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媒活动(77)|博士论文写作经历分享会
2023年2月12日上午9:00-11:00,话媒书会读书分享活动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本次读书会由牛静老师和周婷婷老师主持。读书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刘丹同学以自己的毕业论文《社会新闻记者职业创伤研究》为例,向大家分享博士毕业论文的写作经历和体会。
一、论文缘起与准备过程
刘丹的论文选题来源于她和身边记者朋友的媒体工作经历。她曾听到记者朋友谈报道火灾事件后的感受,对此印象很深刻。此外,她在媒体实习时也体验到记者职业创伤,所以她对于这一现象非常关注。此后她开始阅读大量的记者创伤研究的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
这篇毕业论文的准备过程大约是两年半。2020年2月起刘丹就开始寻找选题、阅读文献。在7月份开题结束之后她根据老师们的意见,重新阅读创伤文献,扩大了阅读范围。2020年9月,有了前期理论和经验的积累后,她开始准备访谈提纲并着手进行访谈和整理素材。2021年8月-2022年9月,她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撰写初稿,此后进行预答辩和答辩,并顺利通过二次盲审。
在论文的写作方面,刘丹总结了几点自己的写作方式。
第一,整理写作素材。由于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所以在访谈过程中需要征得受访者同意进行录音,并在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录音稿。除此之外,记者的采访手记、媒体的调研报告,以及行业的调查数据等都是宝贵的写作素材。
第二,“打游击式”写作。刘丹在论文写作中首先写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这样可以克服心里的畏难情绪,使论文初稿有了进展。但由于跨越章节写作,论文逻辑性和个人成就感其实并没有那么强。
第三,“集中章节式”写作。为了加强论文的逻辑性,在写完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后,刘丹会倒逼自己进行一章一章的写作和完善,这样就能完成论文的大部分内容并使其逻辑更通顺。
第四,在写作过程中修改、调整。论文的初稿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刘丹还会及时和导师牛静老师交流进度和自己的困惑,对框架和理论进行调整,这使论文写作效率有所提高,也能避免少走一些弯路。
二、写作中的困难、收获与反思
1
困难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刘丹碰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最初对于论文写作无从下手和迷茫,她提到小论文就像建一座房子,而博士论文更像建一座大楼,对作者的考验更大,所以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入手。刘丹有时会想象一篇好的博士论文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心中为自己设置预期和前进的目标,但是实际写作过程中还是不清楚自己应该写成什么样子。第三个困难是不断思考理论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贯穿了刘丹论文构思和写作的全过程,因为论文的创新点往往是对理论的贡献,这是回避不了的。对于从量化到质化转变,刘丹会担心自己量化的思维或表述会影响质化论文的完成,也会困惑于量化和质化实际操作中方法及表达的不同。此外,持续的自我怀疑与否定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刘丹说论文写作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想去超越过去的自己写出满意的东西,但是在寻找选题和写作的过程中不免会反复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刘丹也察觉到自己的拖延与焦虑,焦虑来源于拖延,这样就会无限循环,不断放大焦虑。
2
收获
在研究过程中,刘丹也有了一些收获。
第一,勇于迈出第一步。对于访谈不自信的同学,刘丹觉得他们可以将同学、朋友、家人作为第一个访谈对象,这样会比较容易以放松的心情迈出访谈的第一步,并借此调整访谈提纲和提问方式,为后面访谈不太熟悉的受访者积累经验。此外就是在混沌时写作,刘丹认为如果想等自己完全想清楚了再开始写作,就会一拖再拖,不如开始动笔,在写作时倒逼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论文有了进度也可以缓解心中的焦虑。
第二,拥抱不确定性。刘丹认为质化研究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因为访谈对象的经历、体验和观点可能会和研究者预设的不一样。在毕业论文中刘丹预设记者会遭遇职业创伤的情况,但在访谈过程中会有记者说没有感到受伤。换个角度来说,这展示了记者群体的多样性,进而使刘丹思考为什么有些记者没感到创伤?此外是创伤的积极影响,在访谈过程中刘丹发现一些记者在看到人们的苦难后,会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想把报道写得更好。这些看似不好的经历其实也有正向的影响,这是意料之外的收获。看到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有多元的感受,刘丹也庆幸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理解他人和社会。
第三,敢于推翻自己,保持开放性。以标题为例,在博士论文开题时,刘丹想做“记者职业性心理创伤的隐形化过程研究”。但是预设中心理创伤隐形化的问题是否存在呢?老师提醒她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注意自己的前提预设是否成立再进行研究。中期时她将标题修改为“记者新闻实践中的职业创伤研究”。后期随着理论的寻找和确定,刘丹才将标题确定为“基于职业情境视角的社会新闻记者职业创伤研究”。所以刘丹建议大家不用担心一开始题目没确定下来怎么办,保持研究的开放性,不用固有的视角去看待研究,而是从动态的、多元的角度调整研究内容。
3
反思
刘丹也对自己的写作经历进行了反思,总结为以下几点。
每个人选择的选题与个人经历、偏好、价值观有关。她认为选题可以从每天浏览信息的偏好、关注的事件以及和他人交流的话题中发现。
每个阶段缓解焦虑的方式不同。大家容易看到别人答辩时的精神焕发,但是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大家都会焦虑和自我怀疑,因此不要去否定自己。对于不同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缓解焦虑,比如在刚收集完资料后可以快速整理材料,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做准备。而到了该写作的阶段,就不能一直停留于整理材料,而要开始动笔写。
有疑惑及时与导师沟通。刘丹提到半个月苦思冥想不如和老师三五分钟的交流,这样可以高效解决问题。因此大家不要害怕和导师沟通,老师们都会理解大家,也会给出中肯的建议。
多与身边人谈论你的研究。一个人在自己的研究中沉浸太久可能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人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刘丹前期较少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论文,她认为自己说不清自己的问题。但是她发现可以把自己写的文本发给身边人,请他们阅读文本来发现问题,这样就能实现有效交流了。
走出舒适区。做研究会倒逼自己和熟人、尤其是和陌生人建立一种连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刘丹认为自己没有利用做研究的这个机会去媒体好好调研,这是一个研究中的遗憾,但是她自己走出了舒适区去和很多陌生人交流,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好奇或疑惑的问题
对于研究生们可能感到困惑的问题,刘丹很贴心地进行了事先思考并和大家主动交流。
1、对质化研究感兴趣但不知道怎么找选题怎么办?
刘丹:找选题的困难硕士生、博士生都有。选题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位的,而是逐步明确和抽象的过程。可能一开始大家对经验性的东西感兴趣,但是如果想变成学术层面的问题,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并有意识地提出有张力的问题。大家可以从身边感兴趣的现象入手,去观察和记录问题和现象,思考这与哪些方面的文献有关,并精读一些高质量的论文,从中学习怎么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2、是不是要读了很多文献之后才可以开始自己的研究?
刘丹:文献是读不完的。不能想着做好所有的文献积累后再开始自己的研究,因为随着时间发展,会不断有新研究和新发现出现。确定了研究问题、有一定的文献积累后就可以开始自己的研究。开始访谈后,大家会发现现实和自己的设想是有差距的。越早进入这种状态,可以越早调整自己的研究,在做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继续阅读文献。
3、搜索的文献都是量化文章,是不是这个选题不适合做质化研究?
刘丹:很多老师在课上会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取决于你的研究问题。量化研究关注数量间的关系和探索规律,而质化是探索具体情境下个人经历、社会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这是量化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采用量化还是质化方法,具体要看你想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4、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写作?
刘丹:这里说的写作是指有想法的时候就写,甚至可以用大白话写。比如在整理访谈录音时对某段话有想法,就可以在访谈材料的旁边写上点评或感悟。因为大家很难一开始就能写出来很学理化、逻辑通畅、有文采的文字,不如分两步走,第一步把材料和想法用直白的话写出来,第二步整合时再往学术化的表达靠近,这样大家可以更好地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5、迟迟不想动笔怎么办?
刘丹:这还是拖延以及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的问题。身边有同学常用的方法就是每天要求自己写1000字或500字,不完成就不睡觉。而不同的方法适合不同的人或不同的阶段。我在写作后期不再执着于字数的变动,而是去解决自己论文中某章节的具体问题,这样对于论文的完善来说更有目标感和成就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找一个写作小组,和进度相似的同学、朋友一起交流进度,相互督促。
6、总觉得自己写得很差怎么办?
刘丹:导师和师姐曾说,“一篇好的论文首先是一篇完成了的论文。”前期初稿没写出来时是很焦虑、压力很大的,但是如果不再执着于写出完美的初稿,而是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清楚就好,只要开始认真写,初稿完成后不仅不那么焦虑了,也有了可以修改的文本,因为论文都是要修改的。
7、理论怎么找?
刘丹:我的论文理论也是最后才找到的。我会思考所用的理论是什么,在文章中应该怎么来架构论文。一个文章的创新点一般有三个层面,第一是用别人的理论验证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第二是对理论进行完善和修补,第三是提出新的理论,可以说创新的程度和难度是层层递增的。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修补和对话一个理论可能比较合适。要确定自己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可以切入的角度有哪些,并阅读相关的文献发现和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思考理论和你的研究的匹配度。
四、交流互动环节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刘丹及两位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毕璐健同学提问,如何设计一份访谈提纲?在访谈时有碰到什么困惑吗?刘丹回答,关于创伤研究之前很多都是量化研究,因此有量表来界定什么是创伤事件,她会先借助量表来设计访谈提纲,在访谈时询问受访者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事件、有怎样的感受。但是访谈中会发现有受访者提出了其他感到创伤的情况,因此她在访谈提纲的最后加上了一个开放性问题,“除此之外,工作中有没有其他难忘的事情”。她建议大家结合前人的访谈提纲先设计一份访谈提纲,再根据访谈情况补充和丰富访谈问题。牛静老师补充说,访谈提纲和问卷调查不一样,访谈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引研究者和受访者在自然聊天时有针对性地交流核心问题,及时把受访者拉回主题,也可以帮助大家在访谈的最后发现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询问到。访谈提纲是可以根据受访者的反馈而修改和完善的。
莎木央金同学提问,在写论文时会怀疑这个选题能否进行下去吗?刘丹回应,对于篇幅大家不用担心,因为写论文时很可能会“收不住”,有很多文献、访谈素材、调查数据可以利用。此外对于选题的可行性方面,她认为开题时老师们的把关及中期考核,以及自己在访谈时接收的反馈,都可以帮助大家判断这个选题是否可行。周婷婷老师说,我们关注的对象其实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访谈内容及文献积累去调整理论视角或研究问题,一般选题都是可以在调整后完成的。
邵恒媛同学提问,是否需要一个大的理论贯穿全文?有些章节的内容会有交叉和重复可以吗?刘丹回答,如果一个理论可以完全解释研究对象,那么研究的创新性会显得不足。一般来说是对理论的修补和整合,小理论可以在部分章节使用。对于章节内容的划分有一套一致的分类标准就好,在不同地方写作的侧重点不同,在表述上不要给人重复的感觉。牛静老师以朋友圈点赞现象为例,提醒大家不要用一个封闭的理论来贯穿全文,而是在研究中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甚至从中凝练出新的抽象概念,从而对已有理论进行补充。周婷婷老师指出有的同学在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罗列理论的问题,会显得论文眼花缭乱。可以从一个理论视角提出研究问题,在回答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再和其他理论来对话,要注意理论间的联系。
张冉同学提问,怎么处理大量的访谈材料?刘丹回应,自己第一遍会通读文字版的访谈材料,并进行简单的标记,对各段的主旨和观点进行标注和分类。在写作阶段时会根据文章框架再回到访谈材料,提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并抽象和提炼核心概念。对材料的解读是多元的、开放的,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读很多遍访谈材料。
胡文韬同学提问,如何把身边感兴趣的现象做成学术化的表达?刘丹认为我们发现感兴趣的现象只是研究的一个起点,想往学术化的方向进行研究是有难度的,这和前期知识的积累有关。牛静老师补充说,如果观察到一个现象,需要去阅读和现象有关的文献,看过去的文献能否回应现在的这个现象。如果不能回应,要继续挖掘背后的原因,这样就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也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理论是什么。
最后刘丹真挚感谢牛静老师和周婷婷老师搭建的话媒书会这一平台,两位老师也对刘丹的分享表示感谢,并祝福大家新学期快乐。
撰文:瞿歌
排版:瞿歌
审校:牛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