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在吃宵夜,所以送你一份长寿饮食指南
图片来源:Unsplash
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说过:“让食物成为你的药,让你的药成为食物。”如今,许多研究已经告诉我们他是对的,饮食习惯确实会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不过,我们到底要怎样吃,才是长寿饮食?
撰文 | 栗子
审校 | clefable
加州有一个小镇,名叫洛马·林达(Loma Linda),是这个星球上的五大长寿地区之一。男性居民的平均寿命约为89岁,女性约为91岁——都比全美的平均数据长了10年左右。在那里,人们活到100岁的概率,相当于全体美国人当中百岁概率的10倍。
这座小镇上,许多人坚持着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摄入的热量比较低,而生活在其他长寿地区的人群,也有类似的特征。近年来,饮食对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人关注。在做个快乐肥宅的同时,很多人免不了拷问自己:是不是该吃得再科学一些,为人生换取更多的时间?
不过,少数几个地区适用的饮食模式,不一定能推广到其他地方,每个长寿地区可能还有各自不同的长寿因素。那么如果只看饮食,究竟怎样吃才更科学?最近,南加州大学的细胞生物学家瓦尔特·隆戈(Valter Longo)与威斯康星大学的罗莎琳·安德森(Rozalyn Anderson)教授合作,在《细胞》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回顾数百项研究,总结出了长寿饮食的一些特征。
你与酵母,十分相似
虽然,科学家们关心的是人类饮食,但要得出一份相对全面的“长寿饮食定义”,不能只看以人类为对象的研究。从单细胞微生物到几十万亿个细胞组成的人类,营养物质与细胞反应之间的基本关系保留了下来,这是隆戈和安德森关注的一个重点。他们相信,了解那些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得以保留的机制,对探索人类的健康饮食至关重要。
于是,研究者将酵母菌这类单细胞生命作为探索的起点,再逐步走向更复杂的生命。酵母菌通常只能活七天左右,与人类相比着实不算长寿,但它们身上也能体现出营养与衰老的关系。
酿酒酵母(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酵母的衰老情况,可以通过母细胞的分裂能力来衡量,或者通过不分裂的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估。有科学家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做过实验,为它们提供的“食物”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等等。结果发现,葡萄糖的存在能让酵母菌的Ras-AC-PKA通路被激活;而蛋白质中的一些氨基酸,可以调节Tor-Sch9/S6K通路。
至于这些信号通路代表什么,另一项研究表明:降低Ras-AC-PKA通路或Tor-Sch9/S6K通路活性的基因突变,可延长酵母菌的寿命和健康期。在此过程中,帮助酵母抵抗逆境的转录因子Msn2/Msn4会被激活,抗氧化酶会更多地表达,DNA损伤会变少,酵母可生育的期限也会拉长。就是说,糖和一些氨基酸对酵母菌的衰老进程和寿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与糖和氨基酸有关的一些营养信号转导通路会加快代谢和生长,缩短寿命。而限制糖分和蛋白质的摄取,则有机会让酵母的生命变得更加强韧而持久。
秀丽隐杆线虫(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不止酵母菌,比它复杂一些的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也有类似的属性。例如,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IIS通路),能让线虫感知养分多寡,也能影响它们的寿命。这条通路活性降低时,线虫生命会延长,背后同样有一些帮助机体对抗不利环境的转录因子在发挥作用。依照类似的原理,限制营养物质的摄取也有助于增加线虫的寿命。
比线虫再复杂些,科学家又注意到果蝇。前人研究证实,减少胰岛素样信号传导,以及控制饮食,都能让果蝇活得更久,和线虫体内的情况相似。另外,间歇性断食是延长果蝇寿命的又一种有效手段。
而酵母、线虫和果蝇的一些寿命调节机制,哺乳动物也在用。假如你还记得,酵母菌的Tor-Sch9/S6K通路,会受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调节,从而影响酵母的寿命。其实,小鼠和人类体内也有TOR-S6K通路,敲除小鼠的S6K基因来抑制这条信号通路,可以延长小鼠的生命。
除了蛋白质,糖类对酵母菌寿命的影响,在哺乳动物体内也有类似的版本。上文提到酵母菌的Ras-AC-PKA通路,受到葡萄糖的调节,限制这条通路的活性可以帮它们延寿。而对小鼠来说,当AC(腺苷酸环化酶)基因发生突变时,个体的寿命也会增加。
另外,线虫体内受营养物质调控的胰岛素样信号通路,哺乳动物同样拥有,且与衰老密切相关。种种相似让科学家相信,人类也可以从其他动物的饮食中获得启发,找到自己的长寿秘籍。
是少吃糖,还是少吃蛋白质?
在酵母、线虫和果蝇这些短寿的物种当中,限制饮食(或限制热量)是延长生命的有效方法。虽然不同物种之间,衰老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导致死亡的最终因素也有所区别,但营养对寿命的影响机制是相近的,并在哺乳动物中有所保留。
总体来说,限制热量摄取可以减少能量代谢、抑制生长。这样一来,伴随的炎症便会减少,免疫功能受到的损害也会减少,可能有助于抵抗疾病。
一些高热量食物(图片来源:Pixabay)
不过,具体怎样的饮食才能帮助人类活得健康而长久?科学家纵览了许多不同的饮食模式:高热量饮食、高碳水/低碳水饮食、高蛋白/低蛋白饮食、高脂/低脂饮食等等,并从中寻找一些规律。
首先,针对高热量饮食,有研究表明,当人类获取的卡路里超过了身体需要消耗的量,与年龄相关的一些主要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增加,如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等。
限制热量有几条不同的路,但未必都适合人类。比如低碳水饮食,大多指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50-60克,其余热量靠蛋白质或脂肪提供。一项调查了43万人的研究显示,低碳水饮食(<40%的能量摄入来自碳水)和高碳水饮食(>70%的能量摄入来自碳水),都会增加死亡风险。其中,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取能量占比低于20%的组别,与靠碳水化合物获取50~55%能量的组别相比,死亡率高出50%以上。
图片来源:Pixabay
对此,科学家解释说,执行低碳水饮食的人类,常常要摄取更多的蛋白质或脂肪,这些物质也可能给人带来健康隐患。有研究显示,当低碳水饮食者主要依靠动物来源蛋白质或脂肪来补充热量时,死亡率会明显上升;以植物来源的蛋白质或脂肪为主时,低碳水饮食的死亡风险才会下降。
那么,把限制糖分改为限制蛋白质如何?曾经有一项针对小鼠的实验,对比了25种不同的饮食组合,结论是高碳水与低蛋白的搭配最为有益。也有面向人类的研究显示,在65岁以下的被试者中,摄入蛋白质较多(>20%热量来自蛋白质)的人,比起摄入蛋白质较少(<10%热量来自蛋白质)的人,总体死亡风险增加了75%。只是在66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没发现类似规律。
大致看来,限制蛋白质摄取可能有助于延长寿命。但如果要具体些,在组成蛋白质的多种氨基酸中,是哪些氨基酸在影响寿命?过往研究显示,限制甲硫氨酸的摄入,能让小鼠活得更久。豆类等植物中,蛋白质的甲硫氨酸含量远远低于动物来源,这对健康更有益。
图片来源:Pixabay
第三个方向,是限制饮食中的脂肪。多年以来,人们常常通过低脂饮食来对抗肥胖和相关疾病。不过研究者指出,近年美国人摄入的脂肪在减少,肥胖现象却一直增加——可能是由于人们从饮食中获取的总热量增加了,而脂肪未必是罪魁祸首。
还有一项研究,科学家为西班牙的7000多名心血管高危的参与者,随机分配了两种饮食模式:一是地中海饮食,推荐食用大量蔬菜、水果、坚果等,蛋白质主要源于豆类与适量的鱼(尤其是多脂鱼)和家禽,不推荐红肉,脂肪主要来自大量的橄榄油;二是普通的低脂饮食,推荐的食物除了大量蔬果,还有面包等主食,以及低脂乳制品和少脂鱼,植物油(含橄榄油)则在不推荐行列。大约5年过后,地中海饮食组比低脂饮食组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30%。低脂饮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图片来源:Pixabay
综合各种过往研究,科学家总结出的长寿饮食特征大致如下: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保持在中高水平,并且非精制的全谷食物优于精制谷物;蛋白质摄入要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但仍要满足人体所需,不可过低),以植物来源为主;摄入的脂肪要提供人体大约30%的能量,且以植物来源为主。
这些特征,与世界五大长寿地区的人类饮食组成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也不是完全吻合。比如,在长寿地区之一的冲绳,传统饮食中的脂肪含量更低,说明长寿饮食模式可以有各种变体。
当然,对不同的人而言,长寿饮食也会存在差异。比如,65岁以上的人类可能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避免机体衰弱(frailty),预防一些由于骨骼/肌肉质量减少或血细胞数量下降而出现的疾病。一套标准,终究不能适用所有人类。
还有时间限制?
在饮食当中,除了营养配比之外,时间可能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表明,低热量饮食能够将小鼠的寿命延长10%;而把进食时间限定在夜间(即小鼠最活跃的时段),雄性小鼠的寿命则可延长35%。当低热量饮食与夜间进食结合在一起,小鼠寿命的中位数(原本为两年左右)增加了9个月。
对人类来说,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了限制进食时间的益处,比如改善肥胖状况,以及改善一些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指标等等。这一次,科学家参考多项过往研究,并在考虑了副作用和执行难度等问题之后,认为将每天的进食窗口限定在11-12小时之内比较理想。假如早上8点吃早饭,那么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之间,就可以当作“禁食期”。
图片来源:Pixabay
不过研究者还强调,如果一个人希望通过优化饮食习惯来延长寿命,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从一些小的改变着手,不要追求剧烈的数据变化。假如饮食限制过为严格,一些指标可能因为无法坚持执行而反弹,身体也有可能受到伤害。
不然,还是做个快乐的肥宅吧?
原论文: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398-1
参考资料: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0790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172539
https://www.mdpi.com/1422-0067/22/15/7797
https://europepmc.org/backend/ptpmcrender.fcgi?accid=PMC2989112&blobtype=pdf
https://www.latimes.com/opinion/op-ed/la-oe-goldberg-loma-linda-healthcare-20170530-story.html
《环球科学》5月新刊销售中
戳图片或阅读原文
立即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