学校去看一下发烧的小双。结果刚进校园,也就7点半,还没见到孩子,就被一振锣鼓声吸引。只见他们一个“军区”的孩子,排成一队,做最后一次围绕校园的打鼓吹号。

很多小木屋里的孩子还没醒呢,纷纷被震耳欲聋的鼓声鼓舞,披着毯子出来。

看到这种阵势,他们纷纷奔跑出来跟在队伍后面。这只队伍最后和女生宿舍里区的被震醒的女生汇合成一只队伍,打着鼓,吹着号,敲着啰,围绕校园一周,那个场面非常震撼。

我这个来看生病孩子的妈妈,也没能有机会慰问孩子,看到小双在队伍里和别的孩子一样精神抖擞地吹号,只能跟在队伍后面,一起感受他们的激情。

队伍停下后,小双只是和我说了一句:我嗓子有点疼。我拥抱了他一下,给他一个安慰:今天我们就可以住宾馆了。

吃过早饭,是毕业典礼。14岁以上,不再来woodcraft camp的学生算是从woodcraft毕业了。他们向国旗,校旗敬礼,接过毕业证书,穿过“校门”,进营地时过一次这个校门,毕业再过一次,算是毕业了。


08


收获



终于,孩子们结束了这个被我“逼”进来的camp。6周的学习,他们得到的是什么?从他们的笑脸,他们的活动,我能感觉到,这段经历,对他们来说,是一生的影响。

还记得结营时,他们坐在床铺上,和他们的小伙伴们一起说明年我还会再来。可惜,第二年他们回国参加了欣欣乡村小学支教活动,未能再来。

Culver回来后短期有“后遗症”。带他们出去吃饭,回来下车后,先敬个礼。上我们房间的洗手间,也是敬着礼进来。

呵呵,也就这个年龄能这么孩子气般地可爱了。再大,估计就不好意思了。

旅游回来后衣服洗了好几波,我们各自上班了,他们把自己的衣服,裤子,衬衫都分开,叠得整整齐齐。


只是把我们的衣服都放一边了。

我说,帮我们的也叠了呗,人家回答:我可以叠两件做样子,剩下的你要照着样子自己叠。

平时希望他们做的事,现在他们希望我们做。

Culver长期“后遗症”,应该是意志上的锻炼。这在大双17岁一个人徒步西班牙34天,吃了很多苦坚持走完也有所体现。

现在我对他们的房间整洁已经不担忧之列。只要他们想收拾,一定会是彻底地把自己房间里整理得有条不紊,衣服,被子叠得有棱有角。我给他们叠的衣服,跟他们叠的比起来,真是差多了。

上军校夏令营,对孩子来讲,是一生难得的经历。回过头来看,我觉得我的坚持是值得的。

小的时候,培养孩子好比打地基,会用各种材料垒建。我在垒建的材料里加了一块“军校”的砖,希望会让地基更牢固。


-版权归作者所有。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提前过了感恩节

中国丢护照手记

8封家信(4)二哥写给弟弟的信

家书:生日礼物后面的故事

儿子的伯克利大学生活

阿朵和儿子们的故事:“挟持”散

阿朵和儿子们的故事:家庭会议

阿朵:我和青春期的儿子“抗衡”

万民欢腾日月食,我踢孩子做“生意”

阿朵:儿子的周末不属于我

在美国当了35年的校长给孩子和家长的话 -- 写在采访崔傲之后

《北美养娃那些事儿》

立足硅谷,放眼世界。《北美养娃那些事儿》由北美家长分享养儿育女,申请大学,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真实故事。

欢迎关注《北美养娃那些事儿》, 请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手慢无!2023Milton夏令营注册下周开放!德智体美劳项目全都有!“卖知识”进军美国,宁德时代会不会技术外流?《狂飙》陈书婷把儿子养废后,才知道“贬低教育”和“捧场教育”养出来的孩子差别有多大《狂飙》落幕:陈书婷把儿子养废后,让无数父母后悔一生的事,曝光了!早起有点宽裕的时间谈对美国将来面临问题的看法。喉咙过不知烫,伤口愈忘痛痒!壬寅热门汉字“战”当选全家住10㎡陋室,用藏书把儿子养成“富二代”:所谓的富养,99%是错的《狂飙》陈书婷把儿子养废后,我才知道“贬低教育”和“捧场教育”养出来的孩子差别有多大《狂飙》大结局:陈书婷把儿子养废后,让无数父母后悔一生的事,曝光了!史上最强虎妈:出生农村的她,是如何把儿子送进康奈尔、哥大读博的?实不相瞒,我已经把儿子的暑假安排好了周日恢复!夏令时未取消,卡在众议院?民意倾向于永久夏令时,专家:夏令时到来增加中风风险……精选夏令营②丨适合4-18岁,海内外优质夏令营直播来啦~把儿子一脚踢废后,我才明白:不给孩子面子的父母,永远养不出有价值感的孩子讲真,给娃挑夏令营一点都不难:吃!玩!学!这家蒙校夏令营都完美get把儿子和学生送进哈佛、耶鲁、斯坦福,她却讲了一个“聪明孩子”被高分毁掉的故事…为了出名,这些父母把儿子推进恋童癖的火坑……把富人的孩子“买”进常春藤,美史上最大名校招生丑闻主谋被判。澳华女奔驰车遭警车剐蹭,理赔陷入“死循环”!苦等近半年无果,怒批警方“能推就推”我停工两个月0收入,把儿子从学业崩溃的边缘救了回来巨大冰柱突坠落,美国女子“推开同伴救人”自己却丧命周末2022-12贝嫂与儿媳冷战升级?大儿子“赘婿”当到飞起,二儿子却悄悄继承家业…《狂飙》大嫂把儿子养废后,我才知道“贬低教育”和“捧场教育”养出来的孩子差别有多大2023顶级私校夏校报名正在进行时感染新冠后,一位妈妈的反思:我后悔把儿子养得太优秀了新春走基层丨大漠深处,他们向“地下珠峰”进军2月不努力, 夏天徒伤悲! 密西沙加妈妈赶紧动起来:夏令营完全指南,这份全攻略你值得拥有!官网出bug!多伦多社区夏令营没有悄默默提前开放:2月11日统一注册(内含GTA各区夏令营报名)“把儿子养的自律,是我做过最错的事”动物园夏令营名额秒没!擦擦手汗再抢多伦多社区夏令营:隐藏免费课不烧钱过暑假感染新冠后,一位妈妈的反思:我后悔把儿子养的太优秀了222/12/09 疫情解禁了!把儿子养废后,我才明白:没有“价值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