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何所有
聊赠一枝春
此时江南“梅”景渐入佳境
出门寻梅赏花
实在是一件乐事
而与古人同探一处梅
更是雅事一桩
和长三角主持人一起出发吧
跟随古人的脚步
相约四地“梅”好
江南才子陈继儒在隐居的“东佘山居”上,种下了许多梅花。因为与它们日日相伴,由他独创的用墨画梅手法总能通过墨色营造出清雅的氛围、塑造出梅高洁的品格。在另一头的“西佘山居”中,散曲家施绍莘也能赏到梅花。那是霞外亭旁的十多株白梅,一簇簇开花时好像白雪压在枝头,与松竹、桃花相映生辉,美得让人痴迷。
陈继儒《梅花图》第一开
现在登佘山,已经很难找到二人所赏梅花和所住园舍的踪影。但好在我们仍能通过笔墨的痕迹,探寻到当初梅的动人。比如翻开《佘山小志》,会知道东佘山上有一口“梅影井”,其中记载着“井傍有古梅树,树影入井,历历如绘。”而站在陈继儒的《梅花图》前,还能领悟他“一日看花一百回”的怡然心境。春意渐浓,来佘山走一走吧!
康熙曾三次来到这里,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每次都到此处,唐朝的陆龟蒙、宋朝的范成大、明朝的文徵明等也被它的梅景深深吸引,留下不少咏梅诗文。“梅花千万树,相对月黄昏”、“不知何处香,但见四山白”,这说的就是光福镇的马驾山。
它还有一个很妙的名字:香雪海。康熙三十五年,江苏巡抚宋荦来马驾山赏梅,见眼前的梅花荡漾着向远方,好像一片白色的海洋,于是在山崖上题书“香雪海”。三个字点出了这里的味觉、颜色和规模:还没看到梅景,就能闻到梅香。等走到景中,又会立马被白梅、红梅、绿梅、墨梅等环绕。在众多花色中,白梅最多,整整向前铺了30多里,令人叫绝,所以有“雪海”的叫法。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孤山的梅,那一定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诗人林逋的这首《山园小梅》,让古、曲、斜、疏的孤山梅走进了无数人的心中。其实在林逋前后,还有不少诗人为它“代言”。比如唐朝的白居易写“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回忆他在杭州三年,醉于梅花的过往;南宋词人姜夔写“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讲述的是他和好友相聚孤山,一起赏花饮酒、度曲填词的时光。
梅妻鹤子
除了诗意,孤山梅花还有故事。林逋厌恶趋名逐利,选择隐居在这里,种梅、养鹤,终生不娶,于是有了“梅妻鹤子”的说法。这样有诗情画意的孤山梅,正等着你前往一探。
琅琊山上有一株梅,穿越了近千年,现在依然年年开花、岁岁结果。它叫“欧梅”,因为由欧阳修亲自种植而得名,是全国四大寿梅之一,又因为在花期上不与腊梅、春梅争先,唯独伴着杏花一同开放,又得了“杏梅”的名字。
近千年来,这株梅花从小变大、从大变老,赏梅人也在一代代变化,但不变的是那份倾慕之情。明朝嘉靖年间,滁州判官张明道为了观赏这棵古梅,特意修建了“梅瑞堂”,也就是如今的“古梅亭”。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一生爱梅,得知醉翁亭旁有欧公的手植梅,于是急忙赶去,在梅树前铺下毡毯,拿着笔低头就拜,留下“捧笔拜梅”的故事。此刻,欧梅正盛!趁着周末,不妨登琅琊山,感受它的高洁、傲骨和超凡脱俗吧!
资料:FM89.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编辑:夏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