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恐怖片的人,为啥人菜瘾大?
文|读者:静思
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曾做过一场名为This is water的校园演讲,它被列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演讲”。
他说:“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难以想象。”而“日复一日”的真实含义就是“厌烦倦怠、例行公事和微小的挫折”。这恰恰是我们多数人成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实,人到中年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会让你的上头外,能让自己High起来的点越来越少。前几天朋友还和我吐槽,升职加薪的她本该开开心心的,但愉悦不过一天,第二天自己的心情就像泄气的气球,难以膨胀、漂浮起来。
我想,这大概要归咎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对我们的锉磨吧,在磨平了我们的棱角、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安安稳稳待在那里别动后,我们收获了生活的平静,但也丢掉了内心的荡漾。
于是,为了再次“荡漾”起来,有人会换工作、换环境、求学、创业、再结新欢、甚至生个二胎。我比较胆小,不敢做上面那些高成本的事,所以便选择了低成本的刺激——看恐怖片。
和很多80后一样,我的恐怖片启蒙老师是《山村老尸》和《午夜凶铃》。即便看过《山村老尸》这部片子已经超过20年了,提起楚姨(楚人美)的大名,现在依然能让我浑身紧缩一两秒。
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拜这部片子所赐,我养成了一项美德:高效。洗脸,会迅速把洗面奶冲掉、因为生怕镜子里出来一张脸;坐马桶,会尽快把五谷轮回排泄干净,生怕坐着坐着,马桶坐垫上冒出一头瘆人的黑发。
《午夜凶铃》更不用说了,贞子(光是敲下这两个字,我都能感觉自己的心脏骤停了两秒)穿着一袭白衣、披着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把脸遮住、不走常规路地从电视屏幕里爬出来的那一幕,看过的人绝对能把这个女孩烙印在心里一辈子。
刚看完这部片子的好几年时间里,我养成了一定要在看完电视后用布罩把电视盖的严严实实、家里座机的电话线拔掉的习惯,好像这样就能把女主封印在其中。现在更省心了,家里索性连电视都没有,从源头上抓起,让贞子无路可走。
当年读中学时,某年春节的一天,大人们欢聚一堂研究“国粹”,我们三个初高中的女生大晚上没什么别的节目安排,于是就去小区楼下的DVD铺子里租碟。青春期的女生,你无法理解当时她们的脑回路是如何建构的,我们鬼使神差就在过年这么吉利的日子里借了《山村老尸》和《午夜凶铃》这两部碟。
为了防止麻将声影响我们的观影效果,于是我们仨人拿着碟片来到了朋友家,打开电视、开启DVD机电源、放入碟片、画面出现。
两部影片都看完时,接近凌晨12点,播完《午夜凶铃》的电视机还热乎着,此时我妈打电话过来:先是一通埋怨“怎么那么久才接电话?”。然后告知我们大人们今晚要通宵钻研国粹,让我们三个小孩回我家去睡。
“怎么那么久才接电话?”,我妈没看过《午夜凶铃》,她当然不知道我们有多不想接电话的原因了,尤其是看刚完原作,我们仨是真的害怕有什么不明物体会顺着电话线来寻我们。
然后,我们三个女生互相搀扶、颤颤悠悠走出了门,接着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往我家冲刺,刚进门栋,黑漆漆的空间里冒出一个影子,向我们走来……
我们总会在电影里看到那种人被吓到后大喊一声的镜头。真实情况是,当你真的被狠狠的吓到时,根本发不出来任何声音,因为你基因里自带的防御本能会让身体执行强直性麻痹,只有大脑一片空白、身体动弹不得。
这种机制一方面会让我们自己感觉不到疼痛和害怕;另一方面,身体一动不动可以环境融为一体,让敌人不容易发现自己,也许可以为自己带来一线生机。
《哈利波特与密室》剧照
那个把我们吓出强直性麻痹本能的黑影是我爸。他担心大晚上不安全,出门来接我们。没想到我们竟然以光速出现在了他面前。
我一直是个敬爱、孝顺父母的乖乖女,但在那时那刻,我真的很想给我爸一点颜色瞧瞧。
也许你会以为,我选了能够载入史册的两部恐怖片作为开端,饱受惊吓,应该以后不会再愿意看任何恐怖片了吧。非也!我没有得上“恐怖片PTSD”,反而患上了“恐怖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对恐怖片产生了害怕却还爱看的“扭曲”心理。
《阴阳路》里古天乐经典的挥手画面曾让我对“挥手”告别这个动作蒙上了阴影;
《鬼水怪谈》当年一个水龙头里流出头发的镜头让我好几天没敢打开水龙头;
《学校怪谈》让我对阴天时学校的走廊、储物室不寒而栗惧,甚至刚看完时的一段时间不能把“足球”和“暑假”这两个联系在一起,生怕它们凑在一块会发生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鬼影》让我肩膀一酸痛就怀疑是不是有鬼坐在我肩上;
《恶魔的艺术》让我对“降头术”这种古老民间迷信糟粕,情不自禁产生了退避三舍的敬畏。
按理说我看的恐怖片越来越多,我对恐怖的阈值也该相应提高。但无奈恐怖片里的恐怖元素也是越编越夸张,于是,我的防御机制也是推陈出新:
看《鬼娃娃花子》,我几乎是全程捂着眼睛;
看《闪灵》,我全程关掉音频;
和表哥一起看《死寂》,看完后我想上厕所,我让表哥在门口把门儿、做好我在洗手间遭遇不测随时“捞”我的准备;然后我又提出了一个颇具创意的想法:我一边如厕一边背化学元素周期表,好让表哥知道我没有性命安危。
《闪灵》剧照
我曾以为胆子的自己还偏爱看恐怖片是心理“扭曲”的表现,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被称为“良性自虐”(benign masochism)的正常心理。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Paul Rozin作为首次提出“良性自虐”的专家,他发现我们会做一些令自己不快的事情却非常享受。这种享受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做不快的事情时,身体和大脑会错误地感受到威胁。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危险,而我们身体或大脑错误地将安全的刺激识别成威胁时,我们会从肉体的不适中得到精神享受。
喜欢辛辣食物、享受按摩的身体疼痛、喜欢看恐怖电影、喜欢捏粉刺挤痘痘、喜欢好吃但气味不佳的食物都属于。这些行为通常不会伤害自己,只是为了解决当下内心的压力或紧张、焦虑的情绪。
《老友记》剧照
胆小但还爱看恐怖片的我,除了猎奇心理作祟之外,它们确实能给像我这样生活四平八稳的人以最小的成本带来强烈的刺激。虽然有时“后遗症”有些严重——比如失眠、不敢一个人上厕所,但刚看完时高度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的那一刻,感觉爽快极了!
排版:小映 / 审核:然宁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