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计划 | 从“我”开始,联结世界与未来
🎦
看见“后浪潮”
在2022年12月的上海,一场短片影展来之不易,但又顺理成章。4个策展单元,42部短片线下展映,5场论坛,6场导演映后和一场工作坊,最终以“天才荣誉之夜”闭幕,为入围终审环节的18部影片颁出了6项荣誉。
天才荣誉之夜
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524部短片,展示出了当下短片广袤而旺盛的创造力。创作者们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叙事与实验,也让观众见证了新生代作者的“后浪潮”之力。
从自我到世界
“这18部短片是一个关于中国青年影像作者的很好切面。”
——终审评委 王红卫,于终审评委会议
本届终审入围短片样貌丰富,并不限于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尝试,动画和科幻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视觉冲击足够强的《摇篮曲》,还是反乌托邦设定下人类与新科技博弈的《豹人》,均是成熟又大胆的制作。
评委会特别推荐荣誉(视觉设计)《摇篮曲》
最佳导演荣誉《豹人》,导演祝新,颁奖嘉宾邱炯炯(左),李少红(右)
“我”的经历和观察总能打动人,入围终审的影片,在用更真诚、具创造力的方式重述记忆、剖析自我与周遭。《同一屋檐下》是对留法姐弟不同人生选择的观察,也是导演王瑜对自我与法国、与欧洲“张力”的重新认知;《滞水深深》的导演邱浩然将真实的童年事件拍成了“梦话”,“没有剧本,都是以前存在的东西”,字面意思上和隐喻中带领观众跳入记忆的长河;《海边的一天》则在缓缓流淌的音乐中呈现了不限于特定时空的孤独与自省。
雕塑专业的王梓全使用了新兴的桌面电影方式创作《暗处的流行病》,它获得了最佳创意叙事荣誉。王梓全用建模软件展现的,仍然是当代人能够产生共鸣的邻里关系,而素材在软件中的肆意增减或叠加,也成为了对“塑造新的自己”的隐喻。
最佳创意叙事荣誉《暗处的流行病》,导演王梓全,颁奖嘉宾耐安(左),谢萌(右)
当作者们的目光投向世界,更多的剧情片正在体现“我”所关注的社会议题。终审评委海清评价,“创作者不再拘泥于自己身边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了”。
《垃圾袋》讨论死亡与遗忘,也是在讨论当代体系造成的隔绝与人的异化;《失真的水源》借用水探讨经济、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而同时入围了“FIRST FRAME第一帧”的《囡囡》,以女性为主创班底,讲述了被困“框”中的女性所面对的月经羞耻与同性困惑。
《囡囡》剧照
《玻璃女》剧照
伴随《玻璃女》全片的嘈杂噪声像是一种“冒犯”,超现实的情节和黑白动画影像, 呈现了被忽视的女性悲伤。对于男性创作者而言,这尤为难得,在映后被问及“怎么做到以女性的眼光来创作”时,导演谢李坦诚自己“习惯代入被动的、被悲伤感染的人,因此代入女性很自然”,从他自身的经历出发,他由妈妈带大,也有多位姐姐。
本届入围片单的国际性亦受到瞩目。作曲家、终审评委B6观察到了不同的生活环境、风格语境以及学术背景对于艺术创作者的影响,“创作者在地球各地的创作和探索,正以飞快的速度冲破各种障碍融入世界艺术文明”。
评委会特别推荐荣誉(摄影)《Langue》,导演亲友杨云洁,颁奖嘉宾B6(左),罗冬(右)
这批国际视角的短片让人在见证创作多元化的同时,也体验到一种“无国界”的共鸣。董秀智的《Langue》获得了评委会推荐荣誉(摄影),洪都拉斯的小镇和油罐观众的共同语言便是影像,质朴的镜头把观众带入了未曾涉足的小镇日常,似乎能闻到异域食物的飘香;《陌生的人》是一个日本故事,导演张钰想表达的却也是一种共通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缺失,“虽然我们这代人能看得更远,也走得更远”;《难以捉摸的劳动快乐》则提出了全球劳动者每天在探索的问题“在劳动中,你快乐吗?”
从a点到b点
“短片因为时长,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有关怎样去讲一件事,从a点到b点,你是怎么到达的,你是不是准确地到达了那里。”
——导演 方亮,于竞赛论坛
自开幕论坛起,嘉宾们就聚焦于探讨短片的标准是什么、短片应当如何存在、短片的制作如何不同于长片。这些概念上的讨论在展映之外的论坛和六场映后中得以扩展和细节化,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解答了作者们“从a点到b点”的历程。或是刻意,或是意外和即兴,最终的成果仍然是生猛多元的自我表达。
入围导演映后谈
《亲密》是即兴剧本改编,原本的“见家长”故事因演员缺席而半途变成了情侣角色扮演,导演程宇还会通过现场关灯的方式诱导演员的自然反应;《跑!跑!跑!》的导演李越则在开拍前就准备好了200页PPT,虽然实际制作中也会有即兴发挥,不过他还是喜欢“先有一个完整的东西再去创作”。
入围展映导演映后谈
内蒙女骑手姜晓萱在路遇死去的母马和流产的小马后,萌生了创作《马冢》的念头。怀孕女牧民与女儿相依为命的故事,从文本到视听的转化也曾让她感到头疼。然而成片里贯穿始终的风声,和点燃火把时音乐叠加出的声场,证明她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
一些严肃而宏大的议题被另辟蹊径地切入。在884张有效选票中,表现伊朗-阿富汗难民日常的《有羽毛的东西》获得了观众选择荣誉。
观众选择荣誉《有羽毛的东西》,导演徐天琳
《有羽毛的东西》,导演徐天琳,颁奖嘉宾黄觉(左),张宥浩(右)
徐天琳导演在映后谈到了导演自身与影片的远近问题,以及纪录片在反映真实生活时的局限性。她选择了折中的方法,用剧情片来尽量呈现真实的情况、用无表演经验的演员来还原不扁平的人物形象,最终以手为视角,承载着作者赋予它的含义,使用肢体动作展现人物的背景和个性,让短片生动且温度满载。
《一切近的都将远去》,本届天才计划最佳影片和生态关注荣誉双料得主,成片则来源于现实中的意外:导演朱云逸本想拍摄他的盲人朋友小辛,结果在登机时被查出新冠,被迫隔离,期间丧失了味觉,这让他感到和失明的朋友“打通了一种关系”。16mm胶片让影片呈现了触碰得到的肌理,也是在传达人们借由触觉重新认识事物本质的概念。拍摄内容的变动反而让短片多了一种表达,也和观众多了一层联系。
生态关注荣誉《一切近的都将远去》,美术钟佳晨,颁奖嘉宾李林妲(左),辛芷蕾(右)
最佳影片《一切近的都将远去》,颁奖嘉宾王红卫,辛芷蕾
从“杂志”到?
“这个短片节是完全开放的,给我的感觉非常年轻,有一种‘杂志’的概念在里面。”
——导演 黄然,于闭幕论坛
终审入围展映之外,今年的天才计划新增了一些单元,黄然导演在闭幕论坛上提及此时希望:“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届会有更多、更具体的单元,目的性不一样,会跟各行各业产生关系,会和不一样的创作者在职业的不同阶段合作。”
闭幕论坛
舞蹈影像策展单元“身影 Move a Movie”,包含与荷兰舞蹈影像节(Cinedans FEST)合作的短片展映、主题论坛和工作坊,恰恰是对影展国际性、多样化的再度扩展,让观众和参与者感知到身体语言的魅力、审美上的冒险和跨领域的合作趣味。一场工作坊云集了导师尹昉、吴孟珂和导演杜可风,30位学员探索了“如何通过镜头语言重塑身体”。
舞蹈影像工作坊,杜可风指导
舞蹈影像工作坊,学员分组练习
在这块场地的其他时刻,元宇宙侵入了二元影像世界。NOWNESS与OUTPUT数字内容平台合作的“未来影像探索单元”,展示了数字艺术对影像的革新,从立体植物的数字艺术到探索《地球人的困境》,艺术家们通过数字创作对尚未实现的世界展开预言式想象。这些作品也在元邦元宇宙进行了线上展映。
本届天才计划还与鼓励女性主题的“FIRST FRAME 第一帧”巡展合作,在这些新增单元中,影像与其他领域的边界也一再被模糊,贡献了更多叙事上的可能性。
天才计划·FIRST FRAME 放映现场
而在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内,诸多艺术家、音乐人和青年艺人参与了交流和影像观察。影展推介人辛芷蕾,携黄尧、刘柏辛、李庚希、梁靖康和张宥浩五位“青年影像观察员”,完成了对18部入围短片的观影笔记;更多的电影人和各行业创作者加入了论坛进行思维碰撞,讨论我们对短片最为关心的问题。
6天的观影、探讨、问答与舞蹈,最终在“天才荣誉之夜”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鼓响,传花,不仅是“天才”们收获肯定,其实有更多的作品被看见,更多的主创走上了台前。在这个关注创作和探索艺术边界的节展,人们探讨着如何延续短片的活力,如何让它在更广泛的文化语境里激活灵感与创造力。某种程度上,只要这些放映和讨论还在继续,影像就将永恒地联结未来。
撰文 / xxli
排版 /椅子、xxli
NOWNESS
更多「天才计划」相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