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节气,獭祭虽不再,观鸟正当时!你知道雨水“三候”吗?
二十四节气|雨水
雨水作为立春之后春天里的第二个节气
最大的内涵就在于其中的春雨
在公历每年2月18日至20日之间
当太阳处于黄经330度,就是雨水节气了
此时,伴随着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对于身处北半球的华夏大地,大部分地区开始告别冬意,气温慢慢上升,在冷暖空气交错中,春雨也就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就是万物萌动,春意渐现。
可以说,与立春相比,雨水所带来的春意明显要浓了许多。
雨水与农耕
对于现代人而言,也许连绵的春雨让人心扰,但对于古代劳动人民而言,雨水增多,可是个绝对的好消息。正所谓,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的雨水对于田间地头的那些越冬农作物返青十分重要。而且此时进行新一年的耕种也恰当其时,选种、耕土、播种、施肥,在雨水的滋润下,作物生长,为整个一年的耕作开一个好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如此。
雨水“三候”
与所有的节气一样,我国古代将雨水也划分为三候,所谓“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那么,它们究竟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一候/
獭祭鱼
初看这句话,也许会让人一头雾水。“獭”似乎能与“水獭”联系在一起,可是“祭鱼”又是怎么回事?
首先来看看水獭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吧
说起水獭,熟悉动物的朋友在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副在水中身手灵活、身形修长的小兽形象。没错,水獭与水息息相关。在分类学中,水獭是哺乳动物纲食肉目鼬科(Mustelidae)水獭亚科(Lutrinae)物种的通称,目前在全世界一共有七个属十三个物种。
在我国有分布的水獭家族成员共有三种,分别是江獭(Lutrogale perspicillata)、欧亚水獭 (Lutra lutra)和亚洲小爪水獭 (Aonyx cinerea)。但可惜的是,在它们各自的分布区,它们的种群数量在过去的百年间都已大幅缩减,例如曾经在上海有记录的江獭,早已不见踪迹。如今,我们只能在上海动物园的乡土动物展区看到它来自南方的小亲戚——亚洲小爪水獭。
在我国传统节气的起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人们看到的“獭”大概率是江獭或者欧亚水獭,后者有时也直接被简称为水獭。那时它们的分布区域远比现在要广阔。众多尚未受到人类过度干扰的河流还保存着健康的河川生态系统,既然水獭们爱吃的鱼儿等食物资源丰富,也就难怪古文中常会记录水獭的故事了。
怎么理解“獭祭鱼”呢?
按照古人们的描述,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回升,冰雪消融,水獭们此时会开始频繁进入河中捕鱼,然后将自己的战利品带上岸,一一排列后再大快朵颐。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这样的情形就像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也就有了“獭祭鱼”或“獭祭”这样的说法。
当然,以现代的观点来看,水獭捕鱼后的确会有上岸取食的行为。不过要说真的把所有捕到的鱼排成一列,稍作“欣赏”后再吃,可能性也不算太大。毕竟,水獭大概率只能一条一条鱼去捕,如果真要展示在岸边,回头再去捉另一条时,兴许刚才的战利品早就被其他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夺去啦。
也许古时河流中的水獭真的足够多,鱼也真的足够多,能展现出“排排祭祀”之感。站在如今的角度,我们希望更多水獭家族的成员能够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保护力度的加强,重返曾经的家园。可喜的是,近年来,这样的报道时有发生,很多多年未记录到水獭出现的地方都开始有水獭活动的踪迹,这正是过去数年间保护成效的显现。
二候/鸿雁来
雨水之后,大雁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季,开始从南方的越冬地回到北方的繁殖地。可以说,此时正是越冬雁鸭类北上开始之时,想必古人们定是常常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划过天空的壮观场景。
成群的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
的确,对于雁鸭类而言,自上一年十月中下旬开始抵达自己的越冬地以来,很多鸟儿已经在南方待了三四个月,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宣告着又一个繁殖期即将到来。谁能越早越好地北返,那么就将占据最有利的繁殖场所,完成自己生命最重要的历程。
在海边越冬的雁鸭类群体
与越冬地大多远在赤道以南的鸻鹬类相比,迁徙水鸟的两大主力之一,雁鸭类会更早集群越过中国的大江南北,一路向北方挺进。正所谓一会排成人字形、一会排成一字型。
鸿雁(Anser cygnoides)
在上海越冬的雁鸭类有哪些呢?
雁类
要说这些大雁的种类,鸿雁固然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但对于上海来说,在此越冬的狭义雁类着实不多,除了偶见的鸿雁外,还有更少见的灰雁。相对而言,豆雁的遇见率可能还高一些,偶尔会有三五成群的豆雁出现在崇明、浦东、奉贤等地的海边农田中,等待北返。
豆雁(Anser fabalis)
鸭类
在上海,我们能看到的更多雁鸭类其实是俗称“野鸭”的各种鸭类,每年都会有数万,乃至数十万的鸭子在上海的海岸湿地越冬。其中的主力正是家鸭的两大血统源泉——绿头鸭和斑嘴鸭。
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
与这两种鸭子相伴的,往往还有种类繁多的各式野鸭,例如同样喜欢待在海岸滩涂湿地的赤膀鸭、针尾鸭,也有更喜欢静水环境,常常出没在人工湖泊、水库的罗纹鸭、赤颈鸭、凤头潜鸭,甚至还有不太喜欢待在水里、更喜欢在海边泥地上踱步的翘鼻麻鸭。
鸭群
天鹅
不过更值得一提的其实是同属雁鸭类的天鹅。在上海,近年来,小天鹅的种群数量不断回升,目前越冬高峰期已有千只以上,它们更喜欢在安全系数更高的海岸附近海水中游弋。
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
普通鸬鹚、骨顶鸡
与这些雁鸭类相比,同样在水域越冬的普通鸬鹚、骨顶鸡们也将在雨水节气过后,一起开始踏上北上繁殖之旅。黄浦江上飞舞的各种银鸥,也同样在这一个月之内,即将与我们告别。
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骨顶鸡(Fulica atra)
冬候鸟
不要忘了,在城市的公园绿地,郊区的山地林地,林鸟中的冬候鸟们也将逐渐启程。例如喜欢在枝杈上摇动尾巴的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习惯在林下穿梭的白腹鸫、虎斑地鸫。
北红尾鸲雄鸟(Phoenicurus auroreus)
如果你对这些越冬的候鸟感兴趣,那么可得抓紧时间去观鸟了,它们已经蠢蠢欲动,即将离开上海。
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
在晴朗的顺风天气下,那些体型较大的雁鸭可能正从你头顶的城市上空排队穿行而过,不妨再多抬头看看,也许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意外收获。
上海海边的鸭群
三候/草木萌动
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萌动,吐故纳新。在雨水节气的第三候,大地早已蓄势待发,各种植物经过数月的等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在眼前。
北返的斑嘴鸭们
那么,还等什么呢,一起拥抱雨水后的崭新春天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