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经常发朋友圈的人,未必是低调,也可能是这5种心态

不经常发朋友圈的人,未必是低调,也可能是这5种心态

公众号新闻












文 | · 主播 | 林静
来源 | 简易心理学(ID:xinli01)


你的上一条朋友圈是什么时候发的?


点开了身边人的朋友圈,发现有不少人的朋友圈还停留在几个月之前,有的甚至大半年没有更新。


微信之前公开过一组数据:


“每天有 10.9 亿的人打开了微信,有 7.8 亿的人刷朋友圈,却只有 1.2 亿的人发朋友圈。”


在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想成为主角,开始安静做一个观众。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成熟了,变得低调了。


不经常发朋友圈的人,未必是低调,也可能有着其它的顾虑。


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不想为社交所累


我们都明白,人要为自己而活,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每个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同,尽管发朋友圈不是为了博取关注,但还是忍不住在这件小事上追求认可。


当一件事被赋予期待的时候,人的情绪就很容易被牵动。


发朋友圈之前,会忍不住纠结,文案怎么写,照片怎么选,别人看了这条朋友圈,会怎么看待自己……


好不容易发出去了,又会一遍遍地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人点赞评论。


点赞的人多,就会开心,若迟迟没人点赞,就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人缘不好,陷入失望和低落的情绪中。


也许你会说,发个朋友圈而已,不至于想这么多吧?


要知道,不同人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对待事情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对敏感的人来说,在朋友圈里得到肯定,是体现自身价值的证明。


久而久之,这种压力和负担让人心累,有些人就会选择不发朋友圈。


有时候,一条无心的朋友圈,还会被过度解读,被恶意揣测,莫名遭到抨击。


你抱怨生活,有人说你矫情;你发张自拍,有人嘲讽你P图太过;你发新买的东西,有人说你就是为了炫耀……


朋友圈发不发,本就无关紧要,若会被闲言碎语影响心情,那就干脆不发。


与其追寻别人的认同,为无用社交心累,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沉淀自己,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注重隐私,不想暴露自己


在心理学上,自我分为两个部分:“公开的我”和“隐私的我”。


一种是可以被公开的一面,另一种则是自己私下的样子,比如说,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想法等等。


注重隐私的人,往往边界感很强,习惯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划清界限,只展现“公开的我”,不表露“隐私的我”。


那些琐碎日常、个人经历和感想,对他们来说都是隐私,发在朋友圈里,很可能暴露自己的性格、情绪、生活习惯和行踪,给了别人窥探隐私的机会。


微信列表里,有熟人,也有陌生人,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暴露私下的一面,是对自我边界的冒犯。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每个人都变得透明。


知乎上有个问题:微信朋友圈信息泄露有多恐怖?


有人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只花了半个小时,就从一个陌生女性的朋友圈获得了以下信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频繁在朋友圈暴露隐私,要是被不怀好意的人抓住软肋,就给了他们伤害自己的机会。


选择不发朋友圈的人,是在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比生活更复杂的是人心,对他人有所防备,时刻保持警惕,才能让自己免受伤害。


习惯私下满足分享欲,

只想分享给懂的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了?”


有条高赞回答说:


“因为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深以为然。


很多人以为,不常发朋友圈的人,是没有可以分享的日常,没有能分享的对象。


事实上,他们只是把分享欲留给了在乎的人,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关心自己。


每个人都有各自忙碌的生活,你的难过很少有人感同身受,你的快乐也未必有人替你开心。


对有些人来说,当情绪不被理解,分享得不到回应的时候,这样的分享就是没有意义的。


毕竟分享错了人,快乐很可能会成为显摆,难过也就成了矫情。


只有身边最亲近的人,才能知你冷暖,懂你悲欢。


不发朋友圈,是因为真正在乎自己的人,不需要通过朋友圈来关心自己;而不在乎自己的人,也没必要发出来给他们看。


人的社交精力是有限的,曾有一项研究数据表明,每个人只能同时维持大概5个亲近的朋友。


尽管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交心的只有那么几个。


不如放下对朋友圈的执念,不再渴望所有人的关注,把想说的话说给在乎的人听,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值得的人。


圈子越来越大,

嫌朋友圈分组麻烦


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人格面具”。


不同的社交场合里,我们往往会以不同的形象示人。


在父母面前、同事老板面前,和在朋友们面前,很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


这不是虚伪,而是为了符合不同人的期待,得到不同人的认可,而对自己做出的“印象管理”。


隐藏一部分真实的自己,更好地与不同人交际,是在社会生存的必要技能。


设置朋友圈分组,就是“印象管理”的一种方式。


熬夜通宵的朋友圈不能被父母看到,吐槽工作的朋友圈不能被老板看到,本来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你,突然失去了表达的自由。


有时候发条朋友圈五分钟,分组要半小时,发完还要再三确认有没有忘了屏蔽哪些人。


这样做还不是万无一失的,还可能迎来新的麻烦——


当有人聊起你的朋友圈,另一个人突然问道:


“我怎么不记得 Ta 发过这条?”

“就前几天发的啊,喏,你看。”


屏蔽别人的“小心思”被当面拆穿,这样的场面别提有多尴尬了。


为了避免麻烦和误会,做到对周围人“一视同仁”,有些人就会渐渐告别朋友圈,回归现实中的生活。


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感受:


茫然无助的时候,身边没有人能帮上忙;

过往的伤痛经历,不愿对别人细细诉说;

就算说出口了,别人也无法理解……


心理学上有个词,很好地诠释了这种现象,叫做“向来我属性”。


意思是,人永远是自己一个人活着的,跟其他人无关。


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过多的观众,那些围观你的人,大多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你过得好,Ta未必替你高兴;你过得不好,Ta也没义务拉你一把。


就像鲁迅说过的一段话: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情绪是自己的,要靠自己消化;苦闷和快乐都是自己的,不必同无关的人分享。


发朋友圈来记录生活当然可以,但不必寄托太多期待,渴望别人来关心你,更不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同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发朋友圈是为了自己,不发也是为了自己。


当一个人渐渐不发朋友圈了,是因为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活出了自在的人生。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不发朋友圈的时候,你在认真生活;发朋友圈的时候,你在热爱生活。”


对待朋友圈,有人拿把它当生活的记录本,记录美好的瞬间;有人默默地退出了朋友圈,注重现实生活的体验。


活在朋友圈的人,有他们的精彩;退出朋友圈的人,有自己的权衡。


发不发朋友圈,都是个人选择,尊重别人的选择,是应有的素养。


不论如何,朋友圈只是生活里微小的一部分,过好朋友圈外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 END -


* 作者:杜言心,来源:简易心理学(ID:xinli01),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心理学多年。心姐想用专业和温暖,一直陪伴你哦!
* 主播:林静,中文系毕业的电台主持人。愿多年后,故事不再伤人,阳光依旧温暖,你如此迷人。让我的声音和别人的故事陪你每一个不眠的夜晚。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喜马拉雅FM:主播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个人突然不发朋友圈了,往往是这几种心态$1亿强力球两名得主现身!澳洲男子喜提$3333万,“不经常玩,五分钟改变生活”不经常发朋友圈的人,未必低调美国的空气真的是香甜的,但未必是自由的红杉二代掌门最新访谈要点来了!想和马斯克一起请创始人吃饭,钱多未必是好事…游客来了!刷爆朋友圈的香港地标,竟然是这个!张峥、小白谈GPT与人工智能:可能是好事,也可能不是级别,工资,待遇那些不爱追剧不爱发朋友圈的人,都在干嘛?一个从不乱发朋友圈的老干部, 突然发了此文,一夜疯传,堪称年度最佳单休和双休的人发朋友圈,有什么区别?能理解这5种心态的人,注定会越活越好。尤其是第3种——一日禅 | 总是宽容你的人,也未必就好荐号丨那些不爱追剧不爱发朋友圈的人,都在干嘛?那些经常发朋友圈的人,都在看些什么?什么是疫情的次生灾害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调,而是在做这些事聖誕節雜憶-----25日和26日的疑惑你知道吗?不爱发朋友圈的女人往往都逃不过这三点原因!美国自驾游——马里兰骑行,坎布兰市 Cumberland那些经常发朋友圈的人,都在看些什么?丨荐号不发朋友圈的男人,是不想聊天吗?一个人突然不发朋友圈了,往往是这几种心态!”破纪录极端高温将经常发生,到本世纪末变成1-2年一遇!”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接受专访为什么领导不发朋友圈?这3种心态,才是真正原因拍机票发朋友圈?别!分分钟泄露隐私;登机牌上有这4个字母 你可能已被盯上“一城独大”未必是坏事ST段抬高不一定是心梗,这5种心电图必须鉴别!当你经常发脾气,孩子不会不爱你,但会停止爱自己!大年三十不发朋友圈的人都在干什么?“我现在都不敢发朋友圈了”:内心冲突多的人,建议调整这一点每日之星之洪佳医生$1亿强力球两名得主现身!悉尼Burwood男子喜提$3333万,“不经常玩,五分钟改变生活”早报|委员:追求编制未必是最好选择;4家汽车公司明确不打价格战;杭州一凶宅低于市场价73万成交;今日起试点恢复40国出境团队游“没见过世面的人,都这样发朋友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