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的桃花渡,与王献之有着怎样的渊源?
本文节选自
《太喜欢诗词了!给孩子的中外诗歌全书》
王献之,大家爱叫他「小王」。他家还有个「大王」,那就是他的父亲,王羲之。他们「二王」以书法出名,也爱玩味文字。在王献之九岁那年,一场盛大的文学聚会震撼了他的心灵。
那是353年的春天,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四十多位名士聚集在山阴兰亭,一同赏玩山水。王献之跟着父亲王羲之参加了聚会,里头有个游戏非常好玩:大家一起坐在弯曲的水流旁,水上的酒杯漂到谁面前,谁就要作诗一首。
谈笑之间,数十首佳作应运而生。这些寄托山水情怀和人生感悟的作品被编纂成《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兰亭集序》由此闻名天下,成为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完美交融的千古一作。
《兰亭集序》里有两句令人印象深刻:「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是王羲之在感叹,未来的人看他们,就像他们看过去的人那样。生命短暂,且在不断轮转之中,人们的悲欢离合是相通的。
可以说,王献之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他行草写得不错,年轻时就已成名,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他还一改当时古拙的书法风气,下笔豪迈,引领了新的风尚。
在官场上,王献之也是春风得意。和喜好山水、不愿为官的父亲不同,他步步高升,最终登上了中书令的位置。
但是,看似一帆风顺的王献之,背后也有许多辛酸。他的爱情之路坎坎坷坷。他先是娶了表姐为妻,日子还算和美。但后来在朝廷的压力下,他不得不与发妻分开,娶了司马公主。
别人看他是风光无限,但只有王献之自己知道思念爱人的痛苦。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王献之甚至坚持用前妻家中常用的字体写书法。后来,爱情之神依然没有太眷顾他,他有了其他钟情的人,但最终还是无法走到一起。
林林总总的如意与不如意,共同组成了王献之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桃叶渡,最美最忧郁的爱情象征
这首《桃叶歌》是三首中的第一首。在不了解诗歌背景的情况下,你很容易会觉得,这不就是在写春天里桃叶繁茂、桃花盛开的场景吗?但当你知道,「桃叶」其实是一个姑娘的闺名时,你再去看这首诗,是不是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据说,桃叶是王献之的爱妾,两人情投意合。第一首《桃叶歌》讲的是美人桃叶让桃花都成了陪衬,使王献之一见钟情;第二首则是两人相知相识的过程。相传王献之送爱妾桃叶的渡口也因此得名「桃叶渡」。
《桃叶歌》的流传让许多诗迷好奇,这一处寄托「小王」爱意与离愁的渡口究竟在什么地方。其实桃叶渡位于现在的南京市秦淮河畔,已经成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许多人因王献之而来,在此留下了感怀的诗句。就连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感慨道:「渡口名因爱妾留,都夸子敬特风流。」
知中ZHICHINA重点书上市
《太喜欢诗词了!》
📚已在天猫、当当、京东正式发售📚
点击下图👇即可入手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最全诗词入门!我们用一套书打通古今中外诗歌脉络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世界变局下,我们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
获取《太喜欢诗词了!给孩子的中外诗歌全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